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追完《都挺好》的大结局。
这部剧越到后期越多人说说苏明玉人设崩了,谈恋爱太腻,对苏家这个烂摊子太心软。
但我觉得这恰恰是她最真实的部分,因为命运的不幸而套上坚强外壳,本质上却因经历过痛苦而对他人不忍。
很多时候,这样嘴硬心软的苏明玉会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初入七侠镇的郭芙蓉。
《武林外传》算是我的国剧初心了,没有网络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它有上千集,每次重看都有新体会。
所以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你真的看懂了《武林外传》吗?
很像女精英苏明玉的郭芙蓉和日渐发福的安吉小鱼儿爹白展堂聚首了,阔别十三年,七侠镇“太阳每天依旧要升起”。
这部集齐劈劈腿/仇杀/欺诈/穿越的电视剧,为什么能火十三年?
《武林外传》十三年,年幼的时候看,觉得每一集都是笑话,大概也就仅仅是个笑话。但是年龄越长,越是看到了一个静水流深的江湖人生。
“魔幻现实”的荒诞加上极度超前的流行,十余年看来依旧“满而不腻”,毫不过时,如同陈年美酒,越久越醇。每每将此番从头开始捋一遍,仍觉实在太好看。
2006年,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横空出世。
从此中国电视剧情景喜剧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不可忽视、不可复制的传奇。
《武林外传》重塑了我们一代人的“武林”观。
武林、江湖是极具传统意味的词汇。
而90后的故事里,有多少人心目中最具体的一个的江湖,不是金庸笔下的朝堂家国,也不是古龙笔下的快意恩仇。
而是那个简陋又破旧的七侠镇,那间热热闹闹的同福客栈。
半扇门面,一间门厅,一角院子,吱吱呀呀的厨房和客房,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掌柜的一间花花闺房。
如此具体又深刻,比武当华山峨眉少林天下门派都要深刻,比古墓姑苏绝情谷桃花岛都更加具体。
《武林外传》是一部主旋律和恶搞完美结合的喜剧,它的设定更侧重于对固有江湖刻板印象的一种重新解构:
故事站在“普通人”角度,重新将“劫富济贫”、“浪迹天涯”、“比武招亲”、“门派论剑”等富有浪漫气息的江湖名词进行重新演绎。
原来劫富济贫的大侠大盗也可能是如入歧途,原来浪迹天涯就像十几岁时的离家出走,原来比武招亲没那么英雄盖世反而有些傻呵呵的。
如同《堂吉诃德》终结了传统骑士,《武林外传》终结了传统武侠。
古龙一直在写的江湖英雄便是如此:“英雄也要穿衣吃饭”。
平凡生活讲的是“饭”,而英雄江湖讲的是“刀”,武林外传正是和古龙的故事一样——刀里有饭,一日三餐;饭里有刀,过命之交。
我们竟然毫不费力地欣然承认,原来一个个传奇的故事背后,竟是一群穿衣吃饭、人心涣散的英雄。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武林外传做到了。就像他的英文,《My own swordsman》,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剑客侠士。
《武林外传》是一部成功的情景喜剧,却也是一部带着现实悲剧意味的成人童话。
何为喜剧?
喜剧用夸大差异的方式,包括某种自嘲,嘲讽滑稽的、生硬的、矛盾的事物。
喜剧人物都是“非主流”,他们衬出了主流的愚蠢和虚伪,以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努力来引笑。
但是这种努力,本身注定也是悲剧。
《武林外传》的喜剧效果,来自于“剧中的江湖”与“我们认知中的江湖”的差异。
《武林外传》中的主角全都有着“名震江湖”的背景,却都和普通人一样整日为了营生忙碌。
生活在同福客栈,在无厘头剧情具体而细致的演绎中,固有的江湖气息被琐碎的日常生活毫不吝啬地消磨殆尽。
一个掌柜一个跑堂一个杂役一个秀才一个厨子一个圆滚滚的小姑子。
[盗圣]、[关中大侠]、[六扇门掌门女儿]、[衡山派掌门]、[京城食神传人],虽然名不副实地得让人心虚,但是谁还没个盖世头衔?谁还没个传奇人生?谁还不是一呼百应的盟主?
但是他们依旧安安稳稳地柴米油盐,爱恨情仇,斤斤计较二两银子,青菜萝卜互嘲将就。
好的喜剧,本质内核一定是带着悲情的。
《武林外传》自然不例外,它的是一部成人童话——现实人生总是远离美好的想象。真实是辗转反复、得非所愿、愿非所得、为之奈何。
正如那首耳熟能详的OP开篇时会有老式windows开机时候的声音,仿佛意味着这一场真实又虚幻的梦境。
《武林外传》虚幻到了某种令人信服的真实,是那个时候最初的“魔幻现实”。
《武林外传》极度抽象化了“武林”。三种武功撑起了整个武林:老白的轻功、葵花点穴手、排山倒海。
即使是再强悍的对手,都会败在这三种武功之下。一套组合拳足以解决姬无命、上官云顿、公孙乌龙以外的大部分问题。
这种极为简化的武功鄙视链,粗暴到令传统武侠的拥趸哑然失笑。在《武林外传》里,人形自走武功数据库王语嫣大概会毫无用武之地。
场景更是几个棚拍正反打,角度挪一挪就要磕磕碰碰地露馅。
偏偏是这样一个极小的场景下暗潮汹涌,你就是会觉得坐着嗑瓜子、只会一招半式的沙雕们身后,是波涛汹涌的武林,而这间客栈就是动态的天下里一个静态的猫眼。
整个江湖的英雄,纵然声名绝世,人前人后、表面与实质,都有着令人哑极生笑的的反差。这是《武林外传》的表层笑料。
志在江湖的郭芙蓉行走江湖两年,却从来没有做过一件真正行侠仗义的事,反而因为无知作了无数恶,“黑白双侠”成了“黑白双煞”。
出身于名门却希望能够自己在江湖行侠仗义;
希望成为一个以天地为家的江湖侠客,但是却被困于一方客栈之中并且舍不得离开,还和无双一起爱上了看似窝囊的吕秀才。
她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心上人一箫一剑走江湖,但是却和一个逆来顺受的秀才终成眷属。
走走看看,最后得到的和原本想的完全不同,却也让人欣然珍惜。这莫不就是人生。
衡山派就剩三个人了,还一门心思要重立门派,最后嚎啕大哭成功拥立了个莫小贝。
断指轩辕也会赌输,背上刺字刺出一个古早的“真香”。
当代大杀手上官云顿和蔼可亲武功高绝,结果死在一只蝎子之下。
姬无命震慑江湖,最后“用谈话的方式话疗”。
《武林外传》另一种现实的悲剧,是传奇梦想的破灭,以及世界并不为着自己转动的“为之奈何”。
中国文化习惯于把人“神化”,人都带着神性。
古典武侠江湖里的大侠,“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奇遇惊人、武功盖世又劫富济贫。
而《武林外传》把“非人”的“传奇们”的幻影,打破给人们看。
譬如老白。
世人称其是个据说他只输给过楚留香,而且比赛那天他光着脚而且顶风。
他的指力世间屈指可数,他与人战斗不见血光,快手封穴,葵花点穴手练得堪比段家一阳指和陆小凤灵犀指,和当世高手惺惺相惜。
武功最高境界返璞归真,白展堂不杀人,白展堂很和平。
这样级别的功力大概不是顶级也是准顶级,不是一代宗祖也能当个一派掌门。足以华山论剑封一个东西南北、屠狮大会抢一手倚天屠龙。
但是这样级别的英雄,厌倦了江湖纷争,隐居同福客栈,好吃懒做,胆小如鼠。每当有危险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挡在最前面保护众人。
英雄有了人间的气息。
独创了衡山剑法和葵花点穴手,如同金庸小说中扫地僧一样的人物,落魄不堪,手无缚鸡之力,只能靠画春宫图为生,昔日轻飘飘地拿衡山剑谱换了两个肉夹馍。
哪怕赫赫有名的衡山派,追溯渊源家学和悠久历史,也不过是半吹半嘘,雷声大雨点小地成立了起来。
传奇御厨的后半生,丧失了敏锐的味觉,做菜齁咸而不自知,一代传奇最后不过是活在了人们的善意欺骗里。
绝世歌姬扈十娘,唱起歌来鬼哭狼嚎,用南京话唱着溜肥肠和下面汤,嗓子坏了没了百宝箱也继续一筹莫展。
这样传奇破灭的例子,在《武林外传》中太多太多。
武林门派、一代宗师、绝顶秘籍、不世出的天下第一——这些都算得了什么,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几分是实几分是虚?
小混混们练着葵花点穴手,创业祖师吹嘘着不败战绩,名伶御厨赌神盗圣,主流武侠被拖下了神坛、剥下了卫道的袍,愚蠢、虚伪、引人发笑。
《武林外传》里的人生道理,比现在的鸡汤高级无数倍,它看似粗糙的外表下隐藏着令人常读常新、百看不厌的精神内核。
布景简陋、物资匮乏,却是真正的精神世界。
只有几个布景,进进出出都是棚拍,时辰都靠打光,人物服装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套。贫穷的鼓风机剧组,那个时候早就有了。
中秋节大家集体换身份那集,最后也无非证明你所想象的江湖、他人的生活,与现实中并不一样。
然而,人们的基本情感与鸡零狗碎,都没有什么实质的不同,逃避与做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梦醒了,人们也不知笑得是自己还是人生,就如同湘玉说的“幻境再美终是梦,珍惜眼前始为真。”
何其充沛的寓言世界。原本就有些魔幻的《武林外传》,酣醇得像是《盗梦空间》,一层又一层,等待不同年龄阅历的观众去解构。
《武林外传》中那些明面上的鸡汤教育是第一层,那些人物内核里的共情才是随着年岁增长才能逐渐理解。
把“神性”的大侠们放到人间来酸甜苦辣,忽然之间把神拉下了人间,变成了烟火气,他们各自的悲剧也变得如此平易近人。
《武林外传》用搞笑来淡化了这种人间的悲情,反而成了一种爽冽又回口苦涩的热闹喜剧。
比如断指轩辕训“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因为赌而失去了一个手指头,那只手却是天生的六指,里外里依旧是一个囫囵个儿的人。
终归是失去了指头、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剧情却用极端情况弱化了“惨状”,形成了一种莫名的完满——让观众和人物还能笑出声的“好巧”和“完满”。
纵然再酣畅可笑,归根结底终归是人的悲剧。观众旁观,看到了反差和笑料,但是当事人的情绪和矛盾,则需要更仔细的共情才能理解。
我们常说好的作品“常看常新”,正是因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与理解,让我们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人物与情绪。
十三年来,后来者众,佳如《武林外传》却再不可得。
《武林外传》是灵感爆发之下的佳句偶得。导演尚敬、编剧宁财神互相成就,缺一不可。
尚敬是克制,而宁财神是放肆。
宁财神脑洞大如天,擅长创新,为整部剧构建了一个非常独特优秀的骨架结构,但有时难免信马由缰。
而尚导就是把他拉回来的那个人。尚敬才是作品的掌舵者。二人分道扬镳,财神自毁前程,终于还是让人唏嘘。
在《武林外传》,我们能看到挣扎于理想与现实的《堂吉诃德》,看到六人相伴相爱的《老友记》,看到同样混淆时空荒诞英雄的《银魂》。
此后无数后来者,学我者亡,似我者败。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武林外传》解构了江湖,用最浅的一方角落告诉我们“江湖永远比你想象的深。”
《武林外传》作为成人童话、正能量喜剧,把英雄侠客剖开了揉碎了,变成一块块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心肝肺腑脾脏。
这群小人物英雄却敢于去费力辛苦地“守护”,而不是潇洒又姿态好看地“放弃”。
这里有伙伴、有侠义、有情长,有一方来者不拒的小江湖。就像莫小贝说过:我才不要成器呢,我就愿意这么呆着,永远这么呆着,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故事回顾时才知其久远,在光与暗不停交替的世界中,人们只能不忘光明、跋涉前行。所有故事能够给予我们的,都只是提示与养分,而不是答案。
湘玉说,“二十年很快,转眼就过去了。”
长大的我们终于听懂片尾唱的“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可你的生活依然要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