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简单来说,就是粮食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于人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古代,人们没有什么科学种田的技术,粮食的收成好不好,完全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如果碰上干旱或者洪涝的年景,就会粮食减产甚至民不聊生。不过,在过去,特别是古代,也没有天气预报,人们只能凭借着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去判断,所以,从古至今就流传了一种说法,如果在正月里出现了打雷的情况,未来的一年都会死多灾多难的,而且很容易发生很多不好的事情。那么,这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为何古人们都忌讳正月里打雷的现象,这是因为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会有“春雷”伴随着雨水到来,而冬天其实是非常寒冷的,一般冬天也很少会下雪,所以,如果在正月的数九寒天中突然打雷并且下雨,就代表着未来的一年里可能都会雨水非常的多,很容易造成洪涝事件的发生。
其次,在古代,人们通过经验积累总结,如果在立春的时候是一个大晴天,那么未来的一年也对风调雨顺,不过,这其实很多也是巧合的因素,并不十分准确。其实,通过气象记录可以看出,在正月里打雷的情况其实并不罕见,而且很多地方即使发生了正月里打雷的现象,也不会对未来一年的粮食收成造成什么影响。
同时,地球是很大的,就那我国来说,各地的平均气温和环境气候等也都差别很大,冬天下雨在我国东北地区是十分罕见的,不过对于南方来说,阴冷飘雨的冬天才是常态。所以,即便古人总结的“正月打雷,坟谷堆”这个谚语是真的有效,它也只能发生在个别地区,并不会造成大面积的粮食减产等问题。
那么,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还有哪些是非常重要的呢?其实,就是外来物种入侵以及害虫的大面积繁殖。比方说在今年初的时候,东非的蝗灾非常的严重,让当地本身就存在的粮食危机问题更加的雪上加霜,而从古至今,蝗虫的灾害对于人类来说,都是危害极大的,我国古代也经常会与蝗虫进行抗争,并且还总结了专门的治蝗手册。
除了蝗虫之外,还有就是作为外来物种入侵的草地贪夜蛾,这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禾本科植物最大的天敌害虫,前段时间经过东南亚,传入到我国云南,不过幸运的是,飞入我国的草地贪夜蛾数量很少,而且我国在发现后及时的治理,并没有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什么影响。
说起来,草地贪夜蛾对于世界各地来说,都是非常可怕的一种害虫,因为它们通过现代交通工具,将自己的虫卵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原本只存在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如今已经几乎遍布了世界的多个角落,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科技越是发达,人类越是一体的,在对抗共同的灾难面前,谁也无法幸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