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别让薄弱的安全意识,像一股险流卷走孩子

0
分享至

这两天,“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的新闻或许已经刷了我们每个人的屏,看到这样的消息,真是有说不出的惋惜和心痛。

01

据新闻报道,这位北京妈妈,带着8岁的双胞胎姐妹到青岛游玩。

8月5日下午三点左右,姐妹俩正和别家的孩子开开心心的玩沙子,妈妈坐在距离不远处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看着孩子。

没成想,等她发完朋友圈之后,再抬头看孩子,姐妹俩都不见了。

当时,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她们会不会走到海水边沿,因为她们有时候会走过去冲玩具上的沙子。可妈妈沿着海边找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找到两个孩子,便向派出所报警,同时在网上发布了寻人消息。

据妈妈回忆,当时海面的浪并不大,沙滩上除了母女三人还有其他游客在玩耍、游泳。可当妈妈还一直抱着孩子是走失了的念头继续寻找时,噩耗却传来了。

8月6日11点半左右,一名女孩在海中被救起,已无生命体征,经家长确认正是双胞胎中的大女儿。下午3点40分,另一名女孩在海里被找到,同样已无生命体征。

负责搜救的公安人员说,第一个女孩是在距离岸边150米左右的地方被发现的;下午退潮后,几乎是在同一地点,发现了妹妹,推测她是被水下的渔网给挂住了,所以一直没有浮出水面。

谁也没有想到,这趟本应愉快难忘的旅行,却成了终结孩子生命的死亡之旅。

难以想象那位妈妈撕心裂肺的痛,更不敢去想这对姐妹在海中挣扎的那几秒都经历了什么。

据青岛当地人介绍,事发的这片沙滩是非正规浴场,即人们口中的“野海”。沙滩上立着禁止游泳的牌子,但很多人选择视而不见。他们觉得这里人少,而且离酒店只有几步之遥,非常方便。

但因为这里并不是公共浴场,所以海中并没有防鲨网,再加上暗流、礁石、风浪,涨潮、落潮时都可能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危险。更重要的是,这里并没有正规浴场的安全管理人员,一旦出了事,连紧急救援的工作人员找不到。

这样一起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因为人们忽视了大海的无情,而发生了。

02

说实话,如此复杂的水域情况,即便是分分秒秒盯着孩子,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都未必能第一时间做到与自然的威力抗衡,更何况,监护人又被手机分去了心。

我并不忍心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苛责这个妈妈的行为。同样身为母亲的我,看到这样的悲剧都已经忍不住落泪扼腕,更别提这个妈妈,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孩子。

这份致命的打击和终其一生的悔恨,更是旁人无法想象的。

如果这个妈妈早就明白大海的凶险,早就了解事故会发生在眨眼之间,相信她一定不会去看一眼手机的。

可惜,一切都无法重来。

小暖只想提醒一句,因为父母刷手机造成孩子伤亡的悲剧,并不算新鲜事。

记得年初看到一则让人心痛的新闻,一位妈妈带两个孩子在温泉世界的儿童戏水池玩耍。
其中一个孩子从池子边往中间水深的地方走,没走几步就开始挣扎。
站在三四米之外的妈妈还在背对着孩子刷手机,根本没有发现异常。
孩子挣扎了三分多钟,最终溺亡。

看着视频中,孩子的头慢慢消失于水面,不敢想象他经历了何等的绝望。

家人就在身边,却将那双本来可以救命的双手交给了手机。

不仅仅是儿童泳池,婴儿游泳馆内,因为父母看手机而酿成的悲剧也不止一桩。

今年7月份,一名刚满周岁的小宝宝,被妈妈带去婴幼儿游泳馆游泳。本来馆内的工作人员给孩子穿的是背心式救生脖圈,但宝妈觉得衣服太松,便给孩子穿上了店内的坐式婴儿救生圈。
就在妈妈转身去拿手机的一两分钟时间里,宝宝从泳圈上失衡落水,导致宝宝溺水约一分钟。
经医院抢救,宝宝恢复了心跳,但自主呼吸、意识都尚未恢复。
谁又能预料到,危险的发生就在我们转身或者低头的刹那间。

惨剧还有可能发生在路边。

今年6月份,湖南株洲一名3岁男孩被货车车头左侧撞倒,后卷入左车前轮不幸身亡。

事发时,孩子的父亲将车停靠在路边,然后站在车下驾驶室的一旁低头看手机。

突然孩子打开副驾驶室的车门,从车后方跑出,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如果这位父亲能用刷手机的那几秒,将孩子安全带到路边;如果不让孩子坐在副驾驶,而是后座的安全座椅上;如果车内使用了儿童锁,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甚至还有父母,光顾着刷手机,心大到孩子丢了都浑然不觉。

记得之前有看过一则新闻,一名两三岁的小女孩从家里跑出去一个人玩,后来迷了路,在菜市场前冻得嘴唇发紫。
市民报警后,民警费尽周折终于帮助小女孩找到家。
谁成想,家里的父亲正在玩手机,根本就没发现孩子丢了。

这样让人无语的老爸竟然大有人在。

另一则新闻报道,一位父亲带着六岁的儿子坐地铁,自己只顾着看手机,孩子因为贪玩好动,偷偷跑下了车,跟着人流坐公交、乘高铁,一口气跑到了200多公里外。好在最终,在铁路民警的帮助下,孩子最终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看来,低头族们真的都是在“用孩子们的生命玩手机”。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将手机从我们的心尖上拿掉,将孩子放在心中呢?

安全事件即便只有零点几的微小概率,但对于受难的人来讲,却是百分之百的灭顶之灾。

所以,带孩子的父母真的不能存有半点侥幸心理,特别是一些会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更要跟紧孩子,不能有一丝松懈。

那些错过的电话、短信、微信,不论有多么重要,都可以稍后再回拨、回复,但孩子的生命安全却没有办法“回拨”。

03

再回到这起“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事件中,很多人对于这对姐妹瞬间在岸边被大海吞没这一点心存着恐惧和疑虑。

恐惧是因为,海边从一个人们心目中的度假休闲胜地,变成了一个随时会产生危险的地方。

而人们不解的是,难道只是在岸边玩玩沙,水域的水也并不很深,这人也会说没就没吗?

为此,有网友猜测,这对姐妹遇到了“离岸流”。一下子,一个相对陌生的术语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尽管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此次事件是否和“离岸流”相关,但通过查阅资料,小暖发现,这离岸流的威力实在不容小觑。

冲向岸边的海浪,在回流到海中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流速2米/秒的海流。

它的凶险程度,足以将一名专业救生员拉向外海。

所以,小暖觉得有必要让大家都了解一下到底何为“离岸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为此,我找到了一则“认识离岸流”教学影片。

希望咱都能花几分钟的时间,让自己和家人更安全的在海边游玩。

https://v.qq.com/x/page/j0300vymltl.html?start=4

此外,小暖在新闻报道中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位北京妈妈在接受采访时称,她开始根本没想过孩子会溺水,因为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听到孩子的呼救声。

这位妈妈的话,也暴露了大多数人对溺水的误解。

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溺水的人会双手乱动、大声呼救,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在溺水时“根本喊不出声来”。

小暖曾在slate网站读过一篇名为“Drowning Doesn’t Look Like Drowing”(溺水看起来不像溺水)的文章,作者Francesco A.pia博士将此文发表在《Coast Guard’s On Scene》杂志中。他文中提到的“本能溺水反应”(Instinctive Drowing Response),颠覆了我对溺水者的想象:

●除了极少数情况外,溺水者在生理上是无法呼救的

溺水的一瞬间,人们本能上会首先想要呼吸,而呼叫和呼吸无法同时进行。再加之,溺水的人的嘴巴,一下在水下,一下在水上,嘴巴在水面上的时间,他们只能迅速换气,根本没机会喊救命。

●溺水的人,无法挥手寻求帮助

在本能溺水反应中,溺水的人不能自愿地控制他们的手臂动作。他们的手只会不断的往下压,他们根本无法挥动求助,甚至无法向救助者移动或伸手去抓救援设备。

他们的身体在水中是直立的,甚至无法踢腿。

●当人呈现这种溺水状态时,大约只能够维持20至60秒在水面上挣扎的体力

文章还提到了令人震惊的数据和事实:每一年,会有大约750名儿童在美国溺亡,其中平均375名儿童,是在父母或其他成人身边20米范围内溺死的。

更让人心痛的是,这其中有10%的溺水儿童,是在成年人亲眼目睹中死亡的。

成人误以为孩子是在游泳,而根本没有意识到事故的发生。

作者总结了几条溺水的人会有的迹象,小暖在此分享给大家,请大家一定牢记:

●头在水面上起起伏伏,只有嘴巴露出来;
●头往后仰着,嘴张开;
●两眼无神、眼神涣散,无法聚焦;
●或者眼睛紧闭;
●头发可能贴在额头或眼睛上,而自己却无动于衷;
●竖直方向上,腿部并没有自己在动;
●他们在慌乱的喘气,或看起来上气不接下气;
●试图往一个方向游,但无法前行;
●试图翻转身体,使其仰面,但无法做到;
●似乎正在攀登一个看不见的梯子。

如果你发现水中的人出现以上迹象,即便自己判断有误,也请一定立刻援救或者求救专业人士救援。

04

儿童溺水并不仅仅发生在大海、泳池这些常规戏水的地方。WHO曾在“Children and drowning”一文中指出,在以下这些地方都潜藏着发生溺水的危险:

●海、湖、溪
●游泳池
●井、贮水器
●水桶
●浴缸、水疗(Spa)
●花园池塘

那么,作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呢?

之前,我们曾分享过一篇美国作者Kate Lawler关于“玩水安全准则”的文章(《盛夏到,请记得这8大儿童玩水安全准则》),其中提到了值得每一位父母谨记的规则,小暖再次将其分享给大家:

规则一:

当孩子在水中玩耍时,家长要片刻不停的盯着孩子的情况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急诊专家Lois Lee博士指出,即使是浅水区或者婴儿泳池中,幼儿可以在短短的25秒内悄无声息的溺水而亡。

没有学过游泳的孩子在泳池或海边湖边玩耍时,需要家长不停的碰触和观察。

也就是说孩子玩水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至少有一个人是和孩子一起待在水里的,并且给予孩子们百分百的关注。

如果孩子学过游泳,可以独自游很远并且会漂浮,那么就不需要时刻守在孩子身边,但是无论他多大年纪,你都应该让他一直在你的视线中。

规则二:

忽略你的手机

坚定地告诉自己,当你和孩子们在游泳池、海滩或湖边时,把你的手机调成静音,放到包里,这样就不会让你分心。

如果你听到手机有信息,然后低头拿出手机阅读,虽然只是短短的几秒钟,但已足够让一个孩子溺水而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带手机出门,最好的做法是把手机充满电并且放在你可以及时拿到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应该记住孩子们玩水的具体地点,如果发生意外,就很容易向120报告所在位置)。

规则三:

不要依赖救生圈、充气玩具、漂浮椅或泳池浮条

很多专家医生表示,大多数的父母对各种漂浮设备过于信赖,但是这些设备从来都不能挽回生命。如果你的孩子不会游泳,借助救生圈等漂浮玩具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必须在他旁边护着他。

唯一安全的漂浮设备是海岸警卫队配备和许可使用的救生衣,当孩子在水中游泳感到疲惫时,给他穿上救生衣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当然,家长要一直在水中陪着孩子)。

有一点要注意,当不使用那些漂浮玩具的时候,要把它们收在箱子或者袋子里,漂在水面上的玩具会引诱幼儿进入水中而发生危险。

规则四:

给孩子报名参加游泳课

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们学游泳最合适呢?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所有4岁及以上的孩子都要上游泳课。

但是不要以为孩子学会游泳之后就可以掉以轻心,无论他们游的有多好,只要是幼儿或者学龄前的儿童在水中玩耍时,家长都要在水边关注和照顾他们。

推荐阅读:《婴儿游泳年年都出事,怎么预防危险,让娃安全玩水?》

规则五:

让自己的孩子和年纪大的孩子一起玩耍

这一做法相当于给孩子一个额外的保护,专家都建议玩水的孩子们之间互相关注。

当孩子去玩水时,将一起玩耍的孩子们进行分组或搭配,并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知道和他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在哪里。

但是要记得,即使这样,年长一点的孩子也不能取代家长的监督。

就像那对在青岛同时溺亡的双胞胎姐妹一样,这一条只是作为附加保护而已。

规则六:

如果水边人潮拥挤,需要专人来盯梢(可以是家长中的一位也可以是专业救生员)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在人多拥挤的水池边,花钱雇佣专人来帮助看护是比较好的方式。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去水边玩耍,在聚会和人多的场合,家长们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

专家建议,做一个额外的保护措施:除了自己关注自己的孩子之外,再额外聘请一位专业的看护。如果是许多家庭聚会,那么可以指定一位家长来照看水中游玩的孩子,每15分钟轮流调换一次。

这个看护的唯一工作就是坐在岸边上,照看所有的孩子。如果孩子很多,可以增加几名看护,一部分在水里和孩子们一起,另一部分则在岸边观察整场的情况。

当孩子们在泳池里游泳或在海边玩耍时,不要喝含酒精的饮品,等结束游玩后再享受会更合适。

规则七:

教导孩子遵守规则

为了方便记忆,记住这五点就可以:

不在水边跑步;不独自潜水;不推别人入水;不拉其他人下水;没有成年人在旁看护不下水游泳。

孩子们是唯一不可以独自游泳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就成年人而言,独自一人游泳也不是特别安全。

规则八:

家长学习CPR(心脏复苏术)

如果发生最坏的情况,有不幸的溺水者,那么在等待救护车时实施心脏复苏术,可以挽救这个人的生命。

专家指出,当心跳停止时,持续向大脑供血有助于预防不良的后果。

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去接受CPR的相关培训,在社区中心、医院、或者红十字会等相关组织机构设立这样的课程。

如果你没有接受过CPR的专业训练,那么可以参考以下视频进行急救。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j0300vymltl.html?start=8

任何事情都可以等,唯有生命不能等。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无小事,事故并不会因为你的一时大意绕道而行。

希望我们都能想在危险之前,希望这些血写的警示,能住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唯愿天堂中的双胞胎姐妹,无遇险流,彼此陪伴,得到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知名先秦史研究学者谢维扬逝世,著有《中国早期国家》等

知名先秦史研究学者谢维扬逝世,著有《中国早期国家》等

澎湃新闻
2025-11-06 19:58:26
你敢信吗?全世界只有我们和日本自己,还执着地叫着“天皇”!

你敢信吗?全世界只有我们和日本自己,还执着地叫着“天皇”!

南权先生
2025-11-06 19:35:03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赖清德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的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中国

赖清德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的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中国

辉辉历史记
2025-11-07 06:57:54
短剧演员红毯生图来了,没了十级滤镜,谁的颜值扛住了长镜头检验

短剧演员红毯生图来了,没了十级滤镜,谁的颜值扛住了长镜头检验

大铁猫娱乐
2025-11-06 15:17:27
不会吃别尬吃!《树影迷宫》廖凡吃馅饼,让假吃演员无地自容

不会吃别尬吃!《树影迷宫》廖凡吃馅饼,让假吃演员无地自容

糊咖娱乐
2025-11-05 11:33:50
中国最大盗墓头目——姚玉忠,生前供出秦始皇陵入口,依旧判死刑

中国最大盗墓头目——姚玉忠,生前供出秦始皇陵入口,依旧判死刑

不八卦掌门人
2025-11-06 15:50:29
何小鹏哽咽再辟谣“机器人内藏真人”

何小鹏哽咽再辟谣“机器人内藏真人”

新京报
2025-11-06 21:36:05
不装了?面对解放军武力夺台,郑丽文语出惊人,喊出“武力保台”

不装了?面对解放军武力夺台,郑丽文语出惊人,喊出“武力保台”

赵钇是个热血青年
2025-11-05 17:29:23
对了!谢谢你,NBA!中国男篮即将世预赛首秀

对了!谢谢你,NBA!中国男篮即将世预赛首秀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6 20:39:30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20:05
这款融合两种地域风味的零食,凭啥成“顶流”?

这款融合两种地域风味的零食,凭啥成“顶流”?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5-11-05 08:27:41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半步?我国强硬下达“逐客令”,三星:放过我们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半步?我国强硬下达“逐客令”,三星:放过我们

花花娱界
2025-11-06 11:10:24
他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然后被解雇了......

他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然后被解雇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5 23:25:45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6 11:21:30
全运乒乓球:16强今天出炉!刘诗雯林高远晋级,7大世界冠军出场

全运乒乓球:16强今天出炉!刘诗雯林高远晋级,7大世界冠军出场

国乒二三事
2025-11-07 06:57:07
日本知名歌手酒井法子近照引发粉丝积极反响

日本知名歌手酒井法子近照引发粉丝积极反响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06 19:14:52
快速补充能量,哈兰德晒自己赛后吃烤羊排照片

快速补充能量,哈兰德晒自己赛后吃烤羊排照片

懂球帝
2025-11-06 16:14:25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陈意小可爱
2025-10-11 15:05:05
王楚钦大可放心,樊振东参加全运会不是来夺冠的,而是另有所图

王楚钦大可放心,樊振东参加全运会不是来夺冠的,而是另有所图

鸿印百合
2025-11-06 09:33:23
2025-11-07 08:32:49
我的日常事儿
我的日常事儿
生活便利
1686文章数 13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一键投诚"APP在台湾引热议 台当局破防

头条要闻

"一键投诚"APP在台湾引热议 台当局破防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房产
游戏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梦幻西游风少逆天预判助宝哥团队拿状元,欧皇鉴定130头连出极品

军事要闻

美军两架B-52轰炸机接近委内瑞拉海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