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去了某商场茅厕方便,回来后大肆倒戈此茅厕卫生是如何的差,味道是如何特异,便池的安装方式是如何的奇葩,听得我是哈哈大笑,不尽然想起我所经历过的各式茅厕趣事,我将此些事整理出来,全当供君一乐。
类似于这样的类似于这样的类似于这样的类似于这样的类似于这样的类似于这样的,只不过面对面很近处还有一排。类似于这样的类似于这样的
要人命的茅厕
小的时候我在江苏老家生活过几年,那个时候整体物质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这样优渥,农村乡下的卫生条件就更不用说,乡邻家家户户都有独立的茅厕。
一般都会设置在离主屋10多米开外的空场上,江北盛产高粱杆,农村的茅厕就用干高粱杆搭建出一个三面高粱杆墙,头顶茅草顶的草屋,空挡那一面用竹竿横搭建出一个个方格,离地一米左右横铺开来,30厘米左右方格横排搭建好几个,下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土坑,方格离土坑底部的深度对我来说是一个迷。
因为从来没有见到过底,土坑内就是历代家族中人排泄出来的五谷杂粮转化物,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来说,坑里面的东西是宝贵的,在那个没有化肥的时代这可是供给给农作物茁壮成长的宝物。
如厕的时候人需要将裤子褪到膝盖处,将臀部放在方格里,如果搭伴的人多,胳膊碰着胳膊,还能聊天。
但这样的茅厕对于小孩子可不那么友好,腿短的人还有可能面临双腿悬空的窘态,当臀部横切面尺寸小于方格尺寸的时候,是一件及其危险的事情,所以,进行时双手抓住两侧或者前面的竹竿是保命的动作,比不得现如今人们舒适的坐在马桶上看书看手机看洗发水说明书那么惬意。
听说这样的土坑时有发生小孩子从方格中出溜下去的事件,由于土坑中沉积物年代久远,形成了厚厚的壳,所以保住了性命,也有老人从忽忽悠的方格上倒栽掉入土坑而送了命的,这种要命的茅厕在我年幼时的记忆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阴影,至今挥之不去。
那个时候农村是没有手纸的,纸这种东西绝对是一种奢侈品,为了在进行后能局部清理,一般人家会在茅草屋顶部挂下一块布头,随时取下擦拭后再挂回去,如果我说这块布头是共用的,你信吗,相信我,那就是共用的。
再有人家,将细竹竿一劈两半,将长约7厘米左右的竹劈片放一把在旁,运用时取一根,用刮的动作来处理善后,随后与所刮物一并扔入土坑中,对,你没有看错,是刮!一根不够可以两根。
直到感觉刮完为止。直到后来的后来,农村茅厕中才出现了一种白黄色的手纸,那种一抖白粉满天飞的白黄色手纸才真正解决了如厕之后的清理问题。
这种土茅厕,在当时的农村相当普遍,当然还有一种茅厕更加悬乎,在一个巨大无比的缸上面搭上木条,如厕的人蹲在上面晃晃悠悠如履薄冰,需要有一定基本功最好是身轻如燕的人才能安全的掌握全程。
人畜共乐的茅厕
人类食物中美味的猪肉担当肉食蛋白质的顶梁柱,但有一种猪肉你敢吃吗?
说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2003年国庆假期,在北京工作的我随同事去河北西柏坡不远处农村他老家做客,他家是典型农村院落,到时近半夜,内急,放下包袱拿起手电在院里茅厕解大手。
解了一半,听到坑里有声音,手电筒光打下去,两个亮亮的反着光的眼珠在离我菊花不远处闪动着,半夜里我一声惨叫,裤子都没提就跳了起来。惊魂未定详细看,一个猪头哼哼唧唧的快乐的自下而上抬着头吃着我的翔。
同事告诉我他们农村都是在厕所的粪坑后面圈个猪窝养猪,自然落下的大粪就是这样被猪抢食的,人粪就是喂猪的一种饲料。
第二天同事让我尝尝他们当地的一种粉肠,说有猪肉成份,我吓得不敢吃,人家说你放心,我们这里养的猪自己是从来不吃的,吃的都是县城肉铺买来的,这些猪都要等猪贩子来收的,他们自己不会吃的,嫌脏。
同事说这种养猪的方式历史悠久,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从夏朝时就出现了这样的茅厕,称之为“圂”。所谓的圂,就是在猪圈上盖一个厕所,人在上面拉,粪便直接落入猪圈之中。
这么做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人们发现猪居然会吃人的粪便,把粪便拉入猪圈,看猪抢食,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而且猪将粪便处理掉,还能解决一下气味问题。
其次,也是主要原因,人们发现猪的粪便和人类粪便在猪圈中充分混合发酵后形成的肥料是最好的农家肥,于是就有了圂。现如今一些欠发达地区依然有这种做法
还有一种茅厕是我在某鱼米之乡亲自体验过,在一个偌大的养殖湖面一偶,用竹排搭建在湖面,四周用塑料布遮挡,竹排中掏空一块,人蹲在上面方便,看着便便随着自然引力落入湖水中,水中的鱼儿欢快的跳跃着抢食着便便,是一件很神奇的经历。
进出同源的便桶
还是在我老家,那个时候农村老宅冬天里没任何取暖设备,南方冬日里阴冷到骨髓里的气候只靠硬扛,至多一个手炉暖暖被窝,夜晚去那个茅草屋如厕不现实,只能在屋里解决,这就衍生了一种圆形木质便桶,有点类似现在木质高洗脚桶,搁置在屋里一角落,里面盛一些水垫底,加上一个移动木盖就成了冬日里农村男男女女大小内容的方便之处。
第二天早晨,在温暖而美好的冬日阳光照耀下,在湛蓝色清澈河水边,家庭主妇们一群群快乐地用竹刷刷洗着各家的便桶,这边刷洗便桶,5米开外的其他人在同一汪水中淘洗着大米和蔬菜,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现如今想起来都会让我产生肠胃不适感。
最恐怖的茅厕
早些年在北京做系统项目,某日接到一纸命令,去安徽一座山区矿业集团调研,作为兽前部门,我们团队往往是第一波前往项目地的队伍,此矿区坐落在群山之中,由于要深入矿场第一线采集流程数据,做好了吃苦耐劳的准备,只是万没想到经历了一次有生以来最恐怖的如厕过程。
那个茅厕建造在悬崖之上,这还不够,为了能让拉下来的便便远离人间,此茅厕在悬崖上用厚钢板和支架延伸出去有3米左右,并在钢板上切割出来几个四方孔,如厕时人需要走上钢板蹲在方孔之上。
谁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拉个屎尽可以一览众山小。问题是,当山风吹过,吹打在钢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感觉颤抖的钢板随时会掉入万丈深渊。
原本想一泻万里的痛快感被瞬间的恐惧击倒,早已忘记了流程,慌了阵脚,通畅的过程由于过度的紧张变成了便秘,我想括约肌一定是吓坏了,坚持中匆匆挤出点内容提起裤子就跑,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和我们都是违规专找犄角旮旯解决,再也不敢冒着生命的危险不随地大小便了。
最尴尬的茅厕
如厕原本是一种隐私性很强的私人行为,但有一些茅厕,却将这种私人隐私行为转变成了大众欣赏行为,让人尴尬万分,羞愧不已。
某次在东莞溜街忽感不适,就近找到一家茅厕进入,一进去我就惊呆了,此茅厕设计水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左右两边连厕,各有数十个坑位基本上人满为患,而左右也没有遮挡隔板,为了解决内急,我快速锁定一空位开始行动,蹲下之后发现和对面的友人也就相互递支烟的距离,对方的面部表情,包括整体行为一览无余。
如厕的过程需要自我憋气用力,真是很难做到满面春风笑脸相对,如此面对面的坦诚相见,没有强大的自我暗示能力是拉不出任何内容来的,起码我是失败了,在蹲下,体验,紧张,还不能东张西望,直到啥都没拉出来,再到不擦屁屁直接提裤子走人,我的整个过程估计看呆了所有人。
灰头土脸的我早已没有了便意,快速冲出茅厕重见天日。
还有一种公厕也比较有意思,到现在,在某些集市或者人口众多的地方还存在着,可能是设计方想一次性一冲了之,专门将便坑设计成长甬道,中间设计上矮矮的隔墙。
如厕时需要横跨在长长的便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一声巨响,巨大的水流从最源头的档位开始激流而下,将一路搜集到的便便,裹挟着,翻滚着向下游冲去。
此时,如果蹲位是在偏后方,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上游堆积如山的便便在巨大压力的浪花冲击之下很有可能越坑而出,殃及到自己洁白的身体,在我的人生体验中,一旦耳听水流即将到来,立刻提裤躬身站起,避免浩劫发生。
最肮脏的茅厕
30多年前住城乡结合部大杂院,人员复杂,素质不齐,身份不明,大杂院对面有一个公用茅厕,其实就是一间用土糊基砌起来破烂不堪的土屋,年久失修之下,顶角塌陷,墙体裂纹,夏日漏雨,冬日飘雪,硕大的蜘蛛网悬挂在终年没有照明的残垣断壁之上。
地上很任意的摆放着几块破砖垫起几个供落脚的踩踏点,茅厕后用于沉积废料的粪坑早已填满,黄金万两就那么任意的在地面飘荡;夏天蹲在砖头上看面前一团团蛆虫扭成一团,还要躲避这些散兵游勇一不小心就会沾染到自己的鞋面上;冬日里地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各种液体与物质被冰封在其中,冰面如金黄色琉璃瓦般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此茅厕为男女共用,无论男女进入之前必须要高声咳嗽,如屋里也有咳嗽声传出就知有人,这是一个必须要做的程序,如果里面传出的是女声,就要在外等一等;如在夜晚去解小手,小孩子们怕黑是不敢进去的,就站在门口,直接端枪往里点射,或者误伤他人也是有的,如听到一声怒骂,转身就跑也是常有的事情。
以上所忆之事大多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现在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高楼万丈,干净整洁的家用卫生间,清洗的锃光瓦亮的马桶成了每家标配,外边的共用厕所也不再是以前那样。
有些公园的茅厕都以星级来评测,其中有供人休息的舒适沙发,饮水设备,用于遮盖杂音的轻音乐,喷了清新剂的优雅空气,甚至还有自动清洗屁屁的抽水马桶,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那么的与时俱进。
之前的那些囧事都已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无论如何,那些往事都是曾经的经历,是真实的,也是存在过的。
勿忘往昔,珍惜当下,愿每个人都能乐享生活给予你的林林总总,安享于其中。
来源:云天杂货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