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头亡。大丈夫当马革裹尸,效命疆场。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位大英雄,大豪杰。也是我小时候心目中的一位榜样,杨再兴将军。
小时候最早了解杨再兴将军,是看了古典演义小说,后来又看了一些影视剧,直到长大以后,看了许多史书,我才发现,原来《说岳全传》中描写杨再兴将军的勇猛,一点都没有夸张,甚至还有一些弱化。
对于杨再兴将军,许多人可能还不够了解,或者了解得有些片面。许多人只了解小说里面的形象。
演义形象
关于杨再兴将军的演义形象,出自清朝人钱彩的古典英雄演义小说《说岳全传》,大多数人了解杨再兴将军的形象也多是源于这部书。
在《说岳全传》中,杨再兴是杨家将杨六郎的后代,家族没落,在九龙山落草为寇,使一杆金枪,武艺高强,勇猛善战。岳飞剿匪之时,爱其武艺超群,遂劝其归顺大宋未果,二人大战,不分胜负。后岳飞于梦中得杨六郎传授杀手锏,最终收服杨再兴将军,两人结拜为兄弟。共同辅佐大宋,南征北战,大破金兵,郾城大战中,杨再兴单骑入万军之中,直取金兀术,连杀数员大将,后又破阵而出,威震敌胆。在追击金国溃兵之时,误入小商河,身中乱箭,壮烈战死。
《说岳全传》虽然是演义的成分,但有关于杨再兴将军战功,武艺方面,并没有夸大,甚至有些弱化。毕竟《说岳全传》的主角是岳飞,不是杨再兴。其次,岳杨二人在正史之中,并没有交手的记载。
归顺岳飞
杨再兴,岳飞手下大将,抗金名将。原是曹成部将,跟随曹成在道州,贺州当流寇。
绍兴二年正月,赵构任命岳飞为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负责剿灭曹成。三月十七日,岳飞率军由洪州出发,四月,岳飞派前军统制张宪和吴锡取道全州,往西南进军桂州。曹成拒不投降,退守莫邪关。岳飞命张宪攻打莫邪关。
张宪部将郭进,率先夺关,拿下了莫邪关。这个郭进也是一员猛将,因为饭量大,每次吃饭,都嫌吃不饱,于是自己自制了大马勺,用马勺打饭,于是就在军中了一个“大马勺”的外号。(别笑,真实,史书有记载。)郭进率先入关,贼兵大乱,岳飞军破关而入。
初,曹成据道州,以兵守莫邪关。岳飞遣前军张宪攻关,有郭进者,趫勇有膂力,每以夥饭不饱为言,乃自制大马杓打饭,火头亦笑而与之无,之无忤意,军中呼为大马杓。郭进每随宪执马枪,莫邪之役,进与旗头二人先登攻关,贼兵拒关,进挥枪先进杀贼旗头,贼兵乱,官军齐进,遂入关。——《三朝北盟会编》
郭进虽然勇猛,但要跟接下来出场的杨再兴将军,还是逊色了不少。
岳飞军入城之后,其部下第五将军韩顺夫,疏于防备。解鞍卸甲,饮酒作乐。杨再兴率兵,突然杀入韩顺夫军营之中,砍掉韩顺夫一条臂膀,韩顺夫重伤而死。也就是在此战中,岳飞弟弟岳翻也被杨再兴所杀。
《宋史·杨再兴传》: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莫邪关。第五将韩顺夫解鞍脱甲,以所虏妇人佐酒。再兴率众直入其营,官军却,杀顺夫,又杀飞弟翻。
后杨再兴为前军统制张宪,粮军统制王经所败,逃往广西。张宪穷追不舍,誓杀杨再兴。开玩笑,张宪大哥岳飞的弟弟,都你杨再兴杀了,怎么能放过你。杨再兴走投无路,跳入山涧,被张宪所擒。张宪想要杀掉杨再兴,杨再兴请求面见岳飞。岳飞爱惜杨再兴武艺,又惊奇于杨再兴的样貌,以德报怨,收降杨再兴,让他为国效力。
再兴走跃入涧,张宪欲杀之,再兴曰:“愿执我见岳公。”遂受缚。飞见再兴,奇其貌,释之,曰:“吾不汝杀,汝当以忠义报国。”再兴拜谢。——《宋史杨再兴传》
南征北战
事实证明,岳飞的眼光是真的不错。杨再兴为了报答岳飞,勇猛善战,成为了岳飞帐下有名的猛将,跟随岳飞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功劳。
绍兴六年(1136),岳飞屯军襄阳,再兴奉命进攻伪齐孙都统军于长水县(故城在今河南洛宁)。八月十三日,所部破伪齐孙都统、后军统制满在及士卒百馀人,伪齐军瓦解,再兴乘胜收复长水县,以功由第四副将武经郎升中军统制。——《宋史杨再兴传》
此战,杨再兴阵战五百余人,俘虏官吏百人,敌兵溃散。第二日,又随岳飞破孙洪涧部。击败敌兵两千余人,收复长水。缴获粮食两万石,战马万匹。
遣再兴至西京长水县之业阳,杀孙都统及统制满在,斩五百余人,俘将吏百人,余党奔溃。明日,再战于孙洪涧,破其众二千,复长水,得粮二万石以给军民,尽复西京险要。又得伪齐所留马万匹,刍粟数十万。——《宋史·杨再兴传》
郾城大战,单骑破阵
要说到杨再兴的高光时刻,那就一定要仔细讲讲偃城大战。
绍兴十年,金兀术再次攻打南宋。这次金兵分三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西路金军与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行营右护军都统制吴璘等部相持,陷入胶着状态;岳飞由鄂州方面进军,救援刘锜所部。岳飞派遣李宝、孙彦与金军战于曹州,又派遣杨再兴、牛皋等领兵前去接应。岳家军救援未至,而进攻淮南的金军,已被刘锜所率“八字军”于顺昌所败,金军撤回开封。
十年,金人攻拱、亳,刘锜告急,命飞驰援,飞遣张宪、姚政赴之。帝赐札曰:‘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度。’飞乃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布经略西京、汝、郑、颍昌、陈、曹、光、蔡诸郡;又命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又遣兵东援刘锜,西援郭浩,自以其军长驱以阚中原。——《宋史岳飞传》
宋高宗赵构眼看金兵撤退,马上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不听。此次正是北伐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岳飞领岳家军数万兵马,连败金军,占领颍昌府、淮宁府,乘胜收复郑州、西京河南府等地。岳飞还派梁兴等人渡过黄河,联合河东、河北忠义社,袭扰金军。
同时,韩世忠部克海州,张俊部克宿州和亳州。黄河以北,忠义社各部相约以“岳”字为号,迎王师以过河。岳飞与后方义军已经完成了对开封从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个方向的合围。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收复失地越多,需要留守的兵力就越多。岳飞部兵力不断分散。韩世忠,吴璘部与金军相持不下。张俊这个“浑蛋”又在收复宿州,亳州之后,听从赵构的命令,班师回朝。岳家军此时的处境就变得愈发危险。孤军直入,很容易被金兵所包围。岳飞收拢部队于偃城,上书求援。
金兀术也不是个傻瓜。他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亲率精骑一万五千人,直扑偃城。想要给岳飞来个斩首行动。偃城大战开始了。
金兀术打得好算盘,可惜他遇到的是岳飞的岳家军。
同年七月八日,金军与岳家军在偃城北对阵。金兀术中军以“铁浮屠”为主力,左右两翼则以“拐子马”辅佐。正面决战。而岳家军中军同样出动主力,岳飞之子岳云亲率亲兵八千余背嵬军和游奕军骑兵迎战。精壮步卒手持提刀,大斧。上砍金兵,下斩马腿。岳家军将士全部近身厮杀。《宋史》载:“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阵,戒之曰:“不胜,先斩汝!”鏖战数十合,贼尸布野。”双方激战,异常惨烈。
杨再兴将军此时突然单骑冲入万军之中,直取金兀术而来。可惜被金兵所围,未能活捉金兀术。面对金兵的包围,杨再兴将军再次冲出敌阵。连杀金兵数员大将,刺死百人,身受数十创,夺阵而出。敌兵此战大败而逃。
对于杨再兴单骑入敌阵,许多史料都有记载。
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宋史》
《三朝北盟会编》也记载:“杨再兴单骑入虏阵,欲直擒兀术,不获。杀数十百人而还,身被数十创。”
就连赵构都曾评价: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一时声势可知矣。是以郾城之役,恢复之业系焉。
小商河壮烈战死
初十日,金兵再犯偃城。再次于城北五里店所败。金兀术再领精兵十二万屯于临颖。七月十三日,杨再兴将军领三百骑兵在临颍县小商河巡逻,突然遭遇金兀术十二万大军。杨再兴将军也知道自己和这三百多位兄弟,可能就要葬身于此了。但他无所畏惧,他手下的三百岳家军将士同样无所畏惧。
杨再兴将军率领三百骑兵,向金军发起了反冲锋,岳家军将士个个悍不畏死。斩金兵2000多人,刺死万户长撒八孛堇,千户长与百户长等大头目100余人,最终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等裨将及手下三百骑兵全部战死。
在与金兵战斗当中,敌军箭如雨下,杨再兴将军每身中一箭,便折断箭杆,继续杀敌,慷慨义烈。宛如天人。每当读史书,读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涕泗横流。大丈夫当如再兴者。
大好男儿,慷慨义烈
杨再兴死后,第二天张宪率部赶到,大破敌兵六千余人。收拢杨再兴将军尸体,及至焚化,得箭头居然有两升之多。
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于之战,杀两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簇二升。——《宋史·杨再兴传》
七月十四日,岳家军与金兵再战于颍昌城西,王贵,岳云率背嵬军精锐正面对阵,步卒两翼策应,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人为血人,马为血马”。誓要为再兴报仇,誓要雪靖康之耻。大破金兵,阵斩金兀术的女婿万夫长夏金吾,杀五千余人,俘士卒二千余人、将官七十八人,并获马三千余匹。
岳家军乘胜追击,包围开封,七月十八日,张宪,王贵,牛皋,徐庆,岳云,等岳家军大将,再败五千金兵,乘胜追击十五里。
捷报频传,此时岳飞大为鼓舞,他对部下说道“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
而金兀术也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杨再兴将军,正是千千万万个岳家军的象征。正是有像杨再兴将军这样的大丈夫,岳家军才能百战百胜,威震敌胆。岳飞能有杨再兴将军这样的猛将,才能北定中原。而我中华五千年,正是有杨再兴将军这样,勇猛壮烈的好汉,才能光耀千古。
后生晚辈,当拜谢杨再兴!!!
作者:大唐守捉郎
参考资料:《宋史岳飞传》、《三朝北盟会编》《宋史·杨再兴传》《说岳全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