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说过“斜王旁”的字,如弄、璐、玙、璠、珮、璋、玦、环等字,都是和玉相关,或是美玉,或是把玩美玉,或是玉器声音。这是为何呢?因为这些字压根不是“斜王旁”,而是“斜玉旁”。玉字作为偏旁时,下面一横上提,和点冲突,于是干脆去掉了,就成了“斜王旁”。
用相同偏旁来表示同一类事物的字还有很多,比如提手旁,都和手相关;马字旁的字,在古代都是指代各种马,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或者器官相关。
以月字旁为例,从肾脏到胳膊,从眼睑到胸肚,从腰腹到膀胱无不如是。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肮脏”,这个词表示不干净,丑恶,卑鄙无耻,跟身体毫无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得从“肮脏”的本意说起。
“肮脏”的本意
肮,本来是指人的咽喉,读音为“杭”。《史记》中有“扼其肮”一词,意思就是按住别人的咽喉;也有“绝肮”一词,意思是勒住咽喉而死。而“脏”字本是指身体的器官,所谓五脏六腑就是“肝、心、脾、肺、肾”五脏,“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六腑。
所以,肮和脏,本意还是和身体相关。
后来,肮和脏开始连起来用,其意思有两个,分别是“高亢刚直”和“肥胖”。先说第一种意思,从汉晋到唐宋时期,“肮脏”的“高亢刚直”之意从未改变,从汉唐的文章诗词中,还能见到。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东汉赵壹《疾邪诗》
这段话意思是说,那些有学问和才华的人,就因为穷所以不被人重视。而有钱人只是因为有一袋子钱,所以被当作贵宾,能够居于北堂之上,而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只能很委屈地立在门边了。
李白有一首诗叫《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里面有一句“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也是说好朋友张公子虽然被排挤在草丛林子中,却也是依旧高亢正直的。
要说明的是,这时的“肮脏”读音与今天也不一样,其发音为kǎngzǎng,都是第三声。
“肮脏”的引申
到了北周时,肮脏引申出了“肥胖”的意思。庾信的《拟连珠》中有“笼樊之鹤,宁有六翮之期;肮脏之马,无复千金之价”,是说关在笼子里的鹤,即便有六对翅膀也飞不起来,变得肥胖的马,也就不再价值千金了。
大约从元明开始,“肮脏”一词的意思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不再用其本意和引申义,而是创造性地赋予它“不干净、丑恶”的意思,并且用来骂人。因为多用于戏曲和话本小说中,流传得很快,使用者很多,所以最初的意思反而被人们忘记。另外,读音也开始发生变化,和今天一样了。
另外,由于传播广泛而各地发音不同,还出现了“腌臜”“唵噆”等同义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