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始于2月底,累计感染者超60万……上海疫情时间线梳理

0
分享至

今天,上海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宗明表示,日前全市单日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人数降至两位数(昨天29例),封控区总人数降至20万以下,防范区总人数达到2200万以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6月1日起,全市将进入第三阶段,即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下一步,上海将在严守不出现规模性反弹底线、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自2022年3月28日,上海宣布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以来,整整65天后,上海终于全面解封。

此前,在4月26日举行的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介绍,上海本轮本土疫情的新冠病毒,绝大部分为奥密克戎BA.2型和BA.2.2型,疫情始于2月底,截至4月24日,累计数已超过50万。(橙柿互动记者统计,截至5月30日24时,累计感染人数已超60万,累计死亡病例588人)

上海疫情时间线梳理

2月24日,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该无症状感染者,女,31岁,系近日外省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2月21日抵沪。接外省协查通报,抵沪当日即被落实集中隔离管控。

2月25日,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该无症状感染者,男,71岁,系2月23日上海市报告的一例在闭环健康监测期间发现的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的亲属(为父子关系),自2月21日起共同落实闭环健康监测。2月23日当日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即被隔离管控。

2月26日,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该无症状感染者,女,53岁,系浦东机场入境旅客转运区域工作人员,2月14日起落实闭环管理。

2月27日,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该无症状感染者,女,26岁,系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2月16日起落实闭环管理。

2月28日,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

无症状感染者1,男,47岁,无症状感染者2,女,52岁,无症状感染者3,男,53岁,均为浦东机场入境旅客转运区域工作人员,均系2月26日本市报告的一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即被隔离管控。

3月1日,上海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

女性,56岁,退休,居住于普陀区志丹路155号西部名都花园。28日下午因发热前往同济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系普陀区石泉街道宁强路33号石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舞蹈队”第一例确诊病例。

同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该无症状感染者,男,23岁,为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系2月27日本市报告的一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即被隔离管控。其间例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3月11日,上海新增本土“5+78”,其中社会面发现“1+21”,3月12日晚,上海宣布:市民非必要不离沪,确需离沪的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来沪返沪的人员须持有抵沪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3月14日,上海新增本土“9+130”,3月15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目前,上海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同时,在发布会上,顾洪辉介绍,此次隔离点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影响巨大,教训深刻。上海市已成立调查组,专项调查华亭宾馆防疫问题。

3月20日,上海迪士尼宣布,自3月21号起暂时关闭,当天,上海新增本土“24+734”。

3月24日,上海新增本土“29+1580”,单日感染人数超1000例。

3月25日,上海新增本土“38+2231”,单日感染人数超2000例。

3月27日,上海新增本土“50+3450”,单日感染人数超3000例。

从3月27日起,浙江、江苏、武汉等地的3.7万余名医护力量支援上海。全国支援的阵容、规模已经超过当年的武汉。

3月28日,上海新增本土“96+4381”,单日感染人数超4000例。

3月29日,上海新增本土“326+5656”,单日感染人数超5000例。

3月30日,上海宣布“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

3月31日,上海发文《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

3月31日,上海市召开疫情发布会,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马春雷表示,“面对奥密克戎我们认识不足,对感染者大幅增长的情况,准备也不够充分,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正在努力改进。

3月31日,上海宣布,自4月2日零时起,离沪人员除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须提供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

3月31日,上海哮喘老人因120拒绝救援而病亡,上海浦东新区卫健委发布通报调查情况:当事医生当时虽然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处置实属不当,已作出停职处理。上海浦东卫健委对该名患者的离世深表悲痛,对急救医生由于经验不足、处置不当未能及时出借车载除颤仪施救患者深为抱歉,对全区医务工作人员加强教育。

4月1日,上海新增本土“260+6051”,单日感染人数超6000例。

4月2日,上海新增本土“438+7788”,单日感染人数超8000例。

4月3日,上海新增本土“425+8581”,单日感染人数超9000例。

4月4日,上海新增本土“268+13086”,单日感染人数超10000例。

4月5日,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疗队“整建”的方舱医院启用,采用“亲子模式”,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住院隔离。

4月6日,上海新增本土“322+19660”,单日感染人数超20000例。

4月9日,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正式启用。

4月13日,上海新增本土“2573+25146”,单日感染人数达27719人(本轮疫情感染峰值)。

4月13日凌晨,东方卫视发布声明:“感谢大家对东方卫视节目的关心。以云录制方式制作的公益性专题节目《众志成城同心守沪——东方卫视抗疫特别节目》暂缓播出。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4月14日,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该委干部钱文雄同志(男,55岁,上海人)4月12日下午不幸身亡,对他的不幸离世该委深表痛心和哀悼。同时,上海警方表示,网传“钱文雄夫人自尽”系谣言。

4月16日晚,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

4月17日,上海新增本土“2417+19831”,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例(首次出现死亡病例)。

4月19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8000名员工到岗,正式复工复产。

4月21日,上海一小区团购到手200份发臭“奶头肉”,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获利32万元,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月2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将从4月22日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力争早日全市实现社会面清零。

4月22日起,上海疫情感染人数呈持续下降趋势。

4月25日,张文宏发文,高龄与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故,这是上海当前救治面临的最大挑战。

4月27日,上海宣布,将对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开放。

4月29日,上海新增本土“1249+8932”,其中985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64例确诊病例和893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也意味着,上海市首日实现社会面清零。

4月30日,由瑞金医院保障的上海市嘉荷新苑方舱正式关舱。这是上海首个投入使用,也是第一个关舱的市级方舱医院。

4月30日,上海快递业开始推进复工复产。

5月1日,上海新长征福利院转运“死亡”老人时发现其并未死亡,老人随后被转运至医院救治,生命体征趋稳。事后,涉事医生被立案,包括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局长张建东等5人被问责。

5月7日,上海宣布,秋季高考统考延期至7月7日-9日举行。

5月7日,张文宏等在《柳叶刀》发文,上海和其他城市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将有助于度过目前全国人口免疫屏障尚薄弱的短暂阶段,下一个挑战将是克服民众的“疫苗犹豫”。

5月10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回应“一人阳性,整栋转移”。

5月11日,上海一小区一天测出13个假阳性,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性遭质疑。

5月14日,入院32天的108周岁的新冠重症患者叶鸣老人从上海市浦东医院出院,创下国内重型新冠肺炎转阴出院最高龄纪录。

5月15日,上海宣布,从5月16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5月17日,上海全市16个区首次实现社会面清零。

5月18日,上海发文:在沪人员原则上“非必要不离沪”。

5月19日,上海宣布,5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

5月23日,上海市商务委介绍,6月1日之后,上海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全面恢复线下营业。

5月26日,上海宣布,高三高二学生从6月6日,初三学生从6月13日起返校复学,不做强制要求。

5月30日,上海宣布,6月1日零时起,上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

5月31日,上海宣布,6月1日起,全市将进入第三阶段,即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毛迪梳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颂文18岁“儿子”亮相,身高快190!邓超猛夸:中戏北电双第一

张颂文18岁“儿子”亮相,身高快190!邓超猛夸:中戏北电双第一

头号电影院
2024-06-18 15:06:42
网友建议:取消英语刻不容缓,英语毁了多少孩子的前程!

网友建议:取消英语刻不容缓,英语毁了多少孩子的前程!

李老师讲最真教育
2024-06-18 21:37:17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便利店的冰杯,杀疯了

便利店的冰杯,杀疯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6-18 14:20:12
中国男子100米历史地位前10名:陈佳鹏第5,劳义都挤不进这份榜单

中国男子100米历史地位前10名:陈佳鹏第5,劳义都挤不进这份榜单

篮球侍郎
2024-06-17 21:57:09
realme 徐起回应真我 GT6 手机运输被盗:全球发布会照常进行

realme 徐起回应真我 GT6 手机运输被盗:全球发布会照常进行

IT之家
2024-06-18 11:30:18
三大消息:俄印撕破脸了?一场大战或爆发!中方突然出手运回黄金

三大消息:俄印撕破脸了?一场大战或爆发!中方突然出手运回黄金

铁拳大卫君
2024-06-18 17:57:51
LPL真的要凉凉了?H4cker爆料:台下10个观众,还有工作人员冒充

LPL真的要凉凉了?H4cker爆料:台下10个观众,还有工作人员冒充

风尘Game
2024-06-18 11:49:14
奥运抽签分档出炉,中国女排剑指奖牌,蔡斌李盈莹朱婷先后表态!

奥运抽签分档出炉,中国女排剑指奖牌,蔡斌李盈莹朱婷先后表态!

CC聊体育
2024-06-18 12:06:56
英媒: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反应激烈

英媒: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反应激烈

参考消息
2024-06-17 20:02:14
南海,动手了!

南海,动手了!

大嘴说天下
2024-06-18 23:05:55
万万没想到!祸害3年的新冠突然消失,却留下了5个很奇怪的现象

万万没想到!祸害3年的新冠突然消失,却留下了5个很奇怪的现象

杨哥历史
2024-06-18 16:32:30
颁奖仪式:绿军全队疯狂庆祝 塔图姆喜极而泣亲吻紧抱总冠军奖杯

颁奖仪式:绿军全队疯狂庆祝 塔图姆喜极而泣亲吻紧抱总冠军奖杯

厝边人侃体育
2024-06-18 11:29:57
原班人马再来一年?绿军今夏无主力合同到期 薪资已超第2土豪线

原班人马再来一年?绿军今夏无主力合同到期 薪资已超第2土豪线

直播吧
2024-06-18 11:53:06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知秋侃史
2024-06-12 04:14:35
高考分数633!她是娱乐圈唯一考进清华的童星,颜值和美貌并存

高考分数633!她是娱乐圈唯一考进清华的童星,颜值和美貌并存

大果小果妈妈
2024-06-16 19:08:59
观察|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落幕,俄乌和谈还有多远?

观察|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落幕,俄乌和谈还有多远?

澎湃新闻
2024-06-17 14:52:34
河北新娘抛下丈夫喝药自尽,12年后丈夫不顾一切给妻子开棺

河北新娘抛下丈夫喝药自尽,12年后丈夫不顾一切给妻子开棺

青丝人生
2024-05-20 17:32:41
汪小菲已在台北给马筱梅买房,大S一改从前,换了一种方式反击!

汪小菲已在台北给马筱梅买房,大S一改从前,换了一种方式反击!

鑫鑫说说
2024-06-14 13:47:35
从明年开始,个人存款超过30万以上的家庭,或将面对“三大麻烦”

从明年开始,个人存款超过30万以上的家庭,或将面对“三大麻烦”

山茶谈
2024-06-18 22:17:39
2024-06-19 03:18:44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订阅号
37981文章数 3833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欧洲杯-皇马19岁天才世界波 土耳其3-1格鲁吉亚

头条要闻

欧洲杯-皇马19岁天才世界波 土耳其3-1格鲁吉亚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官方:税务部门没有倒查30年的安排

科技要闻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在鞍山的每一步都有新发现

手机要闻

曝三星Galaxy S25系列将全系采用高通骁龙移动平台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