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平记忆(二)|志为东原续春秋·齐欣

0
分享至

作者:齐欣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泰山文学院院长。

早就听说郭云策先生正在编辑一部有关东平的图片志,且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当其将耗时十五载编纂而成的《东平百年历史图志》摆到面前的时候,笔者还是吃了一惊。

洋洋十大卷,其厚可盈尺,收录照片六千余张,图解数十万字,跨度一百二十年,囊括东平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军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堪称东平百年历史的百科全书。

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编纂这样一部皇皇巨著,需要花费多大精力!耗费多少心血!身为作家的郭云策先生为何放弃自己的创作,投入这样一项事业?他又是怎么做到的?一连串问号在笔者心里升腾,逼着笔者去探究。

郭云策先生是泰安市优秀的作家、诗人。早在五十年前,其作品就频见省、市报刊,出版诗集多部,并屡屡获奖。20世纪90年代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乃我市当时屈指可数的中国作协会员之一。相信坚持下去,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然而与一般作家不同的是,郭云策先生还是东平县文化部门的领导,而且是事业心责任感极强的领导,这就意味着他思考问题,规划人生,不完全以个人得失为要,而着眼全县的文化事业。故写作之余,他创办并主编《东平湖》和《东原文化》杂志,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筹备召开“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努力扩大东平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促进东平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郭云策先生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随着上一代那些有影响的老人相继故去,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也被带进坟墓,这是一种莫大的损失,抢救和发掘东平近当代历史文化刻不容缓!于是,2000年之后,他毅然撂下心爱的文学创作,把精力转到对东平历史文化的抢救、搜集、整理、编纂上来,并很快“上瘾”。

刚完成一项,又着手另一项;编着甲,想着乙,又派生出丙,连续不断,一发不可收。于是,《历代东平州志集校》《东平六十年文学作品选》《东平六十年书法美术摄影民间艺术作品选》《僧安道一刻经全集》《梁楷绘画全集》《东平四大名碑》《东平历史文化论集》《二十世纪东平人物》《二十世纪东平籍四书画家》……一部部编纂谨严、注解精到、印刷精美的大型历史文化专著相继问世,不仅使埋藏时光深处的历史文化重放异彩,而且得到很好的保存和传播,为人们了解和研究东平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当一个人把全部身心奉献给某项事业的时候,其责任和追求是没有止境的。郭云策先生在编纂《二十世纪东平人物》等典籍的过程中,愈来愈认识到老照片的独特价值:真实,直观,简洁,背后蕴含的信息量大,是定格的历史,无言的史实。尤其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进入读图时代。顺应时代潮流,编纂一部大型历史图志,搜集、挖掘、筛选、剪辑、拼接历史沉淀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加以精准简明的注释,去形象、直观、真实地纪录和反映东平百年的历史沧桑,“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了解东平的视角,给子孙后代建设一座系统翔实的东平文化资料库,为家乡抢救一份价值无可估量的文化财富(郭云策语)”,岂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求则得之,行者常至。决心下定之后,十五年前的一天,郭云策先生结束了手头的工作,肩负自我加持的抢救东平历史文化的重任,背着个人配备的专业相机,风尘仆仆,磕磕绊绊,开启了一场艰难而又漫长的文化苦旅。

郭云策先生将《图志》年代的上限定到1900年,下限定到2021年,凡120载。时间跨度之大,决定了此项工作之难。

首先是搜集图片难。究其原因,20世纪70年代之前,有条件照相的人不多,能够留下来的照片自然就少;建国之前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们流离失所,造成大量照片遗失;建国之后,有些家庭因担心照片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而自行焚毁;改革开放后城镇乡村改造,人们迁进迁出,造成老照片流失;还有的老人去世,后人将其遗照连同衣物一起焚烧……凡此种种,决定了能保留下来的老照片少之又少,给搜集挖掘造成很大的困难,作者有时甚至有种大海捞针的感觉。

尽管如此,作者没有灰心,更没动摇,而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求索精神,立足东平,面向全国,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搜集和挖掘。作者无论走到哪里,首先想到的是老照片;路遇相识者,必问有老照片否;甚至连吃饭和睡觉,想的都是老照片。

南下北上,东奔西走,辗转十几省,行程数万里,先后拜访数百个家庭,查询数千人;跑遍县、市、省乃至国家有关档案馆、纪念馆、展览馆和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县直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医院、金融商贸,查阅诸多有可能提供照片的出版物,时有惊喜,更多的是失望。

例如,为了寻找东平第一位中共党员董临仪(曾是老一辈革命家万里的入党介绍人)的资料,作者打听两三年,才查到线索,知其建国之初因水灾迁至黑龙江省萝北县,遂千里迢迢“闯关东”,到其户籍地查档,竟未能如愿。又如,为了寻找当年的县委书记李铮主持东平庆祝共和国成立大会的照片,作者连续多年苦寻其后人。循着获得的线索,从东平找到济南,又从济南找到北京,再从北京追到海南,打电话不计其数,最后却是扼腕叹息。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其次是注释老照片难。一张老照片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事件,背后隐藏着许多宝贵的社会信息,能否正确解读,决定着照片的存世价值和历史意义。识读考证愈准确,愈深透,愈能发挥老照片印证时代、活读历史的作用。例如作者在某村志中,发现了一帧20世纪50年代种植水稻的照片。为了验证其可靠性,作者在本县档案馆查阅了大量资料,证明东平当年确实曾把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大面积推广。若没有这张照片,人们就难以置信这一历史事实。

如何让沉睡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老照片开口说话,将死照片变成活历史,是对作者的一大挑战,也是不容回避的一大难题。有些老照片,由于年代久远,辨识非常困难。如作者搜集到一帧1980年东平县委几代领导人的合影,因照片人物大都故去,唯一的健在者由于年事已高,记忆模糊,也说不出所以然。作者只能另辟蹊径,去寻找答案。

对老照片的断代,也是一个难点。如作者曾找到几幅已经发黄的老照片,人物服饰怪异,无法断定年代。后费尽周折,找到北京一位老照片研究专家,方得确认。而作者在县某档案部门找到的许多老照片就没这么幸运,由于没有任何文字说明,这些珍贵的老照片都成了“死照片”。为了救活这些照片,挖掘出其蕴含的历史信息,作者经常长久凝视,苦苦思索;夜里躺在床上,也经常像放电影慢镜头一样,一帧一帧在脑海回放,希冀从老照片透出的蛛丝马迹中,探寻深藏的秘踪。为了提高注释的准确性,作者查阅了大量各类地方志、专业志和本县档案馆收藏的数千卷相关档案,以及相当数量的个人回忆录,摘录上百万字的档案资料,对帮助解读注释老照片起了重要作用。

还有分类难。面对林林总总、百业千态、内容驳杂的老照片,如何科学分类,编辑整合,以保证这些老照片既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又能最大限度地收录,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经反复琢磨,作者决定采用编年的方式,即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经,以同一时代发生的大事件为纬,每十年作为一个单元,把产生于同一年代的老照片整合编辑在一起。如此,那些原本孤立的老照片就有了内在联系,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真实地反映了东平历史的整体风貌,描摹出20世纪以来东平历史发展的轮廓和轨迹。

打开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大十六开精装《东平百年历史图志》,一幅幅形态不一、角度各异的图片带着原始的气息,带着时代的印记,带着生命的温度,成群结队而来,把读者带进东平一百多年的历史时空,然后跟随图片,在时光的隧道中穿行——

斑驳残缺的老县城城墙和城楼,身着长袍马褂的市人,头戴瓜皮帽的老者,辛亥革命前加入中国同盟会的进步知识分子,东平早期追求真理的革命青年,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场景,踊跃支前的人民群众,抗美援朝送子送夫参军,修建东平湖水库,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气吞山河的兴修水利,热火朝天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黄河暴涨东平湖为之蓄洪,南水北调东平湖水库枢纽工程,二十一世纪东平水浒文化旅游产业的崛起……有惨烈,有豪迈;有铁血,有温馨;有乌云密布,血雨腥风;也有蓝天白云,鲜花阳光。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悲喜剧,交织着眼泪、悲苦、欢乐和自豪。

尽管东平的这一百二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仅是一个很短的片段,却有着其他阶段所没有的精彩。通过《图志》中图片的前后对比,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东平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聆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进而透视到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窥看到泱泱中华百年历史的缩影。其史料价值、文献价值、亲和力和感染力,是任何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而这一切,全仰仗郭云策先生十五个春秋、五千多个日夜百折不挠、孜孜不倦的埋头奋斗。

如果把《东平百年历史图志》,连同郭云策先生编著的其他历史文化典籍摞立起来,那就是一座丰碑,上面镌刻着郭云策对家乡深深的爱,对东平历史文化殷殷的情,凝聚着其数十年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笔者凝视着《东平百年历史图志》这一巨著,感慨系之,浮想联翩,不由的想到了孔子、左丘明、司马迁、司马光……一位位光芒璀璨的智者先贤。他们偏居一隅,胸怀天下,自肩历史重任,以“非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殚精竭虑,皓首穷经,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修撰华夏民族发展演进的历史,记载发生的重大事件,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虽九死其犹未悔”,终使中国的历史典籍得以延续和流传,为后人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再看郭云策先生所从事的事业,何其相似乃耳!他为抢救东平历史文化而放弃创作,固然有影响其文学成就之憾,但他为社会创造和留下的精神文化财富,胜过文学作品何止万千!

完全可以说,郭云策先生是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社会上一个专业部门长达十数年的工作,做出了一个成建制单位都未必能做到的业绩。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做这一切,纯属自愿,全无个人所图,且从不向政府伸手。为此经常累病,带着煎好的药汤出发;为了疏通关系,自费购买礼品;乘最廉价的交通工具;住最便宜的旅馆。至于购买资料等方面的花费,更是难以计数。虽历经挫折,受尽磨难,身心俱疲,形容憔悴,也无怨无悔。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精神!

笔者每每与文友谈及郭云策,不止一次动情地说,东平应该为他塑像,或者立碑。又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物质永远战胜不了精神。有形的雕像不如无形的雕像更长久,无形的心碑比有形的丰碑更高耸。不用塑像,也不用立碑,郭云策先生早已经用他的作品,他的精神,他的为人,把他的形象树立于东平县每一位有良知的文化人和普通百姓心中。相信民风淳朴、重道敬贤的东平人都不会忘记他!都会感谢他!

正如郭云策高中语文老师王宝存先生评价他所说:“您的不朽业绩将彪炳史册!您的名字将与博大精深的东原文化一起,世代传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房主急了!降价10万还卖不掉,长沙这些房子恐无人接盘!

房主急了!降价10万还卖不掉,长沙这些房子恐无人接盘!

湘江生活
2024-06-17 15:09:28
我和男友同居后,他的死党却提出过分要求,最后我差点被洗劫

我和男友同居后,他的死党却提出过分要求,最后我差点被洗劫

想养大熊猫
2024-05-08 09:48:38
“晾衣架”退出中国家庭!建议学习上海人的做法,美观还不占地

“晾衣架”退出中国家庭!建议学习上海人的做法,美观还不占地

阿离家居
2024-06-16 03:38:28
我上海人,为孩子和梦想,花200万在加拿大买房,一年后差点抑郁

我上海人,为孩子和梦想,花200万在加拿大买房,一年后差点抑郁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6-17 09:10:03
塞维利亚官方:38岁拉莫斯合同到期离队

塞维利亚官方:38岁拉莫斯合同到期离队

直播吧
2024-06-17 19:09:10
欧文:职业生涯在波士顿打过的比赛里 我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欧文:职业生涯在波士顿打过的比赛里 我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直播吧
2024-06-17 13:38:21
普京果然手狠干得漂亮,准备对西方830美刀下手!

普京果然手狠干得漂亮,准备对西方830美刀下手!

占豪
2024-06-17 04:20:49
4年2.24亿,续约太阳!顶薪我要,总冠军我也要,连杜兰特都被你征服了

4年2.24亿,续约太阳!顶薪我要,总冠军我也要,连杜兰特都被你征服了

小豆豆赛事
2024-06-16 20:53:19
“尓豪”高鑫一家三口罕同框,女儿长期熬夜不长个,比妈妈矮半头

“尓豪”高鑫一家三口罕同框,女儿长期熬夜不长个,比妈妈矮半头

谁吖说科普
2024-06-16 21:53:15
专家分析得出:一旦核战爆发,中国3个地方可躲灾难,一定要知道

专家分析得出:一旦核战爆发,中国3个地方可躲灾难,一定要知道

文史达观
2024-06-14 21:35:17
河南叶县一冷藏车违规载人致8人窒息死亡,村民:其中3名女工同村,都在肉类加工厂打工

河南叶县一冷藏车违规载人致8人窒息死亡,村民:其中3名女工同村,都在肉类加工厂打工

极目新闻
2024-06-17 13:49:25
被喷到自闭:扬言《黑神话》辱女的女记者已隐藏推特

被喷到自闭:扬言《黑神话》辱女的女记者已隐藏推特

游民星空
2024-06-17 16:05:12
中方:未出席,不评论

中方:未出席,不评论

新京报
2024-06-17 17:22:17
俄罗斯国家副议长:若基辅不接纳普京的条件,乌克兰整体将被解放

俄罗斯国家副议长:若基辅不接纳普京的条件,乌克兰整体将被解放

橘色数码
2024-06-16 20:22:55
抗战史上最大的阴谋!毛主席这一“旷世之作”,堪称日本人的噩梦

抗战史上最大的阴谋!毛主席这一“旷世之作”,堪称日本人的噩梦

转身微笑梅
2024-06-16 16:00:27
韩国瑜晒67岁庆生照,愿“百姓安居乐业”,政坛大咖纷纷送上祝贺花篮

韩国瑜晒67岁庆生照,愿“百姓安居乐业”,政坛大咖纷纷送上祝贺花篮

海峡导报社
2024-06-17 18:26:10
新能源车下乡正式启动

新能源车下乡正式启动

电动知家
2024-06-15 13:27:45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了停火计划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了停火计划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17 00:30:02
黑龙江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省长王一新被“双开”

黑龙江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省长王一新被“双开”

新京报
2024-06-17 11:09:11
枢密院十号:一直挨炸的美国海军,扛不住了?

枢密院十号:一直挨炸的美国海军,扛不住了?

环球网资讯
2024-06-17 00:21:45
2024-06-17 21:42:44
齐鲁壹点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402089文章数 781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乌方从未说过中国是敌人 希望和中国做朋友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乌方从未说过中国是敌人 希望和中国做朋友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多校划片!成都金牛嘉祥的入学方式确定了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数码要闻

绿米 Aqara 繁星妙控旋钮 V1 发布:毫米波感应,999 元起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