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将苏振华:彭德怀为他改名,朱德为他颁奖,毛主席:管海军靠你

0
分享至

5年剿匪27万,率部包围黄维兵团歼敌1.5万人,湘江边与敌人血战三昼夜,重创敌人主力,带兵奇袭娄山关、激战老鸭山……

这样傲人的战绩,竟然是出自一个政委之手。

图|《亮剑》中的赵刚

前有手拿板凳冲锋的苏联政委,后有《亮剑》里百步穿杨的赵刚政委,没想到咱们红军队伍里,还有这样一位勇猛无敌的苏振华政委。

帅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在部队里主要负责党务和政工工作的政委们,没想到一个个都是“扫地僧”般的人物,轻易不出手,出手就是战神!

邓小平曾这样评价苏振华:“军政兼优,他是最能打的政委!”

可谁成想,如此威猛的苏振华上将,曾经却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放牛娃,苏振华这些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图|青年苏振华

一、经常表现英勇坚决

1930年6月,湖南平江古镇晴空万里、热闹非凡,古街上挤满了来赶集的老百姓,热烈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茶楼里、酒桌上、戏台子下,就连街边的面摊米店,都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一个大新闻——彭德怀带着红军又占领平江了!

几个约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穿过人群,大步流星地朝着城门外的红军驻地走去,其中一个光着脚丫、满身泥泞的年轻人表现得最为激动,一路上都在和身边的朋友谈论自己的参军梦。

他叫苏七生,出生于平江戴家埔,因为是家中第七个孩子,父亲为了方便记忆便叫他七生。

苏七生本是万千放牛娃中的一员,家中子女众多,父母早已无力喂养,为了混口饭吃,还不到十岁的苏七生就去地主家给人家放牛。

每次放牛回家,苏七生都正好赶上村里的学堂放学,看着那些背着小书包的同龄人,苏七生满眼都是羡慕。

可羡慕又能怎么样呢?年迈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被风一吹就要倒的破败小屋,苏七生不敢奢求。

生活的艰难、社会的黑暗,让苏七生早早就走上了革命道路,14岁加入儿童团,15岁进入少先队,16岁就扛着锄头镰刀参加了平江农民暴动。

在这条人人平等的革命道路上,苏七生第一次实现了人生价值!

图|苏振华

彭德怀带领红军占领平江后,苏七生立马带着队员赶往红军驻地,这些年轻人都是穷人家里的苦孩子,都想通过革命改变自己的命运。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亲自接见了这些年轻人,他认真听完了苏七生讲述的悲惨经历,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已经是红军战士了,给自己取个新名字吧!”

听到这句话,苏七生高兴地和小伙伴拥抱在一起。

彭德怀略一思索,说道:“这样吧,叫苏振华,你看好吗?”

大字不识的苏七生疑惑地问彭德怀什么意思,彭德怀笑着说了四个字:“振兴中华!”

从此,苏七生就改名为苏振华。

在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中,红军排长苏振华表现英勇无畏、时时冲锋在前,被选为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光荣代表,有幸亲眼见证了第一届中华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

1932年12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身为政治委员的苏振华带领队伍浴血冲锋,大腿被击穿,颈部也中了弹,成了一个“血人”。

但他依旧坚守在前线作战,不愿后退半步,一直坚持到整场战斗结束。

由于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苏振华颈部的子弹取不出来了,一直陪伴到他去世,才从骨灰中找到。

在1933年的建军节上,组织评价苏振华“经常表现英勇坚决”,朱德总司令亲手给他颁发了三等红星奖章。

回去后,苏振华就升任了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政委,紧随其后,他人生的第一个“小高峰”到来了。

1934年,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苏区北大门广昌,并以广昌为据点,沿着石城之线,向苏区腹地步步推进。

图|高虎脑战役纪念碑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红三军团临危受命,担任石城以北广大地区的守卫任务,苏振华所在的红十三团负责坚守高虎脑。

高虎脑,是板桥镇东北方的一座山头,周围都是高低不等的小山丘,地势极其险要,是阻挡敌人南下的重要阵地!

接到组织任务后,苏振华当即找到团长黄镇,研究下一步该如何防御。

没想到苏振华刚回来,就碰上彭德怀视察团部,便立马拉着黄镇前去请教彭德怀。

彭德怀定睛一看,当年那个瘦骨嶙峋的“放牛娃”转眼间就出落成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优秀政委,心里高兴极了。

得知苏振华是为高虎脑一事来请教自己,彭德怀当即放下工作,拿出地图,认认真真讲解起来。

彭德怀认为:高虎脑地势险要,是红军整个防御阵型的“命门”,敌人势必会不顾一切代价来抢夺,所以高虎脑的阵地配置、兵力布置、工事构筑都非常重要!

彭德怀拿着地图,将自己设想的防御阵型仔仔细细向苏振华讲解,苏振华感慨万千地说道:“我是彭老总一手培养的,是彭总教会我打仗啊!”

图|彭德怀

7月,敌人开始发动进攻了,两军交战前,政委苏振华慷慨昂扬地对战士们说道:“同志们!遵守自己神圣的诺言!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喊叫!保卫我们的苏维埃政权!为十三团争光!为牺牲的同志报仇啊!”

战斗打响后,子弹极度缺乏的十三团采用了手榴弹防守战术,敌人刚冲上来,就被漫天遍野的手榴弹炸得四处乱窜,就像是泥鳅般,乱蹦乱跳,又哭又喊!

苏振华一把抽出腰间的大刀,高高举起,刀把上的红绳在风中猎猎作响,他高声喊道:“同志们!冲啊!让我们的阵地成为敌人的坟墓!”

在政委苏振华的带领下,战士们就像是打了鸡血般,朝着溃败的敌人冲去!

在彭德怀的防御部署、黄镇的沉着指挥、苏振华的勇敢冲锋下,高虎脑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敌人的几次进攻均被击溃,阵地牢牢握在十三团手中!

在歼灭大量敌人后,十三团撤出了阵地,这一年的八一建军节上,“经常表现英勇坚决”的苏振华又被授予了三等红星奖章。

一连被授予两枚红星奖章,这在我军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也证明了苏振华参军晚却能被评为开国上将的原因。

图|红星奖章

二、从延安挺进冀鲁豫

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也走上了历史舞台,林彪、罗瑞卿担任校长、教育长,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

红军大学第一期有三个科,其中第一科都是林彪、罗荣桓、苏振华、刘亚楼、彭雪枫、张爱萍等师、团级干部,共38人,平均年龄27岁,年仅24岁的苏振华能在其中,可见此人战功之显赫,地位之崇高!

随着革命的发展,苏振华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尤其在文化方面的欠缺,让苏振华内心一直很自卑。当年大字不识的“放牛娃”,摇身一变成了红军大学的学生,苏振华心里高兴极了。

不过当时的红大和现在的大学完全没法比,不仅没有凳子、没有桌子,甚至连教室都没有!

苏振华和大家苦中作乐,用砖头当凳子、膝盖当课桌,堆满麦子的场院当教室,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38人中,苏振华的文化程度是最低的,也是最努力的,教员讲的课,苏振华经常听不懂,他就用笔记下来,不会写就用同音字代替。

回到窑洞后,再把笔记拿出来,仔仔细细琢磨,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就找学习好的战友一起讨论。

苏振华的努力,毛泽东都看在眼里,在一次集会上,毛泽东公开表扬道:“工农分子很多人是没有知识的,但是通过努力变得有知识也是可能的,我看苏振华同志就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台下的苏振华听到这句话,只觉得浑身都有一股暖流流过,心里说不出的骄傲。

图|红军大学旧址

当时毛泽东也算是红大的老师,苏振华经常以“毛泽东学生”自诩,别人不相信,苏振华就激动地辩解道:“我可不是乱拉关系,我和毛主席是真正的师生关系!”

后来,红大迁到了延安,成了抗大,等到1939年抗大第五期开学的时候,苏振华已经成为了第一大队的大队长,学校学员共有5000多名,他领导的第一大队成为了9个先进单位之一!

1940年4月,抗大在山西武乡举行第6期开学典礼,共招收学员4900多人,苏振华出任了第一团团长,截至这一年,苏振华已经在抗大学习工作了整整四年,成为了抗大受表彰的教职学员中的第一名。

提起自己在抗大工作的这段岁月,苏振华既骄傲又遗憾,没有真刀真枪地和“小鬼子”打一仗,成了苏振华心里的一个“疙瘩”。

作为苏振华的“伯乐”,没人比彭德怀更明白苏振华的心思,为了让他一偿夙愿,彭德怀将他派到了冀鲁豫主持工作。

1941年,冀鲁豫军区和鲁西军区合并,杨得志担任司令员,苏振华出任政治委员。

图|杨得志

两人一碰面,就召开了高干会议,决定在冀鲁豫边区创建平原根据地,开展反“蚕食”斗争,大力发展游击队,积极发动群众展开工作。

在苏振华的大力支持下,冀鲁豫大地上的游击支队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等到1943年年底的时候,冀鲁豫边区的革命斗争就已取得基本胜利,收复了游击区4000多个村庄,将各个根据地成功连成一片。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内战雷霆又悄悄爆发了。

为了应对阴晴不定的蒋介石,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杨得志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苏振华依旧是他的政委,这两人联合在一起,就是著名的“杨苏纵队”!

在解放战争中,杨苏纵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当历史的焦点集中在东北的时候,苏振华和杨得志坚守在晋冀鲁豫边区,充分发挥“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将敌人的“腹部”紧紧牵制住,为全国各军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每当苏振华想起从延安挺进冀鲁豫的这段岁月,总是感慨万分:“我们转战冀南、冀中、冀东、冀热辽、热河、晋察冀等解放区,前前后后加起来7000余里,大型战斗参加了两次,一次是解放冀东的遵化之战,一次是张家口保卫战,其余中小型战斗不计其数!”

1947年8月,刘邓二人带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兵分三路挺进大别山。

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苏振华率领部队和中原独立旅同走西路,这条路线要经过黄泛区,包括渡沙河、红河、淮河,还有大片的沼泽泥泞,条件十分恶劣。

面对坎坷前路,苏振华不服输地说道:“雪山、草地、泸定桥我们都过去了!我不相信黄泛区的几条河流就拦住我们了!”

说完,苏振华整理行装,一脚踏进了泥泞的沼泽之中,战士们大受鼓舞,纷纷跟着苏振华走进沼泽之中,在他的带领下,部队成功穿过沼泽区和河流区,于8月底进入大别山区。

刚进大别山,第1纵队就参加了高山铺战役,歼敌5700余人,还击落了一架飞机。

图|挺进大别山

为了阻拦解放军的前进脚步,国民党遇桥炸桥,遇路毁路,只要是国民党走过的地方,必然是残垣断壁、一片狼藉。

敌人如此卑劣的手段,依旧无法阻挡苏振华,他组织战士们遇山开山,遇河搭桥,身为司令员的苏振华经常和工兵部队一起扛木材、搬石头,苦活累活他都抢着干。

苏振华以身作则,深深感动了战士们,有这样的将军带领,胜利早晚都是我们的!

战士们克服了大别山区的恶劣气候,穿越了5370多里的泥泞山路,经历了大大小小50多次战斗,歼灭了37000多敌人,解放了贵阳和周边的21座县城!

苏振华的威名响彻大别山,不仅国民党畏惧他,就连穷凶极恶的土匪也得给他三分薄面。

新中国成立后,苏振华出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贵州党政军大权基本上都由他一人负责。

苏振华明白,这不仅仅是党组织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考验!因为当年的贵州,早已被国民党搞得千疮百孔。

图|苏振华

三、5年剿匪27万

战争结束后,贵州百废待兴,还存在许多遗留问题,间谍、特务、土匪和大量国民党顽固分子依旧隐匿在贵州的各个角落里。

这些人时时刻刻都在煽动群众情绪,企图激发矛盾,除此以外,贵州人民的精神和身体也被国民党摧残得千疮百孔,赤贫人口不计其数,涉毒人士高达300万。

光一个人口不到二十万的贵阳,就有8000多国民党军队,5000多乞丐,1800多流浪儿童,3万多无业游民和超过一半的贫困人口,再加上猖獗的匪患,时刻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贵州老照片

这样的贵州,真是神仙难救,没想到,苏振华不仅将贵州救回来了,还打理得井井有条!

苏振华来到贵州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剿匪,而是振兴贵州的经济。而振兴经济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大量人口失业的问题。

苏振华将所有的国民党军登记在册,对这些人集中进行政治教育,以温和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将所有的工人及家属投入工厂之中,一步步加强工厂的管理。

而那些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人士,则全部由政府教育改变,有病的治病,没病的找工作,重新开始生活。

贵州缺盐,很多穷人根本吃不起盐,没有盐自然也就没有力气干活,苏振华二话不说就派军队去四川运盐,贫困户每人发一斤盐,有了盐吃,人民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起来了。

这些政策一实施,贵州的基本生产秩序恢复了,农业也得以稳定发展。等到1954年的时候,贵州已经实现自给自足,曾经食不果腹的贫农也成了吃饱穿暖的中农。

老百姓生活稳定了,那些特务、间谍也就掀不起什么风浪,这一次苏振华将目光转向了贵州的“十万大山”!

图|贵州土匪

贵州多山地密林,这些天然的屏障滋生了土匪的壮大,那些无人涉足的原始森林更成了犯罪分子的天堂。

连绵群山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土匪占山为王,这些土匪经常下山打家劫舍,给附近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苏振华集中兵力,开始围剿土匪,多年的苦心经营让苏振华赢得了贵州的民心,得知解放军要围剿土匪,当地群众纷纷踊跃举报,配合解放军展开工作。

在一波又一波的拉网式清剿下,贵州的土匪越来越少了!

当时布依族有个女匪首,叫程莲珍,此女身材修长、面目清俊,肤色白皙,貌似良家女子,但行动十分敏捷,枪法精准,为了抓她,苏振华可下了不少功夫。

苏振华发动了多次“拉网式”清剿,但都没有抓到程莲珍。

1950年秋天,惠水、长顺当地百姓找到解放军,向他们举报了程莲珍的行踪,原来程莲珍藏在了提篮洞的一处悬崖峭壁上,想去这里只有一条小路可走。

苏振华连忙率兵赶来抓捕,但是程莲珍身边还跟着几个誓死追随的土匪,因为此女具备很高的政治影响力,所以解放军想要活捉她,结果却遭到了程莲珍一众的殊死顽抗,竟被程莲珍逃脱了。

等再次见到这个女匪首,已经是三年后了,程莲珍改头换面,嫁作人妇,潜藏在乡间生活。

等到追捕人员发现她的时候,程莲珍一身良家妇女的打扮,面对证人的指证,程莲珍终于承认身份。

图|程莲珍

如今贵州第一女匪首是抓到了,但怎么处理她又是个大难题,杀了吧太可惜,当时长顺一带仍有许多土匪流窜在外,可以让程莲珍去说服他们自首,不杀吧,又担心激起民愤。

苏振华第一次感到纠结,无奈之下,他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了中央,由毛主席决断。

毛泽东看完苏振华的电报,沉默了半晌,才说道:“这个女匪首,不能杀!杀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工作人员问毛泽东不杀该怎么办,毛泽东笑着回答:“古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如今我们抓了程大嫂,为何不能八擒八纵?”

就这样,程莲珍得到了组织的宽大处理,其余流窜在外的土匪也早已过够了四处逃亡的日子,当他们看到程莲珍这么凶恶的土匪都活了下来,便纷纷走出山林,主动自首,争取解放军的宽大处理。

从1949年到1954年,五年时间里,苏振华剿灭了27万土匪,改造了10万土匪,收缴了17万条枪,彻底打碎了蒋介石的痴心妄想,还贵州一片青山秀水、安居乐业!

1955年的授勋大典上,苏振华被授予上将军衔,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出任了海军政治委员,开始为中国的海防建设添砖加瓦。

图|苏振华上将

只因为毛主席的一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苏振华投入了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目睹这一切的毛主席激动极了,紧紧握住苏振华的双手说道:“管海军靠你。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

图|毛主席

提起苏振华,邓小平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苏振华同志军政兼优,是最能打的政委!他不仅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也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一个大字不识的放牛娃,一步步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上将,苏振华将军一生征战,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他传奇的人生故事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最能打的政委”也将成为我们心里的一座丰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普京、泽连斯基、拜登、北约都毫无退让,政治赌徒已走到红眼了…

普京、泽连斯基、拜登、北约都毫无退让,政治赌徒已走到红眼了…

侦姐有料
2024-06-15 17:54:45
奔驰车主肇事逃逸后持棍击打女骑手,并对其死亡威胁,身份被扒

奔驰车主肇事逃逸后持棍击打女骑手,并对其死亡威胁,身份被扒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4-06-16 00:44:30
电动车被查后,8090年代黄包车、28大杠重现江湖,网友:被迫无奈

电动车被查后,8090年代黄包车、28大杠重现江湖,网友:被迫无奈

三月柳
2024-06-13 11:45:57
全额奖学金邀请姜萍?香港中文大学回应:消息不实

全额奖学金邀请姜萍?香港中文大学回应:消息不实

封面新闻
2024-06-15 13:19:10
买房人开始崩溃了!

买房人开始崩溃了!

山丘楼评
2024-06-13 23:05:40
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球队替补,拿着300万底薪,为什么都叫他巨头

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球队替补,拿着300万底薪,为什么都叫他巨头

球毛鬼胎
2024-06-15 15:10:53
3-1逆转!中超季军拒绝爆冷,2分钟2球手刃旧主 亚泰旧将鞠躬致歉

3-1逆转!中超季军拒绝爆冷,2分钟2球手刃旧主 亚泰旧将鞠躬致歉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4-06-15 21:36:05
“他下周将赴中国,预计会激烈磋商”

“他下周将赴中国,预计会激烈磋商”

观察者网
2024-06-16 10:46:18
G7炒作涉华议题“温差明显”

G7炒作涉华议题“温差明显”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15 07:16:28
安徽将迎大雨、暴雨!

安徽将迎大雨、暴雨!

中安在线
2024-06-16 07:53:07
上海消费者傻眼!“我服了,一夜之间竟然跑路了?!”有人刚花了6000多元...警方介入→

上海消费者傻眼!“我服了,一夜之间竟然跑路了?!”有人刚花了6000多元...警方介入→

上观新闻
2024-06-15 11:18:18
养老金上调基本正式确定,1950和1960出生的人,上调会有差异吗?

养老金上调基本正式确定,1950和1960出生的人,上调会有差异吗?

奇名呀
2024-06-11 09:02:33
唱不过周杰伦,演不过谢霆锋,史上巅峰期最短最无奈的小天王

唱不过周杰伦,演不过谢霆锋,史上巅峰期最短最无奈的小天王

综艺拼盘汇
2024-06-15 07:25:08
阿里竞赛天才不止姜萍,第26名是初中生,还有一个散修外卖员

阿里竞赛天才不止姜萍,第26名是初中生,还有一个散修外卖员

校长侃财
2024-06-15 17:23:13
倒查30年税务?有企业被要求补齐消费税3亿,网友热议不断!

倒查30年税务?有企业被要求补齐消费税3亿,网友热议不断!

眼光很亮
2024-06-16 08:01:14
同房后,精子进入女人体内没“受精”,女人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同房后,精子进入女人体内没“受精”,女人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16 07:45:07
4年2.21亿,再见快船!荣誉不要了,只要钱,哈登成了最大输家

4年2.21亿,再见快船!荣誉不要了,只要钱,哈登成了最大输家

祝晓塬
2024-06-16 03:56:47
国民党内对“土房哥”于北辰仇恨值很高,叶元之爆他被罢免的机会高

国民党内对“土房哥”于北辰仇恨值很高,叶元之爆他被罢免的机会高

海峡导报社
2024-06-15 10:30:10
普京的停火条件及各方评论:沙皇的仁慈还是绝望的呐喊?

普京的停火条件及各方评论:沙皇的仁慈还是绝望的呐喊?

鹰眼Defence
2024-06-15 17:38:23
唯一在世的一代领导人,曾任政治局常委,如今107岁

唯一在世的一代领导人,曾任政治局常委,如今107岁

深度知局
2024-06-13 17:41:13
2024-06-16 11:36:49
元哥说历史
元哥说历史
发表一些真实、有趣的历史文章
4038文章数 410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毕业生,江苏这些景区可享免票或优惠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手机要闻

这次稳妥了,小米15系列手机发布时间、配置信息都有了准信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