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商品,但又是特殊的商品。相同结构和造价的房子,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迥然不同的价位,这与价值规律没有一毛钱的联系。
未来十年,有3类小区或将沦为真正意义上的“贫民窟”?很多人已经在悄然抽身,弃之而去。
三四线城市的高层住宅,将会是首当其冲。当然,高品质是一回事,低品质又是另一回事。但无论如何,在新房阶段谁能胜出还很难说,关键要看十年八年之后,云泥立下。
低品质的建造再加上低品质的物业,会使很多的三四线城市的高层设备老化严重,电梯时好时坏,电路随时爆闸停电,小区形象大为下滑,因而将会沦为老旧小区的层面而难以自赎。
尤其是政府做出强制要求规定,县城一级的小城市一律不得再建18层以上的高层住宅,这不仅仅是出于消防安全的考虑,更是因为高层住宅的维护保养费用已经是入不敷支。
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县城一级的小城市,人们对高层住宅多有顾虑,一方面是层次太高,质量难以保障,再一个就是与农村的居住心态习惯很是违和。
由此可见,低品质的高层住宅,在县城这一级的小城镇,真正有钱的看不上,而大部分低收入群体也未必能够青睐。当然作为低收入群体来说,也只是把高层住宅当作过渡住房来对待,临时性很强。
商品房的“三无”,并不是无许可资质这样简单理解,这里的三无,实质上是指没有很好的生活配套,没有高品质的物业服务,再加上房龄太长的小区。
生活配套自然是指交通、就医购物等方面的周边环境,这也是居民的生活必需,缺失这些的话,小区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房价也就跟着被拖累,再想进入二手房环节,很难找到接盘侠。
第三类是鱼龙混杂的所谓刚需小区,这里面大多是炒房客居多,再加上是小户型,因而在现阶段将会是比较复杂,在物业服务方面更是亟待改进。也就是因为有炒房客的存在,所以空置率比较高,因而物业服务费用不会及时到位,进而导致相应的服务也会很滞后,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小区的外貌可以想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炒房客把房子租出去,也会因为期限太短,甚至有退租现象的发生。因为是租房,所以社会关系复杂,小区的居住环境日渐平民化,品质各档次也就无从谈起。
综上,远离这三类小区,其实是楼市的内在要求,更是追求高品位的住房需求。在未来十年,高层住宅已经开始被人们所遗弃,最根本的是高层并不适应人们的居住心理要求,再一个就是维修难度大,安全隐患颇多。而低品质的小区在将来进入二手房环节置换的难度也很大。毕竟是人们喜新厌旧的思想在作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