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战争,有的动则几十万人,而军队组织在一起的时候,需要做到号令一致,进退同步,但是古代战争不比现在战争有这么多信息传递方式,一般而言从视觉上有旗语、火光、烟雾等,从听觉上有鼓声、钲声等。
在众多军事信息传递的方式中,旗语一般是军队调动或者水战的时候使用,火光一般在夜晚使用,而烟雾也是长途传递消息的时候使用。真正到战场上厮杀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就是鼓声、钲声,由于战场厮杀不能轻音分心,并且战士都是背对着大营,所以用视觉方面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不适合,用听觉上面的鼓声、钲声就比较合适,可以让那个战士做到进退同步。
鼓声就是指击鼓战鼓发出的声音,由于战鼓声音厚重而生源,非常有气势,可以起到激励战士的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用鼓声表示进攻。近代史上的战争中用冲锋号也是这样的意思,一方面变冲锋发起,一方面是鼓舞士气。
钲声就是我们说的鸣金,由于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所以敲击他发出是声音也被成为鸣金。钲的声音是“当——当——当——”的,特别清脆,凡是越清脆、尖利的声音,传得距离也就越远。因为声波是一种波,频率越高的波,波长越短,传输的距离越长,声波也不例外。战斗开大之后,由于战士都分散的比较远,钲声传播距离远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一敲起“钲”来,当当当一响,跑得再远的战士也能听得很清楚。
《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击鼓号令进攻,鸣金号令收兵。就是为了在战场上保持节奏一致,避免出现因为部队进退不一造成的混乱局面。韩信在被刘邦封为大将之后,颁布的17条军规,其中第一条就是“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可见鼓声、钲声在这战场上作用非常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