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国后,一定级别的干部逝后去处一般有三:骨灰撒散;骨灰迁回逝者原籍;大部分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从按级别定面积到以价格杠杆进行调整八宝山革命公墓原定安葬对象为革命烈士,后扩大到一定级别的干部。1951年颁布执行的《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规定,牺牲或积劳病故的革命军人和革命工作人员,经过申请批准后,均可安葬在革命公墓。而干部的级别,最初定为“县级以上及革命军人团级以上”。
到了1992年,革命公墓安置骨灰者的范围由县团级调整为司局(师)级以上干部。
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国家级公墓,只有国家领导人,革命人士,学者等等对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才能在百年之后安葬在那里!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声名最著,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过去这里曾是明清两代太监养老送终的世外桃源,因盛产红土、耐火土、青灰等八种矿产而得名。
1950年,任弼时同志因病逝世,下葬在东部坡顶上——被称为八宝山革命第一墓。后来,开国第一任副主席之一的张澜老人逝世,葬在墓右,1955年6月18日纪念翟秋白烈士牺牲20周年时,党又把秋白同志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葬墓左,这就形成了第一墓区。
接着,又扩展了第二墓区,第三墓区。墓盖都是水泥制成的,墓碑都是汉白玉石雕刻的。一共有535座,都是对革命事业有所贡献的人。其中有流血献身的英烈,也有科学、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史沫特莱、斯特朗的陵墓也筑在这里。这里曾一度称为“烈士公墓”,后来改称“革命公墓”,这就更加名副其实了。
八宝山殡仪馆是北京是最大的殡仪馆:
埋葬人员有:周恩来,邓小平,张澜 ,瞿秋白,史沫特莱,斯特朗,任弼时,司徒美堂,林伯渠,董必武,朱德,彭德怀(已迁出),廖承志,溥仪(已迁出),傅作义,李四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