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作为“浙江省STEM教育试点区”,江干区各校(园)正积极实践和探索项目化学习路径和策略,为更好发挥省教研室学习资源的作用,3月18日下午,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区STEA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研修班第5次活动,主要内容为观摩浙江省推进项目化学习工作线上会议。本次会议中,全省共有4个区县教育研修机构,2所学校作经验分享。我区跨学科课程教研员汪湖瑛,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二小校长郑君辉作发言。
省项目化学习工作会议共两个半小时,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作题为“推进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规划”的规划。
省教研室综合部副主任管光海作题为“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与关键问题”的报告。
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跨学科课程教研员汪湖瑛作题为“从样例出发:基于网络公开课的研修实践”的发言。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二小校长郑君辉作题为“项目化学些:走向学科深处的实践新样态”的发言。
此次会议,内容丰厚,点面结合,既有基于学科的、跨学科的项目化案例分享,又有学校项目化学习管理、区域项目化教研推进的交流。据不完全统计,江干近千名教师在线学习了省项目化学习工作会议。
滑动查看 区种子教师研修班在线观看图片
会后,共收到51份种子教师班学员提交的学习感悟。
❤学习感悟
回望将中印课程-简单机械移至拓展课程的初次体验,再到观摩省网络公开课,愈发明晰张丰主任会上说的“项目化学习赋能学科教学,转变学教方式,促进认知学习与社会性成长的结合”。但我在《寻找人类第二家园》项目活动实践过程中发现,三、四年级的问题意识不强,常常存在不知道怎么提、往哪个方向提的疑惑,也面临着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与自身兴趣不对标的窘境。当入项已然成为挑战,我是应该提供更多的前置任务和体验去调动其兴趣?或是就学生提出子问题开始学生本位的探究?今天的会议给了我启发。在接下来的课时中,我也会着重关注阅读资料的精选截取、知识目标的分层次解构、交互性的加强等几个方面,立足探索,循序渐进。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刘威
从张丰主任的报告中,体会到了省教研室推进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力度,这与我校目前开展的各备课组结合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语数学科中的综合性学习开展年级组项目化学习活动是一致的。同时也为申报项目化学习基地校和参加项目化学习案例评比做准备。
课程理念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真实学习的发生,我们必定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策略;多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抓住核心要素和目标,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澎雅小学 栾建飞
在观看浙江省推进项目化学习工作线上会议的过程中,对于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是管光海博士对于项目化学习的定义。无论哪种学习模式,都应当基于课程标准,聚焦核心概念,项目化学习改变的是学习教学的方式,但是其本质没有改变。项目化学习不仅应该关联学科学习,推动项目化学习,也不应该只是在跨学科拓展课程中,关键是要在学科学习中,推动学科教学发生变化。
——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 胡开奇
我本人参与了江干区种子研修班项目化学习推进实践活动,所以感触很深,特别是17小时的观摩课,让我经历了项目化学习的整体流程,非常实践指导意义。三位老师从不同学科上对项目化学习的应用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后期和小组内的老师对这次会议的内容再次进行集中学习和集中讨论,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杭州市景芳中学 唐晴晴
东城二小郑校长结合三个案例进行了基于学科大观念的项目式教学设计指导。她指岀好的项目要设计一个高度凝练的统摄性问题,指向学生真实思维的过程,要设计一个驱动性的真实情境,把学科內容重新解码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把静态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学习路径,把基于教材的学习变成基于课程资源的学习。
——杭州市东城第二实验学校 缪小娟
观看《历史项目式学习案例分享》——以“模拟国共合作抗日记者会”为例的项目学习。教师从史料阅读(包括历史著作片段、原始史料)入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记者组根据资料筛选并设计问题;发言组对资料内容详细解读后设计发言高稿,其他学生是评议组或主持人。全班学生都在模拟国共合作抗日记者会这个项目中,自主学习,激活知识,作出判断,整合知识,从而建构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吴一清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郑慧从语文学科的实践上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的一个词“结构化思维”,通过细致的表格,精致的活页,让老师和学生在假期参与项目化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逐渐掌握了项目化课程的结构化思维。我认为这是非常实用的方法,我们老师,在专家的具体指导下参与任务,完成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真切地感受项目化学习,不仅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项目化,更能帮助我们教师形成结构化的思维,为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杭州市景芳中学 钭梅杰
杭州文海实验学校汪秋艳老师带来的《跨学科项目学习中如何融合与落实学科素养》的分享,为我们英语学科项目化带来了范式。作为项目组实施的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筛选学习材料;适时巧用家长和校内外专家及教师资源,而且需要有可观测的成果及有效的量化测表。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 张瑜婷
路桥区教育局教研室韩月红老师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内能教学令人眼前一亮。驱动性问题:假如你是工程师团队的一员,如何设计一种利用燃料产生驱动力的装置,一下子就把学生拉入一个真实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被瞬间激发,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思考为什么汽车加点汽油就能行驶地很快,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在真实情境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部过程,在制作发动机作品验证方案的过程中,科学概念的落实水到渠成。
——杭州市丁兰实验学校 叶琼琦
有教师提到项目化学习在学科引入的时候太费时,这也正是我在当下在带领学生做项目化学习时遇到的困难,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今后会在教学过程中做以下几点改变。1.每个学期带学生做1-2个项目化学习,项目数量不宜过多。2.设计时充分考虑与学科的结合,认真选择课堂及课后学习资料,建立完整的方案后引到学生完成项目。3.制定可以测量的目标项目化学习是基于课程标准,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深入、持续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王晓强
在观摩学习浙江省推进项目式学习工作会议后,我结合自身学科实际情况,对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做了以下思考:源于教材:教师需要通过PBL模式理念,将教材中的问题设计为劣构问题,有更多解决途径并与生活相关。源于现实:通过真实生活情景赋予学生一种熟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问题情景当中。源于有趣:问题要符合儿童的身心需求,因此可以将平时积累的源于教材和现实的问题陈列在“问题墙”上,由学生选择想要研究的趣味问题,从源头提升学习的兴趣。
——杭州市丁荷小学 陈星晖
今天观看了各位专家的讲座与分享,心得颇丰。省教研室张丰主任指出PBL项目化学习实施的目的就是赋能学科教学,推动课程育人,丰富学科教学方式。而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分别是:融入学科学习、融入课程发展、融入学校教学制度。如何融入学科,我校是这样做的。基于课程标准,渗透在常态教学过程;融入课程发展,从我自身所任教的社团课程《青荷木工坊》出发,特别有实施价值;融入学校教学制度,在近两年,我校逐步建立了PBL工作室、微拍STEM课程研发中心,为项目化种子教师提供了平台与场地,有利于项目化学习制度化推进。
——杭州市丁荷小学 张栋栋
基于小学科学课程,其实每个单元的学习几乎都是一个项目。如新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我们经过单元内容重组后,设计了一个“模拟设计与安装我家照明电路”的项目化学习,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要成功实施这个项目,就必须主动去学习如何点亮灯泡、出现电路故障时该如何检测并解决、材料的选择、开关的放置与制作等问题。我们将课程与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匹配起来,让当今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在个性化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寻求资源,克服障碍和形成自身认知结构的一种实践。
——杭州市南肖埠小学 潘建秋
今天,学习了2021年浙江省推进项目化学习工作会议精神,深刻了解了项目化学习的缘起、转变与重要意义,也逐步明白了项目化学习“落地”的方法。记得有一次,五上第三单元的内容“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实验很简单,但是材料很不方便,且试验过后教室卫生相当糟糕。现在想来,如果转变成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当建筑设计师,在现有的地形上设计合理的房屋、树木位置,再通过“模拟招投标会”,展现方案设计,孩子们在表达与倾听中逐渐成长,选出最优的几个方案,分小组合作完成模型,再进行实验。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远比简单的模拟实验有更好效果。
——杭州市南肖埠小学 徐佳颖
3月18日下午,浙江省推进项目化学习工作线上会议如期召开。在会议的开始,张丰主任就赋权意义、整体意义、应用意义、表现意义这四个方面谈到了项目学习的魅力。在项目化学习的活动中,孩子们会先知晓该项目的运用方向、目的,带着更好运动的目标去研究学习,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随着科技的发展,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多面性的。更需要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能力去解决。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 董雅萍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搭建跨学科知识地图分析学科知识,强调基于项目的跨学科整合。以一个项目和驱动性问题作为核心和主线,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统整整体课程的设计。在观看学习推进后的相关内容后,结合我们自己的本土探索后,尝试从课程准备设计到活动与资源设计,再到学习评价设计,开启反思。
——杭州市东城第二实验学校 马欣欣
目前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教师缺少对学科知识的整体认识,缺乏以知识点链接实际的项目,很难让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意识。项目式学习还是以单学科内容为资源、单学科教师为主体进行项目开发,加上日常教学的压力,需要更多额外的时间准备、研究和实践,是否可以设置专门职能教师参与研究引领,结合每一册教材,形成优质的项目案例融入日常教学。而且目前也缺少通过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来综合地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缺少团队综合研究大项目,将多学科有机结合,学生能充分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使项目形式更多样化。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方金晶
分享的案例中有项目整整持续了5周,每周5节课,每个课时1.5小时,让学生在教室的开始15分钟内集中,教师简单描述和指导,学生又分散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教师一直在指导的,是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项目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对解决后的成果要给予评价和展示交流。案例有个展示的形式就是学生公开在小剧场表演,根据角色穿戴衣帽,其他老师来观看,肯定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王梦婷
在推进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让教师从观念上面发生转变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案例观摩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线上观摩课和项目汇报的形式进行。如本次学习中,几位老师分享的单学科案例和跨学科案例就是很好的学习素材。而在全面推行项目式学习时,可以首先筛选出一些适用于每个学校的单学科项目或者跨学科项目进行推广,让项目式学习有一个大致的模板,也能让教师去熟悉和了解这类课程。当完整的经历一遍该类课程之后,再去设计项目式学习能够让相关教师少走弯路。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 管林飞
从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的汪秋艳老师分享的《跨学科项目学习中如何融合和落实学科素养》中,反观我校项目式学习需要走的路:在项目设计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考虑各学科核心素养,将项目化结合本校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 郭玥
绍兴新昌教育研究室徐金超老师的分享让我印象深刻:在学科项目化学习开展中,任务选择上,要基于课程标准的同时也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预设上要依托内容标准,考虑成果的呈现方式;学习评价上要权衡整个团体、各小组以及个人旳交互式评价。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在活动资料的推荐和选取上,要凝炼、精当、合适。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 林啸
作为音乐学科的教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融合项目学习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好像无从下手,而汪老师的分享想一场及时雨,给我带来了灵感也让我涌现了许多新的思路:探索音乐项目学习方式,尝试多学科融合,将项目学习带入日常音乐课堂。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 毛文瑾
上学期,我上的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二节细胞的内容,除了显微镜的使用外,其余识记内容比较多,我将本节内容设计成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形式,使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不断主动获取知识、锻炼能力,这也符合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 杨燕楠
在常态的学科学习中融入项目学习,应该是可以成为日后我思考的大方向。讲座中讲到的元认知和元策略:关注自己对知识多少的评估,“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知道自己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知道怎么评估做出及时的调整”这一点更是醍醐灌顶的提醒。只有真正认同项目式学习的这样深刻的意义,才知道如何去做。
——杭州市景华小学 林天慧
要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践行真实的学习,目前小学基础教育的努力其实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因此我们必须要践行真实的学习。项目式学习不必做得标准,只要能够让孩子的学习状态改变、让老师的工作状态改变,就达到了我们追求的目标。项目式学习有一定的标准,但在这套标准之外,各个学校要探寻自己的变式。
——杭州市景华小学 林芷晗
通过网络聆听了省教研室张丰主任的项目化学习讲座,让我再一次深入理解了项目化学习的内涵。项目化学习是教育的固有之道,是课程改革的方向、要求。项目学习有许多魅力之处: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美好理想真正落地,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同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碎片的学习变成整体的理解,孩子的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学以致用,注重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在项目学习中表现性的学习,输出也是一种学习。
——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 秦怡
管光海老师的讲话,让我们思考如何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得发生深度学习?比如管老师提到的呈现了一台童话剧这个结果,而忽略了这背后的过程,那么这个项目式学习只是换汤不换药,学生有了体验,但却没有发生深度学习。因此我认为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学习力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一开始教师需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发觉真实事件,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同时还需要以学生的逻辑去拆解项目,拆解后还需要统筹规划,对学习活动及有价值的学习任务进行整体设计。
——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 章森梅
本次会议让我看到了省厅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决心。随着省厅的探索,项目化学习的路径逐渐清晰。不管是项目学习还是STEM学习,其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以便让学生成为能够胜任21世纪挑战的劳动者。而要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需依托项目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正是因为这项教育改革需要触及最底层课堂的变革,所以也会有很多的阻力。
阻力来自多个方面,教师、学习环境、资源以及现行的评价,国内实施项目式学习确实有其困难点,但方向是对的,道路有多曲折那就打起精神吧!个人还是很期待学生能有项目学习的机会,能让他们学会沟通、学会团队合作,学会对面不确定性时依然坚持的勇气,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看到自己的学习的意义。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牟尚婕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而不是纸上谈兵。我非常认同项目化学习的意义,并期待全面铺开后将带给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做项目化学习时,需要用到多学科知识就用,用不到也不要硬用,最重要的是形成可迁移的素养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的是专家思维,而不是专家结论。至于路径是多样的,项目化学习也是一种路径。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王琦颖
在教研院组织的项目式学习的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实地参观学习、观摩项目式学习网络课,到撰写项目式学习分析报告,实现了自身的进阶,也逐渐真实理解和认识了项目式学习。关于项目式学习,我认为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学校想把项目式学习作为常态化的教育手段,普及到每一位学生。但是实际上,由于教师经验的不足和教育场地的局限,难以达到目标。学校的困境该如何缓解?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教师的作用很关键,但是现在缺乏面对全体教师的专业化项目式学习培训,教师不知如何下手。如何解决师资问题?
——杭州市夏衍小学 刘静
项目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应用课堂知识的场景,并且是用这些知识,同时用到数学上的记录和统计方法,去思考和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科学来自于生活,科学也要服务于社会。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是跳跃式的,他们不会像教材那样循序渐进的去深入,教师需要启发思考,激起兴趣,建构知识,从不同的方面去驱动学生思维的发展。项目式学习通过创设真实的任务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巧妙地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有效组织小组活动促进自主学习。
——杭州市夏衍小学 朱沈杰
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正存在这样的问题:学会了知识,而不会运用知识。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改变学、教模式,帮助学生的不仅能学会知识,并能用上知识,这就是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另外还有一点收获: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化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起点,但是它又应该贯穿整个项目,而不是作为一个引子,只起到引出问题的作用,而应该是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都能够不断地发挥其方向性,指引整个项目的前进。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澎雅小学 沈强
项目化学习与STEAM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方向的不同侧面的理解。PBL主要是学习方式的视角,而STEAM教育还兼有学习内容的视角。PBL是STEAM教育的典型方式,它包含跨学科项目学习和学科学习,它希望推动更广泛的学科教学改革。在江干区现行的四为课堂理念中,也让教师们更关注到了关于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学科教学方式。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澎雅小学 张桢妮
首先,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学生能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学习真正的发生。那么,是不是应该对应的对教学评价的方式进行改革呢?我认为项目式学习不是为了知道什么,而是为了怎么去知道,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需要老师们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而青年教师作为大多学校的主力,更应该主动转变思想,改进教学方式,因此培训是很必要的。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澎雅小学 江润之
项目化学习中融入了很多的小组合作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项目化学习还有很多不同的课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模拟记者会。当然,在观摩过程中我也有一些疑惑,这些分享的项目化学习项目在传统课堂上很难实现,因为传统课堂有非常明确的时间规定,而这些规定的时间又无法满足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与传统教学出现了冲突。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澎雅小学 陈娟慧
针对语文与项目式的融合上,根据新教材单元性强、易于整合的特点,采取项目化学习单元探究的方式,有机地、模块式地组织教学。而且项目化学习的单元设计要比一般的单元设计更凸显探究性与高阶思维的特征,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包容、整合程度更高。因此我希望在新学期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新的尝试,通过实践探究来验证项目化学习设计的真实与高效。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澎雅小学 唐盛云
观看完浙江省推进项目化学习工作线上会议后,我校将全面施行“项目式学习”,一要梳理和巩固已有的育人平台和德育阵地,深耕项目化学习,培植融创性平台,系统化、立体式、融合性地培育新时代“乐学善行”好少年。二要从班主任领导力培养出发,发挥德育阵地平台育人功能,结合法治教育、儿童哲学和国际理解等要素,实现理想信念、方法实践和团队分享相融创的“乐学善行”好少年育人体系向纵深发展,推进高质量育人,打造10个“三自”德育融创平台。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澎博小学 蔡洁帆
项目式学习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站在育人的角度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不同的小目标,为项目的整体目标服务。此外,处理好各学科与项目化学习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下的教学任务中,教师需要把项目化学习与相应的学科进行整合操作,认识项目的价值,这样才会使项目化学习得到实施,越教越有信心。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澎博小学 冷曦朦
项目化学习中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也是当前教学学习的一个未来方向。但在我们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却不能让这个概念很好的落地,会造成为了项目化学习而项目化,违背了设计的初衷。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更是有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现状,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和指导。要切实落实项目化学习,老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并不可少,但同时对于课程的设置和构建也需要进行精心的思考。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谢治衡
学科项目化学习是学科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掌握学科知识向发展学科素养跃进的关键路径。学科项目化学习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学科学习的方式,它不是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认知掌握学科知识,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中介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关注核心知识、学生意图、真实情境等学科与实践关联的要点。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寿佳欣
之前我似乎把项目化学习和做项目理解为一个事情,但是项目化学习应该是不仅仅是做项目这么简单,就像省教研院张丰主任说的,我们现在更关注的内容应该是项目式学习中的“学习”二字上,做项目只是一个载体,通过做项目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这才是项目化学习更重要的赋权意义,我在之后的项目化学习中,也会通过这点改进自己的原有设置,将重点更多的聚焦在如何让学生更加主动学习上。
——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 陈盛
韩月红老师讲的在科学常态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让我感触很深,由于我也是一名科学老师,所以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时常常会遇到课时不足,选题困难等问题,把项目式学习放在常态课里来上我觉得非常好,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学习,学以致用,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将知识进行迁移与实践。把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在教学中创造鲜活的、智慧的、符合人的学习成长规律的课堂。把教学变成一个持续的、与学生共同探究和体验学科与生活的过程。
——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 王元洁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学会自学,这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项目式学习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思维模式。而在项目式学习具体实践中,老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协助者。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熊英姿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项目化学习和STEAM教育和日常的科学教学结合起来,韩老师的讲解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许多科学中生活中的器材、机器,都是经过长久的研究和不断调整优化而来的,它们蕴涵着许多科学原理和科学问题。学生通常会对整个演变的过程非常感兴趣,如果我们可以有目的选择若干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一定会增强他们的探索欲望和综合能力。
——杭州市丁兰第三小学 陈琳
在本次的研修中,我对一个新词“样例学习”有了认识,其对项目化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PBL是一项应该是具有迭代性的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设计实践再设计的过程。如何从自己的学科或者学校着眼呢?我们可以立足学科微项目,立足“微”特点和常态课堂相融合,核心内容聚焦知识学习的重难点,以微项目为载体,设计能撬动每个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究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自主构建知识框架,从而更好促进方法迁移。
——杭州市丁兰第三小学 张青林
看完直播之后,有以下的感悟:希望有系列学习课程让我们了解更加清楚;学校提高对项目式,问题式,设计式以及问题式等更为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应用频率;采用多种评价并建立系统体系。课前准备上,我认为教师需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学案,确保每一项任务基本按照预设时间进行。
——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陈泽玮
在学校教研层方面,老师指出帮助学科教研的深化,增加综合教研教学活动。这一点我非常的赞同。希望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学科之间的相连、相通和相融性。当孩子们慢慢进入社会,他们将会遇到比在学生时代多的多的困难与挑战,而在学龄时期间的大量潜移默化的项目式体验,希望能帮助孩子回忆利用经验来他们克服在生存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孙佳丽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郑慧老师,分享了初中语文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她认为区域推进项目化学习的教研抓手可以从评比、研导和考试着手;如何处理学科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的关系上,则可以加强定位、策略、操作“三认识”;在如何提高教师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上,要从打好基础、案例示范、专题培训、文本规范、先有再优五个方面思考。
——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 陈菲菲
会议发言给我很多感悟,老师们说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不是简单的活动堆砌,而应该以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主,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深刻掌握本学科应该掌握的知识。把项目式学习引入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杭州市丁兰实验学校 段艺璇
徐老师的项目案例,抗日战争模拟记者会,强调将历史事件和局部现象置于宏观大历史、长时段和大空间加以考量,强调历史的整体结构和逻辑体系,强调学生在过程中习得、理解和升华。学习之后,感悟颇深。如何把握深度学习的“度”,如何培养中国的世界人、世界的中国人,历史课堂教学研究任重道远
——杭州市丁兰实验学校 王娅妮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有项目式学习理论基础上,结合项目学习和学习者特征,设计开发出项目学习评价量规,丰富项目学习的评价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利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进行测评与反馈。
——杭州市丁兰实验学校 吴璐璐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