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巫宁坤:沧海《一滴泪》

0
分享至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

我第一次知道巫宁坤,是大学时买过的一本上海译文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当时的译者就是巫宁坤;

我第二次知道巫宁坤,是在去年读了何伟写的《甲骨文》,里面有一段对这位翻译家生平的描写,了解他还有一部描写知识分子生平的自传作品《一滴泪》;

我第三次知道巫宁坤是在上个月十号,99岁的巫宁坤在美国去世了,朋友圈中零零散散有转发纪念。

我觉得我有必要多了解下巫宁坤的生平,尤其是他回国后30年来的遭遇。他的自传《一滴泪》在国内是一本禁书,正因为书中描写的事情过于敏感,才导致了这本书的被禁,从而激发我了阅读的好奇心。

我在某个电子书网站上找到了这本书,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零散地读完了这本书。我从书中得知,四五十年前的巫宁坤,曾经在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当过老师,而这两所学校分别正是我研究生和本科的学校。在文革期间,巫宁坤和他夫人分别在和县的乌江和孙堡住过牛棚下放过,而和县就是我的故乡。

他称自己的安徽大学的时光为:暂回人间,称自己在安徽师范大学的岁月叫:江城淹流。从整本书来看,那两段时光应该是他回国以来最为自由,最有知识分子尊严的一段年月了。可能是巫先生生命中的某些时刻的境遇与我的人生有着浅浅的重合,所以我对他回国以来的种种不公正的遭遇有着不可名状的同情和惋惜。

巫宁坤和夫人李怡楷的作品《一滴泪》

他是在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的,为此他还放弃了只要半年就可以拿到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就是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巫宁坤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政道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宁坤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

接下来的经历,我不想着过多笔墨描述。回国后的巫宁坤经历了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都会经历过的苦难和压迫。57年他被打为“右派”,被送去劳动改造数年,险些命丧农场;60年代他随夫人来到安徽大学,做了几年英文教授;66年文革期间他再次受到批判,打压再改造、来到和县乌江住牛棚,而他的夫人李怡楷也成了下放干部来到和县孙堡接受“锻炼”;74年他来到位于江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担任英文教授。在文革结束后,才被正式平反,恢复工作。

二十余年如一梦,正如巫宁坤本人所言: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比起在打击丢掉生命的人来说,他无疑是幸运的。但是他回国后近三十年的不幸遭遇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莫名的不幸与悲哀。

三十年来的牛鬼生涯,他见证了这个国家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冲突,对于知识分子的迫害,政策的无序紊乱,政策执行者的狐假虎威。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那段时间描述的作品,例如:杨显惠的《夹边沟纪事》和《定西孤儿院》以及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这些都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那个变动的岁月进行描绘。而巫宁坤的这本《一滴泪》记录了作者和家人的亲身经历,我知道这一切描述都是真的。

在书的最后,巫宁坤见到了51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贵为上宾,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

再过十多天我们就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而在一个多月前,巫宁坤先生却走完了自己99岁的一生。他一生的经历是应该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我们在庆祝伟大祖国成就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曾经一帮回国报效祖国的知识分子,他们遭遇到苦难。

茅海建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回顾成就,也不要忽视问题,我相信新时代是个知识分子大有可为的好时代,巫宁坤先生的《一滴泪》不应该再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毛骨悚然!俩姐妹探灵北京地铁一号线未开启的最后两站,有些东西你不得不敬畏!

毛骨悚然!俩姐妹探灵北京地铁一号线未开启的最后两站,有些东西你不得不敬畏!

神奇故事
2025-09-13 19:14:55
专访理发师晓华:不可能火到老,现在很知足,给孩子买玩具不用哄骗说“下次买”

专访理发师晓华:不可能火到老,现在很知足,给孩子买玩具不用哄骗说“下次买”

极目新闻
2025-09-14 10:27:16
俄媒称乌为压低伤亡统计数据,故意将阵亡士兵遗体遗弃在战场上

俄媒称乌为压低伤亡统计数据,故意将阵亡士兵遗体遗弃在战场上

欧罗巴手记
2025-09-14 12:42:30
俄乌战争的误判与胜败结局影响

俄乌战争的误判与胜败结局影响

原某报记者
2025-09-04 14:03:46
人民币,大消息

人民币,大消息

国际金融报
2025-09-13 16:10:31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生活里的降维打击无处不在!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生活里的降维打击无处不在!

墙头草
2025-09-14 08:12:17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06 09:32:27
诸葛平平同志逝世

诸葛平平同志逝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4 12:36:24
1931年,周恩来带人处决叛徒顾顺章家人,放过仨小孩,却酿成祸患

1931年,周恩来带人处决叛徒顾顺章家人,放过仨小孩,却酿成祸患

阿胡
2024-07-31 11:50:32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7-05 09:37:33
听泉赏宝直播间变捉奸现场,1分钟视频流出:我回家,出事了宝宝

听泉赏宝直播间变捉奸现场,1分钟视频流出:我回家,出事了宝宝

博士观察
2025-09-13 16:11:03
澳门冠军赛-王曼昱晋级决赛 场外加油声嘶力竭 陈幸同体力不支惜

澳门冠军赛-王曼昱晋级决赛 场外加油声嘶力竭 陈幸同体力不支惜

郝小小看体育
2025-09-14 13:17:14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最新进展:到底发生啥事了?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最新进展:到底发生啥事了?

闻讯而谈
2025-09-14 12:14:16
1946年,数百八路军伤员被400女护士杀害,真相很愤慨,结局如何

1946年,数百八路军伤员被400女护士杀害,真相很愤慨,结局如何

阿胡
2024-07-06 12:19:57
1992年,轰动上海的“流氓案”,女人被当众扒掉衣服,只因一盆水

1992年,轰动上海的“流氓案”,女人被当众扒掉衣服,只因一盆水

极品小牛肉
2024-08-08 16:49:17
于朦胧坠楼背后隐藏的内幕!多位圈内大佬卷入,真相令人不寒而栗

于朦胧坠楼背后隐藏的内幕!多位圈内大佬卷入,真相令人不寒而栗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9-14 10:58:07
华为新三折叠线上连续售罄,与iPhone 17同日开售,起售价17999元

华为新三折叠线上连续售罄,与iPhone 17同日开售,起售价17999元

鲁中晨报
2025-09-13 15:54:06
叶檀还嘴硬,刚辟谣病重消息便晒素颜照,侧面看脸部浮肿看透生死

叶檀还嘴硬,刚辟谣病重消息便晒素颜照,侧面看脸部浮肿看透生死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4 08:45:22
丹麦没选美国“爱国者”,特朗普受打击

丹麦没选美国“爱国者”,特朗普受打击

参考消息
2025-09-13 14:48:03
56岁邓文迪出席晚宴!一套祖母绿珠宝贵气十足,俩女儿让她很骄傲

56岁邓文迪出席晚宴!一套祖母绿珠宝贵气十足,俩女儿让她很骄傲

鋭娱之乐
2025-09-13 13:10:33
2025-09-14 13:59:00
余大满书房 incentive-icons
余大满书房
读书阅读;随笔散文
203文章数 4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旅游
手机
亲子

教育要闻

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学什么?一探究竟→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魅族 22 搭载无界超级天线架构,支持 mSmart 智选优网 SNS 技术

亲子要闻

这妈妈太聪明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