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多地网友晒抗原称“二阳”了?专家发声,中疾控最新通报→

0
分享至

近日,不少人在网上晒出阳性的抗原

声称“二阳”了

距离去年底的疫情高峰马上5个月了

很多人担心的下一波疫情高峰

是否已在路上?

感染过了,如今还需要接种疫苗吗?

中疾控:XBB.1.16未形成传播优势

4月22日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最新情况

在官方报告中,还看不出第二波新冠流行的来临

4月7日-4月20日,全国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呈现下降趋势,4月20日为23.6万人次,较2022年12月23日的峰值期下降了91.8%。

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4月20日下降至3929例,较峰值减少了99.8%。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近期,被命名为“大角星”的新冠变异株XBB.1.16正在一些国家形成传播。

截至4月18日,全球至少有33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XBB.1.16变异株3647条(例),主要来自印度(63.4%)、美国(10.9%)和新加坡(6.9%),其流行都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已成为印度主要流行株。

虽然“大角星”引发了全球关注,但在我国,该毒株还未形成传播优势。

4月21日,国家疾控局回应称,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有所增加,但仍维持极低水平。

中疾控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主要流行株仍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5.4%)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32.8%)。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建议,大家不必恐慌,之后可能会出现新一轮感染小高峰,但鉴于许多人已建立起免疫屏障,新一轮疾病流行传播的速度和规模不会像之前那样“快”和“大”。

什么时候会出现二次感染?

4月20日下午,在由上海市免疫学会与Frontiers期刊中国区共同承办的“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做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

他介绍,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张文宏解释,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张文宏还表示,“如果在XBB以后,没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那么这一波的感染可能从此就慢慢远去,我们一直会看到低水平的、反复存在的epidemic(流行病),如果在XBB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变异株出现,那么又会有一波新的感染。但毒力最强的毒株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因此,中国正在积极监测。“一方面监测有没有新的变异株进入,另一方面监测新的变异株造成的重症程度是否更高。”

该如何做好防护?

部分网友对再度“中招”表示担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锋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内可以产生高水平病毒抗体,但随时间延长,高水平抗体会自然降低,面对新的突变株时,这种保护就很容易被逃逸。

另外,不同人的病毒抗体水平不同,抗体水平本身就比较低的人,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比较容易二次感染。

“病毒能否传开,更多是看黏膜抗体的水平。”李锋说,奥密克戎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而人体内的黏膜免疫,能起到阻断病毒传播的作用。黏膜抗体高,血液里的抗体即便降下去,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也会没那么快。

彭劼也提到,免疫力低下、过度劳累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容易二次感染新冠。不过,现在离上次感染高峰仅过去四个多月,“很多人还有较强的免疫力”。因此他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

另外,专家们认为,就算是二次感染,症状也大概率会比首次感染轻。

李锋比喻——首次感染后,我们身体所形成的免疫记忆具有一种“照妖镜”的能力,在二次感染发生时,即使病毒发生变异,免疫系统也可以迅速识别病毒,无需调动全身的“资源”去对病毒“狂轰滥炸”,避免“免疫风暴”发生,表现出来就是会症状更轻。

彭劼建议,市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护:

一是在密闭的公共场所,比如飞机、地铁、长途车等场所,戴好口罩。坚持勤洗手等卫生习惯。当前广东处于雨季,病原易滋生,除了防范新冠感染,还要防范甲流等其他传染病。

二是对于医护人员、特殊人群(教师等),还有未全程接种疫苗的人,尤其是在一轮感染高峰中没有测出来被感染的,要做好疫苗接种。

三是药品方面,临床研判这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感染高峰,医院储备的药品能满足大家就医需要,建议个人不用囤积药品,有症状到医院开药即可。

来源:南方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网科普

编辑:花小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局长经常打压我,我撞破他和办公室主任的好事后,很快获得提拔

局长经常打压我,我撞破他和办公室主任的好事后,很快获得提拔

乔生桂
2024-06-16 10:13:43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阿胡
2024-06-06 12:38:23
聪明人已经开始买房了

聪明人已经开始买房了

老端的观点
2024-06-16 21:33:13
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再创新高

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再创新高

金台资讯
2024-06-17 06:19:08
高中生模仿宋徽宗瘦金体,被老师打0分,评语:不要挑战考试底线

高中生模仿宋徽宗瘦金体,被老师打0分,评语:不要挑战考试底线

熙熙说教
2024-06-16 12:08:10
亚马尔父亲:谢谢你让我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亚马尔父亲:谢谢你让我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雷速体育
2024-06-17 10:37:17
太惨!湖南长沙一充电棚发生大火!多辆车被烧毁,锂电池自燃!

太惨!湖南长沙一充电棚发生大火!多辆车被烧毁,锂电池自燃!

樱井趣闻
2024-06-17 09:38:04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出现了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出现了

琪琪故事记
2024-06-14 09:42:01
曝林俊贤29岁女儿爱上6旬富商,频繁前往男方豪宅,一脸疲态离开

曝林俊贤29岁女儿爱上6旬富商,频繁前往男方豪宅,一脸疲态离开

开开森森
2024-06-17 07:56:59
新款比亚迪汉谍照曝光:DM 5.0技术加持,续航飞跃?

新款比亚迪汉谍照曝光:DM 5.0技术加持,续航飞跃?

科技说说
2024-06-17 10:19:19
全总机关报关注“教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事件:律师称南医大或涉滥用处罚权

全总机关报关注“教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事件:律师称南医大或涉滥用处罚权

澎湃新闻
2024-06-16 16:30:27
官宣留下!冲啊崔永熙!

官宣留下!冲啊崔永熙!

左右为篮
2024-06-17 13:45:44
终于确认!崔永熙和中国男篮开战!为了打上NBA真卖力……

终于确认!崔永熙和中国男篮开战!为了打上NBA真卖力……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7 00:01:03
太过分了!十八线明星在机场大闹,竟要求乘客让她先乘坐电梯!

太过分了!十八线明星在机场大闹,竟要求乘客让她先乘坐电梯!

小毅讲历史
2024-06-14 21:31:47
广东女子不上班,在家打扮精致被丈夫吐槽,网友:身在福中不知福

广东女子不上班,在家打扮精致被丈夫吐槽,网友:身在福中不知福

阿莱美食汇
2024-06-16 12:41:34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百晓史
2024-06-02 09:09:36
0-0到3-0!比利时队狂飙:15场不败冲欧洲杯,E组第一没大悬念

0-0到3-0!比利时队狂飙:15场不败冲欧洲杯,E组第一没大悬念

叁炮体育
2024-06-17 10:20:40
莫文蔚属于“诈骗”级别了吧

莫文蔚属于“诈骗”级别了吧

悠闲葡萄
2024-06-16 09:25:18
刚跟中国签完中吉乌铁路,扭脸从韩国买高铁,中亚国家举动引关注

刚跟中国签完中吉乌铁路,扭脸从韩国买高铁,中亚国家举动引关注

影孖看世界
2024-06-16 20:47:44
人狂一定出祸,“西北锤王”王雷这次,算是彻底惹“众怒”了

人狂一定出祸,“西北锤王”王雷这次,算是彻底惹“众怒”了

娱记掌门
2024-06-15 17:28:53
2024-06-17 14:14:44
广州市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广州市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一手资讯,权威发布。
4361文章数 14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市公司原子公司税务被"倒查30年" 税务人士发声

头条要闻

上市公司原子公司税务被"倒查30年" 税务人士发声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房产
时尚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40岁女人的气质穿搭,释放“女人味”自然才最耐,你也能很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