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问题,我们已经报道过多次,每当纠其更深层次的原因,除了孩子自身的好奇心之外,长期以来的教育环境以及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往往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让定安的关女士没想到的是,“充钱玩游戏”这样的事情,竟然也会发生在自己刚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小洲身上。
小洲妈妈 关女士:(凌晨)三点半嘛,就看他在这边玩手机,(早上)七点钟起来一看,看那个手机(零钱),看那个(余额)额度嘛,一下子就(花)那么多钱在上面,我就起来问他,我说你拿这些钱去干嘛了,他说拿去(手机)吃鸡。
关女士的微信钱包账单记录显示,从5月1号凌晨0点开始,关女士的手机陆续支付了20笔订单,每笔少则十几元、多则几百元,其中价值628元的充值服务更是连续支付了6次,总金额多达7200余元,而点开订单详情就会发现,这些钱全部用于购买了腾讯公司旗下一款吃鸡手游的点券。关女士告诉记者,5月2号早上当她发现这些游戏充值的记录后,她便马上质问了自己的儿子小洲,而小洲除了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外,其他的并不愿和父母多谈。
小洲妈妈 关女士:我说你怎么知道我(支付)密码,他也不应我,也不回答我。(记者:你原来手机里有这个手机游戏吗?)手机没有游戏,都是他自己下载来玩的。
关女士说,由于此前孩子需要用她的手机在家上网课,所以小洲养成了借用自己手机的习惯,但小洲究竟是何时下载的游戏,又是怎样避开父母的监管偷偷玩游戏的,她却一概不知情。在关女士的家中,记者也与小洲聊了聊。
当事人 小洲:(记者:这游戏你昨天晚上在你妈妈手机下的还是原来就有啊?)很久以前就下了,下了就现在有。(记者:很久以前就下了是吧?)嗯,(记者:放在哪了啊?)就放在第一个页面,(记者:妈妈一直不知道是吧?)嗯,(记者:平时你这些游戏都什么时候玩啊?)嗯,这样子的话,平时都是妈妈睡觉,或者吃饭的时候。(记者:拿着妈妈手机偷偷玩?)嗯,(记者:妈妈那个密码你怎么知道啊?)就是在买东西的时候,妈妈就那样子按。(记者:你就偷偷看,偷偷记住了?)嗯。
小洲告诉记者,很早以前,他便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了这款游戏,并开始偷偷用妈妈的手机下载注册游玩,而记者从小洲游戏账号的信息中看出,想要获取到那些琳琅满目、价格高昂的游戏道具,需要花费的总金额,实际上远不止7200元。也就是说,小洲瞒着父母在游戏里充值,很可能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当事人 小洲:(记者:充钱了是为了干嘛啊?买什么啊?)买皮肤,(记者:为啥买皮肤啊?就是单纯为了好看啊?)那我不知道,不知道。(记者:为啥充那么多啊?你想买的那个皮肤特别贵吗?)没有,(记者:你还是想单纯多买几样,那为啥冲那么多啊?你跟同学之间平时有聊过这些游戏吗?)没有 。
小洲说,他买了这些游戏皮肤后,既没有向同学或玩伴炫耀过,也没有想过与人攀比,甚至连他自己都不觉得这些游戏皮肤有多精美,但被问及为何要执意用父母打工赚来的血汗钱进行游戏充值,小洲却只是摇头。随后,记者将有关情况反映给了该游戏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对于未成年人操作的充值行为,他们将在核实情况后,将充值的金额退还。
腾讯未成年人游戏监管热线 工作人员:您反馈的未成年人消费问题,我们肯定是非常重视,然后(如果)核实到是孩子消费,然后我们会为您做退费处理的,孩子的爸爸妈妈是不要过于责怪孩子,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他们(退费)。
游戏充值疑为“报复性行为”
孩子心理未受关注是症结
小洲父母两人每个月的打工收入也就在7000元左右,所以他们迫切想追回儿子游戏充值的钱款,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仅仅关注钱款,不去反思背后的原因,这就不应该了。回看这件事,性格内向的小洲宁愿选择跟记者沟通,也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那么平日里,小洲的父母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沟通和教育的,这其中又是否存在问题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小洲爸爸 韦先生:(记者:这个游戏他怎么入迷的啊?你们有跟孩子就是深入聊过这些吗?)我们这个不聊,反正就是说叫他说付钱的不用玩,玩游戏可以,反正你不要玩付钱的。(记者:玩手机的话,他本来也分不清什么游戏付钱不付钱)不怎么深刻了解这东西,我们教育方面可能也有失误。
小洲的父亲说,平日里夫妻二人在面包店打工,工作时间昼伏夜出,本身一家人相聚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加上平日里光是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已经让他们疲于应对,所以,对于孩子内心世界,他们几乎无暇顾及。随后,记者也向小洲所在的学校咨询了他的近况。
小洲班主任 吴女士:平时在班上很少跟人讲话的,他就默默的,静静的(性格),而且这个学期学习很差,他原来还有七八十分,现在这次段考可能刚好就六十来分。
小洲的班主任表示,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小洲,不太愿意向旁人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小洲这次的游戏充值行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鉴于小洲拒绝回答,记者咨询了专业人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丁芳:我们把它叫做报复性行为,就说平时你不关注我,那我就搞点事情让你来关注我。那你平时那么看重钱,好那我就让你损失,让你去看看,(父母)你是不是可以再回来关注到我的一个心理需求 。
心理咨询师分析,小洲的父母过于疏忽孩子的心理需求,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了类似报复性行为的表现。此时如果家长只是对这些行为一味的警告、阻止,那么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必定会适得其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而解决问题的关键,除了要依靠父母及时的观察、发现问题外,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否真正有效沟通交流,必不可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丁芳:我们每天的去问孩子,你今天做完作业了没?你今天在学校乖不乖?那这样子的话就变成了一种指责,或者单向性的一种(沟通)。那我们跟孩子之间就不会有互动,互动的概念是在于你可以问孩子我们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同学之间有没有好玩的事情?就是把话题变成一种可视化的,更大的一些范围,其实这就是一句话,可能一个小动作就让孩子觉得我在这个家里面我是被看见的,不管我在哪里,我的情感支持是足够的。
在我们采访的第二天,腾讯方面已经退回了小洲的游戏充值款。而在此,我们更想向电视机前的家长朋友们提个醒,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不要急于做出“行与不行”这样的定论,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全人格、更加健康的成长。
记者:胡浩(实习)、陈卿相
编辑:黄露莎
审核:郑伟
直播海南(ZBHN66810110)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新闻请点击↓↓↓
1、休渔前最后一网!渔民捞上一条700斤大鱼,转手就卖10万元
2、百万违禁塑料袋途经海口被查扣,运输企业或遭顶格处罚
3、电动车被扣取车遇难题,“黄牛”搭讪交钱可帮取车
4、惊!万宁一幼儿园用煮完生鸡蛋的水给孩子煮面?视频遭曝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