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国人大代表王秋玲:农民种大豆收益较低,需加大补贴力度

0
分享至


两会•访谈

在大豆高度依赖进口数年后,中国决定改变这一局面。“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两个月后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第二条即部署“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秋玲也关注到这一消息,她在全国两会上将提交《关于提高大豆种植补标准的建议》。在她看来,扩大大豆种植需要做的事很多,但对广大农民来说,加大补贴力度才是最直接最实惠的措施,“只有种豆不吃亏农民才能选择种大豆”。

现有的大豆补贴对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影响正在降低,这一结果已被多份研究证实。吉林农业大学的专家分析了全国446个县的数据,2017年补贴政策改革后,种植结构调整效用显著,但到2018年补贴的激励作用明显减弱。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的一份研究也认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未能提高试点区农户大豆种植积极性,主要原因在于大豆目标价格无法兼顾大豆与玉米的比较收益。

“目前的大豆补贴情况不能令农民满意。农民不种大豆不是补贴金额低能否抵消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增长的问题,而是种植大豆不如种植其他作物合算,即相对其他作物,大豆比较效益低,这也是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的最根本原因。”王秋玲建议,要在充分考虑平衡大豆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大豆补贴标准,大豆补贴额度至少需要弥补种植大豆和种植其他作物效益差。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秋玲。

南都对话:

“只有种豆不吃亏才会选择种”

南都中央要求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在您看来,扩大大豆种植需要做哪些工作?

王秋玲:扩大大豆种植需要做的事很多,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引导、做好任务落实、加大补贴力度、加强技术指导等。但对广大农民来说加大补贴力度才是最直接最实惠的措施只有种豆不吃亏农民才能选择种大豆。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最近两年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明显上涨,这有利于国产大豆产业扭转不利的局面。

南都从您接触到的农民看,他们对补贴情况是否满意?近几年的大豆种植补贴能否抵消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增长?

王秋玲:目前的大豆补贴情况不能令农民满意。农民不种大豆不是补贴金额低能否抵消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增长的问题,而是种植大豆不如种植其他作物合算,即相对其他作物,大豆比较效益低,这也是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的最根本原因。

南都现在哪些农民会选择种大豆?

王秋玲:我们菏泽市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黄河滩区,但近年来农民种豆积极性越来越低,原来的大豆种植户也选择改种效益相对较高的玉米或者其它经济作物,但改种大豆的很少。目前原意种大豆的农户大多是有项目支持或者良种繁育户,这样可以得到一定项目补贴,产品也可以卖到较高的价格。

2月25日,村民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劳作,为种植大豆做准备。

大豆品种不少,但真正有突破性品种不多

南都如何确定合理的补贴区间?

王秋玲:在我看来大豆的补贴额起码要能弥补或者略高于种植大豆与种植玉米的纯经济效益差。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大豆种植补贴政策,各地有所不同,但补贴金额偏低,不能足以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只有在充分考虑平衡大豆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大豆补贴标准,大豆补贴额度至少可以弥补种植大豆和种植其他作物效益差。

同时,也要加强对大豆补贴政策的监管。针对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保证补贴政策的严格执行,补贴能够落实到每一户种植户手中,针对市场价格波动调整补贴力度,尽可能弥补农户的损失,并且积极探索补贴政策和其他新思路,例如农业保险和大豆补贴相结合等。只有让农民种大豆不吃亏,效益高,农民才能选择种植大豆,从而扩大大豆的总体种植面积。

南都有研究提到,大豆产量低这一问题严重制约农户种植积极性,从您了解到的情况看,是这样吗?为什么大豆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如大豆、花生、玉米)产量偏低?

王秋玲:相对于其他的主要农作物来说大豆的单产偏低,大豆是低产作物,这是由大豆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一是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大豆产量只相当于玉米的1/3~1/2。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40%,脂肪20%,碳水化合物为35%。而玉米相应的含量分别为10%、4%、84%。每形成100kg大豆籽粒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3647.69千焦,而形成100kg玉米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1685.98千焦,这是大豆比玉米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大豆植株光合积累少而呼吸消耗多。三是大豆田的光能利用率不高。除了大豆本身特性的限制外,还与种子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推广、机械化水平有关。

南都中国大豆一直比较依赖进口。有专家分析,国外的大豆相对便宜,在大量进口大豆的影响之下,国产大豆需求量下降,从而影响近期价格走势。在您看来,国产大豆成本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王秋玲:国产大豆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单产水平低。业内也有分析,薄弱的农业基础、机械动力使用情况仍然是制约大豆种植面积提高的主要因素。目前看,因为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研制大豆专用生产机械利润空间低,这进而制约了机械化发展。

南都你提到种子科研能力也在影响大豆产量。大豆的种质资源利用情况如何?大豆育种的创新产品推入市场的过程顺利吗?

王秋玲: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制约,对大豆种质资源基因挖掘利用不够。目前大豆品种不少,但真正有突破性品种不多,目前农民对新品种的认可度很高,市场上对品种不实宣传太多,老百姓难以辨别优劣,眼花缭乱的品种让老百姓选择品种时不知所措。

农业科技人员在小麦育种试验田给小麦去雄。 新华社发

仪器设备欠缺导致很多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高新工作无力开展

南都您的另一份建议希望改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条件,可以谈谈现在的工作环境吗?

王秋玲: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科研状况。比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平台的建立,体系成员单位每年可以得到稳定的资金支持,对改善基层科研单位的状况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被纳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基本的工作没有问题,但是想提高科研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仪器设备落后甚至欠缺导致很多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高新工作无力开展。

南都工作中有哪些困难?

王秋玲:目前,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生存和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工作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吸引人才难。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项目经费大量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落实到基层科研院所头上的资金量很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农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产业,而且农业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否则,必然会对国计民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南都在您看来,地市级农业科研院在开展农业科研上有哪些优势?

王秋玲: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处农业生产一线,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大多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区域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主,服务的对象是最基层的群众,其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对区域农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方面,立足区位、人才优势,以创建区域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化农业为先导,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开展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技术转让等科技转化方式和农业科技服务。

农业科技人员在小麦育种试验田给小麦杂交授粉,以培育优良品种。新华社发

基层农科院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上加难

南都刚刚提到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环境恶劣、吸引人才难,您有哪些感受?

王秋玲:尽管地方科研单位一直想方设法吸引人才,但因为农业科研尤其是基层农业科研想引进依然非常困难,留住人才更加难上加难。就拿我们单位来说,作物育种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可是我们实验仪器设备少得可怜,我们现在基本上还停留在“用牙咬、用眼瞪、一把尺子一杆秤”落后状态。再说工作环境,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野外工作,寒来暑往,风餐露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是农科院的”是农业基层科研人员的生动写照,这样的条件和工作环境足以让刚迈出大学生们望而生畏。即使万不得已进入这行也会千方百计找机会走人,勉强留下来的人员也难以安心工作。

南都您所在单位科研人员情况是怎样的?

王秋玲:目前我单位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三年内大量科研人员面临退休,30至40岁的科研人员寥寥无几,近两年引进的年轻人是否能够留下来还是个未知数,很多研究后继无人。我单位之所以出现30至40岁的科研人员少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工作性质的原因,一是前些年单位资金短缺,除了支付员工的各种保险外,连工资都没有着落,更没有发展基金,所以没有能力引进人才;近几年政策有所好转,我们有能力引进人才了,但因为工作环境比较艰苦,野外工作时间长,再加上涉农行业不受尊重,社会认可度低,所以科研人员不能安心工作,想尽办法离开,比如考公务员、调离、辞职等。

南都这对科研工作有哪些影响?

王秋玲:人才的频繁流失,对科研工作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农业科研特别是育种工作周期长、连续性强,人员频繁流失会导致科研中断、育种材料丢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可能会毁于一旦,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农业科研需要有一支结构梯次合理的科研团队,以便发挥科研工作传、帮、带的作用,使科研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国家充分考虑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困难,适当的提高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社会认可度,让他们有尊严地专注于科研探索,确保基础农业各项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受洪涝影响,广东梅州三县一区超13万户停电,仍有部分镇村处失联状态

受洪涝影响,广东梅州三县一区超13万户停电,仍有部分镇村处失联状态

鲁中晨报
2024-06-17 09:31:11
江南style原唱“鸟叔”因下半身失控遭全球唾弃沦为“韩国之耻”

江南style原唱“鸟叔”因下半身失控遭全球唾弃沦为“韩国之耻”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07:50:09
梁仲辉已任东莞市石排镇党委副书记,此前为寮步镇党委副书记

梁仲辉已任东莞市石排镇党委副书记,此前为寮步镇党委副书记

南方都市报
2024-06-17 09:18:08
黄埔校庆继续挑衅,继续挑战大陆的忍耐程度,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黄埔校庆继续挑衅,继续挑战大陆的忍耐程度,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战域笔墨
2024-06-17 08:29:15
马保国深圳某酒吧表演闪电五连鞭知情人透露出场费,笑死在评论区

马保国深圳某酒吧表演闪电五连鞭知情人透露出场费,笑死在评论区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16 17:15:51
沙特王储的死亡试探: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白宫发言人称这是宣战

沙特王储的死亡试探: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白宫发言人称这是宣战

谈芯说科技
2024-06-17 09:29:21
律师解读“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抢救患儿上课迟到被罚”:应反思生命权利和行政权力轻重

律师解读“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抢救患儿上课迟到被罚”:应反思生命权利和行政权力轻重

潇湘晨报
2024-06-16 16:00:06
抖音支付来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合众易宝更名

抖音支付来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合众易宝更名

IT之家
2024-06-16 23:05:19
场边风景!英格兰太太团现场观战:凯恩、萨卡、加拉格尔对象

场边风景!英格兰太太团现场观战:凯恩、萨卡、加拉格尔对象

直播吧
2024-06-17 09:32:05
南医大受处分教师同事发声!规矩比人命更重要,本末倒置叫人唏嘘

南医大受处分教师同事发声!规矩比人命更重要,本末倒置叫人唏嘘

快乐娱文
2024-06-16 18:24:23
美女模特,蜂腰大长腿,凹凸有致,请你吃晚饭你去不去

美女模特,蜂腰大长腿,凹凸有致,请你吃晚饭你去不去

傲娇的马甲线
2024-06-13 17:30:03
64岁毕福剑:定居辽宁小县城,开三轮车载客,日晒雨淋不怕累

64岁毕福剑:定居辽宁小县城,开三轮车载客,日晒雨淋不怕累

华人星光
2024-06-08 09:30:03
看《玫瑰的故事》,没迷上刘亦菲,却被45岁佟大为圈粉

看《玫瑰的故事》,没迷上刘亦菲,却被45岁佟大为圈粉

评综谈影
2024-06-17 11:12:36
王思聪回应有娃了!

王思聪回应有娃了!

多多琪木格
2024-06-17 10:11:18
乌军再次空袭莫洛佐夫斯克基地!俄军弃桥保船,捷克炮弹已交付

乌军再次空袭莫洛佐夫斯克基地!俄军弃桥保船,捷克炮弹已交付

鹰眼Defence
2024-06-15 17:30:17
1968年,张大千的四姨太徐雯波,正恭敬地跪在地上拜师

1968年,张大千的四姨太徐雯波,正恭敬地跪在地上拜师

视点历史
2024-06-15 17:59:58
IGN坚称《黑神话》开发者辱女 抱怨试玩版没女性角色

IGN坚称《黑神话》开发者辱女 抱怨试玩版没女性角色

3DMGAME官方号
2024-06-17 10:36:03
争议!李月汝14分钟5+7正负值全队最高 后8分钟被弃用直接崩盘

争议!李月汝14分钟5+7正负值全队最高 后8分钟被弃用直接崩盘

醉卧浮生
2024-06-17 07:36:06
谁会做姜萍的那一道题?认真研究了几个小时,笑喷在评论区了

谁会做姜萍的那一道题?认真研究了几个小时,笑喷在评论区了

嘿哥哥科技
2024-06-16 23:42:11
女副镇长出轨领导,聊天记录被丈夫曝光,内容露骨毁三观

女副镇长出轨领导,聊天记录被丈夫曝光,内容露骨毁三观

奇趣阁
2024-06-16 11:10:23
2024-06-17 12:00:49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9164文章数 35711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枝江酒业的补税单,张道红的下马威

头条要闻

清华博士庞众望:洗澡时热水浇头来灵感 有了第一篇SCI

头条要闻

清华博士庞众望:洗澡时热水浇头来灵感 有了第一篇SCI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数码
艺术
手机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你的孩子适合寄宿美高吗? ——对话招生官、学生和家长

数码要闻

点燃派对氛围 有它就够了!Bose SoundLink Max手提音箱评测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AI体验成购机首要因素!今年618手机应该如何选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