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3年深夜,朱棣睡得正沉,忽然一个宦官跑来,慌慌张张叫醒朱棣,朱棣面露怒色,宦官吓得扑通一声跪地:“陛下,那个人要见你,” 朱棣如触电一般一怔,急忙跳了下来,衣服都没穿就走了出去。
朱棣夺取皇位之后,私下派出两队人马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一队由郑和带领,众所周知,另一队则秘密进行,只有一个人,名叫胡濙。
而宦官口中的“那个人”便是胡濙。
1407年,胡濙带着这个秘密使命出发了,朱棣给了他一个名义上的出差目的——寻找仙人,只能说,这个由头太合适了,既能掩盖胡濙出行的真实目的,又能让胡濙的寻人活动名正言顺。
那时候的胡濙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既不是朱棣夺权的有功之臣,也不是家世显赫的名门之后,为人低调,且没有任何靠山,正好适合这样的差事。
只是,任谁都没想到,这一寻,便是16年。
《明史》曾记载:“胡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查建文帝安在”。
那些年,探寻朱允炆的下落成了胡濙的人生目标,一个文臣,没能在朝野发挥真才实学,只能在山河之间寻找一人踪迹,不知道胡濙心里有没有抱怨过。
但是,从他的行为可以看出,这份找人的工作,胡濙干得很称职,称职到连自己母亲去世,他都没有回去奔丧。
身不由己也好,迫不得已也罢,总之,抱着这样的决心去做事,十有八九是会成功的,但,胡濙貌似是个例外。
胡濙一个人孤独地进行着找人的工作,很快10年过去了,胡濙也没能找到朱允炆,只好灰头土脸地回朝。
1416年,朱棣召回胡濙,任命他为礼部侍郎,妥妥的二品大员,这下,所有人都开始羡慕他,只有朱棣和胡濙自己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对那项秘密工作的回报罢了。
但是,胡濙心里却受之有愧,他了解朱棣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既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就一定得有个结果,要么,把人找到,要么,一直找到死,他从没幻想过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定论,朱棣就会罢休。
果然,三年后,朱棣的再一次任命印证了胡濙的想法。
1419年,朱棣命令胡濙出巡江浙,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任命,只有胡濙知道,这是朱棣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朱允炆就在江浙一带,于是,胡濙开始了再一次的寻人之旅。
朱棣本以为这次的消息如此可靠,胡濙一定会很快就找到朱允炆,然而,胡濙这一去却音信全无,仿佛世上没有胡濙此人。
时光荏苒,又蹉跎了5年,胡濙步入老年,朱棣也已白发斑斑,就在朱棣以为有生之年,再也等不到胡濙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423年的一个深夜,远征途中的朱棣异常疲惫,早早地入塌沉睡,忽然一个宦官跑来通报,有人前来觐见。
宦官见朱棣睡得很沉,想必是白天太累的缘故,徘徊了片刻迟迟不敢叫醒,毕竟,万一皇帝发怒,那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宦官想了想,攥紧了拳头,轻哼了一句:“豁出去了,”慌慌张张地叫醒朱棣,被吵醒的朱棣面露不悦,眼看就要发火,宦官“扑通”一下跪地:“陛下,是那个人要见您,姓胡。”
朱棣一听,如触电一般立刻睡意全消,匆匆忙忙从卧榻上跳了下来,衣服都没穿就大步走了出去。而这个深夜前来觐见的人正是胡濙。
朱棣心中抑制不住地激动,按照朝廷法令,被任命在外的官员,不经皇帝召见是不能回来的,胡濙既然敢不经请示就私自求见,思来想后只有一个原因——他完成任务了。
阔别5年再次相见,两人都激动万分,然后彻夜长谈。
@九思文史阁
自那以后,朱棣的执念化解了,不再寻找,胡濙也解脱了,回归正途。
至于那晚,两人究竟谈了些什么,只有天知地知他俩知,但我们可以从后来朱棣的反应推断,胡濙找到了朱允炆,并且和他进行了深入地交谈,他和朱允炆的交谈内容,就是他和朱棣的交谈内容。
虽然史料并没有朱允炆的记载,但,可以推断,朱允炆当时还活着,并且放下了对皇位的眷恋,不再奢望与朱棣进行一搏,毕竟年轻时他已经输了,年老的他只想安度晚年。
胡濙一定向朱棣传达了朱允炆的态度,让他专心做一个好皇帝,造福老百姓,只有这样的答案能平息多年的纷争,也只有这样的答案能让叔侄二人都得到解脱。
关注@九思文史阁 读文史故事,品当下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