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唐代就有人测出子午线,为何到了明代,还没人算出地球周长呢

0
分享至

公元前3世纪,被誉为“西方地理学之父”的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测算地球周长时,曾估算出子午线(1度相对地表弧长),从而引来无数人赞誉。不过,埃拉托色尼对于子午线毕竟只是估算,而非实测。

直到公元724年,唐代僧一行才率先实测出子午线,这比阿拉伯著名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还要早上90年。按理来说,测出子午线后,便不难测算出地球周长;可奇怪的是,中国到了明代以后,仍没有人测算出地球周长,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图_ 一行(公元673年~公元727年),唐朝僧人。中国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

一、地球子午线是怎么测量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僧一行实测过程的本末。

僧一行,本名张遂。《大唐新语》以及一些史书说他是初唐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公谨之曾孙(一说支孙)。或许是因为这个出身,则天大圣皇帝之侄武三思才会极力拉拢张遂。

然张遂志不在此。为躲避武三思,他逃往嵩山削发为僧,并更名为一行。无奈的是,僧一行终究未能摆脱做官的命运。唐玄宗即位后,强行征召僧一行前往长安,令其主持新历的编修工作。

按照惯例,修订历法需要不少天象数据进行参考。于是,在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僧一行带领众人正式开始了他的“大地测量”工程。

为此,僧一行还发明了一种名为“复矩”的新型测量工具,用以“定表样,并审尺寸”。只可惜,史书并未记载“复矩”的式样。

上图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在这之后,僧一行便安排众人分别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实测,其中包括太原、武陵、襄阳以及更为遥远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国境内)共计13处测量点。

测量队赶赴现场后,分别在冬至与夏至时分实测了当地的日影长度与北极高,并及时将这些数据汇总,“回日奏闻”。僧一行收到后,“以南北日影较量,用勾股法算之”。

为了便于比较和测算,南宫说小队沿用隋代刘焯的计划,于黄河两岸的平原地区分别选取了渭州白马、汴州浚仪太岳台、许州扶沟以及豫州上蔡武津馆(四地差不多在同一经度上)作为测量点,最终得出的结论为:南北“大率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极差一度”。

上图_ 南宫说小队在黄河两岸的平原地区选取的四处测量点数据

按唐例,五(唐)尺为一(唐)步,三百(唐)步为一(唐)里;而一周天又为365.25(唐)度,再换算成现代单位,即可得出:地球上子午线1度相对地表弧长为129.2公里。

此结论虽然与现代(1度相差约111.2公里)有些差距,但它毕竟是最早通过实测得出的数据。只不过,僧一行能测出子午线,有部分“机缘巧合”,因为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子午线”的存在。

上图_ 高僧观棋图(僧一行为观棋者)

二、僧一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上文已经提及,促使僧一行组织这场“大地测量”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修订历法。范文澜先生也说过:“一行在制造‘黄道游仪’的同时,又造‘覆矩图’,开始实测九州晷影和北极高度,以定各地食分的多寡和南北昼夜的长短。”

不过,僧一行等人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打破当时人们在传统认知上的“障碍”。

须知,具有典型意义的“黄河两岸平原测量计划”,原本出自隋代刘焯之手。而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流传已久的“寸差千里”之说不可信。

这个说法,起源于《周髀算经》。此书相当古老,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再加上它托名为周公所著,因此后世不少人都对书中内容无比笃信。因此,《周髀算经》在唐初时,还是国子监的主要教材之一。

上图_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

书虽老,却不见得都是真理。据《周髀算经》记载:“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正南千里,勾一尺五寸,正北千里,勾一尺七寸。”

每隔千里之地,日晷影长便相差一寸,这个说法一度流行上千年。直到南朝刘宋时期,有人才通过实测发现了“寸差千里”说的错误。至梁朝,已有人得出“二百五十里而影差一寸也”的结论。

又据《隋书·天文志》记载:“(刘)焯(计划)请一水工并解算术士,取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数百里......随气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不用。至大业三年,敕诸郡测影,而焯寻卒,事遂寝废。”

不难看出,南宫说等人的测量方法,正是采取了刘焯的计划。然而,这几位先辈还是都被带“偏”了,他们误以为:日晷影差与两地距离是成正比的。

上图_ 日晷 结构图

好在,僧一行等人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已得出了“凡日晷差,冬夏至不同,南北亦异”的结论。为此,僧一行乃“修大衍图,更为《覆矩图》,自丹穴以暨幽都之地,凡为图二十四,以考日蚀之分数,知夜漏之短长”,从而为当世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场理论的“革新”运动。

由此可见,僧一行的“大地测量”虽然不是直奔子午线而去的,但他的确得出了“北极高相差一度,地面距离相差351(唐)里又80(唐)步”的结论。

按唐制,一个周天为365.25度。既然已求出了子午线的一度,那么只要再乘以圆周的度数,地球周长便迎刃而解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僧一行自始至终都未曾踏破这临门一脚,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图_ 埃拉托色尼,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

三、中国是如何错过这一机会的?

显然,僧一行尽管实测出了子午线,但他本人只是发现了这种规律,并没有意识到子午线的存在意义。这是因为:古代天文学中尚未出现明确的地球概念,以致于世人不知道,地球其实就是个“球”。

而埃拉托色尼当年能估算出地球周长,便是受到了“地圆说”思想的指导。当时,他们已通过极高变化这一现象,联想到了地球的球形状态。

上图_ 浑天说示意图

上图_ 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反观中国古代,却陷入到“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中,要么认为“天平地平”,要么认为“天曲地曲”或“天地之间有一方为曲”。

此外,“浑天说”中的一个分支曾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这种说法显然更接近“地为球形”的事实,但可惜的是,它主要解释了天体形状,并未进一步说明大地形状。

及至元代,阿拉伯人札马鲁丁才将“地圆说”传入中国;到了明初,吴伯宗还将一些先进的天文知识翻译到了国内,可“地圆说”仍未引起较大反响;直到晚清时期,国内才逐渐认识到“地球”的概念,但也更多是出自于政治上的考量。

上图_ 地圆说表述图

这个事实虽然让人惋惜,但僧一行的“大地测量”,还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他虽未曾测算出地球周长,但却真正打破了“寸差千里”的谬论,并对当时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难怪,英国学者李约瑟会将此次测量活动称为“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周髀算经》《隋书》《中国通史简编》《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及其意义——关于张遂(僧一行) 的子午线测量》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过七十,出门一定要做到“六不带”,好福气不请自来

人过七十,出门一定要做到“六不带”,好福气不请自来

布衣粗食68
2024-05-03 15:40:58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72岁的唐国强,终为自己的“恶行”买了单!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72岁的唐国强,终为自己的“恶行”买了单!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11:13:42
仅剩一天!崔永熙不会退出NBA选秀 还有两队等他试训

仅剩一天!崔永熙不会退出NBA选秀 还有两队等他试训

林子说事
2024-06-16 13:19:18
拜登已签字,22国一致对华征税,中方加量囤粮食,瑞典的努力白费

拜登已签字,22国一致对华征税,中方加量囤粮食,瑞典的努力白费

影视解说阿相
2024-06-15 12:39:36
奥运会女排分组抽签,中国女排最佳方案进A组,期待抽到肯尼亚

奥运会女排分组抽签,中国女排最佳方案进A组,期待抽到肯尼亚

极度说球
2024-06-16 18:42:08
21比4横扫!羽坛头号美女击败中国名将,网友:美貌和实力并存

21比4横扫!羽坛头号美女击败中国名将,网友:美貌和实力并存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25:02
心术不正9:加代心惊胆战,老乔打来电话

心术不正9:加代心惊胆战,老乔打来电话

金昔说故事
2024-06-16 18:54:41
湖南省辰溪县中医医院原党支部书记、院长傅胜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湖南省辰溪县中医医院原党支部书记、院长傅胜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鲁中晨报
2024-06-16 10:59:05
荷兰压哨入围,巴黎奥运女排12强诞生!中国冲第2档,日本掉队?

荷兰压哨入围,巴黎奥运女排12强诞生!中国冲第2档,日本掉队?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4-06-16 16:43:51
欧洲施压华为,没想到中国到处开花,逼出隐形大佬!

欧洲施压华为,没想到中国到处开花,逼出隐形大佬!

嘿哥哥科技
2024-06-16 16:27:06
F-16登场,留给侵略者耀武扬威的时间不多喽

F-16登场,留给侵略者耀武扬威的时间不多喽

临墨有余
2024-06-13 09:06:39
霍启刚高调秀恩爱,搂妻子庆祝女排获胜,郭晶晶42岁反而更漂亮了

霍启刚高调秀恩爱,搂妻子庆祝女排获胜,郭晶晶42岁反而更漂亮了

娱絮
2024-06-16 04:07:51
同房后,精子进入女人体内没“受精”,女人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同房后,精子进入女人体内没“受精”,女人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16 07:45:07
王健林疑要认回孙女!王思聪多次被偶遇紧盯手机,满面愁容没精神

王健林疑要认回孙女!王思聪多次被偶遇紧盯手机,满面愁容没精神

缘浅娱深
2024-06-15 12:11:04
向佐晒照庆父亲节,有意讨好妻子,网友:郭碧婷把你的心牢牢拴住

向佐晒照庆父亲节,有意讨好妻子,网友:郭碧婷把你的心牢牢拴住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14:51:46
阿根廷5名世界杯冠军球员无缘美洲杯:迪巴拉在列

阿根廷5名世界杯冠军球员无缘美洲杯:迪巴拉在列

直播吧
2024-06-15 22:57:42
这一次恐无人担责!游客被瓦屋山落石砸中身亡后续:生前照片流出

这一次恐无人担责!游客被瓦屋山落石砸中身亡后续:生前照片流出

布拉旅游说
2024-06-14 23:48:40
头部主播也卖不动了,抖音有点慌

头部主播也卖不动了,抖音有点慌

品牌营销官
2024-06-14 19:32:38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花哥扒娱乐
2024-04-18 22:17:33
心术不正10:当着勇哥和阳哥的面,老乔求打

心术不正10:当着勇哥和阳哥的面,老乔求打

金昔说故事
2024-06-16 19:00:28
2024-06-16 19:36:49
历史大学堂
历史大学堂
历史堂 原创出品
5128文章数 6123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头条要闻

凯特王妃患癌后首次露面 小王子跳舞抢镜被姐姐制止

头条要闻

凯特王妃患癌后首次露面 小王子跳舞抢镜被姐姐制止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南医大被罚老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 校方第二天删除通告 律师发话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