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嘉宾: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副教授、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徐静
2021在京招生计划及专业
2021新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教育部直属中医药高等院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始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我校在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中设有中医骨伤方向,现开办中医骨伤科本科专业能优化毕业生的学科结构,更好地适应及满足医药行业对中医骨伤人才的需求,实现我校更好为国家大健康行业服务的重要战略布局。
中医骨伤科学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诸多分科之中,骨伤科学具有鲜明的特点。现有中医骨伤专业毕业生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针对当前中医骨伤医生高素质人才相对匮乏,中医骨伤特色治疗亟待传承,中医学全面振兴发展迫切需要骨伤专业人才的大趋势,我校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应需而设。
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临床学系实力雄厚,依托我校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共6家临床教学医院的骨科共同组建为中医骨伤临床教学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骨伤科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以刘寿山为首的一批名老专家首先创立,主张“七分手法三分药”,其宫廷正骨手法别具一格,东直门医院骨伤科享誉全国。
临床教学基地众多,实力突出;教学团队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定会为国家培养一批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适应未来医疗模式变化的中医骨伤临床医学应用复合型人才。
录取规则
(1)原则上各专业组以不超过我校在京招生计划数的105%左右调档,具体比例我校将与北京市高招办协调商定。
(2)学校对已调档的考生,采用投档成绩和所报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安排考生专业。不设置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专业录取出现实考分数相同的情况时,优先录取选考相关科目及分数高者(具体比较顺序详见我校后续发布的本科招生章程)。所有专业志愿均无法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3)中医学(五年制专业除外)、中药学、管理类、药事管理、英语、护理学等专业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建议非英语考生慎重报考。
(4)从对考生负责、维护考生利益的原则出发,色盲、色弱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考生不予录取至医药学类专业;我校明确提出不鼓励躯干或肢体残疾考生报考医药学类专业,否则将无法完成学业。
深造情况、就业去向
我校就业率近年来均达到97%以上,深造率在4成左右,本科生升学率在6成左右。2020届毕业生中有1096人选择国内升学,升学率为41.22%。主要的升学院校前列主要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
就业去向和单位以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主,2020年共有59.03%的毕业生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4.87%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具体分为几大方面,一个是临床,包含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医院、西医医院、社区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等;二是从事中医药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包含高校任教、出版社、研究院等;三是到医药卫生相关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
志愿如何填报增大录取几率
考生应慎重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北京采取院校专业组的录取模式,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为一轮投档,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无法录取至所报专业时,则可能被退档,只能进行征集志愿填报或进入下一批次。
同一专业组专业间虽然不设置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但是仍按照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因此考生可结合自身情况,优先填报意愿强烈的专业,同时可考虑在最后填报“兜底”专业。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4286231,53911283;
招生网址:http://bkzs.bucm.edu.cn;
电子邮件:zs@bucm.edu.cn;
微信公众号:通讯录-公众号-“+”-搜索“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办”或“EO-BUC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