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探访云南密林深处的佤族, 亲历狂野的木鼓节, 看剽牛献祭

0
分享至

云南是中国最多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其中西南部普洱的西盟绿林深处居住着佤族。他们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宗教,拉木鼓、剽牛以及猎头等传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怀着好奇又害怕的心情,我们开始这趟风情之旅。

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佤族大部分聚居于云南西盟和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即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怒山山脉南段,一般称为“阿佤山区”。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缅甸佤邦区,也有佤族人的踪影,占当地 7 成人口。

佤族人不管男女老幼,只要听到鼓声就会摇动身子跳起舞来。当我们进入西盟县城的时候,揹木鼓的佤族小伙子击鼓欢迎,性感而美丽的女孩捧着小红米酒要敬我们一杯拦路酒,不喝就进不了城。看来佤族人除了以舞会友,亦喜欢以酒论英雄。

创世木依吉神

佤族传统上信奉原始自然宗教。他们一般都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且独立存在,随时可以离开它的附托物。而自然界中最大的神是“木依吉”;因木依吉创造了万物,所以是人类和万物的最高主宰。

基于佤族这种信仰基础,流传下来的传说、祭祀、忌讳和风俗极为繁多,无一不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婚丧等大小事情几乎都要占个卦、请“模巴”(巫师)来“做鬼”(进行祭祀仪式)。

佤族每年的宗教活动由祭水鬼开始,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主要依赖山谷中的泉源和溪流。为了祈求水神保佑他们的水源充足,每年阳历 12月都会花 6 天时间祭水鬼,及修理竹槽水道。祭水鬼后,就是拉木鼓。

木鼓节

木鼓节是佤族重大的节日,主要是向木依吉神祈求谷物丰收,人畜平安。木鼓是佤族的神物,他们认为木鼓可以通天,只要敲木鼓,天神便可以听得到他们的说话和祈求。所以佤族的任何宗教祭祀活动,都必须出动它。除此之外,过去木鼓也应用于战争作为通讯工具,现在亦作乐器之用。

做木鼓的树木先由“模巴”选好。木鼓通常以长 5米,直径 2 米的树身做成。在拉木鼓的当天早上,村寨里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 剽牛献祭。水牛栓在“牛角叉”上后,模巴开始“做鬼”,示意手执梭标的男子,向牛右前胛猛力剽去,以牛左侧倒地、血向上喷为吉利,否则继续剽,直到出现吉利状为止。随后拉木鼓时,全村人都会出动,把木鼓从老远的地方拉回去,一般需时三天。

佤族相信万物有灵,木鼓也有灵,“梅饶格”就是木鼓神。为了保护和供奉木鼓,佤族村寨一般都有专门安放木鼓的木鼓房。西盟的木鼓房收藏了逾百个木鼓,其中一个高 1.7 米、长 1.5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鼓,于约 2003 年用麻老鹰树制作。当地人介绍,木鼓是一对,有公与母之分。母鼓代表母亲的力量,而公鼓象征儿子的继承。公的体积和声音较大,母的则较小。

狂野一族

听说,传统上拉了木鼓就要砍人头,否则就会招来灾祸。一听见砍人头,我就不寒而栗。汽车司机周师傅说他的父亲大约在 1950 年代就曾目睹过砍人头事件。根据资料记录,佤族的砍人头活动直至 1957 年才结束,这与周师傅所说不谋而合。看那些好客、有礼貌的佤族人,很难想像这个民族 60 年前还在猎人头。

佤族有句俗语说:“木鼓一响,人头落地。”为什么要砍人头呢?有关佤族背景的文献《司岗里》里,曾多次提及不砍人的话,小则谷物长不好,大则遭人祸天险。所以砍人头的作用是确保其祭祀木鼓仪式的完整,避免招来天灾横祸。拉了木鼓后,把猎来的人头供奉在木鼓房的人头桩上,祭祀仪式才告完成。

至于该砍谁的人头,有说佤族大多会主动出击去猎头,最喜欢找大胡子的男人来砍头,因为希望谷物长得像他的毛发一样茂密。人头被放在人头箩里,腐朽后长出虫子,掉下的虫子越多,意味着农作物越丰收。当人头被供奉在木鼓房里一段时间,人们就会进行“割牛尾巴”,把人头骨送到鬼林里的人头桩上永久存放。

一些村寨相信上天的“安排”。他们在某个地段插上一些特殊的树枝,警告路人不要进入。一旦有人误闯“禁地”,就等于是天意,误闯者将被猎头。亦有部分猎头活动演化成族内村寨、部落之间的集体血斗。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原始的人头祭亦开始变化,改以贩卖的形式,继而改用死人的头,最后用狗头取替。

佤族结束百年的血腥祭祀历史,但无论现代社会再怎么变,千百年来,他们始终敲响木鼓,群山震荡,维护自己信仰的方式,代代传承彪悍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渣男“避孕T扎孔”骗富家女怀孕后要钱,女生亲述经历颠覆认知

渣男“避孕T扎孔”骗富家女怀孕后要钱,女生亲述经历颠覆认知

莫问先生
2024-06-11 21:51:15
深圳“老破小”支棱起来了:多套房子挂牌当天就成交,机构称泡沫已消除

深圳“老破小”支棱起来了:多套房子挂牌当天就成交,机构称泡沫已消除

时代周报
2024-06-13 20:01:22
当普通人都感觉经济很难的时候,其实经济危机早就全面爆发了

当普通人都感觉经济很难的时候,其实经济危机早就全面爆发了

芯怡飞
2024-06-01 14:19:03
山西高官落马,司机也受贿近4000万,这是怎么回事?

山西高官落马,司机也受贿近4000万,这是怎么回事?

天闻地知
2024-06-14 11:10:38
确认了!NBA将新增3支球队!杜兰特终于能等回老东家……

确认了!NBA将新增3支球队!杜兰特终于能等回老东家……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3 20:15:55
怎么收场?桑尼:我会把中国球迷所有的打款捐给慈善机构!

怎么收场?桑尼:我会把中国球迷所有的打款捐给慈善机构!

元爸体育
2024-06-14 12:25:27
森林北急了!活动停止,代言被撤,口碑全面崩盘,已报案维权

森林北急了!活动停止,代言被撤,口碑全面崩盘,已报案维权

叶公子
2024-06-13 16:38:44
NASA确认美飞船又漏气,如航天员无法返回,中国可发射神舟接吗?

NASA确认美飞船又漏气,如航天员无法返回,中国可发射神舟接吗?

环球科学猫
2024-06-13 12:31:40
网友:江浙沪30多家的5KM竟然跑路了,老板付新宇已经失联了!

网友:江浙沪30多家的5KM竟然跑路了,老板付新宇已经失联了!

火山诗话
2024-06-14 12:56:02
三大消息:南海传出爆炸性消息!中美紧急交底;普京情绪罕见失控

三大消息:南海传出爆炸性消息!中美紧急交底;普京情绪罕见失控

诉人世间
2024-06-13 06:40:03
韩媒:第五档抽到中国是最坏情况,但韩国队可以轻松确保胜利

韩媒:第五档抽到中国是最坏情况,但韩国队可以轻松确保胜利

懂球帝
2024-06-13 10:30:18
年中盘点| 2024年上半年新人(下篇)

年中盘点| 2024年上半年新人(下篇)

孤独的独角兽影视
2024-06-14 10:15:02
湖人队自2020年夺冠以后,导致他们没落,所犯下的十大错误

湖人队自2020年夺冠以后,导致他们没落,所犯下的十大错误

阿雄侃篮球
2024-06-12 14:06:24
古人如何做羞羞的事,从“春宫图”中一看便知

古人如何做羞羞的事,从“春宫图”中一看便知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12 09:47:44
马龙遭国际乒联处罚!36岁全满贯得主惹麻烦,球迷:太不理智了

马龙遭国际乒联处罚!36岁全满贯得主惹麻烦,球迷:太不理智了

社会故事回忆录
2024-06-13 11:14:21
他俩官宣结婚,冲上热搜第一!网友炸了:她到底凭什么啊?

他俩官宣结婚,冲上热搜第一!网友炸了:她到底凭什么啊?

看书有道
2024-06-13 18:22:48
中国再次弯道超车!央视披露最新消息,南海海底或出现不寻常一幕

中国再次弯道超车!央视披露最新消息,南海海底或出现不寻常一幕

青栀伊人
2024-06-13 21:57:08
大陆划出红线不到48小时,66架美国军机奔赴台湾,誓死保卫赖清德

大陆划出红线不到48小时,66架美国军机奔赴台湾,誓死保卫赖清德

葛剑生
2024-06-11 10:35:06
银行已经扛不住了,拒绝收房子,房价保卫战已经打响了

银行已经扛不住了,拒绝收房子,房价保卫战已经打响了

靓仔情感
2024-06-14 07:10:32
为啥女生有性生活后,乳头上的小颗粒会变多,这正常吗?

为啥女生有性生活后,乳头上的小颗粒会变多,这正常吗?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08 07:55:07
2024-06-14 13:46:44
张玉玲相处故事
张玉玲相处故事
分享快乐,多谢关注我
1770文章数 17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飞天茅台价格下跌 黄牛:接一瓶亏一瓶 快亏倒闭了

头条要闻

飞天茅台价格下跌 黄牛:接一瓶亏一瓶 快亏倒闭了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健康
手机
时尚

教育要闻

中专女生闯进全球竞赛12强:对数学敏感从初中开始,但被告诫“不要偏科”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手机要闻

鸿蒙首超 iOS 成中国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华为全场景生态已成形

夏季穿搭不要太复杂!记住这3种搭配公式,简约时尚又不挑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