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原子弹的杀伤破坏方式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及放射性沾染。光辐射是在核爆炸时释放出的以每秒30万千米速度直线传播的一种辐射光杀伤方式。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之一就是原子弹了,但是威力如此之大的原子弹,究竟有多厉害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原子弹的破坏能力是持续的,并非一炸了事。
原子弹的当量很难过50万吨级的,目前主要核大国10万以上的当量的核弹头都是聚变核武器,也就是氢弹了。原子弹是裂变弹,按照按10万计算,杀伤半径理论是3.22千米,面积33平方千米,但核武器的威力同时还受地形、气象等条件影响,杀伤面积会有很大的变化。
目前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 。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
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其中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
核武器有效杀伤距离是有计算公式的,一般来讲,杀伤半径= C × 爆炸当量^(1/3),C为比例常数,一般取值为:1.493885,按照这个公式计算:
当量为10万吨时,有效杀伤半径= 1.493885 × 10^(1/3) = 3.22千米,有效杀伤面积 = pi × 3.22 × 3.22 = 33平方千米。
当量为100万吨时,有效杀伤半径= 1.493885 × 100^(1/3) = 6.93千米,有效杀伤面积 = pi × 6.93 × 6.93 = 150平方千米。
当量为1000万吨时,有效杀伤半径= 1.493885 × 1000^(1/3) = 14.93千米,有效杀伤面积 = pi × 14.93 × 14.93 = 700平方千米。
当量为1亿吨时,有效杀伤半径= 1.493885 × 10000^(1/3) = 32.18千米,有效杀伤面积 = pi × 32.18 × 32.18 = 3257平方千米。
原子弹现在和以前大不相同,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威力和现在的原子弹差远了 ,现在一枚原子弹,相当于投到日本原子弹的二百多倍。所以这个恶魔可不是好惹得,谁敢先使用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