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崇祯帝自杀,北京城沦陷,明朝灭亡。
明朝虽然灭亡了,但是依然有一些或为了自己的权势、或为了恢复往昔的旧朝的残明势力坚韧的活着,最后汇聚在明朝第二个都城——南京,组建了南明弘光政权。
而在封建社会的古代,组建政权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确定国家的根本——皇帝。
当时在南方的几个藩王中,与崇祯帝血统最为亲近的是小福王朱由崧。
朱由崧的父亲老福王与崇祯帝的父亲泰昌帝都是万历帝的儿子,东林党扶持泰昌帝,后福王争储失败,泰昌帝继位,于是东林党与福王一系结下了深仇大恨。
而这一切都与这位小福王朱由崧无关系。
朱由崧对于入承大统,曾经颇费踌躇,自有其充分的理由。他锦衣玉食,一直被严禁过问国事。
战乱时代,所需要的元首应是性格坚强、遇事果断、通晓国政。这些却因为明朝藩王不可干政的原因而导致小福王朱由崧一窍不通。
不过,他虽然被他人的野心推到了国家机器的顶端,在即位的头几个月内却也尽力履行皇帝职责,坦率承认需要能干的大学士对他作指导与协助。
其实最初的时候马士英并不受宠幸。
东林党与阉党都搞错了一件事,他虽然是福王,却只是小福王,而不是老福王,对于上一辈的恩恩怨怨他并不很了解,也不想去了解,但是很显然东林党与阉党都没有真正询问过这位小福王的意见,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他是亲近阉党,厌恶东林党的那位福王。
真正让这位小福王靠近马士英的事是因为姜曰广以及小福王最喜欢的高弘图因政争而被逐之后,这名皇帝像孩子一般,感到恐惧和绝望,他知道他现在只是一个傀儡,所以他希望依靠一方势力来摆脱这种困境。
而最先察觉朱由崧这种心理的是马士英,所以马士英牢牢把握朱由崧这种心理,为自己以后的滔天权势铺路。
所以当马士英受到刘宗周和御史黄澍二人的弹劾而请求辞职时,曾经密疏上奏弘光帝朱由崧:
“上之得位,由臣及四镇力。其余诸臣皆意戴潞藩(潞王朱常)。今日弹臣去,明日且拥立潞藩矣。上信其言,为雨泣久之。以后一切朝事,俱委士英;惟狂走宫苑中如失心状。”
淓
马士英开始逐渐利用弘光帝朱由崧孤立无助、无能为力而岌岌不安的心理。
当全国上下都鼓励皇帝乾纲独断,以睿知辨别贤奸,北上亲征以鼓舞百姓,并在其他方面做帝王表率时,弘光帝朱由崧的这种心理愈益加深。
弘光帝朱由崧
马士英于是确定了自己的立身真正根本之策:“圣心安而后庶务举,根本定而后敌振。”
马士英由此认定,自己真正的首要之事在于安圣心,也就是安定这位皇帝惶恐不安的心思,于是他采取如下途径:
忾
- (1)从河南救出太后(皇帝继母);
- (2)皇帝本生父为叛军所杀,应追上尊号;
- (3)将皇帝本生父遗骸移至南京,妥善安葬;
- (4)选淑女以充后宫妃嫔;
- (5)对其他亲王的活动与交往严加控制。
马士英为获取皇帝信任而筹划的短期目标确实不错。其实马士英他并无必要无节操的讨好弘光帝,也无必要煞费心机使弘光帝相信东林与复社的坏处。
因为他只要同这位万历帝的裔孙在一起,只要等待就够了,而且也不必等得太久。弘光帝对于明朝的制度、朝章以及官僚体系内的党争情势知之甚少。
这种无知一直使他感到困惑和沮丧,因为他感到,大臣们不是对他失望,就是对他欺瞒。他秉性优柔寡断,现在突然被要求对一切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这使他深感痛苦:他只是被人有礼貌地告知,有些决定因与先例违背而不能作。人人希望他能解决朝臣之间的狺狺争执,但是他对此感到气结,束手无策。
至于以前谁拥戴他父亲老福王入继大统,谁反对入继;还有现在谁支持、谁反对他本人登基,他都不怎么了解,只能装作气量宽宏,不予注意。
但是现在这些问题一再提出,使他甚感不满;却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制止争端。
这些刺激,加上“清流”人物的道德训诫,加上中国到处狼烟纷起、小冰川期爆发、战乱、饥荒、瘟疫横行,各种大事小事纷纷扰扰的都需要这位赶鸭子上架的皇帝来解决,最终只能使他迫不及待地躲进深宫。
弘光帝只能信任自己身边的几位侍从官,而他们没有治国才能;东林党和所谓“清流”人士只会天天劝诫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弘光帝最终只能信任马士英。
于是到了仲秋,弘光帝便与外朝隔绝,对那班朝臣浊乱国是,概不与闻。 朝仪不是被取消,就是由大臣代为主持。虽然有关他沉湎女色的传闻不可尽信,但是有段时间他确实全神贯注于选女充后宫,筹划大婚典礼,与宦官、伶人作长夜之饮,并在南京、杭州广搜美女,内廷的挥霍无度等等天怒人怨的事情。
后来,当清兵离南京只有几天路程时,弘光帝对于迫在眉睫之事,半是懵然,半是拒闻。
这当然对马士英有利,因为他可以大权独揽。
但是弘光帝如此放弃自己身为君王的责任,使民众对南明弘光政权的支持逐渐减弱,这为清军仅仅几个月灭亡南明弘光政权埋下了伏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