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不久前有消息显示,视频会议平台Zoom方面已更新服务条款,明确其有权利使用某些用户数据来训练和调整其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模型,从而引发大量用户对其隐私和安全问题的质疑后。日前该公司回应称,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会利用用户数据来训练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模型。
据相关报道显示,此前在今年3月,Zoom方面便已更新了部分服务条款,其中包括第10.4款 “客户许可授予” 条款。更新后的服务条款授予了Zoom针对用户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和聊天记录等)“永久、全球范围、非独占、免版税、可转让许可证”,并延伸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目的。
这也就意味着,该条款明确Zoom方面可以使用特定的用户数据来增强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包括算法训练和调整。而且该公司对服务生成数据也保留了类似的权利,其中包括遥测数据、产品使用数据、诊断数据,以及通过分析用户内容/行为获取的其他信息等。
但此次调整当时并未引起外界的注意,直至不久前在7月下旬Zoom方面对其服务条款进行进一步更新后,才有相关报道指出了这一系列调整,并很快引发热议。
对此Zoom方面表示,“我们希望增加数据方面的透明度,让用户明确知道我们使用了哪些数据来培训人工智能,从而为我们平台上的每位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通过增强透明度,我们让用户知道利用数据培训人工智能的目的,例如了解特定区域中的什么时间使用率较高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平衡数据中心的负载,并为所有用户提供更好的视频质量”。
Zoom首席产品官Smita Hashim则表示,“在人工智能方面,若未经客户同意,我们不会使用音频、视频或聊天内容来训练我们的模型”。她认为那些认为情况可能不同的人误解了第10.4款,并且可能没有考虑到其他条款的影响,这些条款总体上表明 Zoom并不拥有用户的内容,但有权基于其内容提供增值服务。
但值得注意的是,Zoom方面还透露,如果用户选择使用该平台的人工智能功能,例如会议摘要工具,则将被要求允许共享该内容以进行人工智能训练。换而言之,如果用户想要使用Zoom的人工智能功能,那么只能同意相关条款,即允许其利用数据构建和训练模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Zoom更改服务条款的行为也引发了部分用户对其他同类应用的担忧。有用户就表示,“Google Meet的服务条款中没有具体提到人工智能,但确实提到了使用客户数据来更广泛地‘开发新技术和服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