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上海作为当时共产党的主要“战场”也遭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清扫,白色恐怖笼罩上海。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的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会议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章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完成。张人亚作为当时的爱国进步青年以及优秀党员也获得了其中一本。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的政策,无数共产党员以及无辜群众遭受迫害。
412后一晚,为了保护好党的章程,张人亚开始了长期的东躲西藏的逃亡之旅,1927年底的一个晚上,被特务盯上的张人亚历经千辛逃回了宁波霞浦的老家,迎面撞上了正在喂牛的父亲张爵谦。一句“谁啊?”打破了寂静的夜晚,张人亚一瘸一拐地走到父亲面前,并且让父亲不要出声,在他的肩上还背着一个包袱。
见到父亲,张人亚没有时间和父亲寒暄,抓紧告诉爹爹有东西要交给爹爹,然后抓紧从自己的包袱着翻出了一个包裹的四四方方的东西交给了爹爹,来不及和父亲解释包袱里面是什么东西,张人亚就急着走,在走之前更是嘱咐爹爹把东西藏好了,千万不能有闪失,等自己回来取,并且特意叮嘱,里面的东西谁都不能给,包括自己的亲弟弟。
张爵谦满脸疑惑,眼见儿子刚回家又马上要走,
急忙拉住儿子着急地问到“你是不是在外面闯祸了?”
张人亚非常冷静地对父亲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了”。张爵谦原本拉住儿子衣袖的手瞬间松开了,因为他知道,外面满世界都在抓捕共产党,自己儿子加入共产党这不就是“死罪”吗。来不及与父亲多寒暄几句,张人亚再次叮嘱父亲,“一定把东西藏好了,如果我回不来了,就把这东西交给共产党,千万记住 一定要确认对方是共产党才交出去,告诉他们,这是张人亚给他们的”。而“张人亚”是他的党名,他原名叫“张静泉”。
看到儿子的手受伤了,张爵谦跑回屋内去拿布条要给儿子包扎一下,但是时间不等人,张人亚的处境非常威胁,在走到门口的时候,张人亚回头对着父亲的方向磕了个头,站起转身就接着自己的革命之路。
等到张爵谦从屋内走出来时,院子里已经空无一人,而张爵谦手中还拿着白布条和四个鸡蛋。
这一别便是天人永别。
为了完成儿子的嘱托,张爵谦将包裹有时候藏在自己的枕头底下,但是自己的儿媳手脚勤快,经常还要给爹爹晒被子,枕头底下也不安全,
又把包裹藏在牛圈的稻草堆里,但是这老牛一个劲地吃,说不定有一天还会把包裹给吃出来,还是不安全。
又把包裹拿了出来藏在了台阶底下的砖洞里,可是一个闪电又将老汉的这个计划打破了,下雨了怎么办?这下可真的有点为难老汉了。
向往常一样,张爵谦在街边卖着自己的菜,这时有几个读书青年在街头散发“反革命报章”,这时一群身穿警察服装的人出现在年轻人面前,为首的男孩挣脱了警察的束缚,嘴里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在他转过身的一瞬间,枪响了,孩子倒在了张爵谦的面前,而这群年轻孩子的所作所为也影响到了张爵谦。
在那一瞬间,张爵谦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儿子出现在自己面前,微笑着告诉自己,“红色的中国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理性也一定会实现。”
回到家之后的张爵谦将自己的小儿子与儿媳叫到面前,并且告诉儿子,自己其实一直瞒着他就是“你的哥哥,没了,我想给他立个衣冠冢”。并且还对外编了一个“不肖儿在外亡故”的理由,在小儿子的帮助下,张爵谦在大树底下(实际为长山岗坡)给张人亚立了个衣冠冢,还在旁边搭了一个茅草屋,准备给自己儿子守墓。
然而自古哪有父亲给儿子守墓的,这传出去不是笑话吗?小儿子劝着父亲说自己来给二哥守墓但是张爵谦坚定地说“我守”。一头老牛,一把蒲扇陪伴着张爵谦,到了清明,春节按时上香烧纸。张爵谦还是不是得望向回家的小路,期待着有一天儿子可以从路的那头走向自己。就这样春去冬来,一年又一年,可是儿子张人亚就是没有出现在小路上。
老子给儿子守墓违背伦理,难免村里人也会说闲话。儿媳洗衣服的时候,那帮老娘们还打趣到,“你家静泉(张人亚原名)是不是把上海的金银财宝带回来了,张阿伯把它们藏在了坟墓里面啊?”这天夜里,张爵谦还像往常一样,拎着一盏煤油灯又往衣冠冢那里走去,在走到墓前,看到一群年轻壮汉正挥舞着锄头在挖张人亚的衣冠冢,老爷子一眼就看出了谁在挖墓,喊了一声“小兔崽子”,那挖墓的两人撒丫子就跑,而墓已经被挖出了个大洞。张爵谦跪在墓前,哭着向儿子道歉说“爹没给你护好,爹就算死也得给你护好”
外面的闲言碎语,再加上父亲年纪也大了,还哭哭守着自己二哥的墓,这像什么回事,小儿子气不打一处来,就要拆了张爵谦的茅草屋,别看老汉年纪大了,一脚就将儿子踹到在地,至此之后儿子不在反对张爵谦守墓。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张爵谦呆坐在茅草屋前,时不时得看向边上进村的小路,就像等到儿子回家。而这一等就是20年,身边的老牛也已经去世再也陪不了张爵谦了。
1949年,解放的好消息传回了村里,张爵谦也早已头发胡子花白,站在大树旁遥望着远方,这时,儿子张人亚又出现在老父亲面前,对张爵谦说着“爹爹,我说过红色的中国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理性也一定会实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红色中国已经实现。
1951年,张爵谦将张人亚的衣冠冢挖开,从里面捧出了一个包裹严实的盒子交到了小儿子手中,并且把资料交到了上海市政府手中,而盒子里面的书籍正是张人亚用自己生命保卫下来的二大的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在将书籍按儿子的嘱托交到了共产党手里后,张爵谦还不忘询问儿子的消息。可是20多年过去了,儿子真的还会有消息吗?
后续党章转交到了中央手上,并且被完好地收藏在在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以及中国共产党一大纪念馆。
儿子豁出命的嘱托,父亲保守了近20年。离开家之后的张人亚继续着自己的革命道路。
张人亚,原名张静泉,浙江宁波人,1922年领导上海金银业罢工斗争,担任过中国革命互济会全国总会主任;为党中央秘密筹集过大量活动经费,1932年张静泉带病从江西瑞金赴福建长汀检查工作,途中因病殉职,时年34岁(衣冠冢立起来的第七个年头)。然而儿子牺牲的消息一直没有能够传回老家,就这样,张爵谦一直守护着儿子的衣冠冢,还期待有一天儿子会回家亲手拿回当年的那个包裹。
1933年,《红色中华》报刊发《追悼张人亚同志》
在宁波霞浦老家的长山岗上,张人亚的衣冠冢还保存完整,当年由于村里人都知道张静泉参加了共产党,其父张爵谦为了保护自己儿子也为了保密,将名字中的“静”字抹掉,只在碑上留下了“泉张公墓”
岁月是一条河,奔流着不变的是辽阔,日月如梭,心的嘱托,如黑夜,繁星闪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