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考古发现:8米高的蘑菇巨无霸!

0
分享至

想象一下,随着时间倒流,你回到大约4亿年前。你站在地球的陆地上,眼前的景色很陌生,那里看起来与现在的草原景观类似,但是地表明显要潮湿很多,就像是刚下过几天大雨。

  你仔细观察眼前的一切,近处,你可以看到一些低矮的植物装点着地表,一些长相奇特、个头不小的千足虫、蠕虫等则在草地上漫游。等等!远处有一些巨大的家伙竖立在那里!由于距离有点远,你看不清那是什么。在好奇心推动下,你向它们走去。终于,你看清它们了!从形状上看,它们像火箭,又像光秃秃的树干,还像雕琢过的石柱。它们真的是太高了,有些高度超过了8米,直径至少有1米!

图片右侧的3根圆锥形物体是可高达8米的真菌可能的样子

  然而,以现在的科学知识,500万年前不会有火箭;那时,树也才刚刚开始进化,不会长那么高;那时候还没有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也不会有人去雕石柱。那么,那些大家伙到底是什么呢?

  出人意料的身份

  这个问题困扰了古生物学家100多年。早在1857年,加拿大科学家约翰·威廉·道森就获得了这种生物的化石,他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针叶树种,并称它为“原始杉树”,后来这种生物也被称为“原杉藻”。在那之后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十多个这种生物的化石,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4.33亿年前。最初对化石的研究显示,化石中有管状结构,管子中有一些丝状物,这是真菌和红藻特有的。在化石表面还检测出了地衣的成分。此外,化石的截面上还能看到一圈圈类似年轮的环,确实比较符合木本植物的特征。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被真菌分解的树干,树干上共生着真菌和地衣。

  然而,已有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4亿年前,维管植物蕨类才刚出现,它们个头低矮,更别说地球上会有长到8米高的针叶树了。有些科学家提出了其他观点,其中一些科学家认为,那些化石可能是一个杂合体——潮湿的地表上生长的地衣,这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大量的地衣长在地面上,像一片片地衣垫。由于地质变化,陆地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在斜坡上的地衣垫开始收缩,卷起,并在风力或者其他力的作用下滚下斜坡,从而形成一个个地衣垫卷。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地衣垫卷形成了化石被保留了下来。但是这也只是猜测,并没有证据能证明。

  而近年来,一些科学家还提出,那些化石其实是真菌!我们最熟悉的真菌莫过于日常食用的各种菇类了,再就是像酵母那样的微生物。虽然科学家曾在美国发现一株巨型的单株的蜜环菌(占地约38亩,重约100吨),但是如果告诉你,曾有一种高8米的真菌立在大地之上,这也是让人很难想象的。那么,4亿年前,地球上真的有8米高的真菌吗?

  揭开“原始杉树”的真实身份

  200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这些化石进行了同位素分析。他们发现它们有一个高度可变的碳同位素比值范围(碳同位素比值指的是碳12和碳13在样本中的比例)。而同时期的植物和藻类都是从相同的碳源(大气)吸收碳,并用于光合作用,因此这些生物体内的碳同位素比值基本上是恒定。这个发现意味着,这些被称为“原始杉树”的化石很可能不是植物,也不是藻类。

  而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的发现也提供了佐证。他们分析了发现于美国华盛顿州一片喀斯特地貌中的“原始杉树”化石,并对比了当地同年代地层中的碳同位素含量。结果发现,化石中的同位素与发现地环境中的同位素竟然非常吻合。这说明,“原始杉树”的碳不是来自阳光,而是来自周围的环境。在食物链中,处于这种位置的生物,要么是捕食者,要么是分解者。显然,“原始杉树”并不能自由移动,不具备捕食者的条件,因此它很可能是分解者。这使它的身份指向了古老的分解者真菌。

在阿拉伯地区,考古人员清理出一棵原始杉树的化石

  这种真菌生长的年代,地球陆地还很贫瘠,它们靠什么长那么大呢?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真菌的食物范围比较广是它们如此大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它们大多生活在河谷浅滩,这些地方生活着大量的藻类,水中还有其他微生物,附近则生活着早期的维管植物。它们可以通过分解这些生物获得能量。此外,4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比今天高得多,这也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不过,虽然食物充足,环境适宜,但是要在陆地上开枝散叶,提高后代的生存几率,还需要有优越的繁殖策略,“原始杉树”的策略就是进化出巨大的子实体。子实体是高等真菌产生的多细胞结构,其中有子实层。子实层的部分细胞可发育成担子或子囊,并产生有性孢子。巨大的子实体更有利于孢子的散布,从而提高了它们自身种群的存活率。

  可惜的是,随着维管植物繁盛、陆地上动物的大爆发,这种真菌的“敌人”越来越多,它们的生存空间受到植物的挤压,被动物啃食,最终还是灭绝了。尽管它们已经灭绝,但是这种巨大的真菌的出现对地球生物的进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生物进化背后的功臣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植物刚开始出现时,真菌为它们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可以说如果没有真菌,就没有现在地球上种类繁多,充满生机的植物。

  4亿年前的二氧化碳水平比今天高得多。对于现代植物来说,高二氧化碳含量意味着更高的生产力,但对于生长在贫瘠的岩石土壤上的早期无根植物来说,矿物质的获取,尤其是磷,会限制它们的生产力。真菌是共生关系方面的专家,它们与植物的菌根共生关系可以帮助植物获取磷,使它们能够使用更多的二氧化碳来建造更多的植物材料。真菌帮助早期植物生存的同时,也为改造地球环境做出了贡献。

原始杉树滚下山坡,将地衣粘在了身上

  随着植物在地球上繁盛起来,更多的植物将二氧化碳锁在体内,它们死去之后将被土壤掩埋,植物体内的碳也被埋到地下,从而使全球二氧化碳的水平下降。此外,菌根还会增加岩石中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从而增加碳从大气到海洋沉积物的循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早期植物和它们的真菌伙伴将地球大气变成了一个低二氧化碳、高氧气的环境。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最重要的真菌也是那些附着在可食用农作物根部的真菌。科学家在大约80%的现代植物物种中发现了菌根真菌,这些真菌帮助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矿物质,以换取稳定的碳水化合物供应。有了它们,我们的农作物才能长得更好。

  真菌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它的种类很多,据估计,地球上有220万到380万种真菌,其中,人类已知的只有不到15万种。尽管一些真菌是致命的隐形杀手,不仅威胁着植物的生存,威胁着蛙类、蝙蝠、蜜蜂等动物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性命——全球每年因真菌感染而死亡的人大约有160万。但与此同时,真菌也是人类抗生素研发的原料库,有些还被用于生产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来自大约4亿年前的“原始杉树”化石不仅让人大开眼界,见识到真菌中的巨无霸祖先,也让我们了解了真菌与其他生物、真菌与地球环境之间的互助互利的历史,这或许能给科学家以启发,探索如何发挥真菌的作用,为我们所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辽宁男篮拒绝爆冷!全力淘汰山东队,韩德君爆发,央视直播

辽宁男篮拒绝爆冷!全力淘汰山东队,韩德君爆发,央视直播

体坛瞎白话
2025-11-09 07:56:56
德约官宣退出年终总决赛:连续两年因伤缺席 刚夺生涯第101冠

德约官宣退出年终总决赛:连续两年因伤缺席 刚夺生涯第101冠

醉卧浮生
2025-11-09 09:27:21
《唐朝诡事录3》第一波真实口碑出炉!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唐朝诡事录3》第一波真实口碑出炉!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08 16:26:44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卡地亚活动:郭晶晶惊艳了时光,巩俐那英罕见露面,李现帅气逼人

卡地亚活动:郭晶晶惊艳了时光,巩俐那英罕见露面,李现帅气逼人

白宸侃片
2025-11-09 06:02:50
财政部发布重要报告,2025年养老金已双增长,还有一个好消息

财政部发布重要报告,2025年养老金已双增长,还有一个好消息

财话连篇
2025-11-09 18:15:56
苏炳添张家朗李祎共同点燃主火炬

苏炳添张家朗李祎共同点燃主火炬

中国青年报
2025-11-09 21:55:50
解放台湾,说白了就是要拿到4样东西,其余一概不动留给台湾人

解放台湾,说白了就是要拿到4样东西,其余一概不动留给台湾人

云舟史策
2025-10-28 07:46:55
才打第二场又伤了!格林一瘸一拐被搀扶离场:美媒预测又要歇10场

才打第二场又伤了!格林一瘸一拐被搀扶离场:美媒预测又要歇10场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9 12:20:16
钱再多有什么用?蒋欣如今的现状,给所有内娱40岁以上女星提了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蒋欣如今的现状,给所有内娱40岁以上女星提了醒

振华观史
2025-11-07 11:25:51
婚姻中窦骁更强势,打破何超莲对明星固有印象,因为几乎零绯闻

婚姻中窦骁更强势,打破何超莲对明星固有印象,因为几乎零绯闻

话娱论影
2025-10-21 10:01:44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笑晕了!霖霖给安总下命令,有小当家的派头!汪小菲这儿子不简单

笑晕了!霖霖给安总下命令,有小当家的派头!汪小菲这儿子不简单

乐悠悠娱乐
2025-11-09 11:02:06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9 10:30:14
官方出手!两次入狱仍死性不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官方出手!两次入狱仍死性不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枫尘余往逝
2025-11-08 19:11:50
何超琼面前丢光的面子,被14岁儿子找回来了,李嘉欣才是人生赢家

何超琼面前丢光的面子,被14岁儿子找回来了,李嘉欣才是人生赢家

阿器谈史
2025-11-09 14:52:49
人人喊打、早该淘汰的机械车位,终于要“凉透”了?

人人喊打、早该淘汰的机械车位,终于要“凉透”了?

华庭讲美食
2025-11-09 06:32:24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8 00:15:06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8 22:34:17
当年引进最成功的十大欧美动漫,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当年引进最成功的十大欧美动漫,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小Q侃电影
2025-11-09 17:41:48
2025-11-09 23:36:49
大科技杂志社 incentive-icons
大科技杂志社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7356文章数 382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健康
艺术
家居

旅游要闻

快来这些地方邂逅秋景 《成都金秋银杏观赏地图》上线

数码要闻

荣耀耳夹式耳机外观、功能曝光:明年推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她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 | Erin Hanson 2025作品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