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不仅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科学技术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方方面面的成绩也坚定了中国人民深化改革发展的步伐。这次好消息传来,中国科学技术方面又有新进展,不仅成功打破了进口垄断,还将这一“稀有资源”实现国产化,简直是大快人心。
根据香港《华南早报》7月28日报道,中国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开设了首座大型氦气厂,虽说这座工厂的液态氦年产量只有20吨,而中国每年的液态氦使用量超过4300吨,看似有点杯水车薪,实则对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要知道这是中国首个可以生产和运营氦气的商业化设施,能否改变我国氦气长期依赖国外供应的局面,这个氦气厂真的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 “氦气”是我国现代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军工、石化、制冷、医疗、半导体、超导实验、金属制造、深海潜水、光电子产品生产等领域,基本上比较高精尖设备都离不开氦气的参与。除此之外,氦气也被用作长征五号火箭中燃料中的压送剂和增压剂,充当焊接工作中的保护气体,为制造电子芯片创造所需的“超净环境”,只可惜中国所使用的几乎所有氦气都来自外国。
即便是现在,我国的主要工业氦气来源还是美国,美国的含氦天然气储量占据世界三分之一,而且美国在提取氦气技术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氦气生产供应链条。相对来说,中国在这方面则刚起步,建立首座大型氦气厂,虽然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已经跨越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已经开始向减少甚至摆脱进口氦气的依赖大步迈进了。
据悉,只靠我国自主建立的这个大型氦气厂远不能满足中国目前需求,考虑到建设该工厂的建造成本也就在3000万-5000万人民币,相比单纯从天然气中提取已经相当划算了,如果在中国建立数百个类似的设施项目,实现中国氦气的“自力更生”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如果想要和国外行业巨头进行错位竞争的话,中国本土企业必然要历经重大发展转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