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以盗墓为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那就是盗墓者在从事盗墓行动时,被古人在墓穴中留下的机关击中而丧命。实际上,这样的情节是处于剧情精彩程度的需要而被刻意虚构的。
古人在设计墓穴时从来不会故意留下机关来防备后世的盗墓者,在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政府也会做足准备,并没有工作人员死亡的事情发生。反倒是从事盗墓活动的不法分子,因为技术不够专业、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曾经出现过死亡的事件。
01古代墓葬:存在着多种防盗功能,却并以杀人为目的
古人在设计墓葬时,也担心过后人会盗墓的问题,但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设计许多杀人的机关,这是古人所做不到的,因为当时人的技术和思维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不过为了防盗,古人也会设置许多建筑形态,起到被动防御的作用。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流沙。影视剧中也演过在盗墓时流沙会将人吞噬的情景,但事实上,流沙的主要作用是隐藏墓穴的入口,只有从下往上挖掘,流沙才会向下掩埋,造成挖掘人的死亡,而一般挖掘人都是从上往下挖,流沙埋人的现象也就不存在了。
除了流沙之外,还有两项防盗技术也比较出名。
其一是金刚墙,顾名思义,也就是运用金刚石所打造的墙体,坚硬无比,用它来将墓穴的四周围起来,防止后人进入。
其二则是顶门石,古人往往在墓穴设计完毕之后,用一块非常大的石头放在门口,起到阻止外人进入的目的。
这些技术都是针对古人自身的一些情况而设置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和技术的进步,这些防盗功能也已经被现代人悉数破解,再也无法起到其本身的作用了。
02建国后有盗墓者盗墓技术不过关,从而葬身墓地
当然,影视剧中的情节也不全都是虚构的。建国之后的古墓挖掘活动中,确实是有过人死亡的案例的,只不过不是政府部门的正常开发行为,而是盗墓贼的偷盗行为。
其中最有名的案例是十多年前江苏盱眙盗墓案。当时的一伙盗墓贼通过查阅史书记载而锁定了一处汉墓,每天都会利用夜色的掩护前去进行挖掘。他们后期太过急于求成,动用了炸药想要扩大洞穴的面积和深度,一举打通地面与墓葬的通路。但意外发生了,炸弹分量太大,将洞穴中为数不多的氧气消耗殆尽,后续进入洞穴的四名盗墓者均因缺氧而死,警方也终于发掘了这群盗墓贼的行动,一举将其抓获。
有趣的是,这伙盗墓贼在学术方面还是有一定功底的。后来国家的考古团队在这伙盗墓贼所挖掘的洞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工作,果然发掘了一座规模十分宏大的汉代墓葬,出土了上万件文物,也达成了新中国考古历史中的一项不小的成就。
综上所述,古人的认知里,设置一些被动的防御性工事就已经足够了,并没有想到现代人的科技如此发达,可以轻松打开古墓,所以也就没有设置一些杀人的机关。因此,在建国之后的古墓发掘工作中,并没有出现过因为古人在墓穴中留下机关而致人死亡的现象发生。
反而是违法的盗墓者,准备工作不够细致充分,利欲熏心,即使没有因为自己的无知在墓葬中丧命,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