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是谁?
她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巾帼女将。
她的丈夫是商王武丁,在位59年,再创殷商盛世。
她居住的古城后来叫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圣地”。
她生活的时代叫商朝,是中国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有文字历史的开端。
妇好铜圆鼎
妇好铜圆鼎全形拓
2020年第7期《中国书法报》“殷墟妇好墓出土青铜器铭文”与您一起领略这位巾帼女将的风采。
20 世纪70 年代,是中国考古史上辉煌的年代:1973 年,安阳小屯南地发现了4600 余片有字甲骨;1976 年小屯村西北角发现了妇好墓。这两件事,震动了当时的中国考古界,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殷墟妇好墓共出土青铜、玉石器等1900 余件,是殷墟考古史上出土器物最多的一次,该墓保存之完整、出土物品之丰富,为殷墟发掘史上所仅见。这批宝贵资料,对于研究殷代历史,尤其是武丁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均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铜器、玉石器上的文字,则是十分珍贵的文字史料,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留下了空前夺目的一页。
司母辛铜方鼎
司母辛铜方鼎全形拓
“司母辛”铭文拓片
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炊煮器,逐渐被赋予祭祀礼器的内涵。铜方鼎出现商代,成偶数使用。妇好墓随葬一对司母辛铜方鼎,口沿下一周夔龙纹为主纹饰。铭文“司母辛”铸于口下内壁,意思是妇好的子女为祭祀王母辛而铸此鼎,“辛”是妇好去世后在宗庙被供奉的庙号。此鼎重达117.5千克,是不多见的商代大型重器。
司母辛铜四足觥
“司母辛”铭文拓片
此觥的器盖前视似牛、似马,后视如鸟,足为两蹄两爪,盖内与器身内均有铭文“司母辛”。妇好去世后在宗庙受供奉的庙号为“辛”,子辈称妇好为“母辛”,孙子以下后代称妇好为“妣辛”。“司母辛”意及祭祀母亲辛。
妇好铜爵
“妇好”铭文拓片
妇好墓随葬的111件有“妇好”铭文的铜器,包括两件铜爵,应为妇好生前使用、珍爱之物。这两件代表了商代晚期形制趋于成熟的铜爵,流、尾长度接近,流头加高,鋬上常饰有兽首五,鋬内有两字铭文“妇好”。
(《中国书法报》257期5-8版)
“妇好”妇好扁圆铜壶
“妇好”铭文拓片
殷墟妇好墓共出土器物铭文12 种,除个别因锈蚀不清待考外,其余均可以辨识。其中,主要有“妇好”“司母辛”“司辛”“亚其”“亚弜”“亚启”“妊竹入石”等。这是目前确知的属于武丁时代的铭文。武丁时代是殷墟文化的早期,从文字的发展史来看,仍然是中国汉字的早期阶段。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发展为“形声”“会意”“假借”。“象形”是汉字的“ 基因”,是中国文字的“根”。妇好墓器物所刻铭文就是当时的甲骨文。2019年11 月1 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 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因此,研究好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对探讨中国文字的发展史、中国书法的发展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兔母”青铜器
“司兔母”铭文拓片
妇好墓器物铭文中,主要的就是“妇好”。据统计,墓中所出器物有铭文190件,而妇好之铭文就有109件,占总数的一半还多。这是因为妇好是该墓墓主,铭文器物最多自在情理之中。
就书法而言,妇好墓铭文更是殷代早期的杰出作品,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最初作品。它简明扼要、雄浑有力、笔锋犀利。人们看着它,琢磨它,赞美它:那是中国书法史上鼻祖之“ 手笔”啊!
——曹定云《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研究》
(《中国书法报》257期6版)
记载有商王占卜妇好是否能够平安生子的甲骨文
在妇好这个人名结构中,“妇”是一种称谓,“好”是她的私名。甲骨文里有诸多妇名,比如“妇井”“妇鼠”,结构都是相同的,“妇”都是一种称谓,“井”“鼠”才是女子的私名。
后世文献不见关于妇好的记载,几千年来我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位女子的存在,有关她的一切都静静地埋藏在地下,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和研究,这位尘封了3000 多年的传奇女子才慢慢地为世人所熟知。
妇好伐土方拓片
甲骨文中有关妇好的材料多达300 条,正是从这些材料中,我们才得以知晓妇好传奇的一生。
妇好平底铜盉局部
甲骨卜辞明确记载妇好曾征伐土方、咠方、夷方等诸多敌对方国。她亲上战场,与敌交战,保卫王朝安宁。在战争中,大部分将领都是男性,真正存在的女性将领少之又少,谁能想到竟然远在3000 多年前,就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的存在,难怪今人称妇好为“女战神”“中国历史第一女将”。
甲骨文中所记载的女性非常多,但是能多次上战场的女子,却只有妇好一人,这是妇好与其他女子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她最传奇的地方和最为人称颂的原因。
——吴丽婉《妇好——镌刻在甲骨上的巾帼英雄》
(《中国书法报》257期7版)
妇好铜方罍
“妇好”铭文拓片
——路爱军《“好”字本义商榷》
(《中国书法报》257期7版)
END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