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研究生硕士学历是否已经烂大街了?

0
分享至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其实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同温层里面。

同温层是一个水平的大气层,这里面的事物只有水平的变化,而很少看到垂直的跃迁。所以渐渐的,你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单一,你跟你周围的人越来越像,却误以为这些同质化的东西,就是世界的全部真相。时间长了,你对于同温层以外的事物,就产生了认知闭锁效应。

多年的社科训练告诉我,要高度警惕那些忽略数据和调研,而仅仅以“我朋友”、“我同学”、“我家人”、“我身边/周围”为论据,来论证社会本质的,都要怀疑。

要想揭示社会本质和运行规律,靠的是深入调研。是田野调查,质性研究,量化分析。而不是我同学、我闺蜜的人生。

换句话说,我同学、我同事、我亲戚……可以用来举例子,可以用来做引入,但不可以做论据,更不可以论证社会本质。

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同温层里,都是上大学以后了。高中时,“我同学”、“我朋友”全都是城市独生子女。上了大学才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农村的同学。原来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是那么多。后来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其实都不到60%,农村只有15.36%。尤其是,京津沪的独生子女比率可以达到西部地区的四五倍。但在我家乡的环境中,我感受不到这个数据。

此外由于我的家庭背景和学历背景,的确周围高学历的人比较多。满眼望去,皆是研究生。所以在这个小圈子内部,“研究生学历”反而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有其他的各种鄙视链,比如拚第一学历,拚学校排名,拚海归还是土产,把人弄的非常焦虑。

直到某年初中同学会的时候,遇到一个留在我们家乡工作的老同学,他当时拿到了一个双非大学(全国300名开外)的在职硕士。可给他得瑟坏了!他在席间不停自豪地说“哎你看我班的同学都有出息,都考上了研究生!”……其实当时挺尴尬的,因为有好几个在座的同学学历都非常牛,他还在不停扯什么“咱们研究生啊……”大家全都笑而不语。

这件事之后我开始反思,这位同学我十几年未见,大家早已不是一个圈子。他的圈子里就是没有硕士啊,他在周围的人中就是最上进、最有文化的那个,我也没有必要高高在上地笑话他。

其实这位同学真的不穷,他在我们家乡做橱柜生意。自己做着小老板,钱嘛是真的不缺。像他这样的公司招聘来的员工,大专就可以入职了。可以说他周围的硕士却是屈指可数。所以这个学位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其亮眼的光环了。足以被他拿出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土大款。

这就是身处不同的圈层,对人的思维的闭锁效应。

不但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就像在田间劳作的农妇,只能想象慈禧太后可以天天有糖三角吃一样。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也是同理。

富足也能限制你的想象力:所以生活中经常会有各种“何不食肉糜”。就像某个演员曾经说过,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卡上只有一百万,特慌;我在短视频上看过一个一线城市的街头采访,问“你会不会娶家庭积蓄只有二十万的女生?”,结果有男生回答“现在还有只有20万积蓄的家庭吗?”……

甚至身处同样的阶层,人对不同圈层的想象力受制于思维定势:比如哪怕是身处差不多的阶层,对于某些职业的想象力也都受制于偏见和思维定势。比如基层公务员、警察、医生。

要懂得,中国是一个下沉社会极其广阔的国度。有大量的二三四五线城市和县乡镇。不但不同的阶级之间存在着认知区隔,就算身处同样的阶级,不同的地理区位,不同的职业,都形成了一个个同温层。

北上广的中产家庭 VS 四线城市的中产家庭;东南沿海的农村 VS 中西部的农村;同一城市的体制内从业者 VS 个体工商业者;顶尖大学的老师 VS普通大学的老师……他们眼中的世界,你觉得能一样吗?

就像我有两个大学同学,一位在豫章师院工作(公共课教师),一位在浙江大学(千人计划),观测这两个人的朋友圈特别有意思。同是大学老师,一个清闲,一个社畜。特别完美的对照组。

所以你会同时听到“大学老师很清闲”和“大学老师非升级走压力超大累的要死”,以及“大学老师是高收入群体”和“大学老师收入不高” 这样截然相反的话语。就因为即使是大学老师这个阶层,重点大学VS普通大学,发达地区大学VS落后地区大学,高级职称VS初级职称,文科VS理科,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生态。

每个人说的都是事实,但又不是全部事实。

很多的二三四五线城市和县乡镇……仍然对本科人才是嗷嗷待哺的。甚至我曾经工作过的大学,一直在招收口腔医学大专。对的,就是zhihu看不起的带专。每年学生的就业去向大多是江浙都市圈内发达的县乡镇,工资待遇也都不错。我想,这么庞大的数量,还是具有样本学意义的。

如果你眼睛只盯着北上广深和准一线,那就只能去适应高度内卷了。但你必须要加上限定语,说北上广深的某些行业的研究生烂大街(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形容词)了,否则就是误导!

相反,我们几个海归的博士朋友,回国都选择了在诸如成都、昆明、惠州等自认为宜居的城市定居。可能也是因为大家都30几岁了,对生活有了相比二十多岁时更不一样的理解。曾经也想出人头地、干翻世界,最终明白,“生活”,是唯一的答案。

生活,是自己的。而我们人生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我们太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光鲜,太想成为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而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小城市,就是他们认为最失败的一件事。

那么说到硕士,甚至在下沉的地级市,都远达不到烂大街的程度。我随手在网上搜了一下萍乡学院(地处江西的四线城市的双非高校)的招聘信息,硕士依然可以进入教学科研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省会城市大量的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普通高校的辅导员岗,一般城市的重点高中,江浙地区发达的县级市……都在需要硕士。

评论区还有在说什么“只有顶尖的985、211好找工作,而下层211都已经烂大街了”,真的,就不要身体力行的来验证我说的“同温层”理论了。

我乎流毒一直是眼睛里只认顶级985、211。可我国还有那么多学风纯正、师资力量很强的双非高校,它们还有很多A类学科。比如:东北电力,长春理工,大连交大、哈尔滨师大,江西师大、广西师大、河北经贸……都是很棒的大学!在本地就业的话,都很抢手!我不知道为什么在知乎上,二本大学要被diss的这么厉害!

之前我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那些二本的学生,为什么不在高中努努力,考上985大学?”

很多非985,211或者二本学生在大学努力考到985,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在高中努力直接考到985?

1191 赞同 · 125 评论 回答

如果真的有人这样想,那跟问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有什么区别?

你穷,就是因为你懒惰;你考不上985,就是因为你不努力!哦呵呵

在你的同温层待久了吧?周围人都是北上广深写字楼里喝着星巴克的白领Jessica和Tony,完全看不到底层的挣扎和艰辛,看不到社会对于贫困群体的结构性暴力,看不到哪怕考上一个二本大学,对于底层的孩子都意味着什么。

这也是我经常批判的一些知识分子,脱离底层,不接地气。每天侃侃而谈天下大势,谈笑有鸿儒,但他们看不见白丁。对的,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们,就这么被忽略了。

还有之前我撰写过一个关于“孝顺”回答,我提到了愚孝的例子,其中一个是父母把“孝”当作情感绑架向孩子吸血以供养弟妹和整个家族(其实我也是眼看着自己的父母被吸血中长大的)。评论区有人抨击我举的例子太极端,说他身边的都是父母为孩子买房置业,甚至不惜一切悉心培养的例子。

你看,这些就是生活在同温层的人。在他们的同温层里,大家都出生在都市(可能还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有很好的文凭(可能周围所见都是本科以上),他们的父母也有体面的工作、有退休金,而且父母会义不容辞的资助他们买车买房。

甚至,他都听不得其他圈层的真实。那些背负着家族负担的凤凰男们,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们,那些工地里和流水线上的工友们;那些被忽视的女孩们,那些樊胜美们和苏明玉们……那些都是特例!哦呵呵

看看数据就能知道,我们这种家境殷实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独女,才是特例!

他们看不到,看不到那些被折叠起来的社会。

至于你问我怎么会这么关切底层?就因为我是一名大学老师。我能看到,教育的公平性和社会的流动性,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在你听来那可能只是一个概念,接触了个体你才明白,那是别人的一生。

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就是“公交车心态”。他费劲挤上了车,就不希望别人再上车。不关注底层就算了,更生怕政策倾斜,让下一层的人分走一杯羹。想对这些人说,在你生活的这个国家,“共同富裕”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我们都生活在同温层里,我们可以尽力的对别的圈层产生同理心,但是完全打破它,比较难。但是在当下,同理心已是难得了。

但其实,接触到不同的圈层也不难。联合国发展署、联合国妇女署、世界银行、各种NGO组织的项目报告和年度报告中,给出的资料和数据都很翔实了。另外我国的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对于不同群体的议题也已经很多了。我一个同学做的课题,就是农村妇女的自sha问题。

当然,普通人可能并没有看文献的习惯。但多去接触不同阶层的人是有好处的。我的一个乐趣,就是与不同职业的人交谈。旅行时,与本地人交谈,与不同地域的人交谈。我善于倾听不同人的故事,乐意观察他们和我的不同。

你去观察一下,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留学,每个圈子都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我大学寝室的其他三个人,都是来自农村,虽然一开始有很多价值观的碰撞,但后来我们成为一生的朋友。这些年她们读了研,在城市安家落户,结婚生子。但我知道她们这一步步走来,与我相比完全是hard模式。跳槽之前我在一个四线城市的非常一般的大学工作,大部分的同事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乡镇以下。

和不同圈层的人交流,能开启你新的视野。曾经我也是天之骄子眼高于顶,我信奉精英主义的那一系列教义。我活在别人的目光中,我的人生容不得一点失败。幸好我在主动接触不同种族、国别、职业、阶层的形形色色的人,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松弛、平和、圆融。

前几年,我实地考察过我们市下辖五个县的所有乡镇和大部分农村。其实当时就是读了主席的《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佩服的五体投地,一时脑热就上路了。虽然那时候经验不足,也不懂什么是田野调查,但是对三观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这就是主席,与那些同温层里的知识分子们相比,最伟大的地方。自古以来,知识分子最讲社会责任,却最容易飘在半空。他们的经世济民,往往只存在于庙堂层面。他们不屑于俯身去和人民交谈,不会亲身走进底层里看看那个被折叠的中国。

去年我特意去拜谒湖南一师,看到这句话更有感悟:

很多人,都只是生活在伪中产的同温层里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悦悦侃历史
2023-08-15 13:09:34
浙江一大师专给富婆算命,3年赚1800万,背后真相你绝对想不到!

浙江一大师专给富婆算命,3年赚1800万,背后真相你绝对想不到!

古今档案
2024-05-21 22:38:50
沙溢暴瘦20斤:饿了就睡觉,渴了就喝水,馋了就抽嘴!是个狠人

沙溢暴瘦20斤:饿了就睡觉,渴了就喝水,馋了就抽嘴!是个狠人

贾文彬的史书
2024-06-04 23:29:02
网传长春街头三胎宣传横幅:要想生活奔小康,三胎更比二胎强

网传长春街头三胎宣传横幅:要想生活奔小康,三胎更比二胎强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4 12:16:42
老公永远人淡如菊,指责我不体面,离婚后他却疯了

老公永远人淡如菊,指责我不体面,离婚后他却疯了

风月故事汇
2024-05-21 18:59:40
土耳其军舰挑衅,解放军反制,民进党如惊弓之鸟,黄埔老将大动作

土耳其军舰挑衅,解放军反制,民进党如惊弓之鸟,黄埔老将大动作

笔墨V
2024-06-04 13:17:31
【2024.6.5】爆姐的饭后爆料:生命不止,爆料不息!

【2024.6.5】爆姐的饭后爆料:生命不止,爆料不息!

娱乐真爆姐
2024-06-05 23:36:49
中国首批L3车企公布:9家入围,没有华为小鹏特斯拉

中国首批L3车企公布:9家入围,没有华为小鹏特斯拉

智能车参考
2024-06-05 14:06:05
周大福回应“深圳工厂停工停产”传闻:相关言论失实

周大福回应“深圳工厂停工停产”传闻:相关言论失实

界面新闻
2024-06-05 15:12:05
增程式的电池越来越大?为啥比亚迪却选择大油箱小电池的方案?

增程式的电池越来越大?为啥比亚迪却选择大油箱小电池的方案?

玩车情报
2024-06-04 20:59:20
A股要破3000点,6家国企财务造假,几十万散户被割,重罚60万元

A股要破3000点,6家国企财务造假,几十万散户被割,重罚60万元

鹏哥投研
2024-06-05 19:41:51
赵本山被徒弟曝出私生活混乱

赵本山被徒弟曝出私生活混乱

叨叨名娱堂
2023-08-25 22:12:41
美国宣布拜登和泽连斯基即将会晤: 提前为瑞士和平峰会定调

美国宣布拜登和泽连斯基即将会晤: 提前为瑞士和平峰会定调

一种观点
2024-06-05 17:13:49
制裁28家中企后,美商务部长考虑访问中国,希望缓和中美关系

制裁28家中企后,美商务部长考虑访问中国,希望缓和中美关系

小森八卦呀
2024-06-05 09:34:31
黄仁勋:我有如今的成就,全因父亲把我带到美利坚,实现美国梦

黄仁勋:我有如今的成就,全因父亲把我带到美利坚,实现美国梦

青栀伊人
2024-05-20 22:00:50
三叉戟呼之欲出?国足赛前训练,阿兰-韦世豪-费南多未套蓝色背心

三叉戟呼之欲出?国足赛前训练,阿兰-韦世豪-费南多未套蓝色背心

直播吧
2024-06-05 19:50:17
唐治平母陈尸顶楼「他烂醉状况外」 前女友丁宁发声!

唐治平母陈尸顶楼「他烂醉状况外」 前女友丁宁发声!

ETtoday星光云
2024-06-04 16:30:04
团队涉嫌文化入侵,郭有才像日本天皇?

团队涉嫌文化入侵,郭有才像日本天皇?

新点老
2024-06-04 12:38:45
河北新娘抛下丈夫喝药自杀,10年后丈夫不顾反对给妻子开棺

河北新娘抛下丈夫喝药自杀,10年后丈夫不顾反对给妻子开棺

安妮Emotiong
2024-02-20 21:47:36
太出乎意料了,小玥玥叫爸爸买房子给她,汪小菲都懵圈了

太出乎意料了,小玥玥叫爸爸买房子给她,汪小菲都懵圈了

娱乐的小灶
2024-06-05 13:14:45
2024-06-06 00:40:49
阿豪说趣事
阿豪说趣事
有料有聊有趣的趣事君
124文章数 11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新房交易再冲高!三个月1.7万套、157万㎡,海口楼市又行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Type-C 模块化串联,迎广推出 Lynx LN 风扇和 LR36 一体式水冷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