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有权威的职业当属皇帝,古代大约有400多位正式皇帝。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也可以享受古代最高的待遇。比如吃最好的食物、用最好的太医,穿最好的衣服等。尽管如此,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却只有39岁。
平均年龄39岁在现代只能算是“英年早逝”,在古代并不算短命。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古代皇帝的寿命也有长有段,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寿命达到了89岁,寿命最短的皇帝只有一岁。
寿命不到10岁的皇帝大有人在,寿命在80岁以上的皇帝只有寥寥数人,年过70岁的皇帝也不多。各朝各代的皇帝中,开国皇帝的寿命相对较长。
秦始皇的寿命为50岁,刘邦的寿命为62岁,刘秀的寿命为62岁,司马炎的寿命为54岁,刘裕的寿命为60岁,萧道成的寿命为57岁,萧衍的寿命为86岁,杨坚的寿命为64岁,李渊的寿命为70岁,赵匡胤的寿命为50岁,赵构的寿命为81岁,忽必烈的寿命80岁,朱元璋的寿命71岁,努尔哈赤为68岁。
以上开国皇帝的平均寿命达到了65岁,秦始皇和赵匡胤只活到了50岁,却已经远远超过了皇帝的平均寿命。从以上数据来看,开国皇帝的平均寿命比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长了26岁。为什么开国皇帝的寿命会比较长呢?
开国皇帝的寿命之所以较长,很大方面因为“幸存者偏差”。所有开国皇帝都是幸运儿,都是大浪淘沙留下的金子。这些开国皇帝大多历经千难万险,才成功地活了下来,最后成为一国的开国君主。
开国皇帝成为幸运儿,那些不幸运的人早就已经成为皇权路上的垫脚石。能够生存下来的人要么命够硬,要么命够长。比如,司马懿熬死了曹操、曹丕和曹睿,也熬死了诸葛亮,最终成功地夺权。
历史上大多数开国皇帝都历尽千辛万苦,也大多经历了各种刀光剑影。这些人能够活下来,并且最终成为开国皇帝。不仅需要出色的才华,也需要出色的身体素质,更需要命长。如果都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估计也难以真正成为开国皇帝。
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已经年近50。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已经年过60。李渊当皇帝的时候,也已经年过50。古代大多数皇帝都活不过50岁。如果刘备活不到50岁,肯定当不了皇帝。
只有命足够长,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些命短的,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成就一番事业。开国皇帝的命足够长,最终一一击败了那些对手,成功地当上了皇帝,成为了幸存的幸运儿。
开国皇帝属于创业皇帝。皇帝创业阶段,生活条件也相对艰苦。这些开国皇帝还没有资格奢侈。刘邦建立大汉的时候,整个大汉一片萧条。刘邦去世之时,大汉的经济还是没有多少起色。
由于开国皇帝创业艰难,也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开国皇帝的生活也相对比较清苦,生活习惯也相对较好。开国君主当了皇帝之后,也会保持往日的生活作风,而不会过于奢侈纵欲。
大部分开国君主都是马上天子,身体素质本来就非常好。当了皇帝之后,还是会保持原本的生活状态,良好的身体素质自然可以延续。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依然经常出征,若不是受了箭伤,寿命估计会更长。
刘秀、刘备、刘裕、李渊、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努尔哈赤等人都是马上天子,也都经历了无数战争。这些皇帝的身体素质也都相对较好。当了皇帝之后,这些皇帝也基本上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基本上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刘秀、杨坚、朱元璋等人更是当了几十年皇帝,依然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更没有奢侈腐败,而且创造了属于自己治世。这些开国皇帝的生活状态一直比较好,生活习惯也比较良好,自然有利于延年益寿。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生活习惯良好、注重养生、精神饱满的人,寿命都会相对较长,疾病也相对较少。王朝中后期的皇帝,生活习惯较差,而且奢侈纵欲,不少皇帝的寿命也相对较短。
清朝皇帝的寿命相对较长,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好,平均在位年龄也非常较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跟清朝皇子的教育有一定关系。清朝中前期,对于皇子的教育一直比较严格,也比较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
一个王朝的初期,整个王朝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皇室成员的寿命和生育能力也相对较强。到王朝的末期,整个王朝则呈现出一片衰败的迹象。皇室成员的寿命和生育能力也直线下降。
清朝末年,皇帝的寿命相对较短,继任皇帝的生育能力低下。东汉末年,不少皇帝也无法生育子女,寿命也相对较短。在一定程度上,王朝的气运和皇帝的气运联系在一起,开国皇帝寿命较长,似乎也已经注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