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知年俗 品年味 红都子长年味浓

0
分享至

  子长年味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送完灶神,子长人的年便开始真正的忙了起来,也称之为“忙年”。

  子长,位于延安市北面,距离延安有90公里,过去这里是连接陕北两大重镇延安和榆林的交通枢纽,也是陕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子长的年,浓烈热情、红火炽热,那是黄土高原的盛典,也是子长父老乡亲重大的节日!

  那喜庆吉祥的陕北剪纸、喧天的锣鼓、高亢嘹亮的唢呐、热情四射的陕北秧歌、蜿蜒激荡、浩浩荡荡的民间狂欢转九曲、古老而神秘的道情......千百年来,在这片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尽情演绎着子长年的热烈奔放。

  当我们在感叹,传统年俗逐渐消失的时候。但在延安子长仍保留着最传统、最热烈的迎接新年的方式,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魅力,藏着最浓郁的年味。“子长过大年”讲究喜庆、传递热情、盼望吉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如果您正觉得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有意思,不如到子长去过一个妙趣无比的民俗欢乐年吧!

  这样的年,才够味儿!

子长之美——

  美在悠悠历史古韵。这里有着“第二敦煌”之称的钟山石窟,是中国西北佛教传播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美在红色英雄之城。这是一座红色浸润的英雄之城,先后有12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红都”和“将军县”的美誉。

  美在浓浓年味乐趣。子长年,最陕北。浓浓的年味,满满的快乐,人们尽情享受家庭团圆、朋友欢聚、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黄土地,信天游,梁峁之上荡气回肠的陕北道情,是子长热情的呼唤;闹秧歌、奏唢呐,大地上躁动的旋律是一场不可错过的热闹;转九曲、跳火堆、散火堆,藏匿着人们对生活最美好的追求。

  看,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剪纸贴了起来,欢快的秧歌扭了起来;听,嘹亮的唢呐吹了起来,高亢的信天游唱了起来。听闻这一幕幕,仿佛儿时穿新衣、过大年的纯真快乐统统都回到了眼前。

  “沿门子”拜年扭秧歌 红火热闹过大年

  秧歌,是一种在陕北过大年时群体行进的舞蹈,舞不叫跳,而叫扭。表演中间会穿插舞狮子、跑旱船、唱民歌的民俗,老百姓喊这为“闹红火”。

  秧歌拜年是子长年俗中独特的风情,俗称“沿门子”。寓意送福送红火,祈祷一年顺利。所以每家每户都特别注重这一项活动,秧歌队到每一家都会准备好烟好酒和新鲜吃食迎接秧歌队来“送福”。

  “沿门子”到每家每户,根据院子的大小,或闹大场子,或踢小场子,主人家也会加入到秧歌队伍中与大家一起扭,等秧歌队伍转成一个大圆圈后,伞头会根据家庭情况,即兴演唱各种拜年的贺词。

  秧歌表演结束后,主人家会赠予一些烟酒钱币以及糖果等物品给秧歌队,以示感谢。

  陕北地区“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北宋已有陕北秧歌舞,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源于农事活动。在普普通通的日常劳动中,把劳动期间的吟唱、奔跳、行走等动作结合起来,巧妙地揉合了陕北民间一些习俗、祭祀等活动及乐器,形成了最初的秧歌。

  为了喜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每到春节“秧歌过街”都是子长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重头戏。

  秧歌队员们身着靓丽的服装,舞起耀眼的红绸彩扇,踏着铿锵的鼓点、迈着欢快的步伐,做出花样动作表演,将现代舞蹈与传统秧歌巧妙结合,扭、舞、跳,每一个动作翩翩起舞,一张张笑脸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呈现了一场富有浓郁子长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

  子长人爱看秧歌、爱闹秧歌,图的就是热闹与传承。秧歌过街,街道两边水泄不通,肩膀上顶着孩子,手里牵着老人,所有的心事都放下,所有的生活先搁下,所有的忧愁销声匿迹,不分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围成大圈,紧紧围住秧歌守着欢乐幸福……

  转九曲 转出人生的坦途

  浓浓年味转九曲,璀璨星河祈好运。

  正月十五闹元宵、转九曲,秧歌开道,伞头领头,秧歌队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唱一首进门秧歌。百姓手捧黄香,拖儿带女依次进城,共同游转。

  “转九曲”在民间也称为“转灯”,又名九曲黄河灯会,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曲而得名,是子长县的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它起源于军事,运用于祀神,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项民间文化艺术。

  子长九曲黄河灯阵城城连环、城城相套,规模宏大、复杂多变,弯弯绕绕的阵道里,承载着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驱邪消灾、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

  此外,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信天游总是响彻黄土山峁;绘声绘色、曲折生动的陕北说书等,都让人大饱耳福。剪纸和堆花,展示了子长人的心灵手巧……

  聆听陕北声音“子长唢呐”

  在子长这块土地上,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无法与唢呐分开。这一醉人的天籁之音早已渗透于百姓的田间地头及生活娱乐之中,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

  这些勤劳朴实的乡亲,在苦焦的时候吹唢呐,在欢乐的时候吹唢呐,在面对人生中大喜大悲的事件时更要吹唢吶。

  事实上,子长唢呐最精彩、最令人赞叹的地方,就在于这些美妙的乐曲没有经过专业艺术家的刻意“修正”,而是根植于深厚的黄土地,来自于广袤的民间土壤,出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之手,是农民自己的创意和情感的艺术化的宣泄与表白。

  一群朴实的陕北汉子,将唢呐吹奏得响彻云霄,天回地应;一群彪悍的陕北后生,将唢呐演奏得山川摇动,水起波涌。

  感受陕北文化无穷魅力的“子长道情”

  道情戏在陕北最底层的农村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乡村集会,无论是人口密集的乡镇,还是烈日当头的山顶,都能传来有着九腔十八调之称的丝丝腔。

  子长道情因为表演的乡土化、民俗化、生活化,很容易被观众认可并产生共鸣;表演中穿插的本地民歌、秧歌等,形式活泼,很接地气。

  三弦的清脆、管子的柔和、四音的浑厚,加上表演者极具韵味的唱腔,构成了子长道情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都是子长道情演唱的场所;无论节日舞台,还是家庭聚会,都是子长道情抒发情感的空间。它蕴含着子长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以乡土性和民俗性阐释着子长人的性格特质、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有强烈的精神凝聚力和地域认同感。

  正月十六跳火堆 燎百病

  正月十六跳火堆,这是子长地区古老的传统民俗。

  这天夜晚,家家户户在院子里燃起柴火,再从火光上一跃而过,小孩或老人不方便的,一般会拿着他们的衣物从火上燎过,边烤边说:“燎百病,燎干净,满年四季不生病”。

  跳火是“燎百病”高潮,是小孩和大人们最开心的时候。

  跳火是一种心愿,人们希望通过“火”来让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

  跳火是一种心情,在跳的过程中,使人们忘记了烦恼和忧愁,多了一种坦然和信心;

  跳火更是一种游戏,让人们的跳跃中活动一下懒散了一正月的筋骨,好在新一年中能大显身手。

  正月二十三,子长人的燎疳节

  在很多人的传统意识里,元宵节的结束预示着新年的结束。

  实则不然,农历正月二十三在子长还有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燎疳节”,堪称陕北的“篝火节”。

  点篝火必须要到野外去捡些柴禾回来,不能用自己家中的柴禾,取“聚财(柴)或进财(柴)”之意。

  “燎疳”是陕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节庆习俗以至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的民谚。

  “疳”在古时候,相传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古人认为只有用火燎烧才能驱散病魔。这种风俗源自远古时期对火的崇拜。人们相信依靠火神的威力,可以驱邪除魔,保佑家人平安和庄稼的丰收。

  突然有人呼唤道:“燎疳了、燎疳了……”,屋里的、热炕头的已经准备多时的男女老少,大人娃娃顿时兴奋起来,纷纷从屋里出来,顺着燎疳了的呼唤声,走向点燃柴草的门口、田野空地,纷乱中小辈搀扶着上年纪的老人,爸爸妈妈或奶奶爷爷抱婴幼儿,嬉笑着寻着照亮夜空的火堆而去。

  火焰全部熄灭,长者用铁锹把带火星灰迹扬上天空,又叫“散火堆”。在黑夜的衬托下,天空的星星和残存的火星相溶,似烟花满天,预示日子红红火火。

  火星落地,对还亮堂的火星,“哎、哎、哎!”地猛着踩去,踩的就好像是一只只祸害庄稼的老鼠,小孩有劲的踩着,大人欢快的笑着,幸福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响彻夜空。不一会儿时间,火星踩灭,小孩又相约着跑向另一个火堆,继续燎疳,继续他们的快乐。

  这一天民间还流传着“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意思是在这一天,所有的牲畜都要歇息一天。过了正月二十三,年已正式过毕,人们便要开始忙活春耕的事情,当然牛马也要走上田间地头了,伴随着火的燃烧,人们在希望和愿景中开始了新的一年。(文/戴小川 图/杨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教师痛斥:教研,就是一群天天上课的人听一个几乎不上课的人扯蛋

教师痛斥:教研,就是一群天天上课的人听一个几乎不上课的人扯蛋

好个霜天
2024-06-03 16:03:40
沈梦辰背爱马仕看周杰伦演唱会,杜海涛又哭又笑,见到偶像太激动

沈梦辰背爱马仕看周杰伦演唱会,杜海涛又哭又笑,见到偶像太激动

娱圈小愚
2024-06-03 16:29:26
北京理工大学女高材生:我是不婚主义,我最讨厌穷人还要去生孩子

北京理工大学女高材生:我是不婚主义,我最讨厌穷人还要去生孩子

国学聚焦
2024-06-02 19:21:45
突发公告:永久闭店!负责人已失联

突发公告:永久闭店!负责人已失联

金融界
2024-06-03 16:10:11
美日韩发表联合声明

美日韩发表联合声明

环球时报新闻
2024-06-03 00:21:18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影孖看世界
2024-06-01 21:30:44
钟楚曦“比基尼”照被公开羞辱:她的好身材,究竟碍了谁的眼?

钟楚曦“比基尼”照被公开羞辱:她的好身材,究竟碍了谁的眼?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03 17:23:52
技不如人?外国卫星拍到福建舰转弯半径达3.4公里,里根号仅500米

技不如人?外国卫星拍到福建舰转弯半径达3.4公里,里根号仅500米

慎独赢
2024-05-31 20:25:03
家长:恢复八十年代的教材刻不容缓,现在的教材简直乱来!

家长:恢复八十年代的教材刻不容缓,现在的教材简直乱来!

李老师讲最真教育
2024-06-02 16:18:10
此次来中国有没有看见姚明?劳伦-杰克逊:我看到他了 他就在场边

此次来中国有没有看见姚明?劳伦-杰克逊:我看到他了 他就在场边

直播吧
2024-06-03 15:59:31
男单冠军出炉!世界亚军男单决赛4:3夺冠,跌宕起伏,国乒缺席

男单冠军出炉!世界亚军男单决赛4:3夺冠,跌宕起伏,国乒缺席

国乒二三事
2024-06-03 05:59:04
董璇罕晒全家福,和前夫为女儿庆生,高云翔与前岳父母合影显拘谨

董璇罕晒全家福,和前夫为女儿庆生,高云翔与前岳父母合影显拘谨

娱絮
2024-06-03 01:14:57
美欧巨头慌了?中国三大部门联合出手,7月1日正式实施!

美欧巨头慌了?中国三大部门联合出手,7月1日正式实施!

田间农人阿馋
2024-06-03 16:29:23
发现了吗?因为缺钱,社会上已经出现了5个明显变化,建议早做准备

发现了吗?因为缺钱,社会上已经出现了5个明显变化,建议早做准备

侃故事的阿蚌
2024-06-03 12:37:52
涝的涝死罗德里戈:我的梦想一直是拿欧冠 没想到23岁能有2个

涝的涝死罗德里戈:我的梦想一直是拿欧冠 没想到23岁能有2个

直播吧
2024-06-03 10:18:39
喜欢把“谢谢”二字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这三种命运,你别不信

喜欢把“谢谢”二字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这三种命运,你别不信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03 12:39:03
“访华潮”又来了!4国元首赴京,马克龙在德警告:27国组织要凉

“访华潮”又来了!4国元首赴京,马克龙在德警告:27国组织要凉

国学长亭
2024-06-02 19:11:49
诺奖得主丁肇中担任“岭南高等研究院”荣誉院长

诺奖得主丁肇中担任“岭南高等研究院”荣誉院长

澎湃新闻
2024-06-03 14:50:29
两性羞羞:为什么男人的丁丁普遍偏左,偏右会死吗?

两性羞羞:为什么男人的丁丁普遍偏左,偏右会死吗?

坟头长草
2024-06-03 12:00:01
这个地方的程序员太闲了,写了3个世界流行的操作系统!

这个地方的程序员太闲了,写了3个世界流行的操作系统!

码农翻身
2024-06-03 08:59:29
2024-06-03 20:44:49
城市动态
城市动态
宣传城市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
826文章数 8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俞敏洪称"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以后准备远离生意场

头条要闻

俞敏洪称"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以后准备远离生意场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可能被禁止:暂无影响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拍了拍“袁悦”,你很棒!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房产要闻

12000+起!海口40+楼盘,最新价格曝光!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