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书单·魏知超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独立研究者
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科普作家
影评界绝无仅有的心理学者
心理学界首屈一指的影评人
累计观看4000+部优秀影片,著有《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等畅销书,师从实验心理学泰斗杨治良,在大学讲授10年心理学知识,讲遍了从通识到专业的心理学课程。
1
《锻炼》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利伯曼大概是这个星球上最懂(不是最会)锻炼这件事的人。融合了进化生物学、进化人类学视角,讲透了“锻炼”的前世今生。
作者丹尼尔·利伯曼非常有意思,他是人类学家,经常会跑到世界各地去研究那些原始部落里面的人——他们是吃什么东西的,他们是怎么样生活的,他们是怎么样劳动以及怎么样锻炼的。
另外一方面,他也很善于在实验室里面做那种现代化科学实验。他发明了可以把猪绑在跑步机上的仪器,然后去观察猪跑步的时候身体形态是怎么样的,然后还去分析猪跑步的姿态和数据……
他分析了锻炼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回事,人最合适的这种锻炼的这种频率是怎么样的,不同的人适合什么样的一些锻炼,锻炼跟健康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我们对这种锻炼这个事情有哪些误解?
利伯曼教授的研究表明,“锻炼确实不是保持健康和长寿的灵丹妙药,但是,透过人类的进化史我们可以看出,伴随一生的身体活动能够显著提升人们在70岁之后健康离世的概率”。
2
《隐谷路》
读得百感交集的优秀纪实文学。⅔篇幅记录了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⅓篇幅记录了科学家对精神分裂症探索的曲折、无奈和坚韧。
书名就是一个路名,副标题叫做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本书记述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家族,家族的孩子全部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个家庭就成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最最罕见的一个样本。
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在整个过程中,全世界的科学家对于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的探索,也是有各种的曲折,也是有各种绝望与希望。
本书既是纪实文学,也是一本科普书——关于精神病学的好书。
3
《隐藏的自我》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论证意识\无意识框架最好的科普书之一。
作者大卫·伊格曼是美国家喻户晓级别的神经科学家,是我所知的最会写书的神经科学家之一。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说人的自我的感觉是怎么样形成的。
这本书中向我们说明了:生活中我们自己无法解释的很多问题,其实都与我们的认知有关。比如在意识到前方有危险之前,你的脚已经踩上了刹车;有的人心直口快;有的人优柔寡断;为什么我们晚上更容易情绪化,从而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感性文字。
作者通过这些方面的讨论认为,我们对于自己的了解有限。通过阅读这本书,帮我们认识到我们所看、所听、所想的局限甚至谬误,从而帮我们开辟更广阔的认知进阶空间,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现隐藏的自己。
这是一本提高自我认知的绝佳读物。
4
《影响力》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心灵操控”的圣经。
自出版以来,《影响力》就一直是畅销佳作。由于它的影响,说服得以成为一门科学。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为某一产品或事业观点游说的人,这都是一本基本的必读书,是你理解他人心理的基石。
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具有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武器,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本书被引述率高居社会心理学之冠,曾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年度大奖提名。职场人士,尤其是从事营销相关工作的人士,都非常受益于这本书。
经典就是经典,我惯常会给大家推荐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书籍,但是《影响力》的确常读常新,它是一个例外,至今不过时。
5
《心智探奇》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别人写书都是300页里可以删掉200页灌水的内容,平克是600页里的每一段文字都言之有物,连最后的结语(对照英文版才发现本来的确是独立的一章)稍微拓展一下度可以直接当做一本完整的书。读得又累又服气。
这本书的作者史蒂芬·平克,比尔·盖茨赞其“才华横溢”,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用“极富智慧”来形容其作品中的论断。
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迈克尔·加扎尼加称其作品“值得一读再读”,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甚至表示,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有朝一日准备发给科学家,平克就是最佳人选。
平克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并曾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选为“全球顶尖思想家”。在《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平克名列第三。
我特别喜欢的平克这本《心智探奇》,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本最好的心理学入门科普书来看。在本书中,平克结合了认知科学、进化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向我们解释了人类的思维是如何运作的。
是什么引发我们产生高兴、害怕、生气、厌恶的情绪?我们为什么会坠入爱河?什么是心智?通过详细剖析了心智的四大能力:视觉感知、推理、情感和社会关系,平克为读者开启了一扇窥视人类心智活动神奇与奥秘的窗户。
我自己读这本书是读得又累又服气……但书中的好东西太多了,你翻几页就能得到启迪。
6
《脑与意识》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别人顶级科普,文笔晓畅,逻辑严谨,意涵深邃。大神写书就是霸气,书里引用的突破性研究有一大半都是自己的成果。
法国著名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的重要著作!其法文版曾于2014年被法国《阅读》杂志评为优秀科学书籍。
本书中绝大多数的参考文献都是他自己做的研究。可能有⅓的成果都是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这简直一边读一边膜拜这本书。可以说,《脑与意识》是科普书界的最强配置。
意识从何而来?亘古至今,这一问题迷人而深奥。迪昂的这部著作总结了近20年来人类对意识的探索,涵盖了经典的科学实验以及前沿的研究进展,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绚烂的意识画卷,是难得的佳作。
在我的关于“意识”的知识结构中,本书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
7
《生命3.0》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最后一章简直爽到飞起!
作者泰格马克,功勋级的研究宇宙学的物理学教授,但是他现在更关心人类的命运,宇宙的命运这样的一些比较“星辰大海”的问题了。你看本书副标题叫做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
泰格马克作为一位顶尖的物理学家,基于最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最大尺度的想象力,对人类的终极未来进行了全方位的畅想。从我们能活到的近未来穿行至1万年乃至10 亿年及其以后,从可见的智能潜入不可见的意识,重新定义了“生命”“智能”“目标”“意识”,并澄清了常见的对人工智能的误解,将帮你构建起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动态的全新思维框架,抓住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演化的焦点。
泰格马克把生命分成三个阶段, 人类只能算第二阶段,叫“ 生命2.0”。我们能学习新知识,但不能随便升级自己的身体,因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人工智能则是“生命3.0”,它们将可以随意升级软件和硬件,它们终将超过我们。
本书在最后,作者就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到底有没有意识?如果人工智能只是所谓的“聪明”,人类干的事情他都全部都可以干……但假如人工智能没有意识,那它再聪明,宇宙都是一片寂静的。
8
《正义之心》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道德心理学扛鼎之作。
作者乔纳森·海特,应该是当下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排名第一的心理学家。这本书叫做副标题叫做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涉及到道德判断问题。
这本书讲的就是,人们的道德判断是怎么样形成的。它里面的一个很核心的观点,道德实际上是一种直觉,也就是说道德实际上是一个进化出来,来帮助人们解决生存问题的心理机制。
作者利用其社会心理学背景和25年来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向我们阐释了道德是如何既约束我们,又使我们产生分歧的,以及宗教和政治如何在同样的道德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
道德判断源于我们的直觉,因为人类从根本上是直觉动物,而非理性动物。此外,理性思考引导我们拥有更加清晰的道德智慧,证明我们对自己和他人道德判断的合理性,维护我们的声誉和自身利益。
好书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敬畏感,帮我们打开一个新世界,或者其中的思想让我们叹为观止,《正义之心》就是这样一本书,我喜欢这种感觉。
动机就像是我们心中熊熊燃烧的一团火,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
工作缺好方法,只是技术问题,但工作没有动力,那就麻烦了;增进亲密关系,有N种小窍门,但如果你已经不想维护那段关系,没有动机了,那再多的窍门你也不会去用。
我们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学科普作家魏知超,领读前沿动机科学的集大成者《动机心理学》,带你探索人类动机的奥秘,成为一个能掌控自己目标,也能激励他人的人。
CHEERS CHEERS CHEERS
BD@cheerspublishing.com,
拜托点下“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