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按说,皇室子弟,应该选派文化、修为、声望都出类拔萃的人物才对,可是这个富察·福敏是谁呢?富察·福敏出身满洲镶白旗,和乾隆皇帝有名的孝贤纯皇后所在的富察氏家族并不是同族。他虽然在康熙三十六年,25岁的时候考取进士,被授予了庶吉士,得以进入翰林院学习。但是这哥们在翰林院学习了6年,两次考试全都不合格,可见其文化修为并不怎么得!康熙四十二年,福敏竟因为“满汉文俱不精通”,而被革除了庶吉士。
可就是这样一个学问不佳、仕途不顺的人竟被皇四子胤禛请去做了弘历的授业恩师。作为皇子,胤禛不可能不了解富察·福敏的情况;给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请老师,胤禛不可能不对福敏详加了解再做决定。那么, 胤禛到底看重富察·福敏什么了?他是出于何种目的才会选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弘历的老师呢?
对于福敏传授弘历学业的情况,现存史料并无过多记载,我们也只能从他的学生弘历身上,一探究竟。
按照《清史稿》和《清高宗实录》记载,弘历的开蒙教育较晚,直到九岁才被忙于夺嫡之争的胤禛想起来。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他九岁的时候也就是康熙五十九年,当时正值“九王夺嫡”事件的关键时期,深谋远虑的胤禛在此期间对于任何人员的选择和重用都是具有深远政治意义的。也就是说,富察·福敏虽然是被选为胤禛儿子的老师,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为自己培植政治势力,为自己夺嫡之争增添取胜砝码。
富察·福敏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他能为胤禛培养出一个深得康熙皇帝圣心的皇孙,爱新觉罗·弘历。
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弘历的时候,是在康熙六十年。康熙朝晚期,众位皇子对皇位的争夺逐步升级,等到了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已经达到手足相残甚至同室操戈的地步,垂垂老矣的康熙皇帝面对皇子们的疯狂,身心俱疲。皇四子胤禛便很好的利用了康熙皇帝心理上对于家庭温暖和天伦之乐的渴望,实行曲线夺嫡道路,屡次邀请康熙皇帝前往自己家中参加家宴,以取得皇帝圣心。
乾隆六十年的一天,康熙皇帝应邀来到胤禛的雍亲王府参加家宴,宴席中,胤禛将第四子弘历带到了康熙皇帝面前,从此开启了康雍乾三代帝王之间的感情链接。有学者认为,胤禛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如此复杂的夺嫡局面中成功上位,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对胤禛第四子弘历的喜爱。
而,策划和安排、教导弘历取得康熙皇帝圣心的就是这个名不经传的富察·福敏。
富察·福敏是在康熙五十九年,被胤禛请到府中教授弘历学业的,而仅在不到一年以后的康熙六十年,弘历就被安排来到了康熙皇帝的面前,而且深得康熙皇帝喜爱,这难道是巧合吗?一个九岁的孩子,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且是在“满汉文惧不佳”,学习6年2次考试都不合格的老师教导下,就能被其父胤禛那么自信的带到皇帝老子跟前,用以增加自己夺嫡成功的几率?如果没有富察·福敏周详的安排和细致、目的性强的教育,胤禛怕是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在康熙朝仅为知县品衔候补的富察·福敏,开始踏上仕途的直通车,短短五年时间便从正七品升至从一品官衔,而且官职系湖广总督兼领吏部尚书衔,已经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位高权重。试想一下,如果富察·福敏仅仅是弘历老师这一个身份,他能如此深得雍正皇帝信任和重用吗?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