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05:第一单元 作文《变形记》 自学资料。
——课堂笔记、微课、知识点、课件、课课练——
-- 课堂笔记 --
-- 微课视频 --
-- 知识点 --
一、审题指导: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要从变形后的事物的视角来看世界,写出它可能的经历、生活。重点是发挥想象,写出变形后奇特、有趣的经历和感悟。
1.大胆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可以变得很大,也可以变得很小;可以是水中的游鱼,也可以是空中的飞鸟;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虚拟的动画……
2.结合自己所变成的事物,合理联想。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着你所变成的事物的不同而不同。
假如你是一条幸福的蚯蚓,每天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打滚、嬉戏,在庄稼的根须上荡秋千,和掉到地上的小雨滴做游戏……如果你变成一棵大树,虽然伫立不动,身边一定不缺少朋友。小鸟每天在你的枝头鸣唱,春雨秋风也会和你握手,还有或急或缓从树下经过的大人、小孩……
二、选材指导:
变形的事物(1)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范围不限;(2)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等;(3)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等。
三、思路导航:
要想让其他同学感兴趣,写出奇趣来,就要用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想象是被情感激起,又受情感支配的。情浓,想象的空间就越能令人心驰神往。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冲破事物的表象,写出其与“我”的心情相通的情味。
(1)变形的事物必须是自己熟知的,要根据已有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哦!注意要运用联想的手段: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
(2)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寄托于变形的事物中,让变形的事物成为自己所看、所听、所闻、所感的生活体验的宣泄口,用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用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
1.简单介绍变形后事物的基本情况,如外形、性格特点等,让读者明白变形后的事物是什么。
2.用第一人称口吻来写,充分发挥想象,从变形后的事物的视角来看世界,赋予变形对象人的思想、情感,并将变形经历与生命感悟融为一体。
3.详略得当,重点描写变形后奇特、有趣的经历。要有意识地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把变形经历写得详细、具体。
四、技法点拨:
1.发挥想象,抓住事物的特点,赋予事物人的生命和思想、感情。
2.发挥想象设定情节,使情节生动、有趣、离奇。要围绕有意义的、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展开想象,想象要新颖独特,符合生活逻辑。
3.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想象更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4.表达真情实感,不管是《昆虫记》《稻草人》《草房子》《海底两万里》,还是我们所学的《花之歌》等,这些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扣人心弦,无不融入了作者的一腔真情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非真非诚不能动人,作文之道亦如此。
-- 课件讲解 --
-- 例文 --
教辅&书单推荐
▍以上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我在
公众号:孩儿妈幸福生活|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陪你在育儿道路披荆斩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