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站在爸爸面前的小小人变成渐渐和爸爸一样高的小大人,岁月如梭,世事无常,不知不觉爸妈已经老去,而我也身为人父了。感叹时光的流逝,感动父爱的伟大,感谢亲情的陪伴,感恩家人的付出。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图为1岁的时候,“大萌子”因为眼睛小,被爸爸亲切地叫为“小米豆”。
图为2岁时,家门口的玉兰花前,大萌子已会对着相机摆造型,萌爸抚摸着她的头,满心欢喜;“那时我刚过完1岁生日。”赵萌萌说,爱摆弄相机的妈妈,找了一个艳阳天,给父女俩拍摄了这第一张合影。从此,每年一张,摄影师角色从头至尾都是妈妈。
图为4岁,赵萌萌得了中耳炎,整夜的哭闹让萌爸急得团团转,第二天一早,赵萌萌入院治疗,“我没两天出院了,我爸发起高烧。”儿时,萌爸是玩伴儿,陪在赵萌萌身边。
图为7岁那年,小学二年级,赵萌萌脖子上挂上钥匙,开始自己上学放学,中午,放不下心的萌爸从单位骑车回家,看着女儿吃午饭,“一来一回,我爸要骑1小时20分。”
图为9岁大萌子照相都是站在萌爸前面,个头如小树苗般直往上窜,从及萌爸腰际长到及萌爸肩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瞬间,每一个瞬间都记录着一个故事。而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用这种瞬间的形式展现出来,站在自己身边的是自己的父亲,相机后面的记录者是自己的母亲,这该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情。
图为10岁的时候,由于调皮贪玩,“大萌子”掉进了臭水沟,长了一头癞,不得不在家治疗了2个月。进入网络时代的我们,早已经习惯数码相机的方便和实惠,但是无论科技怎么发展,亲情却总会牢固弥坚!感动并不在乎伟大与平凡,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更能体现出人间亲情的温暖。
图为赵萌萌14岁那年,当杂志编辑的萌爸失业了,照片里,她用“波澜”形容当时的生活。那年,萌爸42岁。“我看得出我爸的失落,但爸妈一直让家里的氛围很快乐,我没感受到任何压力。”
图为15岁中考那年,萌爸拿着古诗词,和女儿一起背诵,备战考试。李宗盛在写给女儿的歌曲《希望》里曾这样唱道:“毫无意外我真的越来越忙,还好孩子总是给我希望,如果能够陪着她们一起成长,生命里就算失去一些别的又怎么样。”在我们忙碌的时候,不妨也放弃生命中一些别的东西,花更多的时间去陪陪父母、陪陪孩子,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感动常在。
图为16岁,赵萌萌回忆,高三开学前,父亲为了帮她买一套参考书,顶着烈日在书店前排队四个多小时,“他回家时,我看他嘴上起了6个口疮,特别心疼!”整个高三一年,爸爸都在家陪女儿复习。“政治、历史的大题,答案都是分散在书中各处的,爸爸把这些都挑出来整理好,订成册子方便我背诵。”
图为18岁高考,赵萌萌凭着老爸帮忙总结的知识点考大学,在19岁生日那天拿到录取通知书。
图为20岁的时候,已然出落成了一位窈窕淑女的“大萌子”,生平第一次涂上了口红;
图为23岁的时候,“大萌子”从大学毕业并求职成功,这一年,她有了第一次相亲和约会;
图为24岁,变成大姑娘的大萌子不是挽着父亲就是用手搭着父亲的肩,变得独立了;
图为25岁,大萌子头发由短变长,成为了一名亭亭玉立的女郎,父亲的肩膀却不再坚实;
图为26岁的某一天,当年近5旬的萌爸开始在网上写小说,不再为失业身负压力时,赵萌萌说她“如释重负”。走过牙牙学语的幼儿时期,再到嬉笑打闹的少年时期,女大十八变,一步步变得亭亭玉立,直至事业有成组建自己的小家庭。而“父亲”那个曾经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也在不知不觉中与青春说再见,慢慢步入人生的迟暮之年
图为27岁,不过,“追求自由”的“大萌子”辞职读研,并在27岁那年,认识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从照片中读出了宝宝的依赖、父母的关爱;宝宝小的时候,1-10岁,一直在爸爸的前边;11岁-30岁,一点点离开,渐渐地站到了爸爸的身边;再后来,身边站的人……眼睛潮了、湿了;老了,想我的童年、少年、青年、老年,我的老爸老妈了。希望年年站在爸爸前边。
图为30岁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家庭婚宴”上。赵萌萌说,自己和男友带着父母,一共4人前往关岛,在当地的一个小教堂里举行婚礼。当自己挽着父亲的臂膀,缓缓走向牧师和男友时,爸爸却停住了脚步,“他是舍不得我!等了一会儿才把我交给男友,完成婚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