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祖宗常说:“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晒根和吞阳到底是什么意思

0
分享至

在《吕氏春秋-季春》的篇章里,我们看到这样一句:“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在这里,“气”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生命的根基,也是万物运转的动力源泉。从中医理论学到风水学,"气"无疑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的养生学领域中,气的重要性也被彰显无遗。黄帝内经就有着丰富的描述,无论是阳气、元气还是精气,对于养生的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概念。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建筑风水学更是将"气"的阴阳平衡提到了极致,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建筑能汇聚生机,滋养人们,反之则会消耗人的元气,导致生活混乱。在中国农村,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俚语:“日不晒根,口不吞阳”。很多人可能只是粗浅的理解其字面意思,却未能理解其深层的含义,其实,这句话涵盖的是建筑风水学与人的运气。

首先,让我们分析这句话的前半句。“日”显然指的是太阳,而“根”则是指墙根,那么连起来就是太阳不能直接照射到墙根。这里的含义是什么呢?为什么太阳直射到墙根会不好呢?这需要从中国古代的住宅建筑来理解。古代的中国,没有现代的高楼大厦,大部分人都住在平房之中。

在那个时代,人们建造房屋的方式并非依靠开发商或者包工头,而是由自己亲自动手建造。因为科技水平有限,关于建房的技巧和指南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久而久之,这些经验就形成了一些流传广泛的说法。

在那个远古的时代,人们通常视墙根为阴的聚集地,因为它直接与大地相连,不应受到过于激烈的阳光的直射。由此产生了“日不晒根”的观念。

换句话说,如果某家的居所方向规划不当,让烈日之光可以直射到室内的墙根,那就被视为不祥之兆。因此,你会看到许多古代建筑都拥有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屋檐,这不仅仅是为了抵挡风雨和美观,遮挡阳光也是主要考虑之一。在《周易》这部经典中,阴阳平衡被视为天地万物自然演变的深层原理。阳光,虽然是赋予大地生命的源泉,然而过多的阳光也同样会带来问题。

所以,古代的人们普遍相信,建筑物也拥有自己的气运。如果这种气运受到破坏,将会为居住其中的人带来厄运和灾难。假如阳光能直射到室内的墙根,意味着阳光过于强烈,室内的阴阳平衡便会被破坏,而居住者的气运自然也会受影响。

"口不吞阳"这个说法中的“口”,可以理解为房屋的门窗。这也与建筑有关,它的含义是,门窗不能将阳光全部吸收。简单的理解就是门窗的面积不能过大,尺寸的标准是由斜射的阳光决定的。如果门窗大到可以让阳光全部洒进室内,那就不适宜了。因为人在室内需要休息,如果阳光过于强烈,便会打破生活的规律。

现在,人们在购买房子时,都偏爱那些南北通透、阳光充足的房屋,因为这样的房子让人感到宽敞和明亮。

尽管阳光是万物生长的源泉,但光明也需要适度,过分强烈的阳光并不能带来更多益处。例如,很多东向的屋子,在每天下午两三点钟,阳光就会穿过窗户,投射在房屋的内部。在寒冷的北方冬季,阳光的充足无疑让屋内的温度提升,带来了温暖。但在闷热湿润的夏天,这种强烈的阳光照射便成为了折磨人们的煎熬。

在古代,很多地方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在前厅设置祠堂。如果门一开启,阳光就能直射到祖先的牌位上,那是对逝去的亲人的不尊重,对祖灵的打扰,是带来不祥的行为。因此,无论是门还是窗户,都需要有适宜的大小,既能让屋内充满阳光,又不能过于开阔,保持阴阳平衡和谐,屋内的人才能感到舒适与放松。

“日不晒根,口不吞阳”,其实就是人们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一条关于房屋建筑风水的经验法则。从这一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建筑方位和阴阳平衡的深入理解和总结。虽然它只是一句不起眼的俗语,但如果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

尽管古代的风水学说有时被贴上迷信的标签,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对自然规律洞察的智慧。依据这些古老的理念去选择和建造居所,让人们能够与大自然的规律和谐共处,更加舒适地生活。

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这些古老的知识来源于远古,而忽视它们的价值。但实际上,很多古老的智慧,尽管传承了数百甚至数千年,却依旧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以卧室和卫生间的布局为例,现代人可能觉得卫生间紧挨卧室是多么的方便,然而古人的风水学说却对此持反对态度。

卫生间在风水学中被认为是阴冷之地,不宜与寝室过于接近。原因在于,卧室内的卫生间通常没有窗户,因此,从管道里传来的难闻气味就无法散去。同时,卫生间里的洗浴会产生大量的水汽,长时间下来会让居住者身体潮湿。尤其在南方,湿度本就较高,如果再加上卫生间的湿气,无疑会让人感到极度不适。卧室,作为人们休息和养生的场所,应该保持干爽和清新。卫生间的存在,却往往会影响卧室的环境。

因此,古人的风水学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居住环境的一种理性的提醒和规范,防止我们在规划居所时过于随意。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它是传统的知识,就贸然地将其视为迷信或伪科学,而应该以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每个人都有质疑的权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有勇于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因此,只有通过实践和科学的分析,才能判断一项知识的真伪。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干掉充电桩!比亚迪把桌子掀了

干掉充电桩!比亚迪把桌子掀了

本原科技
2024-06-08 21:23:50
头戴“日本必胜”头巾后续:女子身份动机被扒,胡锡进发言惹众怒

头戴“日本必胜”头巾后续:女子身份动机被扒,胡锡进发言惹众怒

六毛朵朵
2024-06-09 15:53:20
突发“断交潮”!两个国家向中国发出强烈信号,美国阴谋彻底粉碎

突发“断交潮”!两个国家向中国发出强烈信号,美国阴谋彻底粉碎

通政司知事
2024-06-09 14:05:25
收紧!已不允许购买!多家银行出手了

收紧!已不允许购买!多家银行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4-06-09 11:15:29
重庆秀山龙舟训练翻船致3死:多人未穿救生衣,官方取消赛事

重庆秀山龙舟训练翻船致3死:多人未穿救生衣,官方取消赛事

澎湃新闻
2024-06-09 11:40:28
明日端午,不管有钱没钱,提醒:1要回,2不做,吃3样,安康过节

明日端午,不管有钱没钱,提醒:1要回,2不做,吃3样,安康过节

小谈食刻美食
2024-06-09 09:11:05
田朴珺早餐炸裂:起床后不洗脸不刷牙,先吃一斤酱牛肉,王石不管

田朴珺早餐炸裂:起床后不洗脸不刷牙,先吃一斤酱牛肉,王石不管

西瓜爱娱娱
2024-06-09 15:04:58
历史首次:俄军最先进的苏-57战机被摧毁!F-16还没上

历史首次:俄军最先进的苏-57战机被摧毁!F-16还没上

项鹏飞
2024-06-09 16:40:06
最新袭击致600多人伤亡,以色列为何坚持“军事冒进”

最新袭击致600多人伤亡,以色列为何坚持“军事冒进”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6-09 15:10:14
刹车突然失灵,人飞出5米远!上海一男子气愤:买车花了上万元,事故后遭遇商家“踢皮球”

刹车突然失灵,人飞出5米远!上海一男子气愤:买车花了上万元,事故后遭遇商家“踢皮球”

上观新闻
2024-06-08 13:35:24
董宇辉自曝,每天要吃好多片安眠药,“非常痛苦”

董宇辉自曝,每天要吃好多片安眠药,“非常痛苦”

鲁中晨报
2024-06-09 15:59:05
张家界现垃圾山 金沙江内倾倒渣土

张家界现垃圾山 金沙江内倾倒渣土

南方都市报
2024-06-09 07:00:14
出嫁前一天在全小区丢人

出嫁前一天在全小区丢人

悠闲葡萄
2024-06-09 09:57:44
周鸿祎曝光马斯克执迷去火星的真正原因,称:并不是为了远大理想

周鸿祎曝光马斯克执迷去火星的真正原因,称:并不是为了远大理想

鬼谷子思维
2024-06-09 10:15:42
医疗反腐,查到张文宏了!

医疗反腐,查到张文宏了!

报人刘亚东
2024-06-09 19:15:17
“端午4不穿,穿了人不顺”,端午将至,这4种衣服千万别穿,别犯忌讳!

“端午4不穿,穿了人不顺”,端午将至,这4种衣服千万别穿,别犯忌讳!

粤西生活圈
2024-06-09 20:36:49
救出4名人质致加沙地带数百人伤亡,以军被曝伪装成流民发动袭击 当地医护人员:这是真正的屠杀

救出4名人质致加沙地带数百人伤亡,以军被曝伪装成流民发动袭击 当地医护人员:这是真正的屠杀

红星新闻
2024-06-09 18:13:14
中建2024年会倒闭吗?有网友反映中建情况很严峻,发工资都困难

中建2024年会倒闭吗?有网友反映中建情况很严峻,发工资都困难

校长侃财
2024-06-09 19:57:57
网传某地一片杂草丛中,废弃着许许多多的“小亭子”,真让人无奈

网传某地一片杂草丛中,废弃着许许多多的“小亭子”,真让人无奈

互联网大聪明
2024-06-09 13:53:40
99%的人,已经无法再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了

99%的人,已经无法再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了

听风听你
2024-06-08 00:03:53
2024-06-09 23:14:44
忆丹说文史
忆丹说文史
畅谈历史,欢迎关注。
3483文章数 18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一南一北两省省长出国访问 释放重要信息

头条要闻

一南一北两省省长出国访问 释放重要信息

体育要闻

独行侠绿军会师总决赛 他成了最尴尬的人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疯狂抄底,中东土豪横扫中国资产!

科技要闻

王传福隔空回应余承东!半个车圈大佬发声

汽车要闻

营收99亿亏损50亿+ 蔚来一季度财报出炉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游戏
旅游
房产

手机要闻

小米 15 Pro 手机影像规格曝光:主摄采用 50MP 豪威 OV50K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FPX前打野Moyan声援小老虎:揭露俱乐部不公待遇

旅游要闻

2024年黑龙江首趟中俄旅游专列顺利出境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