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俩娃的宝妈说,自己实岁35周岁,虚岁36岁,看“口罩期”过了,就打算找工作上班了。但是,宝妈应聘了好几家单位,对方都以宝妈年龄太大为由拒绝了她。对方单位招聘的人员年龄上限,大都最高在35岁。
好在还有三家单位,宝妈亲自跑腿去面试了,因为她特意打扮了一番,看起来年轻一些,所以用人单位留下了宝妈的简历,还有的HR跟宝妈做了详细交流,这让宝妈感觉到找工作的事,好像有点希望了。
然而,让宝妈生气的是,在家里白等了一个月时间,三家单位竟然没有一家单位给打个通知电话。
宝妈天天盼着接电话,感觉非常浪费心力,尤其浪费等待的时间。她以为三家里总有一家能应聘上吧,万万没想到,宝妈遭遇的是“断子绝孙”式招聘。
“断子绝孙”式招聘流行,企业推卸责任,坑的却是宝妈
很多宝妈找工作,本就压力大。一方面年龄过了实习期,但工作经验却可能不如长期在职场的年轻人,宝妈的心理负担重,精神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宝妈可选择的工作领域范围较小,能做的职位范围窄。一些宝妈为了接送孩子上下学,甚至不得不找份兼职工作,无法做全职。
不少宝妈在选择就职单位时,还要考虑到交通问题,最好能离家近些,方便家里孩子有事,能赶紧赶回家。还有的宝妈会考虑到工作时长,希望能工作6-8个小时,找个不常加班的职位,这样能留些精力照顾孩子。
然而,有些宝妈在找工作时,却意外遭遇到了“断子绝孙”式招聘。这种招聘企业的特点就是,大面积撒网,重点捕捞。不主动回电话,不拒绝求职者。说白了,就是给你希望,然后让你在无尽的等待中,自己失望,最终放弃期待,换下一家应聘。
有这种行为的企业真不少,他们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寻找人才,或是宣传自己。但是,行为上却是在推卸责任,这在无形中损害了宝妈的利益,损害了宝妈对求职结果的知情权,坑的就是宝妈了。
企业这种行为不够人道主义,不太厚道,对满怀期待等着工作消息的宝妈,实在有些不仁慈。但凡宝妈圈里有人经历过这些单位的招聘,可能都会公之于众,告诉同为宝妈的女性,小心提防,尽量别去应聘了。不然,容易在漫长的等待中煎熬,人也变焦虑。
“断子绝孙”式招聘,有哪些特点,宝妈该怎么识别?
招聘人数多,常年招人
这种“断子绝孙”式招聘的单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始终都在张贴招聘启事,应聘的人几乎每天都有,门庭若市。企业招聘的人数多,人员流动性大,给人的感觉好像一年365天始终缺人,貌似企业规模挺大,用人需求量大。
但实际上,很可能是循环用人,十天一开除新人,入职后被坑的人有很多。作为宝妈,要认真辨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绝不签合同,避免入坑。
来者不拒,不拒绝,也不通知
一些企业招聘,还有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十分不负责。凡是去他们那里应聘的宝妈,单位都是来者不拒,都会被通知去面试。但面试结果,却没了下文。说白了就是,不拒绝面试者,也不通知面试者到底过没过,就那么干拖着,多数面试者拖到最后,自己就放弃等待,再找下家了。
这样的企业确实不负责任,让不少宝妈感觉自己属于弱势群体,不被企业尊重,甚至丧失了继续找工作的自信心。
宝妈找工作,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宝妈本就是职场里的弱势群体,上班经验不足够丰富,带娃接触的大都是家庭式简单的生活环境,思想也相对简单化。因此,宝妈在找工作时,更要注意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宝妈找工作,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熟人介绍,这样对用人单位有个基础的了解,能避免被骗时间和钱财。或者,通过正规渠道,找知名度高的企业应聘,哪怕是基层岗位,但至少上当的概率较低。
另外,宝妈去人力资源市场,参加各种招聘会,也能多份选择空间,不会只盯着一家企业苦等。平时多加一些宝妈群组,在找工作时,在里面交流自己的求职动态,让别的宝妈帮忙评估下企业的真实度,也能避免上当。
互动话题:身为宝妈,您有遇到过求职难,或是被企业推卸责任,不负责地“冷处理”的经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