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最近连续批了一些国综弊病。
比如缺席的主持人,比如旧节目的老化。
有没发现,几乎所有国综的“最后一根稻草”,都是——
玩。游。戏。
主持人hold不住场了,玩游戏。
没流量了,让嘉宾玩游戏。
形式没办法创新了,加游戏……
玩游戏错了吗?
Sir觉得不一定。
关键是,玩什么,怎么玩,以及最重要的……
会不会玩。
Sir今天就来扒一档你我都熟的老港综。
保证你们都看过,听过,就是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
曾经,他们有多“会玩”。
《奖门人》。
好玩兼好笑
《奖门人》绝对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当年那首“俾奖金 (哗) 送百万当系碎银,俾奖品 (哗) 厚礼是凳凳凳凳,俾掌声 (哗) 替你赠兴造气氛,你要就有份SUPER!”差不多是每个广东小孩都能哼几句。
从1995年到2014年。
这个节目经历了《超级无敌奖门人》《天下无敌奖门人》《惊天动地奖门人》《宇宙无敌奖门人》《吾系奖门人》《继续无敌奖门人》《铁甲无敌奖门人》.......
18年间。
半个香港娱乐圈的明星都上过这个节目。
主持嘉宾一直在变,但我们的奖门人曾志伟却始终如一。
用他的话说:
“演了《半支烟》人们喊我豹哥,演了《无间道》人们喊我琛哥,但都是一阵风,只有奖门人这个称呼,喊了我这么多年!”
△ 曾志伟在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形象选用的是奖门人
作为TVB其中一个长寿的综艺节目,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开?
其中一个原因:节目足够好玩。
一群明星,不管你咖位大还是咖位小,一起玩游戏(共玩过近200个游戏)。
而赢了的还能得到五花八门、真金白银的奖品(这也是香港综艺的特色),幻想下什么奖品,也是这个节目一大乐趣。
这么多年,《奖门人》实在有过太多经典的游戏。
例子一抓一大把。
例如超级无敌大电视。
电视屏幕显示文字,嘉宾A必须用动作或语言提示,引导嘉宾B猜出屏幕写了什么。
每每看到一些难以比划的词,我们都见到明星们各种羞耻的动作。
△ 林雪演绎乳贴
有些为了更传神表达,差点要出卖色相
。
△ 朱咪咪差点要露肚腩
考你洞察力,也考你听力——
超级无敌估歌仔。
找几个不懂中文的老外,边听中文歌边给你唱出来。
嘉宾得从这些完全走音歌声中,猜出歌名。
有时候面对一些迷之发音,再耳熟能详的歌曲,也能让所有人懵逼。
除此之外,还要考你记性——
超级无敌马拉松。
这种改良版的成语接龙,由奖门人拋出一个词,嘉宾首先要重复一次,然后接上词或短语最后一个字,说出新的词。
△ 嫩出水的郑秀文
理论上排在越后的人就越难,最后的人意味着得把之前所有人说过的都得重复一次。
但遇到一些奇葩的的嘉宾,有他在,别人就休想过关。
说的当然就是香港才子级填词人林敏骢!
当他接到“堂”时,他足足讲了22个字,直接破了这个游戏的字数上限记录。
然而这个记录没维持多久,不到10分钟,就被打破,而且还是被他自己。
一轮下来,还真有人接得住。
骢哥再发大招,直接像报菜名式地念了一串意义不明(可能只有他自己懂)的专有名词。
曾志伟笑得看不下去了,直接给骢哥一巴掌。
让现场所有人在头疼之余也乐了一把。
骢哥也一战成名,成为了《奖门人》史上超级无敌马拉松的最佳选手。
众多经典嘉宾中,除了骢哥,还有鹏哥(卢海鹏)。
这位在《夺命金》《扫毒》中都让人印象深刻的老戏骨,其实是一位百分百的综艺咖。
△ 卢海鹏和廖伟雄恶搞达明一派
《奖门人》曾经推出过一个游戏叫超级无敌搭错线。
两位嘉宾带上隔音耳机,各自在“问题板”同“答案”中随意挑选问题和答案,能对上正确问答才能得分。
因为大家都是按兴趣瞎问/答,经常在答非所问中碰撞出喜感。
非凡哥:饭后你最喜欢吃什么
刘醒:狗屎
而鹏哥的经典在于他虽然答错了,但观众都觉得,好像错得挺有道理。
比如问“情侣吵架最后会讲什么”,正确答案本来是“我们分手啦!”
而鹏哥给的答复是“我没喝醉”。
当问“子女离家出走父母会骂他们”。
鹏哥更是瞎蒙了个“你没病吧”!
虽然蒙错了,但在他声嘶力竭的叫喊下,好像比标准答案更有威慑力。
更绝的是连奖门人都能黑,“骂别人装X时的俗语”。
鹏哥直接答了《奖门人》的口头禅“Super”!
整场游戏,配上他贱兮兮的表情和雄浑的嗓音,多少有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尽管时隔多年,但网友都喜欢回看鹏哥的镜头。
类似的片段实在太多太多。
当然啦。
《奖门人》好笑好玩只有主持和游戏肯定不够。
还需要嘉宾(明星)的好好配合。
人人都是娱乐家
明星会玩,够吗?
香港那时候,哪里缺会玩的明星。
重要是——
上这个节目,谁也别想摆架子。
与其说当明星,你得先当好娱乐家的角色。
在《奖门人》里,娱乐观众才是王道。
奖门人会想尽办法整蛊你,时不时还拿艺人的绯闻、负面新闻来开涮,就是当事人在场也毫不留情。
就像张卫健玩超级无敌大电视,屏幕显示的全是他女友的名字。
虽然尴尬,但是娱乐效果十足,帮助观众温习了一遍张卫健的情史。
张茜
宣萱
江欣燕
(注意看每个表情的小变化
)
当然,明星们都只能认了。
因为当时来节目的人都有共识——
明星要想娱乐观众,首先就是你肯展示自己的真实的丑态。
这也是TVB的综艺传统,比如《残酷一叮》《美女厨房》《荃加福禄寿》,基本都是以卖丑来博观众一笑。
《奖门人》中有个环节是吃涂满芥末的寿司,专门用来惩罚明星。
在这里,你可以见到你们的偶像被辣到飙眼泪的表情。
Sir印象最深那期,“古惑仔”集体上《奖门人》。
一块芥末寿司,兄弟们要轮流分享。
连口水也一并分享。
当寿司传到谢天华那,他直接吐了出来。
吃劲辣寿司顶多是强忍泪水。
为了让明星们展示最真实的一面,辣是不够的,还要痛。
比如你得边唱歌,边接受地狱级的脚底按摩。
管你在作品里演大哥大,古惑仔,还是青春玉女……
在这里,通通给我痛!到!变!形!
“丑”还是入门级。
高级的,要丑更要“骚”。
尤其是一首本该含情脉脉的歌,被欺凌地演绎时,场面更是有一种反差萌。
像徐锦江这样的猛男,唱的却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整首歌被他唱到高潮迭起。
每每被抓到要害时,都要咆哮几声。
一首绵柔的歌多了几分金属风。
但由于太痛,唱到后面他已经忘了词。
还需要专人把他按住。
猛男形象一去不复返。
《奖门人》是娱乐。
更是狠狠地,较真地“娱乐”。
它狠就狠在——
明星撕破平日精心伪装的人设,从神坛上拉下来变成跟你我一样的大俗人。
用满嘴饼干碎去舔紫菜;
△ 陈慧琳和陈百祥
把饮料故意撒到对方身上。
△ 张达明和李绮红
将热脸贴别人的屁股上。
△ 郑裕玲和沈殿霞
哪怕失误呕吐,也不帮你剪掉,照样播出。
△ 江欣燕
但这样干多了,节目组难免得罪人多。
所以节目组偶尔也用“离间计”——把刀给彼此,让双方互捅。
比如唱衰你这个游戏。
双方必须用歌唱方式数落对方,谁把对方数落得更狠,谁就赢。
骂对方没身材、没脑袋,甚至拿绯闻说事都是常规操作。
△ 谢霆锋调侃当年杨千嬅和郑中基的爱情
最经典的依然是李克勤和林敏骢对唱。
李克勤唱他喜欢揩油,好色到老人家都不放过。
△ “搏懵”在粤语中指非礼
而林敏骢更狠。
变本加厉唱对方带自己出去嫖,甚至暗示对方连自己都不放过。
那妖娆的舞姿,还有欲言又止的黄段子,让骢哥梅开二度,成为了《奖门人》中的“大娱乐家”。
△ 歌词就不打出来了,自己品
这些如今看来分分钟会收到律师函的操作,曾经是香港综艺圈的日常。
上得来这个节目,你首先就得放得开。
在娱乐观众面前。
一切的偶像包袱在这里都多余。
好景不长
将近18年断断续续的复播中,《奖门人》系列也受到不少挫折。
尽管节目中奖门人已经多次提醒观众不要模仿。
但还是时常收到观众(主要是家长)的投诉。
有时候因为惩罚过重,被投诉鼓吹暴力;有时候男女艺人过于亲密,被投诉有性暗示;有时候含有成人内容,被投诉卖弄色情。
奖门人倒看得开。
作为元老之一的林晓峰就说:
“整天都有人投诉,做《奖门人》时有人话Cheap,不做又话不舍得,好难令所有人满意......”
除了面临低俗的指责。
和大多数长综艺一样,《奖门人》也一直在收视率下滑。
从最开始31点高收视率,跌至最终季的25点。
除了越来越少人看电视,更重要的原因是TVB本身的衰落。
曾经的TVB大部分收视率是源自电视剧,但是进入10年代后,TVB剧集无论是从量或质上,都显颓势。
TVB衰落之余,内地综艺的体量逐渐增大。
艺人北上上综艺,明显流量更大。
像曾经的“奖门人”王祖蓝,在2012年的《百变大咖秀》红了后,基本就将事业重心放在内地,最后一季《奖门人》他只主持了几期而已。
△ 王祖蓝将在TVB锻炼出来的能力用到内地
这就导致《奖门人》嘉宾基本都是已经有些名的老面孔,再也看不到像早些时候那英、彭丹、庾澄庆等非港圈艺人上节目。
网络的冲击、剧集质量下降、人才的流失......
曾志伟其实全看在眼里。
与其拖着,不如见好就收。
60岁的曾志伟在2013年打算用《超级无敌奖门人·终极篇》完结掉这个系列。
他人一声令下,将历代九位长老陈小春、林晓峰、钱嘉乐、金刚、王祖蓝、江欣燕、阮兆祥、兰茜及王志安尽可能请回来。
还在第一集办了一个简短的颁奖典礼,来表扬多位在过去节目中表现出色的参赛者,同时还致敬了很多已经离世的嘉宾。
一群熟悉的面孔,看在奖门人的份上,很多人都到了现场。
△ 林敏骢在现场再表演多一次他升级版的超级马拉松
由于一开始就说明这是最后一季。
大部分观众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最后一集道别时,还是感慨万千。
平时嬉皮笑脸的曾志伟,最后也湿了眼眶。
《奖门人》在2014年1月12号,以最体面的方式结束了。
即便如此,TVB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收视密码。
2016年再请曾志伟开了档新综艺——
《我爱香港》。
原班人马(从当年的4个主持变成了一群主持),一样是奇装异服,一样是邀请嘉宾玩游戏,很明显,TVB是想找奖门人曾志伟回来救场。
比起当年没心没肺地搞笑。
这一次,节目更多是关注香港本土,不少游戏都是关于香港的常识。
各种香港怀旧的元素都在节目中一一出现。
△ 过场动画是以香港霓虹招牌来设计
《我爱香港》暗合了这几年香港陷入集体怀旧的社会气氛,让这个节目明显多了几分社会意义。
可惜,它的收视率配不起节目组的野心。
播放首集收视点只有19.3,想炒冷饭的TVB似乎没能如愿。
奖门人的身份慢慢成为了历史?
近日曾志伟“回巢”,担任起TVB的副总经理。
首个重磅节目《开心大综艺》。
开播前,身为TVB副经理的他到现场陪着大家彩排。
尽管曾志伟的人品和私生活充满争议。
但现场这句话,还是能看出他对这个舞台的感情——
游戏综艺的宗旨,不是给你来夸夸其谈,而是让你真的去玩来感染观众。
在这片石屎森林的弹丸之地,是他和他的《奖门人》撑住了18年的笑声。
这是节目的成功。
同时。
是那个宽容,真诚,富有人情味的时代,给予这些笑声传播的空间。
这,是我们的幸运。
Sir期待国综能越来越“会玩”。
也期待我们的观众。
能被更真诚地逗笑。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海边的卡夫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