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2月1日报道 日系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连续4年下滑,尤其经历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后更是元气大伤。2013年,凭借各种营销手段以及不断推出新车等措施,日系汽车的销售量出现大幅反弹,表现出强势回归的态势,令各日系厂商对2014年抱有较高期望。
然而,根据威尔森9月份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丰田、日产、本田的年度目标完成率分别仅为66%、63.6%以及53.7%。日系车市场份额近5年呈下降趋势,今年4月开始,日系汽车的销量增长已疲态突显,同比增长开始低于整体市场的同比增速,在8月更是出现-5%增长。到了传统的9月销售旺季仍没有太大起色,低于整体市场6%的增速。日系汽车整体持续低迷的困境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日系细分市场表现:
B级车市场持续低迷 A级车市场呈现疲态
日系B级车市场持续低迷,增长乏力。已连续6个月同比出现负增长,8月时零售量的同比更是下降了19%。在2012年以前,日系车曾占有该级别市场40%以上的份额,但在“钓鱼岛事件”期间,被德系车逐渐蚕食,丧失优势。而A级车市场也同样呈现疲态。从5月开始,更同比出现了负增长。以往在A级车表现不错的阳光、卡罗拉、骐达等,由于推出时间较长,部分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购买欲望逐步下跌。直到今年7月新卡罗拉上市及紧随其后的多款新车型推出,9月的销量才开始拉升,下降局面有所扭转。
日系困境原因分析
日系汽车整体持续低迷的状况已引众多关注,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除了被媒体“说烂”的政治因素外,车型更新换代速度滞后、中国市场重视不足、对国内市场消费者偏好反应迟缓等原因不容忽视,尤其是日系汽车的结构性出现了问题,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产品在市场的销量只是最终结果的一个表现,从产品的生产到销售,中间仍有不少环节会对最终销量产生影响。从销售流程环节来看,有好的终端管理,才有好的销量产出。当销量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妨从“终端表现”,追溯问题所在。
威尔森公司的终端景气产品正是从终端的角度出发,对各厂商的客流指数、成交率等终端销售管理环节进行持续监测。我们发现,日系车整体终端客流能保持增长,但成交率却下滑,这说明“临门一脚”出现了问题。那么,让我们先从客流量和成交率指标作进一步剖析。
- 第01页:日系汽车
- 第2页:日系汽车整体终端景气分析
- 第3页:结语
热门车型推荐
RAV4荣放 (合资)
- 厂商指导价(万):17.58~25.98万
- 级别: SUV
- 上市时间:2009年4月10日
- 在产车型:10款
- 排量(L):2.0~2.5 CVT
- 油耗(L):4.7~6.4(官方)
Panamera新能源 ()
- 厂商指导价(万):116.8~248.3万
- 级别: 豪华车
- 上市时间:2017年
- 在产车型:6款
- 排量(L):2.9~4.0 AT
- 油耗(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