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跑马圈地价格高 用户观望买单少
[ZOL汽车电子]智能后视镜经过2016年的高速发展,看似繁华热闹的表面,却没有每家厂商预期的出货量,与繁荣的车市和繁荣的汽车后市场相比之下有点相形见绌,就此推断,2017年智能后视镜的发展可能更举步维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
跑马圈地价格高 用户观望买单少
从消费者角度看,对智能后视镜产品了解不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不想知其所以然,在用户看来智能后视镜,智能云镜,车载智能机器人等等五花八门的称呼,只是厂商打着智能的噱头,跑马圈地,吸引资方的方式,所以这样的方式最终用户是不感冒的。
智能后视镜
这样的方式对最终用户没多大意义,这也许是智能后视镜价格虚高的一方面原因吧,厂商很清楚,就算是降价,这个挂“智能”的产品也不会出太大的量,所以价格一直绷的挺高的。
智能后视镜
从市场角度来看,智能后视镜嫣然已经杀成红海了,厂商对它的热情如喷发的火焰山,这样就导致厂商的蜂拥而至,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体验不好,产品体验无差异化。而产品价格虚高,导致消费者观望者居多,真正买单者很少。
第2页:对用户不是刚需 断网体验打折扣
对用户不是刚需 断网体验打折扣
接下来一方面原因是,对于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对用户来讲形成了一定的刚需,如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监控,帮用户解决了碰瓷党,事故理不清的痛点问题。如大屏车机解决了汽车导航的痛点和提升车内档次的作用。
大屏车机
智能后视镜把这两个产品的功能整合到一起后,体验还没行车记录仪和大屏车机好,而且还加了个3G或者4G联网功能,导致用户的二次或者持续消费,这个对一般用户来说都是不愿意再持续消费的,而智能后视镜的很多功能是需要联网来实现的,一旦用户不愿意为后续网络付费,就会断网,就会导致智能后视镜的很多功能的荒废,也就等于将智能后视镜给“阉割”了,这样对智能后视镜的用户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智能后视镜
这个断网不能承受之痛,用户不能承受,只要体验不好就是负面影响,更是智能后视镜不能承受之痛,只要断了网智能后视镜就变“残废”了,真是网络一断百花残,再好的体验也成负面。
第3页:虽有系统不开放 暂不能成就车联网
虽有系统不开放 暂不能成就车联网
智能后视镜虽然也有智能系统,像安卓系统,YunOS系统等等都叫智能系统,但是针对智能后视镜开发的系统都是相对封闭的,并不对用户开放,也就是说,用户不能像用智能手机一样来用智能后视镜上的系统,不能随便安装删除软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APP,只能工厂预装,这样的智能系统也就大打折扣了,体验就更无从说起了。
只能预装软件的智能后视镜
智能后视镜被称为车联网的雏形,虽然智能后视镜被称为车联网的雏形,但是智能后视镜以现在的用户体验和现有保有量还不能成气候,真正要成为车联网的终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提升用户体验,还要精进各项功能,为什么这样说,详情请看《云镜元年智能后视镜的鸡肋功能很“蛋疼”》。
展会展出的大屏车机
写在最后:行车记录仪固守着汽车电子的“刚需”市场,沉寂了有一段时间的大屏车机也不甘寂寞,要逆袭做智能大屏车机,今年春季汽车后市场展会已经有部分厂商展出类似的产品,一旦给车机联上网,多加一高质量的前置摄像头,智能后视镜的日子可想而知了,这样看来,2017年必定是智能后视镜举步维艰的一年。
推荐相关阅读:
颜值高性能强 问问魔镜智能后视镜评测
云镜元年智能后视镜的鸡肋功能很“蛋疼”
镜观其变智享行程 2016年智能后视镜横向评测
更多汽车用品资讯请关注车品达人公众号或加入ZOL车品QQ群
别说话,扫我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智能后视镜16年虚火 17年或更举步维艰?http://gps.zol.com.cn/628/628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