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青子:用8年青春毁掉沈从文一生婚姻,她的结局并非全身而退

0
分享至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论及民国时期的情诗,沈从文的这句话,定是名列前茅。

都说:没有为爱情流过热泪、夜夜难眠的诗人,写不出动人的情诗。

至今为止,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浪漫爱情”,依旧为世人津津乐道。

可浪漫这个词,终究是虚无缥缈的。

它来自完美的想象,来自感性的加持,这样的浪漫,也注定承受不住柴米油盐的重量。

如同所有薄情男子般,如愿迎娶张兆和的沈从文,也以最不堪的出轨和背叛,亲自斩断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婚姻。

那是1935年的春天,沈从文独身前往北平的西山别墅,去拜访时任民国总理的熊希龄。

不巧主人外出,接待他的是家庭教师高青子。

一张白白的娃娃脸,身材高挑,打扮时尚洋气,一头黑而光柔的头发,一点陌生羞怯的笑…

这样的高青子,给沈从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人交谈中,沈从文才知道:

高青子本就是自己的书迷,热爱文学的她,几乎熟悉自己作品中的每个人物。

对于高青子的崇拜和钦佩,陷入婚姻低谷期的沈从文自然是欢喜的。

一场见面,让他颇有相逢恨晚之意。

此时的他,或许也没有想到:

就是这个看似单纯的年轻女孩,让他与张兆和的婚姻,成为此生再也无法挽回的遗憾。

【沈从文:追妻3年婚内出轨,8年婚外恋毁掉一生婚姻】

认识高青子这年,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姻,已是矛盾百出。

两人虽然结婚仅有一年,但家世背景的差异,却是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影响。

沈从文平素不善理财,又爱收藏古董文物,因此没什么积蓄;张兆和虽全力持家,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两人的生活也是紧巴巴!慢慢地,曾经深情款款的情书,自然也成为琐碎家常的唠叨。

对于这番变化,沈从文是困惑的,但他的困惑往往在于“妻子为何不再注重打扮”,“她的手竟然满是油污,衣服上有孩子吐的奶!”…

这番溢于言表的厌弃中,几乎让人忘记了:这位从湘西凤凰走出来的穷小子,经历了怎样漫长疯狂的追妻之路。

追求张兆和时,沈从文也算是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就连校长胡适也对他极尽赞美;可身为学生的张兆和,却无论如何瞧不上这位所谓的才子。

她出身名家,才学和样貌也在同龄人中格外出众,称一句天之骄女也毫不为过。

张家四姐妹合影

在学校读书时,追求她的富家子弟更是数不胜数;而出身穷乡僻壤、性情羞涩腼腆的沈从文,也只能算是众多追求者中的“青蛙十三号”。

可张兆和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内向胆怯的湘西才子,对爱情却是执着而疯狂。

为了追求心中的女神,他将一封封饱含着炽热感情的书信,寄给张兆和。

为了得到女神的青睐和怜悯,他不惜以自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深情。

张兆和是美的,可这种美却不属于沈从文。

所以连胡适也开导沈从文:张兆和并不适合你,不值得你如此狂热去爱。

可这份被执念占据的感情中,沈从文却如飞蛾扑火、死不足惜。

长久的坚持,可能连沈从文也分不清了:这份疯狂的执念中,有多少是爱情,有多少是征服欲。

同样的,沈从文的疯狂,也让张兆和感到困惑。

她不知道自己对沈从文究竟是什么样的感情,但却明显察觉到内心的愧疚和自责。

为了弥补对这位湘西才子的亏欠,也为了让漫长三年的追求有个圆满的结局,在亲人和朋友们的劝说下,张兆和终于答应了沈从文的求婚。

可如愿抱得美人归的沈从文,却被日常的柴米油盐磨碎了原有的热情和浪漫。

两人相处中,他不理解张兆和为何不再细心打扮,为何总是竭力节省生活开支,为何与他的通信中,直言“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

他不理解张兆和,却为两人的婚姻地位愈发自卑而煎熬。

张兆和是高傲的,也是独立的;这样的性格,也注定沈从文始终以卑微的姿态,仰视着自己的女神。

在男性固有的自尊心中,这种不对等的婚姻关系,也让沈从文倍感煎熬。

而高青子之所以能够以8年青春,毁掉沈从文的一生婚姻,是因为她与张兆和不同。

无论是家世、样貌还是才情,高青子都不如张兆和;但恰巧也是这些,弥补了沈从文的自卑感。

高青子扮演的角色,是主动而卑微的,从两人的第二次相遇不难看出。

再次见面时,是高青子主动拜访沈从文。

那日,她穿一件自己做的衣服——"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衣角袖口缘了一点紫"。

旁人看不出这件衣服有什么特别,但沈从文眼前一亮,瞬间明白了高青子的意思。

这件衣服的款式,恰好是沈从文小说之中女主角的装束。

纵然沈从文再迟钝,也能清楚高青子的心意。

至此会面,一段长达8年的婚外情,也正式拉开帷幕。

高青子仰慕沈从文的才华,但这段饱受争议的婚外情中,她的感情更是掺杂了几分利用。

她热爱文学,太需要一个机会,能够大放异彩。

而享誉文学界的沈从文,无疑是她人生最好的跳板。

所以自从与沈从文相爱后,高青子也发布了一系列作品。

即使高青子的接近带有目的性,但沈从文却满不在乎,甚至十分受用。

在沈从文看来,高青子的出现,无疑让自己有了底气和尊严。

因为在张兆和面前,沈从文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无论婚前婚后,他都是以卑微姿态来仰视对方的。

而高青子表现出来的拥戴和倾慕,让沈从文瞬间成为了偶像。

在高青子的世界中,他不必再成为攀附谁的凌霄花,不必看人脸色,去巴结附和任何人。

甚至,他还可以为高青子介绍人脉,从而享受着高青子的崇拜。

这种地位的转变,让沈从无比受用。

也许,高青子是最适合沈从文的人,可惜的是,她出现得迟了。

在这段背离世俗、践踏道德底线的情事中,无论两人如何选择,都注定无法全身而退。

记得之前看文章:说男人出轨的处理方式大多两种:

一是偷着瞒着、打死不承认;二是承受不住心理煎熬、全盘交代。

对于沈从文来讲,这场婚外情带来的欢喜感,却怎么也遮不住愧疚和煎熬。

所以,1936年的春节刚过,自以为诚恳的沈从文,便向妻子张兆和如实交代了,与高青子的相识和相恋。

他以为自己的率真和坦诚,能够获得妻子的谅解;却忘了出身名门的张兆和,本就是个清高倔强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注定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所以,痛苦难堪的张兆和,一气之下,带着刚刚出生的孩子回到了娘家。

后来在亲友的连番劝解之下,沈从文才和高青子断绝关系。

在沈从文看来:只要斩断婚外情事,他的三三依旧会原谅他。

可真心被糟践,便再也没有盛放感情的容器了。

这一点,沈从文用了一生时间,才真正知晓。

此后的婚姻,对两人来说都是煎熬的。

纵然沈从文写下一封封的痴心告白、一句句的痛苦悔悟,却依旧没有换来张兆和的回头!

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中,夫妻俩虽然没有正式离婚,却也有了深深的隔阂。

再后来,抗战爆发,时局动荡。

为了保护中华文化命脉,国内三校迁往云南,合并为昆明西南联大。

而沈从文也跟随众多学者教授,前往云南边陲赴任。

只是那个时候的张兆和,还没有从背叛的阴影中走出来,她拒绝与丈夫同行。

又是张家父母的连番劝导,这个倔强高傲的女子,才肯低头认输。

那时已是1938年,全国硝烟不断,遍地是日军的重重封锁线。

就这样,孤身一人的张兆和,带着自己的孩子,以及好友杨振生的女儿,从北京辗转至昆明。

沈从文张兆和与九妹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等她不辞辛苦终于到达昆明时,才发现:那个叫做高青子的女人,也早已来到西南联大,对方甚至在沈从文的安排下,在西南联大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工作。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为了掩人耳目,她改了名字,叫做"高韵秀"。

很明显:高青子是奔着沈从文来的,而沈从文的接纳和照顾,明显是留有温情。

三人的尴尬碰面,让张兆和自愈不久的心再度崩裂。

张兆和不肯原谅沈从文,沈从文却也不舍得放手与高青子的感情。

三个人就这样因为男人的自私,困在这感情的迷局中,痛苦万分。

直到1941年的2月,与沈从文纠缠8年的高青子终于醒悟了;她以决绝地退出,彻底斩断两人的纠葛。

这场耗时八年的三角恋,最终以高青子的主动退出,得到妥善的解决。

可这场以青春陪葬的8年婚外情,谁又能全身而退呢?

热爱文学的高青子从此埋葬了自己的文学梦,再也不写任何东西了。

有人说:高青子离开之后嫁给了一名国民党高级军官,也有人说她嫁给了一名工程师。

后来萧乾又说:高青子在1948年已前往美国,从此再无音讯。

在这场以青春陪葬的纠缠中,她失去了爱情,也失去了梦想,更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人格尊严。

高青子的离开,看似成全了沈从文和张兆和。

可这世上从来都是破镜难圆,悔不当初。

沈从文看似重新获得了平静的生活,为了纪念与张兆和的13周年婚姻,他写下小说《主妇》。

字里行间,皆是对前尘往事的悔过和自责。

他说:"那个失去了十年的理性,终于又回到我身边。"

可即便两人相守半个多世纪,张兆和依旧无法原谅沈从文的背叛。

或许是为了孩子,或许为了保全颜面,他们没有离婚,却已是形同陌路。

晚年时期,时局动荡。

沈从文两度自杀未遂,后来又被惩罚打扫女厕所,这对他无疑是精神的摧残。

在那段最难熬的岁月中,张兆和始终不曾真正前往探望。

她还是无法释怀的,也是无法面对的,她不知道如何安放让自己痛苦的婚姻,也不知道如何原谅这个给予自己伤害的丈夫。

1988年,沈从文病逝;临终前,他仍有放不下的愧疚和悔意。

他拉着张兆和的手,似孩子般祈求原谅:“三姐,我对不起你!”

你看,这一生,他始终是拧巴的。

在这段本该幸福的婚姻中,他为了那怯弱的敏感和自尊心,选择了最不堪的背叛。

而后半个世纪的相守,纵然愧疚难当,却始终护着自己的颜面;直到咽最后一口气时,才肯说出那句亏欠半生的“对不起”。

可这沉甸甸的悔意,终究是迟了呀!

沈从文的这句话,让张兆和心如刀绞;可偏偏她也似乎失语了般,说不出任何原谅的话。

最终,沈从文还是带着遗憾离开。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得到弥补,不是所有的伤害都能得到原谅…

很多时候,一场错误的选择,便注定错过了一生!

或许对于沈从文来说:从写下第一封情书开始,就已经在书信中迷失了自己;本着文人的感性和浪漫,他全然不顾婚姻的现实面目,一头扎进了漫天飞舞的情书中,在纸上寻找爱情的滋润,一找,就是一辈子。

但这份虚幻的浪漫,终究载不动柴米油盐的琐碎。

若往事能回首,他们的结局是否能够明朗呢?

只可惜:一切都过去了,一切也都定格了…

————END————

其他推荐——

顾维钧:出轨好友遗孀,对四任妻子的评价,藏着男人最狠的算计

1988年,一江西农妇来到北京,含泪道:我是陈毅54年未见的妻子啊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笑疯!玫瑰的故事:林更新问为何让我演渣男,导演:他们骂不赢你

笑疯!玫瑰的故事:林更新问为何让我演渣男,导演:他们骂不赢你

娱记掌门
2024-06-16 14:37:13
成名真的太早下下届2030世界杯,16岁亚马尔甚至还是U23球员

成名真的太早下下届2030世界杯,16岁亚马尔甚至还是U23球员

直播吧
2024-06-16 14:43:14
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全球10多国家参加,新世界秩序分水岭!

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全球10多国家参加,新世界秩序分水岭!

拉风的萤火虫牛市梦
2024-06-16 16:12:12
发酵!浙江学生举报学校食堂后续:家长遭威胁,学生受到班级处分

发酵!浙江学生举报学校食堂后续:家长遭威胁,学生受到班级处分

小淇言说
2024-06-14 11:33:21
千里马姜萍改变伯乐王闰秋命运,这里隐藏着一个神奇密码?

千里马姜萍改变伯乐王闰秋命运,这里隐藏着一个神奇密码?

解筱文
2024-06-16 00:06:54
疑似倒闭?你充钱了吗?

疑似倒闭?你充钱了吗?

江南晚报
2024-06-16 16:06:33
特朗普的儿媳妇劳拉·特朗普周五发誓要起诉在总统大选中作弊的人

特朗普的儿媳妇劳拉·特朗普周五发誓要起诉在总统大选中作弊的人

影视解说阿相
2024-06-16 23:35:33
教师因救人给留学生上课迟到被处罚!举报者曝光,官方账号被沦陷

教师因救人给留学生上课迟到被处罚!举报者曝光,官方账号被沦陷

天气观察站
2024-06-17 09:03:53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决定让毛主席担任新疆省长,主席的回应真高明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决定让毛主席担任新疆省长,主席的回应真高明

阿七说史
2024-06-16 12:06:15
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当今社会不满?最主要就是这7个原因

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当今社会不满?最主要就是这7个原因

乡野小珥
2024-06-16 12:45:37
中央气象台连发三警:特大暴雨、局地超40℃、7~8级大风

中央气象台连发三警:特大暴雨、局地超40℃、7~8级大风

上游新闻
2024-06-17 10:13:08
注定虎头蛇尾,俄主持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草草收场

注定虎头蛇尾,俄主持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草草收场

仰望沧海
2024-06-16 21:08:24
知名女星被曝机场耍大牌,结果被旅客怼:谁认识她啊?她是谁啊?

知名女星被曝机场耍大牌,结果被旅客怼:谁认识她啊?她是谁啊?

新动察
2024-06-16 11:46:39
最高 38.1% 欧盟关税,消息称宝马在华生产纯电动MINI或面临打击

最高 38.1% 欧盟关税,消息称宝马在华生产纯电动MINI或面临打击

IT之家
2024-06-16 17:54:18
以色列叫嚣与老大开战,美西方也懵了

以色列叫嚣与老大开战,美西方也懵了

笔墨V
2024-06-16 17:36:00
昌耀因一首诗被打为右派流放22年。来看看这首诗里写了什么

昌耀因一首诗被打为右派流放22年。来看看这首诗里写了什么

小怪吃美食
2024-06-16 08:25:09
为什么大环境不好,反而离职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大环境不好,反而离职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侃故事的阿庆
2024-06-17 11:26:07
高温来袭,让电动车“沦为笑柄”,彻底取代燃油车还是一句空话。

高温来袭,让电动车“沦为笑柄”,彻底取代燃油车还是一句空话。

看看娱乐与体育
2024-06-17 10:24:07
A股低开,超3600股飘绿,白酒股跌幅居前

A股低开,超3600股飘绿,白酒股跌幅居前

中新经纬
2024-06-17 09:45:24
野史:700年,张昌宗将武则天哄睡溜进隔壁,妆台前坐一娇艳女子

野史:700年,张昌宗将武则天哄睡溜进隔壁,妆台前坐一娇艳女子

百态人间
2024-06-17 12:29:00
2024-06-17 13:20:49
初拾说
初拾说
从别人故事中淬炼成长的力量
301文章数 13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游戏
手机
房产

数码要闻

PC鲜辣报:英伟达RTX 50规格曝光 微软暂缓Win 11新预览版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回来了!《怪物猎人:荒野》隐身衣装将会回归

手机要闻

一加冰川电池沟通会官宣!定档6月20日 锂电宁王助阵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