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算一个混日子过的人。就是混日子吗?为什么不好好过,为什么要混日子?能好好过吗?我还能干嘛呀?
这个12岁的留守儿童,以自身的经历警示了全世界。她的人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却一眼望到了结束,双眼黯淡无光,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
她叫石凤鸣,从小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亲生父母在她4岁那年出门打工,至今8年没有回家,也没有问过家中父母和女儿生活得怎样,甚至一毛钱都没有往家里打过。
石凤鸣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仅有5块钱,这5块钱足以让爷爷奶奶累断了腰。生活的艰苦,加上在学校里不受人待见,种种经历让这个女孩哪怕面对镜头,都不加掩饰对未来的绝望,直言自己就是个混日子的,不知道未来能干什么,一无是处。
石凤鸣是湖南东安县人,在村里的学校上学。整个学校一共才300多名学生,大多数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
因为从小缺乏父母管教,学校的学生又大多数是问题少年,难得出几个读书有天赋的,都被家里人咬咬牙送到城里接受高等教育,留下来的这些则继续摆烂,抽烟喝酒打架逃课,几乎集齐了不良少年的特征。比谁更烂固然可恨,但也是孩子们的无奈之举。
班里有个典型叫唐鸿飞,老师一上课就让学生们定期末考试的目标,唐鸿飞脱口而出,数学努力考30分,英语争取突破40分。在这里当老师得自备降压药,不然随时会被气到血气上涌。
老师们对这些孩子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最典型的唐鸿飞,挨骂了会去跳楼来威胁老师。久而久之,老师哪怕再恨铁不成钢,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唐鸿飞小时候父母离了婚,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不回来,缺少母爱的他因此变得叛逆,在学校里是无恶不作。但在家里,他还是个十分孝顺的孩子,会帮腿脚不便的爷爷做家务干活。能激发唐鸿飞内心最柔软地方的,是他母亲离婚前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着妈妈想对他说的话。
也只有这个时候,唐鸿飞才能感受到久违的母爱。从小就被爷爷带大的唐鸿飞,是最需要母亲呵护的。偏偏现实中的母亲绝情,很少回来看他,久而久之唐鸿飞就形成了偏执的性格,为了博取关注获取关爱,他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比如在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作势要跳楼。
节目组在记录石凤鸣日常的时候,也顺便采访了她的同学唐鸿飞。唐鸿飞难得对着镜头袒露了内心,因为缺少关爱与陪伴,他内心常常憋着一股气。作势要跳楼看似很吓人,但真要他跳,他还是不敢的。
相比于唐鸿飞的境况,我们的主人公石凤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造成她父母与爷爷奶奶决裂,从而不再回家的原因,是石凤鸣弟弟的一场意外。
是什么样的父母,会当着女儿的面,诅咒她的爷爷奶奶,祝他们长命百岁然后一辈子种地,直到累死为止?
12岁的女孩石凤鸣,提起自己的父母,印象是模糊的。自打4岁那年,父母便与爷爷奶奶断绝了关系,破口大骂不留一丝体面,甚至把唯一的女儿也抛弃在山里老家,夫妻俩进城打工去了。
此后的8年时间里,夫妻俩没有再回过家一次,甚至一个电话都没有再打过,更别说往家里寄生活费了。70岁高龄的爷爷奶奶,艰难地把石凤鸣拉扯大。石凤鸣的父母为何与爷爷奶奶决裂,从而牵扯到女儿都不认了呢?
石凤鸣本来有一个弟弟,集家里万千宠爱于一身。只可惜在石凤鸣4岁那年,弟弟在门前池塘里玩水,不小心淹死了。爷爷奶奶因为忙着在地里干活,没有及时看好小孙子。父母就把这件事的责任,全推到了爷爷奶奶的身上。这就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决裂的原因。
爷爷奶奶没有经济来源,石凤鸣一个星期5块钱的伙食费,老两口都得艰难凑半天,卖掉家里仅剩不多的粮食,才能换来几块钱。还经常会凑不到钱,石凤鸣到学校里饿肚子的事情经常发生。
石凤鸣也委屈,她不想挨饿,但内心知道爷爷奶奶尽力了。东安县小学的学生大都不富裕,石凤鸣在他们里面,也是穷到拔尖。因为贫穷,因为缺少关爱性格孤僻,因为不修边幅不讲卫生,石凤鸣在学校里很不受待见,同学孤立她,室友针对她,说话难听到不敢相信。
老师接到学生最多的投诉,就是石凤鸣身上有味道,她又随地吐痰了。虽然明知道这个女孩没有什么错,老师还是打算到石凤鸣的家里,去跟她的监护人聊一聊。
石凤鸣的家里破旧不堪,几件土房子里堆满了杂物,甚至没有落脚的地方。奶奶十分愧疚地招呼着老师,最终选择了坐在较为干净宽敞的院子里。
起初老师只是知道石凤鸣家里穷,今天和奶奶聊了以后,才知道原来可以这么穷。包括石凤鸣父母出去打工不回家的原因,以及石凤鸣经常在学校没钱买饭饿肚子的原因。知道了两位老人如此艰难抚养了石凤鸣8年。虽然孩子过得很苦,但爷爷奶奶已经倾尽所有。
老师眼圈红了,他表示自己回学校会和校长商量,争取给石凤鸣吃饭方面发一些补贴,甚至不收伙食费。
平时爷爷有个习惯,会带着小孙女去外面捡鸭蛋鹅蛋。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捡几颗,卖掉能换两块钱,不卖的话就当改善自己家里的伙食。也许因为这天在录节目,爷爷显得格外拘谨,似乎认为捡鸭蛋这件事有些见不得人。
石凤鸣对此自然不理解,平日自己捡到鸭蛋爷爷还会夸自己,今天直接不让自己捡了。显而易见地今天颗粒无收了,也许是真的没捡到鸭蛋,也或者是爷爷刻意为之。
那只小黑狗呢?已经那个...分了,老师一半,然后我大伯一半。
这个刚刚失去小黑狗的女孩,面对镜头谈笑风生,神色中却露出一股不易察觉的哀伤。她叫石凤鸣,4岁那年因为亲弟弟进池塘被淹死,父母把责任怪罪到了爷爷奶奶身上,出门打工至今8年没有回家,没有往家里打过一毛钱生活费。连唯一生下的这个大女儿,他们也不要了。
8年间父母唯一的一通电话,是大过年打回来的祝福,祝福石凤鸣的爷爷奶奶长命百岁,此生种地种到死。
爷爷奶奶养活石凤鸣很是艰难,石凤鸣性格也十分孤僻,家里的小黑狗是她最好的朋友。她曾经把小黑狗写进日记,说狗子能听懂她的话,感受她的情绪,自己的口哨就是和它交流的讯号。
然而这个最好的朋友,被家里人给宰了,一半当礼物送给了老师,另一半留给了大伯下酒。小凤鸣想拦拦不住,只能看着最好的朋友变成别人口中的食物。
石凤鸣很羡慕别的孩子都有爸妈陪着。爷爷奶奶对她固然很好,但总归代替不了父母的地位。被问到她最爱的人是谁,她的回答出人意料。
石凤鸣最爱的,不是狠心抛弃她的父母,也不是费劲养大她的爷爷奶奶,而是她自己。她一直都明白,这个世界上谁都无法放心依靠,除了自己。能让12岁的孩子有这种感悟,可见她经历了多少。
石凤鸣在学校里也不受同学喜欢,有同学嫌弃她不洗澡,有同学嫌弃她有味道。幸好石凤鸣性格孤僻,也对这些流言蜚语不太在意。
石凤鸣在学校每个星期只有5块钱生活费,几乎全部用来吃饭。仅仅这5块钱,还是爷爷奶奶费老大劲,卖掉家里的粮食才凑齐的。如果有哪次凑不来生活费,石凤鸣在学校里就得饿肚子。
这种生活石凤鸣过了8年,2017年年末,村里在外务工的大人都赚到了钱回家过年。就连班上的问题少年唐鸿飞也不例外,他常年在外的母亲终于舍得回一次家。
可因为分别太久,母子相见竟无语凝噎,坐在饭桌上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极度渴望母爱的唐鸿飞,借着出门玩手机逃离了这尴尬的一幕。
唐鸿飞是渴望相见,真见到了又不知所措。石凤鸣则是一如既往忍受孤独,她的父母今年又没有回家,大概率以后也不会回来。
节目组问石凤鸣,你想父母吗?石凤鸣强颜欢笑说:我不想,我觉得现在就挺好的,他们要是突然回来,我会尴尬的。
说是这样说,石凤鸣想爸妈那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日记本里密密麻麻写着她对父母的思念,这份思念岂是嘴硬能抹去的?
从小缺少父母的亲情,没享受过友善的同学情,世界一片昏暗,暗无天日的石凤鸣,说起自己的新年愿望,是努力考上大学,毕业后好好孝顺爷爷奶奶。随即她自嘲一笑,就自己目前的情况,能把小学念完就谢天谢地了,读大学那是奢望。
明明人生还没有开始,她就对以后失去了所有的期待,似乎生在大山里,没有父母家里又穷,是她人生躲不掉的阴霾。
希望石凤鸣的未来,能有一道曙光劈开头顶的乌云,给予她一丝光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