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基辛格逝世,中方连发3封唁电,对其称呼变了,致电对象有讲究

0
分享至

那些改写历史的风云人物,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2023年11月29日,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家中去世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因为这位百岁老人见证了近百年来人类历史中的诸多群星闪耀的时刻,他的离世无疑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也是现实政治主义最后的挽歌。

基辛格作为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杰出的外交家,先后在尼克松、福特两任总统内阁中担任重要角色,更是帮助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

基辛格不仅仅推进了中美关系、美苏关系的正常化,还亲手将美元与石油深度绑定,更是为美国长期以来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调。

尤其是在中美建交方面,基辛格的功劳可谓是居功至伟,正因如此,一直以来基辛格都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较好的口碑,更是被官方多次亲切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基辛格的后半生中,前前后后共访问中国百余次,就在今年7月份,刚刚过完一百岁寿辰的基辛格再一次来到了中国,并接受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热情接待。

因此在得知基辛格去世这个消息后,我国元首分别代表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以及个人的名义致以唁电,并再一次亲切地称呼基辛格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和老朋友。

相较于此前中国官方对基辛格“老朋友”的称呼,这一次增加了“好朋友”三个字,既表达了对基辛格的尊重与缅怀,也对基辛格过去数十年中为促进中美关系所付出的努力盖棺定论。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回顾亨利·基辛格这位近代世界政治舞台风云人物的传奇人生。

早年学术生涯

1923年5月,基辛格出生于德国的菲尔特市,其父母都是犹太人后裔,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教师,母亲则是全职家庭主妇,仅从基辛格的童年生活来看,无疑是幸福且快乐的。

然而在基辛格十岁的时候,德国政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全国上下开始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基辛格一家自然未能幸免,父亲失去了工作,基辛格也无法继续读书。

到了1938年,十五岁的基辛格不得不跟随父亲背井离乡逃到了英国,同年又辗转到了美国,自此之后,基辛格的命运彻底被改变,尽管他一生之中都保留了德国口音,但是个人思想上却完全接受了美国的现实主义,尽管直到1943年他才加入美国国籍。

在此期间,基辛格一边在纽约的剃须刷工厂打工,一边继续自己的高中学业,直到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读书的基辛格也跟着应召入伍,并于1944年随美军第84师进驻到欧洲战场。

1945年年初,基辛格跟随部队进入德国境内,时隔七年基辛格再一次踏进故土,只不过这一次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仓皇逃跑的少年,而成为了一位反抗纳粹德国的美国陆军士兵。

基辛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讲到,在进入德国境内后,他被任命为德语翻译,军衔也从列兵提拔为军士,后来由于表现突出,到了二战结束前,他已经被任命为中士参谋。

甚至后来还临时担任了接管德国被占领城市的政府官员,谁也不会想到,基辛格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从政”。

战后,基辛格回到美国后进入了哈佛大学,并相继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基辛格继续留在哈佛大学任教,先后担任了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班执行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等诸多重要岗位。

在哈佛大学学习与任教的这二十年,对基辛格后来的从政生涯影响巨大,基辛格不仅在此期间形成了自己系统性的现实政治框架,更是结识了包括萨缪尔·亨廷顿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内的后来诸多名垂青史的美国外交领域名人。

可以毫不客气地讲,正是在哈佛大学治学的这二十年,奠定了基辛格后来在美国政坛,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关系网,也让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成为美国国内研究国际关系领域的翘楚。

因此,当1969年基辛格出现在美国总统尼克松内阁名单中,并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这个要职时,没有一个人感到意外,甚至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位久负盛名的哈佛教授将如何拯救美国“垮掉的一代”。

力挽狂澜的外交家

之所以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美国正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同时受美苏冷战造成的通货膨胀影响,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与及时行乐主义在年轻人中十分盛行,因此作为尼克松内阁中的首席智囊,基辛格面临着极其紧张的外交局势。

对于基辛格来说,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当前美国在美苏争霸中泥足深陷的被动局面。众所周知,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展开了政治、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的斗争,并且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尽管美苏冷战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但是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对峙过程中,双方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而在六十年代末期,正是苏联处于上风阶段,此时的美国内部已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淖之中。

基辛格上台后,并没有延续此前的“精神胜利”策略,而是从现实政治角度出发,认为面对苏联的强力崛起,美国继续强硬对抗、封锁已经是自欺欺人,美苏之间必须走上一条相对“缓和”的外交道路。

要知道,基辛格这种想法在当时美国政坛内部是极其不受欢迎的,因为在多数政客看来,基辛格所谓的“缓和”就是向社会主义低头,更是对过去美国政府对苏政策的一种否定。

然而基辛格不仅抵住了压力,而且坚定地执行自己的“缓和”策略,通过构建美苏之间行为准则与互动机制的方式,使得美苏两国实现可持续的战略稳定。

在基辛格的极力磋商下,美苏之间先后签署了《相互关系基本原则》《防止核战争协定》《防止海上事故协定》,以及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实现了美苏之间构建有选择的相互依赖制度。

与此同时,在基辛格的主导下,美国政府还向苏联提供了技术转让、粮食出口以及信贷支持,毫无疑问,这种主动示好行为的背后,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苏联的对外战略。

如今看来,基辛格的对苏外交战略无疑是历史的最佳选择,因为正是基于基辛格的“缓和”策略,即使美国从美苏冷战的僵局中缓和过来,也有效地限制了苏联的扩张。

甚至可以理解为,基辛格的“缓和”策略既逐渐释放了美国的内部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苏联的发展进程,最终使其分崩离析。

除了缓和美苏关系之外,基辛格还在越南战争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当时的美国已经深陷越南战场难以自拔,总统尼克松更是面临着选举的压力。

基辛格作为尼克松的政治搭档,在1973年前后代表美国政府与北越代表黎德寿前后共展开了68次谈判,最终达成了《巴黎和平协定》,次年便结束了越南战争,而基辛格与黎德寿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只不过前者将奖金捐出,后者拒绝了领奖。

在这场被基辛格自己称为“体面地中场休息”的外交谈判中,基辛格再一次以现实政治角度出发,从美国人民情绪和美国大选等诸多方面考虑,最终使美国政府从越战的泥淖中抽身。

尽管越南战争在两年后才真正停火,尽管基辛格在越战中扮演的角色十分复杂甚至饱受争议,但是从尼克松政府利益出发,基辛格毫无疑问又一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除此之外,基辛格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还在第四次中东战场上帮助美国奠定了后来的“石油美元霸权”。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为了表达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行为的不满,纷纷采取了“石油禁运”的制裁措施。

此时正值美苏冷战关键时期,美国决不能接受以美元为主的“布林顿森林体系”遭到破坏,更不能接受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因此基辛格代表美国政府在多个阿拉伯国家间纵横捭阖,通过“穿梭外交”的方式最终使得沙特接受了美国开出的条件。

据说当时基辛格代表美国政府与沙特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这份协议中很可能包括了美国向沙特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割让石油巨头阿美公司股份等内容。

尽管这份协议并没有公开,但是从事后的结果来看,美国自此之后将美元与石油进行了深度地捆绑,进而加固了美国的美元霸权地位,此举的影响极其深远,甚至使美国最终赢得了冷战的胜利。

当然,在基辛格的外交生涯中,其为中美建交所做出的努力最为中国人民所熟知。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辛格提出的对华外交策略是其“美苏缓和”战略的延伸,都是基于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内外交困局面下的现实政治举措。

对于当时的美国政府来说,继续与中国保持敌对状态显然是两败俱伤的选择,因此中美破冰已经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只不过双方如何迈出这一步还有待商榷。

毕竟当时中美两国已经僵持了二十多年,倘若贸然开展官方互动显然会引发诸多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在“乒乓外交”的基础之上,基辛格展现了其与生俱来的外交智慧,假借访问巴基斯坦的名义,借道秘密飞往北京。

当时的基辛格正在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进行访问,然而在当天的晚宴上,基辛格却以肚子疼为由,趁着夜色的掩护乘专机离开了巴基斯坦,于当天12点左右顺利抵达了北京。

这次基辛格的秘密来访,虽然前后只有48个小时,但却是中美高层近二十年来的首次对话,更是为后来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某种程度上来说,基辛格的秘密访华,正式开启了中美外交的新篇章。

同年10月,基辛格再一次入住了北京钓鱼台宾馆,只不过与此前的秘密访华不同,这一次基辛格不仅仅光明正大,而且还全权代表美国政府就后续的尼克松访华、台湾问题以及中国重返联合国等问题与中国政府磋商。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也最棘手的当属台湾问题,当时与基辛格谈判的是周恩来总理,双方就台湾问题展开了多轮的协商,其中既有共识也有必不可少的矛盾。

倘若当时美方的代表不是基辛格,中美这次至关重要的谈判很有可能会无果而终,但是以“实用主义”和“现实政治”为宗旨的基辛格,却能够在历史关键时刻做出最明智的抉择。

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在基辛格和周恩来的磋商下终于定稿,并于次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过程中签订,成为了中美建交的序章。

此后的数十年中,尽管基辛格的政治生涯起起落落,但是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教父级人物,不仅长期活跃于美国政坛,更是十分关注中美关系,就像他自己所说,他人生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用在了促进中美对话上。

然而随着基辛格的离世,美国政坛内像基辛格这样有担当、有魄力的实用主义政治家越来越少,这对于新阶段中美关系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遗憾。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朝谈妥,就等中方加入,普京满足金正恩,韩方被曝寻求中国支持

俄朝谈妥,就等中方加入,普京满足金正恩,韩方被曝寻求中国支持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4-06-19 12:58:09
我国又一项技术被卡脖子?日本撤走空调压缩机产线,国产谁能替代

我国又一项技术被卡脖子?日本撤走空调压缩机产线,国产谁能替代

飞花文史
2024-06-18 15:59:26
唯一在世的中共一代领导人,现107岁

唯一在世的中共一代领导人,现107岁

华人星光
2024-06-18 16:51:55
苏州楼市全军覆没,苏州园区某小区房价从50000多跌至34000多元

苏州楼市全军覆没,苏州园区某小区房价从50000多跌至34000多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6-17 21:26:54
上海这一夜,由王中磊牵头的明星聚会,将华谊的落魄展现淋漓尽致

上海这一夜,由王中磊牵头的明星聚会,将华谊的落魄展现淋漓尽致

先人后记
2024-06-19 00:01:03
6旬富商承认与林俊贤29岁女儿交往:她很单纯是一个好女孩

6旬富商承认与林俊贤29岁女儿交往:她很单纯是一个好女孩

开开森森
2024-06-19 14:42:14
后续!余琦被北京公安罚款!车中男子身份查明!竟新增二条违法!

后续!余琦被北京公安罚款!车中男子身份查明!竟新增二条违法!

喜欢农家生活的阿律
2024-06-19 13:20:33
CCTV5直播,黄金时间晚9点,克罗地亚生死战,德国赢球=提前晋级

CCTV5直播,黄金时间晚9点,克罗地亚生死战,德国赢球=提前晋级

凌空倒钩
2024-06-19 12:03:26
四川一村干部工作期间被打病发身亡,人社局:无法确认劳动关系,中止工伤认定

四川一村干部工作期间被打病发身亡,人社局:无法确认劳动关系,中止工伤认定

澎湃新闻
2024-06-19 07:06:26
外媒:因黑山总理迟到,到访的保加利亚总统拒绝等待,两人会晤取消

外媒:因黑山总理迟到,到访的保加利亚总统拒绝等待,两人会晤取消

环球网资讯
2024-06-19 12:45:14
县城的无奈,只剩下“公务员经济”,也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县城的无奈,只剩下“公务员经济”,也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钦点历史
2024-06-16 18:55:02
网友怒批!巴黎世家“姨妈裙”售价9.4万,初衷拒绝羞耻引发争议

网友怒批!巴黎世家“姨妈裙”售价9.4万,初衷拒绝羞耻引发争议

小毅讲历史
2024-06-18 05:45:04
姜萍事件反转开始了,留给姜萍一家、姜萍老师的时间不多了!

姜萍事件反转开始了,留给姜萍一家、姜萍老师的时间不多了!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18 22:00:10
这工资打败了全国50%的人!

这工资打败了全国50%的人!

人情皆文史
2024-06-17 17:20:43
酒井法子越老越丰满!微胖身材穿蕾丝裙紧绷绷,看脸却清纯如初

酒井法子越老越丰满!微胖身材穿蕾丝裙紧绷绷,看脸却清纯如初

时髦范
2024-06-07 10:51:02
追梦:输掉总决赛还不如不进季后赛 那样起码多了8周的假期

追梦:输掉总决赛还不如不进季后赛 那样起码多了8周的假期

直播吧
2024-06-19 14:21:12
李莉女士怀抱着无畏的精神,披露国际风云,却不幸陷入网暴漩涡中

李莉女士怀抱着无畏的精神,披露国际风云,却不幸陷入网暴漩涡中

橘色数码
2024-06-06 12:51:20
巴黎奥运会允许台湾以“台湾”的名义参加?国际奥委会:假的!

巴黎奥运会允许台湾以“台湾”的名义参加?国际奥委会:假的!

镜史阁
2024-06-18 20:15:02
尹鸿博:不能因为我们是小俱乐部就被人欺负,已经被气到不行了

尹鸿博:不能因为我们是小俱乐部就被人欺负,已经被气到不行了

直播吧
2024-06-19 09:02:22
董宇辉正在跌落神坛

董宇辉正在跌落神坛

电商报APP
2024-06-18 14:52:24
2024-06-19 19:54:44
博览历史
博览历史
了解世界历史,学之鉴之。
3666文章数 487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白宫:美国不担心普京访朝 担心的是俄朝关系不断深化

头条要闻

白宫:美国不担心普京访朝 担心的是俄朝关系不断深化

体育要闻

欧洲杯最大的混子,非他莫属

娱乐要闻

黄一鸣“杀疯了” 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

财经要闻

深化科创板改革 证监会发布八条措施

科技要闻

618观察:谁为高强度的低价竞争买单?

汽车要闻

双肾格栅变化大/内饰焕新 新一代宝马X3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房产
手机
家居

数码要闻

PConline携手耕升高校超品日体验AIGC的科技魅力

教育要闻

自命题改统考?大批院校25考研初试科目调整公告!

房产要闻

17.9亿!终于,有民企在三亚大手笔拿地了!周边房价10万+!

手机要闻

小米MIX Flip关键参数曝光:最强小折叠预定

家居要闻

自然开放 实现灵动可变空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