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容易让人长大后恐婚?

0
分享至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情绪垃圾桶”。

朋友吕檬,已经整整10年没回过家了。

近6年,一次都没和妈妈联系过。

“多听她说一个字,我就会疯掉。所以,只能主动把自己和她隔离开。”

她说得平静,我听着揪心。

我们总说家是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庇护。

可有的人,一生都在逃,逃离亲人套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锁。

吕檬的父母关系糟糕,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

每天夜幕降临,别人家是灯火可亲,她却开始恐慌,因为父母的争吵又将拉开序幕。

几乎每一次的结局,都是妈妈又哭又闹,爸爸一走了之。

留在妈妈身边的人,只有吕檬。

妈妈痛心疾首地告诉吕檬,爸爸早就出轨了,而且不止一次,从没间断。

她还告诉吕檬,爸爸这边的亲人,个个都有“丑事”:奶奶嫁给爷爷是小三上位;

小姑姑喜欢的男人已经有了家室;堂哥赌博输了拿家里的房子去抵押贷款……

关键是,他们全部都对妈妈很坏:指使妈妈干这干那;和爸爸合伙欺骗妈妈;不把妈妈放在眼里等等。

听妈妈控诉,是吕檬成长中的主旋律。

起初,吕檬对妈妈心疼得不行,跟她一起气,一起哭,立志说长大后会好好保护她。

这让妈妈很欣慰,只要心情不好,都会找吕檬说:

“女儿啊,你说我能不难过吗?” “这些丑事我没地方去说啊!谁知道我心里苦!” “还好我有你这个乖女儿,我只有你可以依靠了!” ……

渐渐地,吕檬越来越力不从心。

倾听和安抚,会疲的。

可是看到妈妈伤心欲绝的样子,她只能耐着性子撑下去。

忍无可忍时,她也冲妈妈吼过,但短暂的安宁后,妈妈又会调回“控诉模式”。

她似乎有个神奇的能力:无论在谈什么,总能成功地将话题引向自己这辈子有多惨。

“有天晚上,妈妈又一次说我爸如何如何时,我脑子里升起一个念头,如果我现在从这12楼跳下去,能够换妈妈幸福,能够让我爸悔悟,我绝不犹豫。

我想让妈妈幸福快乐,我也渴望解脱。”

也就是注意到自己有想死的念头后,吕檬终于明白:

这样的母女关系,是病态的,妈妈有问题,我也有问题。

吕檬的状态,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替代性创伤

“急别人之所急,忧别人之所忧”,对别人的痛苦太能感同身受,反而令自己不堪重负,好像自己也经历了别人的痛苦,饱受困扰甚至内在崩塌。

而最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的,就是家庭内部。

理论上来说,家应该是有爱的地方。

这种爱,包括被认可、被欣赏、被保护等等。并非可有可无,而是生存必需。

可很多时候,家庭内部状况并不如此。

父母无法满足彼此的情感需求,关系出现创伤甚至危机时,本该享受父母滋养的孩子,或主动承担负面情绪,或被用来当作替补。

如果是儿子,往往更容易“被承担”丈夫的角色,以弥补妈妈的情感空白。

我有个朋友,父亲性格强势,如果妈妈表现不如他意,就会大发脾气甚至在家摔摔打打。

妈妈每次委屈难过,就找儿子诉说,夫妻之间发生矛盾,妈妈还经常让儿子当法官。

毕业工作后,妈妈就在他租的房子里搭了个小铺住下来。

恋爱后,妈妈也毫不避嫌,没有主动离开的意思。

他不想妈妈跟着自己生活,却又不忍心拒绝,很苦恼。

原因既有先天的血缘关系,也有责任上的约束。

而如果是女儿,则更容易把自己代入妈妈的痛苦中。

就像吕檬,妈妈不断地说自己的痛苦,自然会启动她的共情机制。

她对妈妈的痛苦感同身受,最终被妈妈的痛苦淹没,好像是自己在经历不幸的婚姻,觉得婚姻可怕。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女性天生同理心强于男性,因此也特别容易被父母“自然选定”为情绪垃圾桶。

但无论儿子还是女儿,分担父母的痛苦,几乎都是本能的选择。替代性创伤不易区分隔离,却颇为常见。

首先,是责任和边界的缺失。

夫妻之间发生矛盾,向儿女倾诉和求助,就意味着责任转嫁,把无辜的孩子卷入了“战争”和伤害。

同时,父母也悄然推走了自己要承担的养育之责。

这是错位,也是失衡。

而对孩子来说,面对父母的需求,几乎会本能地满足,全身心去支撑。

这往往需要他们放弃自己的成长。

作为孩子,不仅得不到情感上的滋养,还要倾尽全力来满足父母,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入侵和剥夺。

因为是亲子关系,这种伤害往往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而且不易觉察。

自然,伤害性也很大。

那长期处在替代性创伤中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a. 内在混乱

既要满足父母的需要,也要顾及自己的感受,互相撕扯不可避免。

这样的状态内化后,会因为缺乏清晰的边界,造成混乱和彼此冲突。

愧疚又怨恨,冷漠又激烈,希望又绝望……

许多人会迷失其中,找不到出口,陷落在情绪中。

b. 情感压抑

长期接收父母的情绪垃圾,自然地会将自己设置成工具状态,这也意味着,情感系统会变得迟钝甚至关闭。

此外,当内在空间被别人的情绪挤占时,自己的感受往往就会被压抑。

不敢表达,成为了习惯。

而自己的感受,一旦长期被隔离,往往会产生很强的张力,对自己造成攻击。

c. 没有自我

先人后己,习惯性忽略自己,他们对别人的需求很熟悉,并能迅速满足。

但对自己却陌生而疏离,很难识别和确定自己的感受、需要,就像一只漂泊的小船,找不到靠岸的港口。

在这些特点背后,是他们强烈的丧失、羞耻感,带来低自尊、高回避,缺乏力量等问题,不仅个人发展困难,进入亲密关系,也是很大的挑战。

好在出现问题的,是这种互相制约捆绑的关系,而不是这个人本身。

这一切,都有突围的机会。

a. 教会父母独立,建立心理边界

意识到问题的你,是时候,帮助父母“长大”了。

尝试区分父母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不再将两者绑在一起。

如果说,过去总是父母为先,那现在,要学着自私一些,不让他们继续逃避责任。

要知道,拉开边界,才有可能真正独立和成长。

当然,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过去相处模式的否定。

对习惯承接父母情绪的人来说,是莫大的挑战,会错认为自己是在“抛弃”父母,从而深感内疚。

这时,可以试着让自己多说说这种内疚感。

“妈妈(爸爸)受了太多伤,吃了太多苦。我作为他们的孩子,扔下他们不管,去过自己的生活,我觉得太自私了,我不忍心抛弃他们。

我害怕这样做,他们会受不了,我会没有了父母,没有家。”

此时,新的情绪可能会出现,

可能是对“抛弃”家人的不忍,可能是失去家的害怕。

需要提醒自己的是,“独立”不是对亲情生硬切断,而是要发展出一种更舒服的相处模式。

情绪上来时,可以在心里默念:

“父母有他们的生活,我也有我的。他们只能为他们的生活负责,我也只能为我的生活负责。”

做到这一步,你已经在悄然成长。

b. 自己学会独立

想要重新调整和父母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学会独立。

成年后,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经济独立”,这将成为内在独立的基础。

不要小看这件事的难度。要知道,对许多孩子来说,经济上离开父母支持,很难。

而即便是自己已经工作,有了收入。

独立,也一样会带来强烈的恐慌和失控感。

面对不确定,才是最难的。

这里,介绍一个 缓解焦虑、提升掌控感的练习:

“此时此刻,我感受到……”

试着利用这样的句式,将自己带回到当下的状态中,随时锚定和发现自己。

这个练习的过程,可以用“书写”或“自我对话”的方式来完成。

通过练习,提升自己的掌控感。

c. 重写你的生命脚本

你自己想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在脑海里,想像出那个画面。

这个画面,要尽量多一些可触摸的细节。

然后,想想自己做什么,可以靠近这样的生活。

每天努力向前一点点,你的人生,一定会重新回到你的掌控之中。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没有遗憾,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根本不存在。

过去已经发生的,早已消逝在时间洪流中。

而未来,却是由你当下一个个微小的行动塑造出来的。

回看过去,试着停止指责和怨恨,对当下保持一份觉察。

看见自己内在真实的需求。

只要你愿意,这就是你告别“情绪垃圾桶”身份,重新拿回内在力量的开始。

点个在看,帮父母长大,也帮自己独立。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夏一丹

编辑:朴素的树、如欢

图源:unsplash

长期做父母“情绪垃圾桶”的孩子,往往会过度接收负面情绪,容易发展出不健全的人格,一生难以幸福。

责任编辑:强树文_NJ744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演员陈龙新身份曝光!原来是上影剧团副团长,事业低调深藏不露

演员陈龙新身份曝光!原来是上影剧团副团长,事业低调深藏不露

枫尘余往逝
2025-11-06 05:27:22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拾代谈生活
2025-11-07 02:16:33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boss外传
2025-10-17 15:30:03
“最容易变情人的女人,都是这些特质在作祟,别不信,真准!”

“最容易变情人的女人,都是这些特质在作祟,别不信,真准!”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7 04:56:40
安徽最新通报:冯其云、肖家浩接受审查调查

安徽最新通报:冯其云、肖家浩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06 16:11:04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丹徒生
2025-11-06 05:48:09
普京家族第三代崛起,俄罗斯政商江山几乎被一家人掌控

普京家族第三代崛起,俄罗斯政商江山几乎被一家人掌控

桂系007
2025-11-06 23:50:07
美国万万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美国万万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林子说事
2025-11-07 03:42:43
米切尔轰46+8完爆马克西!埃奇库姆14投7分,球哥0+8逐渐西蒙斯化

米切尔轰46+8完爆马克西!埃奇库姆14投7分,球哥0+8逐渐西蒙斯化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6 10:36:01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脆皮先生
2025-11-06 20:29:25
C罗: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已习以为常,葡萄牙夺冠将真正震撼世界

C罗: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已习以为常,葡萄牙夺冠将真正震撼世界

奥拜尔
2025-11-06 23:32:56
狂轰7-0!17岁张本美和怒吼庆祝!日媒:头号种子压倒性胜利

狂轰7-0!17岁张本美和怒吼庆祝!日媒:头号种子压倒性胜利

好乒乓
2025-11-06 12:55:23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也许,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回归!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也许,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回归!

文史旺旺旺
2025-11-05 21:15:06
【2025.11.6】扒酱料不停:那些你不知道的八卦一二三

【2025.11.6】扒酱料不停:那些你不知道的八卦一二三

娱乐真爆姐
2025-11-06 23:48:27
李湘胖到弯不下脖子,机场罕用便宜货,被人搭话她不理还嘲讽冷哼

李湘胖到弯不下脖子,机场罕用便宜货,被人搭话她不理还嘲讽冷哼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4 13:46:08
短视频是人类最大精神鸦片之一,沉迷其中会摧毁这4大珍贵能力

短视频是人类最大精神鸦片之一,沉迷其中会摧毁这4大珍贵能力

知识圈
2025-10-21 21:32:02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就一点
2025-10-09 12:19:42
千万别吃!水洗几乎没用!广西正有很多人在捡

千万别吃!水洗几乎没用!广西正有很多人在捡

南国今报
2025-11-06 20:40:27
一位北京金融女博士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一位北京金融女博士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股经纵横谈
2025-10-22 16:39:51
2025-11-07 06:19:00
壹心理 incentive-icons
壹心理
一家专业的心理学平台。
9216文章数 2352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旅游
教育
手机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闻」的定义需要重构?看看这篇说了啥!!!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再次被确认:骁龙8s Gen4+8000mAh,2亿主摄也在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