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看了那么多知识科普视频,为什么你还是没学到知识?

0
分享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科技复联汪,作者|风千语

一句话总结本文观点:学习是费脑子的事,看视频费的是眼睛。

先问两个问题:

1.你会通过看视频获取专业知识吗? 2.你是否觉得视频一定是更容易获得知识的媒介?

撇开B站这些总爱标榜自己是学习网站的视频平台不说,连抖音这样娱乐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也恨不得把知识科普几个大字贴在脑门上。

知识科普、财经金融以及科技互联网圈,只要有个号,都想做视频。水平高点的贴表情包完成内容的幽默升级,水平差点的直接搬运画面素材,将文章原封不动读出来。

绝大多数所谓的知识科普视频,把画面关掉,只听声音并不会影响理解,所以这难免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

明明是音频可以做到的事,为何偏要增加很多无意义的画面做成视频?

在追逐知识科普这阵风中,巫师财经和半佛仙人吃到第一波红利,随后的很多视频博主也开始效仿他们。只是后来者有时候连抄袭可能都不如前人,表情包运用不如别人那么有灵性,配音不够亲民自信,连文案可能都来自百度百科。

在这种风气下,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人进军知识科普领域,将千百人嚼烂过的东西反刍再反刍,所谓脚本也只是比普通文章多了几句口头禅和语气词。构图和分镜是什么?完全不知道。

即便如此,倘或有够出色的文案和配音,画面敷衍一点大家也能接受,毕竟看视频是为了“学习”。只是很多人可能没有计算过时间成本,在铺天盖地的知识科普视频中寻找干货远比从浩如烟海的文章中寻找干货来得复杂。

贴心的视频博主会给观众拉上进度条,提炼关键点所在的时间刻度,多数博主不会,他们更希望用自己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气息说服你。

视频和图文,终归是两种媒介语言,适合写在文章里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做成视频。同样有些东西的确只能用画面去诠释,这正是我们需要视频承载内容的理由,但视频并非所有内容的优选媒介。

知识科普视频的兴起本身是好事,奈何架不住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只是成全了懒惰之人的好学之心和业余人士的显能之心。

01「观众角度」:看视频学知识是种错觉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尤其是抽象的学习(不包含婴幼儿时期的学步启蒙)。人类,不,准确地说,所有生物都倾向于做轻松安逸的事,除了极少部分个例,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为难自己。

大脑也不是天生就是用来思考的,因为一思考,意味着身体能量会被急速消耗,于生存本能不利。从这个角度而言,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是最舒适且顺应本能的选择。

然而正如锻炼身体一样,人们都知道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尽管与本能背道而驰还是会锻炼,甚至最后还在锻炼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学习的成就感依然与艰辛付出有关,轻易获得的知识很多时候只能算常识,不能算知识。

由于多数人都不是天才,没办法一点就通,同时这些不是天才的大多数又比较懒惰,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想吃学习的苦,这也就给了知识付费很大的生长空间。

当大家在网上买课,或者为某一种号称知识的东西付费时,总是有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我付了钱,就拥有了宣传上的所有知识。

然而花钱与否与学到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就像你去健身房办了卡不代表你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学习无论是花钱还是不花钱的,都要经历一个劳其心智的艰难过程,否则就只能带来一种错觉——眼睛:我会了,大脑:不,你不会。

上学的时候尚有课后作业检验学习成果,看视频时却是没有课后作业的,许多人哪怕是看完一个制作精良的科普视频,最后也并不会去思考当中提到的某个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对的,看文章调动大脑思考的频率更高。视频本身是一种将思维降维的媒介,将一些艰深晦涩的东西拆解,在拆解过程中势必就要舍弃很多东西,才能达到科普的目的。

视频的优越性在于通俗易懂,可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构建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事,如果觉得看几个视频就能掌握什么知识,实在是一种很大的错觉。

当然这里并不是完全否定视频学习的作用,前提是你真的会将一个干货视频反复刷,重复才是学习的利器。

仅仅就分辨什么是干货这件事,已经干倒了一大片。

多数知识类视频,或许根本算不上知识,只能算内容。有知识含量的视频不见得制作得很好,反之一样,制作精良的视频内容,不见得包含了很多知识。

在一个追求点击量的平台,不费一番功夫,根本挖不到几个干货满满的视频,算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用户快乐,而学习是不快乐的(这种快乐只有少部分能体会)。

举个简单的例子,B站上罗翔老师,非常勤快地给大家科普刑法知识,但是大家记忆最深的却是张三的鬼畜。是大家真的这么爱法律知识吗?非也,只是某个笑点刚好与法律有关。

看过罗翔老师视频的人很多很多,真的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的人却没几个,能分辨什么叫未遂和既遂已算及格。

8月13日,罗翔更新了一条时长9:32s的视频,详细阐述了废除死刑的思潮以及自己为何后来反对废除死刑。

该视频播放量超300万,证明感兴趣的人很多,可是你若问一个视频里最基本的问题如“废除死刑的思潮起源于xxx的哪本书?”,应该没几个人能答上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答不上的人会越来越多。遗忘曲线从来不会因为换了学习形式而得到改变或升级。

言归正传,本题答案是: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

有干货的视频尚且如此,滥竽充数的视频自不必多言。

02「创作者说」:大家授人以渔的自信从何而来?

“以我为准。”

这句极具自信的台词忘了是从哪位高人up主口中开始流传,一种略带自负的腔调开始蔓延在很多知识科普视频中,尤以财经类为甚。

这些人不乏相关从业人士,但究竟什么出身,从业经验如何却没有人知道,藏在画面背后的声音,一度好似网线另一头的键盘侠,轻易就能带动你的情绪。

一部分内容创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一些显而易见,百度就能知道的常识重铸,转变成看起来十分高端的东西。可以肯定的是,多数视频所讲述的内容(文案),我们只要用点心,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解答。

只是:百度那么麻烦,人家才不百度呢。

进学校当老师尚需教师资格证,上网传播知识却什么门槛都没有。

目前大部分内容平台对财经及医疗类内容都设定了相应的审核机制和门槛,这是一个好的转变,但更多的知识科普内容还停留在野蛮生长的阶段。

细观抖音、B站或其他视频平台的推荐机制,会发现它的推荐机制更倾向于鼓励大家博眼球而非创作。所以每到时事热点当头,投稿量就会暴增,时事热点如果还附带娱乐新闻背景,创作者和观者的热情便到达了顶峰。

盘点吴亦凡背后资本的视频那么多,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资本二字的定义是什么?控诉内卷现象的视频也很多,但估计没几个人知道“内卷”来源于克利福德·格尔茨《农业内卷化》。

很多时候,创作者们不是在传播知识,也不是在做科普视频,只是在生产内容产品。这种产品的目的只有一个:博得认同,或者说获取流量。

人类自古都在寻找同盟者,到了互联网也一样。

UGC模式的盛行给了很多人展现自我的机会,任何人通过实名认证都能在网上抒发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注意,只是抒发看法和见解。随着赞同者越来越多,创作者就容易产生一种误会:我说得很有道理,甚至,我就是在传播知识。

的确,人非生而知之者,圣人尚且无常师,师未必就要贤于弟子。又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四方学习总归没有坏处,坏的是打着知识科普目的误人子弟的创作者。

不少人可能都还记得被封号的回形针,单论科普,其实回形针不少视频做得不错,走到后来那一步属实就是飘了,或者说从做完新冠病毒科普那一刻开始就飘了。

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是一样藉由看书、上学和上网获取知识,凭什么你在某个领域多看了点资料,就摆出一副“以我为准”的姿态呢?

知识科普是有门槛的,洗稿转述和教学是两码事。做视频也有门槛,用爱剪辑和用PR的始终不同。能做好知识科普又能做好视频的,基本上已经位列视频网站百大,名利双收。

能做好一个内容创作者已实属不易,很多人大可不必冒充知识科普,也不必非要做视频,平台上从来不缺有声PPT。

同理可证,本文也只是传递某种观点,完全可以合理礼貌地反驳,任何一句都称不上知识,顶多属于常识。

03「不正经教学」:如何成为一个知识科普视频博主

大体上原创按最简单粗暴的形式可以分为“出镜”和“不出镜”,知识科普同样,真人出镜唯一需要面临的风险就是被外貌攻击。虽然配音也有遭遇声音攻击的风险,但比起真人还是小了点。

不过如果长得足够有特色(不见得要高颜值),且有表演说教的欲望,还是建议真人出镜,因为多数平台对真人出镜的视频会有加权推荐。

真人出镜教学则需要一定的人设,可以是学成归来海归精英、多年资深从业人士,也可以是神秘莫测百晓生、人生阅历指数爆表者……

不过人设容易翻车,还是神秘一点比较好,只需要时不时透露“我来头不小”的讯息即可。为了符合来头不小的设定,最好多用口头禅和习惯用语,让人物更有记忆点,例如“多年经验告诉我”“相信我,没错的”“以我为准”……

没有真人出镜的情况下就需要多花点时间找素材,视频画面可以与主题相关或者无关,甚至全部用表情包和图片也行。图片和画面容易存在侵权问题,因此不缺钱的话,建议去买打包的画面,电商平台上从几十到几百,山川大海、车水马龙、天外飞星……各类画面应有尽有。

用表情包来填充画面的话,就要小心陷入自嗨境地,毕竟每个人的笑点并不一样。

画面有了,接下来就是脚本。知识科普视频的很多内容其实完全没到要动用脚本的地步,也不过是写了篇较为口语化的文章,照着念。

至于文案如何写,大体逻辑按平时写文章来就是,只有三点需要和写文章时作区别,加以注意:

1、太书面化的语言可以去掉,尽量用平实的表达;

2、切记大长句,能用两句话说的事就不要用一句话来说;

3、假想自己是在和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讲题,多使用语气助词,尽显掏心掏肺、呕心沥血之态度。

最后一点,最最重要的就是配音。知识科普视频和其他视频不同,文案内涵的权重更高,大家主要是为了看你说什么而不是画面呈现什么,所以声音其实很重要,但被很多人忽略了。

普通话可以不标准,但是要有特色。虽然稿子是现成的,却不能让人听起来是现成的,念稿子也要念出一种胸中自有上下五千年的自信来,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

知识科普视频的后期制作成本普遍不高(除了少数制作精良的视频),字幕没有错别字便可及格。至于配乐,同样为了避免侵权问题,建议寻找公版古典音乐,表演到慷慨激昂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顺势奏起,岂不妙哉?

最后是投稿阶段,标题和封面的设计,这个没有标准,参考各平台最火的标题封面就可以了,不求标题党,但求与众不同。

以上——纯属胡说八道。重申:爱学习始终是件好事,知识科普视频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不该对它的期待过高。

当视频平台骄傲地把“知识科普”“学习”这一类的标签加到财报里时,它就完成了一次品牌形象升级。

平台没有义务去判定一个内容到底属不属于知识,它只需要很多看起来是知识的东西填充相应分区。懒惰的用户也不需要判别什么是知识,因为对于他们多数来说,什么都是知识。

为了方遍更多的人“传道授业解惑”,一些内容平台还上线了一键生成视频的工具,在有文章的前提下,自动匹配表情包、图片并且配音。

尝试这些技术的初衷都是好的,毕竟会写文章的不见得会做视频,能做视频的不一定具备科普素质。

互联网的确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但也没有低到易如反掌的地步,毕竟以现有的技术,学习也好,获取知识也好,都只能依靠大家脖子上那个东西。

常言说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看了很多知识科普视频依然没有成为学霸,那是因为你没有终生学习。

终生学习正在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一种生存、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黑客帝国里机器向大脑传输知识的技术,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是幻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曾经大火的油混汽车,为啥一下子就败给插混?内行人道破,知晓了

曾经大火的油混汽车,为啥一下子就败给插混?内行人道破,知晓了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4-06-13 15:52:56
1855年9月,洪秀全刚洗完澡,洪宣娇默默地走进了房间。

1855年9月,洪秀全刚洗完澡,洪宣娇默默地走进了房间。

百态人间
2024-06-13 16:35:27
江西萍乡一爆炸事故致5死25伤  江西省安委会挂牌督办

江西萍乡一爆炸事故致5死25伤 江西省安委会挂牌督办

央广网
2024-06-13 22:40:06
欧盟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中方透露反制计划,欧方看重领域或遭殃

欧盟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中方透露反制计划,欧方看重领域或遭殃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4-06-13 21:52:20
以色列营救人质细节曝光,哈马斯愤怒不已,内塔尼亚胡将继续前进

以色列营救人质细节曝光,哈马斯愤怒不已,内塔尼亚胡将继续前进

山河路口
2024-06-09 21:23:29
U17亚洲杯分组:中国、韩国、巴林、不丹、马尔代夫一组

U17亚洲杯分组:中国、韩国、巴林、不丹、马尔代夫一组

直播吧
2024-06-13 14:36:14
不是哥们!请三上悠亚来演纯爱?国产真人影游卷出新赛道

不是哥们!请三上悠亚来演纯爱?国产真人影游卷出新赛道

叶子猪游戏网
2024-06-12 14:35:24
魏晨晒与彭于晏合照,两大型男皮肤黝黑气质全变,年龄上升变大叔

魏晨晒与彭于晏合照,两大型男皮肤黝黑气质全变,年龄上升变大叔

山野下
2024-06-13 11:13:22
山东麦当劳血案张帆被注射死刑,行刑前拒见亲人孤身赴死

山东麦当劳血案张帆被注射死刑,行刑前拒见亲人孤身赴死

一个人讲故事
2024-04-02 17:20:50
王思聪私生女事件升级!疑似黄一鸣孕照曝光,他还能沉默多久?

王思聪私生女事件升级!疑似黄一鸣孕照曝光,他还能沉默多久?

甜小娱儿
2024-06-13 15:10:40
三天,两名卫健系统女干部被查!

三天,两名卫健系统女干部被查!

鲁中晨报
2024-06-13 17:31:15
必须放弃台湾?特朗普说出了美国人的心声?赖清德可以死心了!

必须放弃台湾?特朗普说出了美国人的心声?赖清德可以死心了!

趣说世界哈
2024-06-13 12:56:46
奥运会第八支晋级球队诞生,意大利二档队,中国队若晋级为第三档

奥运会第八支晋级球队诞生,意大利二档队,中国队若晋级为第三档

极度说球
2024-06-13 11:33:16
24架阵风打72架歼20?大V谬论:解放军飞行员为躲阵风,提前退役

24架阵风打72架歼20?大V谬论:解放军飞行员为躲阵风,提前退役

东方点兵
2024-06-13 18:21:45
美国制裁胡塞武装相关公司涉及中国,印度、阿联酋、土耳其也受影响

美国制裁胡塞武装相关公司涉及中国,印度、阿联酋、土耳其也受影响

掌链
2024-06-13 23:03:26
收视率全国第一,《新闻联播》花24秒强推,央视这部黑马大剧炸了

收视率全国第一,《新闻联播》花24秒强推,央视这部黑马大剧炸了

糊咖娱乐
2024-06-12 11:39:56
大暴雨! 雷暴大风!福建最新发布!明早出门的注意

大暴雨! 雷暴大风!福建最新发布!明早出门的注意

鲁中晨报
2024-06-13 18:43:19
美国1-1巴西,赛后评分:不是维尼修斯第1,而是美国队1号排第1

美国1-1巴西,赛后评分:不是维尼修斯第1,而是美国队1号排第1

侧身凌空斩
2024-06-13 09:05:06
“央视一姐”朱迅的落寞,是整个主持界的悲哀,让人痛惜不已

“央视一姐”朱迅的落寞,是整个主持界的悲哀,让人痛惜不已

综艺拼盘汇
2024-06-13 17:40:43
两组黑鸭子对簿公堂恩情不在,内讧走向分裂,昔日姐妹成对手

两组黑鸭子对簿公堂恩情不在,内讧走向分裂,昔日姐妹成对手

梦录的西方史话V
2024-06-11 19:24:40
2024-06-13 23:54:44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独立财经科技媒体
102929文章数 8585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头条要闻

韩国女子20年前遭"集体性侵" 44名嫌犯无一人受到刑罚

头条要闻

韩国女子20年前遭"集体性侵" 44名嫌犯无一人受到刑罚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游戏
教育
亲子

手机要闻

四款中端新机再次被确认:一加、红米、真我和iQOO谁会成为佼佼者

受法律保护的可颂,究竟有多好吃!?

主播请路过老人玩《无畏契约》:击杀就送鸡蛋等

教育要闻

本科生收入揭秘:月薪六千成常态,高薪专业竟是这些!

亲子要闻

父母辅导儿子功课,结果差点被气得去见了太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