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的“徽”字众人皆知,来自徽州古城的粉墙黛瓦与徽商的传奇。那么,“安”字从何而来?
答案或许出人意料,但只有一个——那便是安庆。
清代时,安庆长期承担安徽省会之职。它还曾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枢纽之一,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并肩,被誉为“长江五虎”,一度声望鼎盛、风头无两。
时过境迁,昔日的四虎皆成超级城市,唯有安庆跌落凡尘,沦为存在感微弱的普通地级市。有人调侃,长江五虎如今成了“长江F4”,安庆甚至被戏称为那只“虎中之猫”。
一座曾统领安徽、辉映长江的城市,为何会有如此跌落。安庆,究竟输在了哪里?
01安徽之母,长江边上大都会
安庆,名副其实的“安徽之母”。早在东周时期,这里就是古皖国的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这里地势天成,北扼大别山,南连皖南山地,东接江淮平原,是长江中下游真正的战略咽喉。她是“楚头吴尾”“吴楚分疆”的界标,也是守卫长三角的西大门。从安庆再往下游去,唾手可得江南的温润、秀美与富庶[1]。
![]()
安庆长江大桥,位置优越的安庆成为守卫长三角的战略城市 / 图虫创意
凭借如此区位,安庆自古便是长江良港。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安庆作为安徽省省会,统领一省近两百年,执掌一省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命脉[2]。
和平岁月,水脉带来商贸繁华。盐运、粮运在此转输,江北江南货物皆汇聚安庆。到1930年代,安庆城区人口超过13万,有银行9所,信托、信贷机构5家,钱庄13家,还与芜湖、蚌埠、屯溪并列为安徽“四大市场”[3]。
![]()
1665年,由荷兰探险家尼霍夫所绘的安庆港口,繁华热闹 / Johan Nieuhof, Wikimedia Commons
更重要的是,安庆是中国最早开启近代化的城市之一。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曾国藩在此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轮船。
“安庆造”一度是当时工业科技的代表——安徽省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所大学、第一家现代图书馆、第一份报纸,都诞生于此[2]。
![]()
建于安庆的国立安徽大学(前身为省立安徽大学),是民国初年安徽境内唯一的高等学府 / Wikimedia Commons
文化上,安庆更是群星璀璨。这里是桐城派的故乡,是京剧的源头,是黄梅戏的摇篮。胡适、郁达夫、周建人、苏曼殊、朱自清、徐悲鸿、丰子恺、陶行知、林语堂等文化巨匠,都曾在这座城市留下足迹。
在近现代的长江城市格局中,安庆的地位曾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齐名,被誉为“长江五虎”,又与武汉、南京并称“长江三巅”。可见昔日安庆的辉煌。直到1953年,安庆还是全国经济十强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近四分之一[1]。
然而,历史并未将辉煌驻足于安庆。百年来,重庆崛起为西部中心,武汉成为中部引擎,南京与上海更是领跑全国。只有安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后渐渐掉队,由昔日的省会与长江枢纽,沦为今日一座普通的地级市。
02接连打击,昔日省会冷冷清清
安庆的衰落,恰恰源于它过于显赫的战略位置。古人说:“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安庆扼守长江咽喉处,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掌控安庆,谁就握住了长江防线的命门。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样的区位既是荣耀,也是重负。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鏖战于此,皖南大地血火连天;抗战时期,安庆又成抗击日军的前线堡垒,战火几近摧毁城市经济。
然而,真正拖住安庆脚步的,是近代交通格局的巨变。安庆依赖水运,却在开埠浪潮中没能成为长江上的重要商港。
19世纪,长江沿岸的汉口、九江、芜湖相继开埠,唯独安庆错失良机。1902年安庆虽被列入通商条约,但因税制谈判失败,仅成轮船停泊地,错失融入全球市场的机遇[4]。
相比之下,同在皖南的芜湖开埠后迅速崛起。1877年芜湖刚开埠时海关进出口总额为150多万两,到1889年增加到735万两,增加到将近5倍[5]。
![]()
老芜湖海关旧址,见证昔日芜湖贸易的蓬勃发展 / 图虫创意
铁路时代到来,更改写了安徽城市版图。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从小集镇迅速成长为区域枢纽,大量资源自安庆北移。到1936年,蚌埠人口在24年内增加了逾十万之多,而安庆只增加了五万[4]。
铁路的缺席,使安庆的发展在轨道上被时代甩开。1952年,安徽省会迁往地处中部、交通便利的合肥,安庆的光环彻底黯淡。
不过在改革开放前,整个安徽都处于全国边缘地带,新省会合肥也一度是典型的三线城市。直到1984年,合肥成为中国首个省会级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2008年押注京东方,开启一路绝尘的逆袭之路[6]。
![]()
位于安徽正中的合肥,有铁路的加持如虎添翼 / 图虫创意
2024年,合肥GDP达到约1.35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成为长三角又一座“双万城市”[7]。
反观安庆,却总是充满了“起早赶晚集”的无奈。曾经的交通枢纽在铁路时代却远远落后,直至90年代才通铁路,经济腹地日益萎缩,陷入“江边孤城”的困境。
昔日省府光环,反成安庆的沉重包袱。虽有重工产业底子,复兴之路却艰难。
![]()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备受关注的中科大最终与安庆无缘 / 图虫创意
上世纪60年代,安徽领导人曾力荐中科大落户安庆未果[8];八九十年代,安庆老工业基地纷纷被市场淘汰——无线电厂、变压器厂、毛纺厂、造纸厂、染织厂、针织厂,一个个曾在全省响当当的工业巨人接连倒闭[9]。
曾经繁盛无两的省府竟落寞至此,安庆的复兴之路将何去何从?
03脱下“省会”包袱,势要重振雄风
安庆人重新崛起的梦想总离不开汽车。
1991年,安庆汽车厂组装的第一辆“安达尔”小轿车成功下线。这是安徽历史上的第一辆轿车,圆了安徽的“轿车梦”[10]。
然而,荣耀尚未褪却,命运却总喜欢开玩笑。2003年6月19日,安庆汽车厂宣告破产,安徽第一个轿车品牌安达尔黯然离场。
世纪之交的安庆,在时代的巨浪中失速、迷茫[9]。2008年时,芜湖市以749.65亿元的GDP首度超越安庆,安庆以704.72亿元跌至全省第三,而合肥的经济体量,已是安庆的约2.36倍[11]。
![]()
安庆重工业转型艰难,汽车产业发展的失利无疑雪上加霜 / 视觉中国
安达尔之死,给沉浸于工业先发优势的安庆人以棒击。但安庆人关于造车的梦想,并未随着企业的倒闭而消失。
转机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之上。2016年7月,安庆首辆江淮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汽车产业重新启程。2021年,安庆出台《安庆市汽车千亿产业引领工程实施方案》,立志成为安徽汽车产业的“第三极”。2024年,安庆汽车产业营收达到1181.7亿元,梦想再次驶入快车道[12]。
汽车产值虽然远远比不上长三角核心城市,但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安庆与“中国汽车第一镇”上海安亭镇合作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加速融入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截至2022年,安庆经开区已累计招引长三角区域项目120余个,总投资超400亿元[13]。
![]()
上海安亭镇,与安庆在汽车零部件产业携手共进 / 图虫创意
交通的重塑,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强的动能。随着宁安城际、合安九高铁相继通车,安庆一跃成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节点,彻底摆脱了“江边孤城”的处境,深度融入了长三角经济圈。
曾几何时,安徽的形象总是与“落后”、“劳务输出”等词汇相连,省内诸多城市如安庆一般,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在转型的浪潮中艰难摸索。合肥的异军突起——从当年那个最大县城蜕变为今天的科创黑马,以一城之力改写了安徽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却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省内的差距。
![]()
不少新能源车企工厂落地合肥,助力安徽冲刺中国造车第一省 / 图虫创意
2024年,安庆GDP跨上3100亿元台阶[14],迎来历史性发展拐点。尽管这一数字与省会合肥的差距依然巨大,但它所折射的正是安徽全省迈向制造强省道路上所经历的蜕变。比起十年前的2014年不足1600亿的GDP体量[15],安庆见证了一个没落城市的转身,也印证了安徽整体战略正在结出硕果。
长路漫漫,但希望已经点燃。安庆正试图卸下历史的沉重行囊,迈向新的征程。正如百年前胡适在此感慨:“东有迎江寺,西有大观亭。吾曹不努力,负此江山灵。”这片拥有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的土地,安庆理应如其名,不负江山期许,重振历史雄风。
撰文 | 野庐
[1] 隋月. (2024). 安庆:山水名城旧省会,今为长三角西大门. 中国国家地理(2).
[2] 安庆市人民政府. (2025). 安庆概览. Retrieved 26 October 2025 from https://www.anqing.gov.cn/zjaq/aqgk/index.html
[3] 安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7). 安庆市志. 方志出版社.
[4] 范习中. (2012). 近代安徽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以芜湖、安庆、蚌埠为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3(2), 215–219.
[5] 李杰晶. (2015). 晚清芜湖开埠后的贸易.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4), 112–116.
[6] 葛清政. (2024). 合肥,改革没有穷期. 合肥日报. Retrieved 27 October 2025 from https://www.hefei.gov.cn/zzfwzq/zwyw/202407/587cfe6df2154e9fa3962abb8029aed7.shtml
[7] 合肥市统计局. (2025). 合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Retrieved 29 October 2025 from https://tjj.anqing.gov.cn/tjsj/tjgb/2004073971.html
[8] 王正超, & 李云胜. (2014). 与河南失之交臂. 合肥晚报. Retrieved 28 October 2025 from https://news.ustc.edu.cn/info/1056/67728.htm
[9] 中安在线. (2018). 安庆自问:我们为何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Retrieved 27 October 2025 from http://www.thxf.gov.cn/news/10090/46164.html
[10] 陈亮亮. (2024). 安徽安庆:打造安徽汽车产业第三极. 安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Retrieved 28 October 2025 from https://aqdz.anqing.gov.cn/aqjjjskfqzxllz/zymxwylhgzs/2003879301.html
[11] 安徽省统计局. (2010). 安徽统计年鉴2009. Retrieved 30 October 2025 from https://tjj.ah.gov.cn/oldfiles/tjj/tjjweb/tjnj/nj2009/2009.html
[12] 高飞跃. (2024). 安庆聚力打造安徽汽车产业“第三极”. 人民网. Retrieved 28 October 2025 from http://ah.people.com.cn/n2/2025/1018/c227131-41383891.html
[13] 杨澍. (2022). 国家级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奋进创一流 奔跑向未来. 国际商报. Retrieved 28 October 2025 from https://aqdz.anqing.gov.cn/xwzx/zwyw/2002323931.html
[14] 安庆市统计局. (2025). 安庆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Retrieved 28 October 2025 from https://tjj.anqing.gov.cn/tjsj/tjgb/2004073971.html
[15] 安庆市统计局. (2016). 安庆统计年鉴2016. 中国统计出版社. Retrieved 29 October 2025 from https://tjj.anqing.gov.cn/tjsj/tjnj/172007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