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现实版“李达康”耿彦波:不痴迷于升官发财,只想为老百姓做事情

0
分享至

2013年新春刚过,大同市民就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耿彦波市长要被调到太原去了。

数千名大同市民拉着横幅,举着照片,嘴上还喊着口号:“耿市长留下,大同人民需要你”。

这位被广大市民挽留的市长,曾经被人称为“耿指倒“、”耿拆拆”、“耿疯子”。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市民彻底扭转了对耿彦波的看法呢?

被批评的古城

耿彦波1958年出生在山西和顺,祖上都是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中文系,骨子里有着文人的那股轻柔内敛。

2008年的夏天,耿彦波成为山西省大同市新一任市长,刚上任就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大同因煤而兴,有人说:“大同这座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煤矿”

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同最为优质的煤矿已经接近枯竭,但却依旧无法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

整座城陷入了迷茫的困境,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另外,当时的大同违章建筑遍地都是,100万居民中有16万还住在棚户区,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绿化就不用说了。

当地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游商基本没人抓,市容基本无人夸。”

耿彦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担任的大同市市长,他知道前路艰辛,在就职讲话中他说;“当我们回首往事时,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人生,对得起人民。”

刚上任的第一晚,耿彦波就来到了市规划局,思考这座城市未来的出路。

除了煤炭产业外,大同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城内还有大批的古建筑与古遗址。

另外,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北岳恒山、华严寺、悬空寺等都在大同境内。

上任一周内,耿彦波就走遍了这座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他说:

“ 3.28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街巷我都走过,目睹了古城里的满目疮痰,可以说整个古城都是被垃圾包围着,古城的小巷都是残破不堪的。”

他意识到了这座破旧不堪的古城中蕴藏了多大的价值,并且也意识到了独一无二的古城就是大同的灵魂所在。

上任10天后,耿彦波在市常委会上便提出了“一轴双城”的思路,以御河为中线,东边建立新城区,修复西边残破的古城墙以及古建筑,东西呼应。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耿彦波的新规划里,几乎是将整个大同全部翻新了一遍。

但也确实可以理解,谁会去一个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地方去看古迹呢?

如此巨大的项目耿彦波准备投资500亿元,对整个城市进行彻底的改造建设。

挖掘并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说是耿彦波十分擅长的工作,在来到大同前,他就做出过十分大胆的决定。

王家大院与常家庄园

1993年,耿彦波从晋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调任灵石县委担任副书记,两年后成为灵石县县长。

在耿彦波看来,灵石固然有丰富的地下资源,但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并且灵石县的农林牧副业也不占优势,到那时候灵石县又该如何呢?

只有趁现在抓紧时间调整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寻找未来的出路。

在对灵石县进行考察时,耿彦波发现了位于县城东部静升文化古镇内一片片、一座座王氏家族留存至今的大型民居群落。

王氏家族迄今为止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王家大院在清朝时期耗费300多年先后建成的,素有“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总面积高达25万平方米。

这位36的年轻县长决定斥资5000万重新修容王家大院。

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灵石县,要知道当时灵石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堪堪一个亿。

不少人骂他是“疯子”,在折腾灵石县时,耿彦波不知道听到了多少恶毒的诅咒,收到了多少的投诉。

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投入的精力不计其数,无论每天工作有多忙,他都一定要去工地现场督促和检查,有时候一天甚至能跑三四趟。

1996年,第七届中国民居艺术会议在太远召开,耿彦波知道这是宣传王家大院的好时机,

便让灵石宣传部长邀请这些前来参加会议的专家来灵石逛一逛,看一看王家大院。

慢慢地,王家大院的名气越来越高,一些海内外的游客纷纷前来参观,这个久藏深闺的“世外桃源”逐渐为人所熟知。

灵石本地人一开始不理解耿彦波的好意,但慢慢的他们改变了对耿县长的看法,提起他时嘴里都是止不住地夸赞。

“王家大院”一年的门票收入高达2000多万,而当时修缮的资金也就2000多万,这十几年来,光门票收入就是修建“王家大院”的多少倍了。

2000年,耿彦波升任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开始了他六年榆次时代。

上任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两项大工程,第一项就是常家庄园,第二项则是榆次老城区的改造。

常家庄园是当年晋商规模巨大的祖宅,占地面积100我拿平方米,具有儒、道、佛等文化特征。

两项大工程完成后,当地人纷纷拉横幅感谢耿彦波,还为他编了个顺口溜:

“榆次老城泛新颜,扬起新旧两条帆;欧式架构美如画,东西风情都好看”。

有人问耿彦波,让他花费如此大的功夫去保护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动力是什么?

这是在当年那个文旅产业并不火热的年代,很多人心中最大的疑问。

“传统文化不能光存在于典籍,还应该体现在文物上,保护文物是他的使命。而且以一个官员的身份,我也认为,文物有价值,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是可以共享的。”
“做官是为了做事 ”
“大同这次冲上去就冲上去了,冲不上去,历史不会再给大同第二次机会了。”在那部获得金马奖的影片中,耿彦波是这样说的。

2009年4月,大同城内各个项目陆陆续续开工了,数以千计的房屋将被推倒,城市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居民将被重新安置。

在各个下属的眼中,耿彦波事事都要求完美,并且对于城建特别内行,所有的规划项目他都要一一亲自过目审核。

一些人以为耿彦波什么都不懂,为了节省时间就偷奸耍滑,干起工程也草草完事。

但无论工作有多忙,他也一定会亲自去工地现场转一转,黑瘦黑瘦的耿彦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包工头,谁都别想在他眼皮子底下偷工减料。

有一次地面砖铺设的不合格,耿彦波在检查时发现了,他立马就恼了,指着负责人说:“这是典型的垃圾工程,你这个家伙表面上看起来挺老实的,一肚子鬼水,把政府的钱退回来,工程不给你干了。

负责人看起来白白净净,与耿彦波的肤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听到耿彦波的话后急了,开始给自己找借口。

但耿彦波根本不听他糊弄,铺设好的地砖,轻轻一掀就翻了,下面根本没有水泥:“公开就敢在我面前糊弄,背着我还有多少糊弄的事嘛。

耿彦波离开后,负责人小声说道:“要被他搞死了。“

有人说,耿彦波行事作风太过于强硬了,如果怀柔一点肯定就更好了。

五十知天命,耿彦波当时已经51岁了,留给他工作的时间也就八九年,可以说他是在跟时间赛跑。

耿彦波常常会失眠,每天晚上都靠着安眠药才能入睡,但是到了凌晨4点半生物钟总是准时把他叫醒。

有一次,耿彦波与下属开会开到了凌晨两点,他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将头靠在椅背上。

突然他老婆打来了电话,秘书同样神情疲惫,犹犹豫豫不知道该不该把电话递给耿市长。

最后,他老婆闯进会议室大骂道:“我问问他到底还活不活了,两天没好好睡觉了,天天晚上那么晚回家,还活不活了!

耿彦波老婆之所以这么担心他,是因为这几年来他8次晕倒在工地上,身体越来越差。

即使天天挨老婆唠叨,耿彦波依旧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天刚亮就出门,一个人步行到附近的工地进行检查。

耿彦波在大同有自己的办公室,但却很少见他在里面安坐,处理工作最多的场所就是在车里,从这个工地到下个工地路程中间,就是耿彦波处理工作最好的时机。下属都说,他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

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无疑是最火的角色之一,他脾气爆爱百姓。

而耿彦波也被认为是达康书记的原型,他与达康书记一样一门心思扑在人民身上,也和达康书记一样,当下属不作为时他急了也骂。

当项目进度过慢时,耿彦波便找到项目负责人,谁知对方竟然借口说目前没有能力做好。

耿彦波当时就怒了,不管是不是在摄像机面前,直接骂他:“不能干就辞职让能干得上,大同不需要官,需要能干活的。”

后来,耿彦波与摄影师聊天时说: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爱读传统文学,梦想是当一个记者,但现在搞城建搞得性格都变了,就跟带兵打仗一样,说骂就得骂,由不得你”。

大同的古城改造项目在耿彦波的领导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关于他的质疑却从没消失过。

有人将他改造古城类比为秦始皇修长城,虽然没有明说,但却暗含指责之意。

耿彦波却不以为意,他算过一笔账,假如大同一年能有300万游客,门票按照100元来算,那一年下来光门票的收入就有3个亿。

但门票的收入一般只占旅游城市整体收入的5%,游客多了以后,大同的餐饮业、购物业等等收入也会受到旅游业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耿彦波十分节俭,午饭一般就是路边找一家苍蝇馆子点一碗面,衣服换来换去就那么几套,脚上的皮鞋穿了好几年都舍不得换。

一位工地上的工人说:“你看他穿的衣服,还有那鞋,鞋跟都磨掉了一半,我穿得都比他强。

2013年,耿彦波在当地人中的口碑却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从原本的“耿疯子”、“耿拆拆”逐渐变为了“耿市长”。

惠民西城小区的居民也打心底里感激这位好市长,决定每人出1块钱为他买双新的皮鞋。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2月初,耿彦波收到了调往太原的调令。数千名大同市民拉着横幅举着照片希望“耿市长留下”。

耿彦波到了太原后,又开始“折腾”起太原的基础设施,以及古建筑古遗迹的开发保护,太原变得越来越好。

“太原堵车十多年的老大难,耿彦波两年就解决了,过去从鼓楼到晋祠至少一个半小时,现在高架通达,四十分钟就到了。”这是太远出租车司机的感慨。

2019年,耿彦波选择了辞职退休,他为官数十年真正做到了他所说的:“不痴迷于当官发财,只想干实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亚泰中超降级后,离队首人浮现:刚来长春半年,就被放弃无缘中甲

亚泰中超降级后,离队首人浮现:刚来长春半年,就被放弃无缘中甲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03 21:07:06
你体验过东北洗浴文化吗?全程尴尬吗?网友:零件一样,尺码不同

你体验过东北洗浴文化吗?全程尴尬吗?网友:零件一样,尺码不同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7 00:15:03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18 00:03:22
价值千亿的诺奖级秘方,被我们免费送给了全世界

价值千亿的诺奖级秘方,被我们免费送给了全世界

美第奇效应
2025-11-03 19:11:50
中国军团征战美国篮球职业联盟,54名中国球员登陆各级联赛!

中国军团征战美国篮球职业联盟,54名中国球员登陆各级联赛!

王稱吃吃喝喝
2025-11-04 04:34:51
刘强东朋友圈疑曝光,回应卑微同框照,自嘲在老婆面前失去没自信

刘强东朋友圈疑曝光,回应卑微同框照,自嘲在老婆面前失去没自信

萌神木木
2025-11-01 18:58:23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起喜电影
2025-11-03 12:50:46
英国一男子12岁开始留胡须,几乎每天都为胡须洗护、吹干、打油,参加比赛打败400名对手夺冠

英国一男子12岁开始留胡须,几乎每天都为胡须洗护、吹干、打油,参加比赛打败400名对手夺冠

极目新闻
2025-07-26 18:54:38
多亏俄乌大战,我们才彻底认清俄罗斯真面目!东方的命,西方的心

多亏俄乌大战,我们才彻底认清俄罗斯真面目!东方的命,西方的心

百态人间
2025-11-01 15:19:13
出了一趟国,才发现国产手机出海欧洲的真相

出了一趟国,才发现国产手机出海欧洲的真相

毒sir财经
2025-11-03 21:07:22
萨拉赫250球里程碑!利物浦终结4连败击败维拉!

萨拉赫250球里程碑!利物浦终结4连败击败维拉!

球天下资讯
2025-11-03 13:18:55
加速,四大消息,超预期!人形机器人,11月要走主升浪?(附股)

加速,四大消息,超预期!人形机器人,11月要走主升浪?(附股)

我不叫阿哏
2025-11-03 02:08:51
孔帕尼:明天的裁判在意甲被禁赛?我执教伯恩利也降过级

孔帕尼:明天的裁判在意甲被禁赛?我执教伯恩利也降过级

懂球帝
2025-11-04 06:37:02
冻龄男神素颜近照老态毕现判若两人,网民叹岁月无情:满脸老人斑

冻龄男神素颜近照老态毕现判若两人,网民叹岁月无情:满脸老人斑

粤睇先生
2025-11-04 01:44:05
不打委内瑞拉了?特朗普下令对尼日利亚开打,枭龙翼龙将大战美军

不打委内瑞拉了?特朗普下令对尼日利亚开打,枭龙翼龙将大战美军

Ck的蜜糖
2025-11-04 06:44:14
“除了照片,没有任何价值!”女生自创皮包简历,居然被录取了

“除了照片,没有任何价值!”女生自创皮包简历,居然被录取了

知晓科普
2025-08-02 07:05:03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林子说事
2025-10-31 09:15:10
律师出轨后续:男人辞职,150万年薪泡汤,原配一手导演的?

律师出轨后续:男人辞职,150万年薪泡汤,原配一手导演的?

阿纂看事
2025-11-03 22:11:26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1-18 11:46:56
俄罗斯以北方这四岛屿,换我们一艘国产航母?这笔买卖是否划算?

俄罗斯以北方这四岛屿,换我们一艘国产航母?这笔买卖是否划算?

乐趣纪史
2025-10-31 16:25:33
2025-11-04 07:40:49
朝露与晨熹i
朝露与晨熹i
在平凡的日子里,捕捉细微的光。
780文章数 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 特朗普突然改口"不去了"

头条要闻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 特朗普突然改口"不去了"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艺术要闻

刘溢:当代超现实主义画家

手机要闻

苹果发布iOS 26.1系统 新增液态玻璃开关、滑动停止闹钟等特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