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董明珠: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当代,还要考虑未来千秋

0
分享至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陈浩杰

31年前,董明珠南下珠海,从海利(格力前身,1991年海利、冠雄合并成立格力)一名普通的空调销售员做起,开启了在格力的激荡岁月。在格力成立30周年纪念日前夕,在珠海格力总部,董明珠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独家专访。

格力对自主创新的坚守从未改变

《财经国家周刊》:30年来,从组装、模仿到跟跑、领跑,格力在空调领域书写了中国家电产业的逆袭传奇,你认为,格力不断成长壮大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董明珠:创新、挑战、奉献、坚守,这是格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也是支撑格力发展的核心经验。格力走过了30年,走出了一条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在核心技术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格力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产业的创新史。今天,创新的起点还要不断上台阶,要紧紧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这些更高要求来做产品技术研究。

再比如说奉献。作为企业肯定要赚钱,但前提一定是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贡献,而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对企业来说,奉献精神不是简单的付出,包含了诚信、质量等等。普通员工谈奉献,他遵纪守法、勤勤恳恳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奉献。

▲这是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格力展区所展示的格力咖啡机器人(8月23日摄)。图/新华社发

《财经国家周刊》:在大家印象里你特别好斗,而“斗争”也可以说是驱动格力成长的源动力,你本人这么认为吗?

董明珠:我认为是这样的。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一个斗争的过程,工作也是。斗争不是只跟别人斗,跟自己过不去也是一种斗争。和谐是斗争出来的,没有斗争,哪里有和谐?很多问题并不是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斗争最难的还是能不能坚守下来。

《财经国家周刊》:近年来,格力特别注重对这种年轻人的培养,而且特别注重从精神层面培养,为什么?

董明珠:格力要打造百年企业,必须要有一代一代的人来传承和发展,特别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去培养年轻人的一种敬业精神、吃亏精神。我们引导格力的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角色,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极致,我觉得他就是成功的,成功不在于你所谓的职务有多高,成功在于你时时能够在发光。

▲2020年3月19日,工人检查医疗器械模具零件生产线。图/新华社发

《财经国家周刊》:今天的格力已经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业龙头企业,你个人也是广受尊敬的企业家,如果要讲企业价值,你倡导的价值观是什么?

董明珠:我喜欢那些愿意去思考的人。一个企业一定要紧紧围绕着人类的美好需要去做技术研究。比如我们起初开发光伏空调技术的时候,仅仅是想解决雾霾问题,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10年没有停止,到今天格力研发出“光储空”技术,实现空调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因为我们看到资源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当代,而且还要考虑未来千秋。

在格力31年,当业务员最快乐

《财经国家周刊》:外界普遍认为,你和格力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同时没有格力也没有董明珠,你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董明珠:如果给你一个舞台,你没有在上面跳舞,你就浪费了这个舞台。如果你会跳舞,而没有一个好的舞台,你也跳不下去,我觉得这相互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1994年年底我回总部当经营部部长,公司当时的内部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应收款、应付款,三角债等问题缠身。我作为经营部部长,通过销售和市场的变革推动公司内部治理,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搭舞台的过程,不是我一个人在搭这个舞台,是有更多有共识的人一直参与其中。

▲1990年,董明珠进入格力电器成为业务员。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格力的掌舵人,你素以强势著称,也缔造了格力独特的企业文化,从你个人来看,董明珠的个性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格力?

董明珠:格力要发展壮大,不是一个董明珠来挑战,而是所有员工都要去挑战,这才是最完美的。我觉得格力的文化现在越来越好,不谋私利,当然有时候在拥有权力以后,如何让大家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也是最难的。家有家风,我们把家风放大了,就是一个企业,最后就是一个国家。

《财经国家周刊》:格力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30年来经历了多次闯关,期间你也面临过多次挑战和诱惑,是什么原因让你对格力始终不离不弃?

董明珠:我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第一个原因,我来珠海,就是因为珠海这个城市美而留了下来。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企业的成长它要有过程,今天不代表明天,企业在不断地成长,我们要看的是未来。我一开始是业务员,我自己在小圈子里面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当时我选择不走。

1994年,格力销售员集体跳槽,总部让我回来管理经营部门,我当业务员年收入已经有一百几十万了,当部长才10万,为了钱,我可以选择不回来。但是企业需要人的时候,你不是用钱来衡量你自己,你的价值不能用钱来替代,你的价值是看你能为企业做多大的贡献,那才是人该有的价值。

《财经国家周刊》:从普通的业务员到董事长兼总裁,30多年来,你的职务不断变化,就个人而言,哪段时光是你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

董明珠:当业务员最快乐!因为当业务员时没有过多的纷扰,把自己本职工作干好,而且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干事,把事干到极致。

回来当部长,面对的挑战太多了,把部门管好,把市场管好,还要跟内部进行较量,这才是最大的挑战,因为谁都不愿意去做恶人,但是你既然承担了这个职务,你就要履行它的职责,要义无反顾地追求极致,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坚守。

▲董明珠在车间

多元化发展不会改变,但不会乱了分寸

《财经国家周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很多制造企业都在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你如何看待当下制造企业所言的困局?

董明珠:困难肯定是有的。互联网对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比如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不少门店都在关闭。对于很多制造企业来讲,还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怎么用优质的产品、诚信的产品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线上的销售不如线下规范,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以前大家都喜欢打价格战,企业要生存,打价格战往往意味着企业要偷工减料,消费者是受害者,企业其实也是受害者,尤其是创新企业更是受害者。进入互联网时代,我认为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市场,要严控严管市场秩序,要让优质产品能在互联网平台上有发展空间。

▲格力精密模具公司柔性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

《财经国家周刊》:那具体到格力而言,在你看来,格力目前面临哪些困难,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董明珠:第一,一定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变化。格力以前最成功的就是营销模式的创新。进入互联网时代,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肯定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开个门店等着顾客上门,而是应该用更多零距离的服务去打开市场。我们这些年开了“格力董明珠店”,2020年开展了全国巡回直播,今年还在加大力度创新运营模式,对格力来讲,这些都是新的挑战。

第二,我们会坚持不懈推动科技创新,坚持技术引领。现在格力电器已经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我认为格力的发展不能像以前那样追求销量,而是应该更多在技术层面突破。

第三,格力电器多元化的发展这是不会改变的,但我们不会乱了分寸。格力要做好两大板块,一个是消费电子板块全产业链的覆盖,一个是工业板块,包括数控机床、精密模具等。现在格力用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数控机床,我们同时也为别的行业提供产品服务。

▲2021年10月17日,浙江杭州,格力产品展示。图/视觉中国

《财经国家周刊》:格力工业板块发展是不是比较慢?现在工业板块在整个格力营收中的占比还是相对比较低的。

董明珠:对比都是相对的。格力空调做了一千几百亿,其他的产业刚刚做起来就要做一千几百亿,那是白日做梦,它需要有一个时间去沉淀。现在做数控机床的企业里,还没有哪一家规模能做到1000亿的,包括那些搞兼并收购的企业,机床也没有在这些企业的业务中占据主流地位。所以不能只听别人怎么讲,你自己要有定力。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世界最好的数控机床,要做最精尖的高端模具。

《财经国家周刊》:不久前,格力收购银隆,两家企业的协同发展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对于银隆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格力有何规划?

董明珠:银隆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储能技术和电池技术,目前来讲我们认为它是最先进的技术之一。钛酸锂的优点就是电池的安全性高,还具有快充放、耐宽温、长寿命等优异特性,特别适合于做储能,晚上峰谷电进来,几分钟就可以把电池充满,在充的过程当中还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它的一大亮点,这个亮点足以支撑它在“双碳”时代占领巨大市场。

格力前段时间收购银隆后,随着多地拉闸限电,银隆电池已开始供不应求,实践证明了钛酸锂电池的价值所在。银隆面向未来的应用,首先是做重卡,进行矿山运输等,此外是做城市的清洁环卫车、移动医疗车,以及城市大公交车。

《财经国家周刊》:当下,具备颠覆性创新的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身处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面对可能未知的对手,作为领军者的格力有没有这样的危机和担忧?

董明珠:真正的对手存在于自己的心智里,能否一直赢得竞争,要看你是否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实现自我发展的进阶。敌人无处不在,你不断在一个领域始终保持创新的姿态,敌人对你的影响只是骚扰,就谈不上是对手。

《财经国家周刊》:下一个30年,你希望格力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董明珠:格力现在的定位很清楚,就是科技型的工业制造企业,是一个全产业覆盖的电子消费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装备智能化的制造企业。未来30年,我希望格力仍是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

格力有着清楚的发展目标,但市场的变化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比如说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线下渠道带来了冲击,又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是一个短期的困难。如果想要解决短时期内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去收购很多的品牌,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将销量快速提升,但是我们更愿意做长期主义,因为我们希望让全世界都能够认知格力品牌,认知中国制造,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格力有一个坚守,那就是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使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河南重旱特旱面积不断扩大 323万亩地因旱无法播种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河南重旱特旱面积不断扩大 323万亩地因旱无法播种

财联社
2024-06-13 12:45:08
“超军旗”也要送到乌克兰!曾击沉“谢菲尔德”,黑海舰队小心了

“超军旗”也要送到乌克兰!曾击沉“谢菲尔德”,黑海舰队小心了

鹰眼Defence
2024-06-13 11:07:57
印度50度高温末日求生!贫富差距令人咋舌,富的富死,穷的穷死

印度50度高温末日求生!贫富差距令人咋舌,富的富死,穷的穷死

李砍柴
2024-06-12 20:13:42
口出狂言!天津建筑工人跪地讨薪,项目方:你自己来干活,活该!

口出狂言!天津建筑工人跪地讨薪,项目方:你自己来干活,活该!

沫姐美食记
2024-06-13 20:49:49
辛瓦尔:加沙平民流血将有助于哈马斯!下达人质灭口令

辛瓦尔:加沙平民流血将有助于哈马斯!下达人质灭口令

项鹏飞
2024-06-12 15:04:13
景甜被叫大甜甜当然有原因

景甜被叫大甜甜当然有原因

综艺拼盘汇
2024-06-13 20:26:22
突发!大陆原海军艇长开快艇直入台湾,岛内炸锅了

突发!大陆原海军艇长开快艇直入台湾,岛内炸锅了

华山穹剑
2024-06-13 20:12:12
为何很多饭店都开始抵制探店主播?商家直言,这三个原因太现实了

为何很多饭店都开始抵制探店主播?商家直言,这三个原因太现实了

五月读书汇
2024-06-13 09:36:20
将船拖走!中方下达最后通牒!西部战区司令被撤职,菲方彻底慌了

将船拖走!中方下达最后通牒!西部战区司令被撤职,菲方彻底慌了

慎独赢
2024-05-24 13:05:54
王思聪私生女事件揭秘,孩子真实身份曝光!王健林尴尬难堪。

王思聪私生女事件揭秘,孩子真实身份曝光!王健林尴尬难堪。

厍哥文史
2024-06-12 05:46:14
新疆一学生篡改7名同学高考报考志愿,一审获刑1年半

新疆一学生篡改7名同学高考报考志愿,一审获刑1年半

澎湃新闻
2024-06-12 20:04:27
中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全文)

中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全文)

新京报
2024-06-13 21:00:10
法媒:马克龙会否重蹈戴高乐覆辙?

法媒:马克龙会否重蹈戴高乐覆辙?

参考消息
2024-06-12 14:04:09
李章洙发文讨要北京房产,多方人士:不办房产证,名人也没用

李章洙发文讨要北京房产,多方人士:不办房产证,名人也没用

娱记掌门
2024-06-13 18:26:34
哈萨克斯坦废弃的油田,中国却花2400亿买下,事实证明手段真高明

哈萨克斯坦废弃的油田,中国却花2400亿买下,事实证明手段真高明

东哥讲故事
2024-06-03 19:09:05
王小丫:余生好好走,前央视著名主持人,病床上23字留言催人泪下

王小丫:余生好好走,前央视著名主持人,病床上23字留言催人泪下

综艺拼盘汇
2024-06-14 02:12:23
收受消费卡、挪用公款……山东3市纪委监委通报

收受消费卡、挪用公款……山东3市纪委监委通报

鲁中晨报
2024-06-13 17:31:05
端午节婆婆和哥嫂来吃饭,提出要求:让我把女儿嫁妆借给侄子买房

端午节婆婆和哥嫂来吃饭,提出要求:让我把女儿嫁妆借给侄子买房

华贵禅心
2024-06-11 10:33:20
中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事关中国国运。

中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事关中国国运。

曾经年少
2024-04-29 14:07:27
媒体人:伊万的水平已经足够 恐怕没教练能带国足进世界杯

媒体人:伊万的水平已经足够 恐怕没教练能带国足进世界杯

直播吧
2024-06-13 19:24:07
2024-06-14 03:34:44
董明珠自媒体
董明珠自媒体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1110文章数 76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旅游要闻

山西文旅厅厅长与董宇辉拉家常:中午回家吃了饭

手机要闻

鸿蒙份额超越 iOS/小爱同学接入豆包大模型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