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免费讲座丨怎样从经典散文,开启现代文阅读通关之路?

0
分享至

博雅公益讲座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理解部分都是考查重点和难点,其中现代文“多文本阅读”比重最高,散文、小说、记叙文、议论文都可能考到,每篇文章分值在10~20分之间。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二、现代文(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读书一定要带着脑袋

江曾培

①最近在读钱旭红院士的书《改变思维》。他在谈读书求知时强调知识要转化为真正的见识和能力,一定要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他说,在科学启蒙时代,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知识爆炸式增长,获得知识容易得多,获取的渠道也日益丰富,伴随而来的却是好多人迷失在知识里,特别是迷失在网络展现的知识里。知识虽是文明传授的载体,但不是根本,更不是全部,超越知识本身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心态才是真正的核心。因而可以说,思维和精神才是力量。人要在读书求学中有效地拔尖成才,一定要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养成创造性思维。

②以色列人口几百万,犹太人被称为“智慧的民族”,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富于批判性思维,在读书求知中勇于独立思考,驰骋奇思异想。前些年,有位专家应邀出席以色列驻华大使的晚宴,席间,大使说到当年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的母亲,在佩雷斯小的时候,每天会在他放学回家后问两个问题:“有没有提一个老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有没有做一件让老师印象很深的有创意的事”。这位专家说:“我的孩子放学回家,我问他们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今天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③这里反映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一个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培养质疑精神;一个则是要求孩子听话,陈陈相因,墨守成规。

④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堂上提问或参加讨论。这表明,我国学生很多是被动接受教育,把书本上和教师的话当作金科玉律,缺乏独立思考。对此,钱学森曾留下“钱学森之问”:我们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育重灌输,缺乏对质疑精神的倡导和培养,恐怕是个重要原因。

⑤古人早就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为,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审视,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方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宋代理学家张载曾打比喻说:“譬之行道,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出,自若安生,则何尝有疑!”就是说,要成功地更好地进入“南山”,不能安然接受现成的看法,而需思考“路”之来龙去脉,弄清其中之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按爱因斯坦的说法,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宋代另一位哲学家陆象山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到此方是长进”,“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⑥为学要“疑”,要能由此及彼地生发开去,自然首先是要“学”,不勤学苦读,不入书海,不登书山,根本就无从“疑”起。然而,决不可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而必须带着脑袋读书。这首先因为读书是为了用书,要学以致用。有一个英国人,叫亚克敦,嗜书如命,书房里藏有7万卷图书,他一生都用在读书,可并没有给后世留下任何生发与创造。“他就像戈壁的沙漠吸流水一样,吸收了知识,但清泉却不能喷到地面上。”日本人鹤见佑辅就此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徒然的笃学》。鲁迅于1928年将它译成了中文。这种“徒然的笃学”,就是读书不带脑袋的一种。

⑦还有,书的内容受着历史、认识、水平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并非都是尽善尽美的,读书不宜囫囵吞枣,照单全收。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正是在努力读书学习中,既重视前人学说,又不拘于前人的学说,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也说过“不可尽信书上所言”的话,据此他不囿于当时的经典哲学,创造了新论,成为英国唯物主义和实验科学的先驱。这种“学贵有疑”的精神,是一切大学者所共有的。哥白尼有疑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始创太阳系学说。爱因斯坦有疑于前人的绝对时空观,始有相对论产生。可以说,任何一个在学术上有价值的造诣,莫不是疑前人之所不疑而有所发现发明的。

⑧由此可见,读书学习决不可止于单纯知识的接受,而必须伴之以独立思考。孔子说:“ , 。”一定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这就是说,读书一定要带着脑袋。造就创新能力的人才,如钱旭红院士所说,一定要大力弘扬创造性思维。杰出人才不是用单纯的知识灌注所能造就的,而是要培养其具有敢思敢想的品质,勇于疑前人所不疑,具有创新思维。

(选自2020年9月25日新民晚报)

14.第②段运用了 、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5分)

15.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分)

16. 文中提出必须带着脑袋去读书的原因是:(1) (2) ;根据文意,在第⑧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

孔子说:“ , 。”(6分)

17. 本文中心论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学贵有疑

B.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培养质疑精神

C.读书学习决不可止于单纯知识的接受,而必须伴之以独立思考

D.人要在读书求学中有效地拔尖成才,一定要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养成创造性思维

(2020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抬头看见花》,完成下面小题。

抬头看见花

①早晨上班经过护城河岸,在花木交易区,看见大棚培育的鲜花散布在土里土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毛茸茸的红色小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乡下人管这种花叫“长寿梅”。“长寿”是说这花好养活、花期长,“梅”的来意大约是它开在冬天吧。这花并无枝干,如一墩菠菜样贴地而长,花朵的形状如同一个小绒球,与“梅”的外形其实并不相干。

②我兴冲冲地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已是寒冬,小城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曰:“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好啊,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我们俯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筋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这长寿梅叶子碧绿浓密,几朵花鲜润地高出叶浪,像一些小手臂在跟你打招呼;数朵花参差地插在叶子间,有环佩叮当般的美感。看到此,心情怎能不澄澈、明朗、欣悦?肩疼、颈酸、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③乡下人在过年时,都要贴对联和红帖,那些小红帖就像寻找窝巢的燕子,落脚在农家屋檐下不同的角落,它们都写着相同的四个字:抬头见喜。一抬头,是红艳艳的希望,看见它,就是愉悦,就是欢欣,就是希冀,就是撞进门来的春天。

④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她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花!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几年前,她生病在家,大家都很担心她。有一天,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像画一样美好。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迅速康复。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一个女孩正在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治疗她的药引子。所以,她现在也想做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

⑤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黑森林’开花了!” “黑森林”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风景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我从阳台看过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地“开”着不少“花”,有的像桃花般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看起来春光灿烂。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枝上绑。见我看她,便笑着解释:攒下些鲜花、礼品盒包装纸,都那么新、那么鲜艳,不如做成花儿,叫它们再开一次。让我惊异的是,这个老人竟然是植物园大门口卫生间的看护人。她和老伴一起来我们小城打工,就住在卫生间旁边的小储物间里。卫生间周围都被她栽满了花,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美人蕉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我曾看到在小储物间里,她那穿环卫工作服的老伴坐在马扎上喝酒、吃饺子,两个老人都幸福满满的样子。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

⑥再从阳台上眺望,那一树树花让我心情莞尔、无比温暖,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着我和更多人的梦。

⑦我还曾走进一个孤寡老人的家,他的腿病使他行走艰难,病发时下不了炕、出不了屋子。他的屋子狭暗,但窗台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他将树枝削掉外皮,削出一层层木屑,木屑不落,卷起来像层层花瓣。他拿颜料将那些“花儿”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然后“栽”在窗台那一块长满孔洞的皱麻石上。坐在木花旁边的他乐呵呵的,不见困顿之情。现在想来,那些生动的色彩是他为自己制造的阳光和火焰,他用来温暖、照耀自己。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从苦闷里抬起头的刹那,看见的是鲜艳的花,是人人期待的春天。

⑧抬头看见花!这非常值得期待。在喧嚣忙碌的生活里,累了、乏了、倦了的时候,猛然一抬头,与一树花对视,这是多大的幸福啊!但四时有序,花开有时,那一束花开常常被辽阔的苍茫代替,被嘈杂的市声淹没。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的人们从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开花,让枯枝开花,让石头开花……

(取材于张金凤的同名文章)

83.文章写了很多“花”这些“花”既指自然界的鲜花,如长寿梅、玉兰花;也指①____________,如纸花、木花;还指②_____________,如女性好友、微笑的小女孩、进城务工的夫妇。

84.文中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请从三处画线句加点的动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85.纸花、木花不是自然界中真实的花,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花?请结合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1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粮食

茹志鹃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刚开始,就给穷人来了个下马威,冻得舌头都僵了。这里敌我双方正值“拉锯”状态,土地改革还没开始。老寿仍裹着他那件破棉袄,腰里扎了根绳子,背着个小粪筐,在外转了一天,现在天都黑净了,才跑回家来。一进门就对老伴说:“有吃的吗?给一口,肚里都结冰了。”说着就丢下粪筐,蹲到灶门前,拨着余火,烤着打战的身子。

老寿的老伴是个苦死累死不讨饶的硬女人,就是爱唠叨几句。照老寿的话说,“是个贤德的人,话多,也多在理上。”

老伴一看老寿冻成这样,心疼了:“这一整天都没吃?”

“上哪吃去?”老寿用烤热的手,使劲擦着脸。老伴急忙掀锅盖,一碗现成的红薯叶玉米糊糊坐在热水里,她又特别优待,拿下馍馍筐子,掰了一大块高梁饼子给他。一边给,一边轻轻问道:“有情况啦?”

“还乡团领着一个团的匪兵,还带了两把铡刀,已经到了镇上。”

“那快给县大队报信呀!”

“我又不傻。这不刚从老甘那里来。”老寿耸了耸眉毛,端起了碗。但还没顾上喝,又把碗放在锅台上,从怀里掏出了四条干粮袋,眼瞅着地上说道:“老甘他们决定今晚就窜到敌人后面去,让过这股锋头,再打回来。他们到新区去,吃粮怕有难处……”

老伴一看这情景就明白了,也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揭开小木柜,拎出个面口袋,摔到老寿怀里,说道:“就这点高梁面了,这天寒地冻,咱不吃,叫孩子也不吃?你看着办吧!”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又说道:“可是我是个在党的人。再说我们冷了,饿了,在家还能烤烤火,摘把野菜。老甘他们走出这么远去,还不知睡哪里,吃什么呢!这不都是为了咱……”

“唉!装吧装吧!啰嗦个啥!我才说了两句,你就说了一大套,谁不知道革命就是为了咱穷老百姓呀!”

“对!你是个明白人,都怪我嘴碎。说实在的。这点粮还不够他们吃一顿的,不过是个心,给防个急。回头老甘要从这里过,我让他来拿的。”老寿就这么检讨着,说着,和老伴一起把高梁面装进了干粮袋。最后面袋空了,而四条干粮袋只装了三条。

“该够啊!一条干粮袋装三斤,三四一十二。”老寿捏着那只空的干粮袋,踢踏着脚,转了一个身,又眼望着地,说道:“我咋记得家里还有十五斤高梁面呢!”

“这两天没吃啊?正巧我今天又烙了饼。”

“饼!也行啊!把饼切成小条条,装进去也成啊!”说着也没敢抬头,拿起刀就切老伴优待自己的那半拉饼子。这一次,老伴没吭气,把饼筐子递过来了。老寿把饼切好,装进口袋,然后端起灶台上那碗糊糊,看了看,重又坐到锅里。用手掌抹了抹嘴,说:“留给铁栓吧!”

“你喝了它吧!”老伴眼里已转了半晌的泪,到底流了下来。

“别难过,等解放以后,那时候啊!嗨!到共产主义那更美了,吃香的,喝辣的,任挑。”老寿吹灭了灯,又在灶门前蹲了下来。一边想着将来,一边等着老甘那轻轻的叩门声。

村里的狗,叫了几声,老甘来了。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有一袋是饼条子。

“老寿,你放心。哪里有老百姓就饿不着咱们。你们这点心,我带去防个急用。”老甘紧紧捏了捏老寿的手就走了。

老寿看他走远了,回身进屋关门。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打仗的人,留下了一半安家的粮。老寿悄悄地用手掌抹去两眼的热泪,把门关上。

(节选自《剪辑错了的故事》,题目为编者所加)

9.梳理小说情节,将图表补充完整。(3分)

10.口味下面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3分)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

11.文中写老寿的老伴是个“硬女人”,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阐述。(4分)

12.揣摩下面语句,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题。(6分)

①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一袋是饼条子。

②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

【材料一】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7点18分,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确认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①号”首辆火星车,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②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又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等待今天这个最佳时机实施着陆。

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①祝融,我国神话中的火神。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长诗《天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寻求“天问”的答案。

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难度却极大。火星与地球相距遥远,每隔780天左右才会合一次,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怖9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探测器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接着气动减速,然后火星专用降落伞展开;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大推力发动机开始工作,探测器观察地面,寻找最安全的具体着陆地点;最后着陆器的 四条着陆腿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一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工作。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编写)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否孤独,生命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通过研究火星,人类将更详细地理解地球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三闻生活周刊》)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四个新闻标题简明醒目,各有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中国青年报》新闻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将着陆器着陆火星的时间地点写得很具体。

C.火星探测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

D.从绕火星飞行、选择着陆点到成功登陆的整个过程,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完成。

14.“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为什么被称为“恐怖9分钟”?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3分)

15.学校航天社同学正准备有关“火星探索”的演讲,下面是他的设想。请你根据材料,帮助完成任务。(6分)

设想

任务

设置互动问题:我国月球探测器名为“嫦娥号”,月球车为“玉兔号”;火星探测器名为“天问一号”,火星车为“祝融号”。这些名称有什么特点?

(1)拟写问题答案

确定演讲主题:阐述“天问一号”探索火星并成功登陆的意义。

(2)概括意义要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试卷?这些年的中高考改革,出题的难度和考查的能力模型已经有所变化,阅读理解的考题,更多是考孩子阅读理解的深度表达的逻辑与全面度——

很多孩子都说:

“文章我能读懂,也能理解意思,让我说主旨,我就觉得好像这么说也行,那么说也行……有点迷糊”

“老师,我这不是概括了这篇文章的梗概了吗,怎么还不行?缺啥了?”

题目里出现“文章用了什么手法”“画线句子的意思”,很多孩子会不明白,为什么总是被扣了几分

“这不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也说了,怎么还得不了满分?”

如果孩子觉得把一个粗糙的答案写在试卷上,就能让老师看到自己的理解力,就能答对题,那就错了。

在北京某名校任教、英国女王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的郭昊晨老师,同时也是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模拟题命题专家的他,发现孩子们会“踩坑”主要是因为:

真正读懂一篇现代文,要读懂的是散文如何从小事写到感悟,小说从情节理解到主旨……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布下的一个局,想得到开头,猜不中结局;表面说一件事,内在谈另一件事……如果孩子们理解不深,自然觉得“模糊”,回答题目就更模糊。

文章的写作手法,比喻/拟人/排比……,使用这些写作手法的背后,作者是想突出对象怎样的特点,自己怎样的感情,这些是出题人在背后隐藏的“采分点”,孩子能不能抓住重点,有逻辑地、清晰地表达出来?

郭老师总结的常见赏析手法

学好语文不靠刷题,刷不出来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的能力的提升,也不是靠快速、粗糙地阅读完一些书或者文章,而是读得细、想得深,再用有逻辑、有架构的方法,细致地表达出来,别想用粗糙的文字偷懒。

怎样培养孩子们阅读理解现代文的能力?怎样从经典散文,开启现代文阅读通关之路?

6月29日(周二)晚上20:30点,郭昊晨老师为5-9年级家长及学生,分享更多学习干货。

PS.入群听课即送《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文学文本篇》

讲座内容

1、孩子都会阅读,也能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但为什么还是没能掌握合格的阅读理解?

2、出题人在理解一篇文章时和普通人有何不同?

3、合格的阅读理解的黄金时间训练法则

4、经典名篇,从开宗立派的文学大家笔尖汲取滋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讲座时间

62920:30

分享老师

郭昊晨

北京某名校名师

英国女王大学教育学硕士

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访问学者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模拟题命题专家

适合年龄

5-9年级家长及学生

参加方式

扫码入群收听直播

点击“在看”,分享更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难怪有人对父母感到心寒!看了网友的分享,心酸得想大哭一场

难怪有人对父母感到心寒!看了网友的分享,心酸得想大哭一场

镜头时光
2024-06-11 00:54:32
广园快速路之痛

广园快速路之痛

蛙斯基娱乐中
2024-06-16 07:50:09
三只羊集体参加快乐向前冲,女主播身材满分,嘴哥一人拿两台冰箱

三只羊集体参加快乐向前冲,女主播身材满分,嘴哥一人拿两台冰箱

新游戏大妹子
2024-06-13 11:46:12
F16进场第一件事就是和宇内第一S500碰一下,会如何?

F16进场第一件事就是和宇内第一S500碰一下,会如何?

邵旭峰域
2024-06-15 14:00:02
还记得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晶吗?

还记得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晶吗?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07:25:09
F-16登场,留给侵略者耀武扬威的时间不多喽

F-16登场,留给侵略者耀武扬威的时间不多喽

临墨有余
2024-06-13 09:06:39
半场-开场3分钟就丢球&半场仅1射正 迈阿密国际0-1费城联合

半场-开场3分钟就丢球&半场仅1射正 迈阿密国际0-1费城联合

直播吧
2024-06-16 08:32:31
0:0!1:2!中超2大豪门接连爆冷,嘴硬争冠?申花上港背后1大真相

0:0!1:2!中超2大豪门接连爆冷,嘴硬争冠?申花上港背后1大真相

话体坛
2024-06-16 03:59:24
李玟雕像在武汉揭幕,网友:一个美国人,何德何能?谁审批的?

李玟雕像在武汉揭幕,网友:一个美国人,何德何能?谁审批的?

娱记掌门
2024-06-16 08:55:00
郑恺一家三口韩国度假归来,辣妈苗苗秀小蛮腰,3岁女儿长相秀气

郑恺一家三口韩国度假归来,辣妈苗苗秀小蛮腰,3岁女儿长相秀气

娱絮
2024-06-13 16:35:19
消失173天后,凯特王妃终于现身!但昨天发的近照图破绽百出,怎么回事呀?

消失173天后,凯特王妃终于现身!但昨天发的近照图破绽百出,怎么回事呀?

北美省钱快报
2024-06-16 00:17:56
22岁小伙雇45岁保姆后,整天不出门在家过二人世界

22岁小伙雇45岁保姆后,整天不出门在家过二人世界

牛城王小帅
2024-06-12 13:48:47
窦佳嫄从来没叫过窦唯爸爸,也没送过四合院,上一次见面是两年前

窦佳嫄从来没叫过窦唯爸爸,也没送过四合院,上一次见面是两年前

五四观娱
2024-06-10 22:41:43
和森林北还没开始,汪峰下一任女孩已经出现,并希望他们快点结束

和森林北还没开始,汪峰下一任女孩已经出现,并希望他们快点结束

综艺拼盘汇
2024-06-15 18:54:16
姜萍数学老师一夜成名,多所大学发出邀约疯抢,师生相互成就

姜萍数学老师一夜成名,多所大学发出邀约疯抢,师生相互成就

素素娱乐
2024-06-14 14:08:41
打的就是精锐!中国女排逆转土耳其女排,送巴西女排登顶世界第一

打的就是精锐!中国女排逆转土耳其女排,送巴西女排登顶世界第一

直播吧
2024-06-15 22:57:41
汪峰向李健炫耀:女朋友森林北又给我买手表了,李健回复让人笑翻

汪峰向李健炫耀:女朋友森林北又给我买手表了,李健回复让人笑翻

娱最资讯
2024-06-13 19:28:05
上海失踪女童遗体已找到 排除刑事案件

上海失踪女童遗体已找到 排除刑事案件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15 17:05:07
你知道为什么说“女性的私处”比马桶还要“脏”吗?

你知道为什么说“女性的私处”比马桶还要“脏”吗?

水白头
2024-06-15 11:07:02
曝湖北一村支书出轨人妻,细节流出,纪委:没捉奸视频,无法处理

曝湖北一村支书出轨人妻,细节流出,纪委:没捉奸视频,无法处理

求实者
2024-06-15 12:30:13
2024-06-16 11:10:44
博雅小学堂
博雅小学堂
亲子人文在线教育平台
5258文章数 54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亲子
房产
艺术
手机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家庭教育争议:青春期孩子该如何管教?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这次稳妥了,小米15系列手机发布时间、配置信息都有了准信

军事要闻

普京提停火和谈条件 美防长迅速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